林永光:一朵茉莉四代“莫离”
“闽江口边是奴家,君若闲时来吃茶。土墙木扇青瓦屋,门前一田茉莉花。”一首民谣,道出当年福州茉莉花种植盛景。长乐营前街道黄石村,林永光家里百年来4代种花做茶。他和妻子林闽英成立的黄石茉莉花专业合作社,现在种植茉莉花面积350亩,最多时曾达380亩,多年来单户种植面积全国最大。
3月20日,林永光到福鼎采购茶青,为今年的茉莉花茶窨制做准备。林永光夫妻打造的“绝代芳华”茉莉花茶品牌,用的是来自福鼎的毫针,窨上福州茉莉花的冰糖甜,这几年声名鹊起,成为市场宠儿。2022年底,“绝代芳华”荣获2022年福州市茉莉花茶茶王赛金奖。
林永光告诉记者,他们家对茉莉花情有独钟,他的太爷爷从1923年起种植茉莉花。一路经过鼎盛时期、衰败时期……他家的种植从未间断过。
“10多年前,茉莉花茶价格跌入谷底,花农纷纷放弃种植茉莉花,改种龙眼,因为更值钱。很多花农把茉莉花苗从土里挖出扔在路上,有些甚至是50年的苗,太可惜了!我们就到路上把这些花苗捡回去种。”多年来,林永光夫妻多方联系全国各地客户,把茉莉花苗打造成园林绿化花圃苗木,一路坚持了下来。
2013年,林永光夫妻跟上网购时代步伐,在全市率先开起茉莉花种苗网店,生意也因此红火起来,客户遍布全国,最远卖到新疆。
“2018年之后,网店不卖花苗,改卖我们做的茉莉花茶。开网店这条路是走对了,疫情期间让我们有深切体会。虽然没宣传,仅靠老客户口口相传,一年也能售出中低端花茶5000公斤、高端花茶1500公斤,最贵的批发价卖到1.2万元/公斤。”林闽英说。
合作社发展的同时,林永光夫妻也不忘振兴乡村。以“茉莉花”赋能家乡黄石的复兴之路,成为他们的梦想。他们的花田每年3月下旬进入田间管理,5月下旬至10月中旬是采花旺季,最多时需要雇工100多人,带动100多户增收。不少工人都过上了好日子。
他们还开设“茉莉学堂”,通过实施福州市妇联“姐妹乡伴”公益项目,探索出乡村振兴的“茉莉样本”,以文创概念启迪村民“重新讲述”黄石村的茉莉花故事。
近些年,林永光家庭获评市文明家庭、省五好家庭,林永光获评省“农村创新创业明星”和市劳模。(记者 徐文宇/文 受访者供图)

绝无禁忌(豆瓣)
在长达4 年的采访过程中,我从这些属于“新新人类”的受访者身上,发现了很多具有两面性的精神特质:他们接受新生事物很快,但却缺少来自成年人的生活指导和心理指导;他们接触世界的方式多样化,信息渠道广阔,但却没有明显的是非界限;他们注重自我感受和生活体认,有勇气也有条件尝试各种生活方式,但却容易冲动,缺少责任心;他们充满自信,渴望颠覆传统,却又在经历创痛和伤害之后逐渐倾向回归传统,缺少确认反叛的心理基础;他们因为不坚定而可塑性很强,同时又拒绝被任何社会势力所塑造;他们反叛成人世界既定的一切规则,同时又在不能自圆其说的时候取这些规则为已用,以此为他们的自私和功利找理由;他们中的许多人不相信爱情,却又在以自已的情感和身体为载体进行着一次次爱情实验……
“芳华绝代、雅韵旗袍”大型旗袍秀在我区精彩上演
6月29日下午,海陵区旗袍文化协会与泰兴市旗袍协会齐聚一堂,联袂推出了一场“芳华绝代、雅韵旗袍”大型旗袍秀。
活动现场,精彩节目轮番上演,大型秀《桃花坞》、《中国茶》、成人拉丁舞《序》《燃》、声韵舞蹈《好一朵茉莉花》、时装秀《魅力时光》、古典舞《春暮花落雨》等节目让现场气氛高潮迭起。
观众们对于本次大型旗袍秀盛大而富有深意的文化纷纷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旗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它不仅代表了中国传统服饰的精髓,穿上旗袍,不仅是对美的追求,更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观众林琳说。
据介绍,海陵区旗袍文化协会成立五年多来,会员已达数百人,始终坚持以传承和弘扬传统旗袍文化为宗旨,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热爱传统文化的女性搭建一个学习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提升女性素养和展示女性风采的平台,提升家庭的幸福指数,为和谐社会作出积极贡献。(全媒体记者:陈曦)
相关资讯
茉莉花的传说
茉莉花的传说一传说在明末清初,苏州虎丘住着一赵姓农民,家中夫妇俩和3个儿子,生活贫苦。赵老汉外出谋生,落脚在广东乡里,每隔两三年回来看看。妻子和儿子在家种地。孩子渐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