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神话中的七大恶魔
在西方神话里有代表着人间七宗罪的七大恶魔,你都知道是哪些吗?
路西法原是六翼天使,但是他由于过度傲慢而忘记自己是一个天使,意图与神平起平坐。路西法因不满上帝,率领三分之一的天使意图推翻上帝的统治,但是最终还是失败。路西法失败后坠入地狱变成了一个恶魔。
二、妒忌之罪:象征邪恶的海怪利维坦
利维坦拥有坚硬的鳞甲,锋利的牙齿,腹下有尖刺,令人生畏。性格冷酷无情,暴戾好杀,它在海洋之中寻找猎物,令四周生物闻之色变。
三、懒惰之罪:怠惰魔王世界的君主贝利尔
身为上帝创造的第一位天使,甘居力天使之位,不愿进取(并不像之后的其他天使那样,一心为上帝出力)因此怠惰成了他的原罪,他非常危险,是能力最强大的堕天使之一。
传说中。贝利尔是地狱的大魔王,七十二魔神柱的主人,而被称为"大魔王贝利尔"。曾与所罗门王签订契约,并将手下的七十二魔神柱借与所罗门王,才有了著名的所罗门七十二柱魔神,在所罗门王死后,将魔神柱收回,与所罗门王的契约所得到的收益为:所罗门在死后,将把灵魂献给贝利尔。
四、愤怒之罪:愤怒的化身萨麦尔
萨麦尔就是引诱亚当夏娃食用禁果的蛇,使罪恶进入到了世界。他有着控告者、诱惑者和破坏者的形象,被视为善恶同在。
玛门对于财宝的这种偏执喜爱早在他身为神圣的天使,在天界侍奉神的时候就有了。在那是他所关心的就只有金银宝石,而不是他的“主”。还在地狱中建造了极度豪华奢侈的万魔殿。
它被视为是引起疾病的恶魔。在希腊神话中也有这名魔王的痕迹,因为万神之父宙斯又名'避讳苍蝇者'。新约中犹太人称的鬼王。Baal-Zebul在巴勒斯坦的名气仅次于路西法,民间就将他和撒旦及路西法常视为同一人。
七、淫欲之罪:欲望的魔神始祖阿斯蒙蒂斯
在法国作家科兰·德·布兰西(Collin de Plancy)的作品《地狱辞典》(Dictionnaire Infernal)中,阿斯蒙蒂斯被描绘成了一个具有人身蛇尾鸡脚的怪物,他有三个头,一个是会喷火的人头,一个是羊头,还有一个是牛头,他的坐骑是一头长着龙的翅膀和脖颈的狮子,而这所有的动物要么代表着情欲,要么代表着复仇。

西方神话“七宗罪”中,七个代表恶魔都是谁呢?
七宗罪(英语:Seven deadly sins),正式译名为七罪宗,是13世纪道明会神父圣多玛斯·阿奎纳列举出各种恶行的表现。罪行按严重程度递增依次为傲慢(Pride)、妒忌(Envy)、懒惰(Sloth)、愤怒(Wrath)、贪婪(Greed)、暴食(Gluttony)和淫欲(Lust)。
那么地狱中代表七宗罪的恶魔都是谁呢?
1.傲慢(Pride):堕落天使路西法 (Lucifer)
路西法原是六翼天使,但是他由于过度傲慢而忘记他是一个天使,意图与神平起平坐。有一天,上帝带圣子巡游天界,让众天使向圣子下跪参拜。路西法因不满上帝让其向圣子下跪,率天上三分之一的天使于天界北境举起反旗,意图推翻上帝。经过三天的天界混战,路西法的叛军被基督击溃。这些反叛的天使失去了过去所有的荣耀,被逐出天堂,在浑沌中坠落了九个晨昏才落到地狱。在地狱之中所有的天使都蜕变成了丑恶的形象,除了路西法。路西法仍保有天使光辉的六翼形象,有种说法说是上帝不忍看到自己最杰出的作品蒙尘,所以让他就算在地狱也能绽放光彩。
另有一说路西法是古罗马的神,形像是一持火炬的神,被称为拂晓之星,因为嫉妒比他更耀眼的太阳神而发动叛变,最后以惨败告终,并从天上被扔了下来。
2.妒忌(Envy):象征邪恶的海怪利维坦(Leviathan)
“Leviathan”的字面意思为裂缝,在《圣经》中是象征邪恶的一种海怪,通常被描述为鲸鱼、海豚或者鳄鱼的形象。关于利维坦的记载紧跟在《约伯记》中记载贝希摩斯的下一章,书中描述的利维坦实际上就是一条鱼,拥有坚硬的鳞甲,锋利的牙齿,腹下有尖刺,令人生畏。在基督教中利维坦成为恶魔的代名词,并被冠以七宗罪之一的“妒忌”。
《希伯来圣经》里的利维坦,是一头强到足以与撒旦相提并论的强大怪兽,其形象亦与《以赛亚书》中的海怪“拉哈比”(Rahab)十分相似。《约伯记》(第41章)中提到,利维坦是一头巨大的生物。它畅泳于大海之时,波涛亦为之逆流。它口中喷着火焰,鼻子冒出烟雾,拥有锐利的牙齿,身体好像包裹着铠甲般坚固。性格冷酷无情,暴戾好杀,它在海洋之中寻找猎物,令四周生物闻之色变。
传说,上帝在创世的第六天创造了一雌一雄的两头怪兽,雌性的就是盘踞大海的利维坦,而雄性则是威震沙漠(所有世界上所有陆地)的贝希摩斯(Behemoth)。
利维坦在《旧约圣经》中是一条混沌之龙,是耶和华所创造出来的生物中号称最大的。这个时候它还不是恶魔,只是神所创造的怪物罢了。但是到了《新约圣经》的<启示录>或后来的基督教文学时,它就摇身一变,被视为反抗神、要让世界毁灭的恶魔了。
3.懒惰(Sloth):怠惰魔王、世界的君主贝利尔(Berial)
贝利尔身为上帝创造的第一位天使,甘居力天使之位,不愿进取(并不像之后的其他天使那样,一心为上帝出力)因此怠惰成了他的原罪,他非常危险,是能力最强大的堕天使之一。传说中,贝利尔是地狱的大魔王,七十二魔神柱的真正主人。曾与所罗门王签订契约,并将手下的七十二魔神柱借与所罗门王,才有了著名的所罗门七十二柱魔神,在所罗门王死后,将魔神柱收回,与所罗门王的契约所得到的收益为:所罗门在死后,将把灵魂献给贝利尔。
贝利尔在堕天后最成功的一次反扑行动是唆使犹大王国再次悖逆神,转而膜拜其邪术,以致见弃于神、被巴比伦灭亡。在《死海文书》的《光之子与之子之战》篇中,称贝利尔为天之副君主,恶魔之军团的统率、叛天的首谋首恶。
4.愤怒(Wrath):愤怒的化身萨麦尔(Samael)
萨麦尔就是引诱亚当夏娃食用禁果的蛇,使罪恶进入世界,在七宗罪中象征愤怒。在犹太法典《塔木德》及其后来的传说中,萨麦尔是一位重要的天使长。他有着控告者、诱惑者和破坏者的形象,被视为善恶同在。据说他是以扫的守护天使,也是罗马帝国的庇护人。
萨麦尔原应是位阶很高的一位天使,列在七大创造天使之一。他在上帝创造世界时是唯一创造生命成功的天使。但是上帝让他去带走摩西的灵魂时他失败了。之后受到了上帝的指责,因此堕落。
5.贪婪(Greed):财富的邪神玛门(Mammon)
玛门Mammon也被称为Amaimon,在叙利亚语中有着“富有”和“金钱”的含义。新约中耶稣用来指责门徒贪婪时的形容词。被形容是财富的邪神,诱使人为财富互相杀戮。
在《失乐园》中,被打入地狱的众天使们在玛门的指挥下在地狱中建造了极度豪华奢侈的万魔殿。玛蒙发挥其独有的能力,率领众恶魔在地狱的山腹中发掘出黄金和各种贵重金属,然后用这些东西装饰了万魔殿的各个房间。玛蒙这种对于财宝的这种偏执的喜爱早在他身为神圣的天使,在天界侍奉神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在那时,他所关心的就只有金银宝石,而不是他的“主”。
6.暴食(Gluttony) :苍蝇王别西卜(Beelzebub)
原本是腓尼基人的神巴力西卜(Baal-zebul),其义为"天上的主人"。但是后来却被以色列人改成了恶心、邪恶的代名词,被视为引起疾病的恶魔。在希腊神话中也有这名魔王的痕迹,因为万神之父宙斯又名'避讳苍蝇者'。
《失乐园》将其描绘成深思熟虑、外貌威严的贤者,在堕天者中仅次于路西法。另外最有名的形态大概就是巨大的苍蝇。 所以也被称作"苍蝇王"。
7.淫欲(Lust) :激怒或是欲望的魔神的始祖阿斯蒙蒂斯(Asmodeus)
阿斯蒙蒂斯有三个头,一个是会喷火的人头,一个是羊头,还有一个是牛头,他的坐骑是一头长着龙的翅膀和脖颈的狮子,而这所有的动物要么代表着情欲,要么代表着复仇。这个描述得到了天主教巴黎总教区的认可。
而在犹太教的传说则说他具有人的外貌,长有两翼,具有变身的能力,而且还掌握着搜索宝物的能力。擅长隐形魔术的他最喜欢引诱人家酗酒赌博或引发其犯罪的欲望。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基督徒们认为阿斯蒙蒂斯是九层地狱之王,据说就是他扭曲了人类正常的情欲观念,而被阿斯蒙蒂斯诱惑而犯罪的人们将会被永远关在第二层地狱中。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牛魔王为啥那么牛?猜测牛魔王的五种出身可能,总有一种是原因
牛魔王的可能来历之一可以是神话传说中的神兽。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牛被视为神圣的动物,有着祥瑞的寓意。同时,在古代神话中,也有很多描述牛妖、牛神的传说,这些传说可能成为创作牛魔王形象的灵感来源。
牛魔王是《西游记》中的一个著名的妖怪,其来历有多种可能性。其中,一种可能的来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牛的神秘崇拜。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牛被视为神圣的动物,具有祥瑞的寓意。在许多神话传说中,牛也被描述为具有特殊能力的神兽。比如说,中国的古代神话中就有很多关于牛神、牛妖的故事,这些传说很可能成为创作牛魔王形象的灵感来源之一。
《西游记》中的牛魔王也被描绘为一种具有神秘能力的妖怪,它拥有超凡的力量和智慧,还能够变幻形态。这与古代神话中描述的牛神、牛妖的形象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同时,牛魔王在故事中的背景也与传统的神话故事相似,它是在神秘的山洞中诞生的,被孤独地抚养长大。
因此,可以说牛魔王的形象是受到传统文化中对牛的崇拜和古代神话中的牛神、牛妖传说的启发而创作出来的。这也说明了《西游记》不仅是一部具有强烈的宗教信仰色彩的文学作品,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古代神话传说的重要载体。
《西游记》的故事发生在唐朝时期,因此有可能牛魔王的形象来源于历史上的某个人物。例如,有一种说法认为牛魔王是唐代名将牛进的形象转化而来。牛进在唐高宗时期曾率领军队平定安史之乱,是一位英勇的军事将领。
在这种说法中,牛魔王的形象可能是基于牛进的军事英雄形象改编而来。
虽然《西游记》是一部虚构的神话小说,但是其中的一些角色的形象和故事情节往往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渊源。其中,牛魔王的来历也有一种说法认为其形象可能来源于历史上的某位著名将领牛进。
牛进是唐代著名的军事将领,他曾经在安史之乱期间展现出非凡的军事才能和勇气,成为唐朝历史上的一位英雄人物。据说,牛魔王的形象是基于牛进的英勇形象改编而来的。
在小说中,牛魔王也被描绘为一位极其勇猛的战士,拥有强大的战斗力和领导才能。他带领自己的部下,与孙悟空等人进行了多次激烈的战斗,展现出了自己不凡的军事才能和勇气。这些特征与牛进的历史形象有着明显的相似之处。
因此,可以说牛魔王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历史上的著名将领牛进的启发和改编。但同时,牛魔王的形象也融合了中国传统神话中对牛的崇拜和神秘属性,以及作者吴承恩的创作想象力。
在佛教思想中,人们的生命会经历轮回转生,前世今生都有因果关系。牛魔王可能是一个前世积累了不少罪孽的人物,在今生转生为妖怪,作恶多端。在佛教故事中,类似的情节屡见不鲜。
在佛教思想中,人们的生命经历着不断的轮回转生,前世今生都有着因果关系。而在《西游记》中,牛魔王的来历也有一种解释是基于佛教的因果报应思想。据说,牛魔王可能是一个前世积累了不少罪孽的人物,在今生转生为妖怪,作恶多端。
这种说法与《西游记》中对牛魔王的描绘是十分吻合的。在小说中,牛魔王被描绘为一位凶猛残暴的妖怪,经常伤害人民、捣乱山林。他还虐待自己的手下,使得众多妖精都十分畏惧他的统治。这些行为都显示出了牛魔王前世积累的恶业,以及因果报应的必然性。
在佛教故事中,类似的情节也屡见不鲜。许多妖怪和恶魔都是因为前世的罪孽而转生为妖怪,这种因果关系贯穿了整个佛教思想体系。在《西游记》中,牛魔王的形象也反映了这种因果报应的思想,警醒人们不要贪婪、作恶,以免在来世中遭受不幸的命运。
牛魔王的形象也可能来源于民间传说中的妖怪形象。在中国的民间传说中,有很多妖怪的形象都与动物有关,例如白蛇精、狐狸精等等。牛魔王也可能是在这些民间传说中的妖怪形象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民间传说中经常涉及到妖怪的形象,尤其是与动物有关的妖怪形象。牛魔王的形象也许就是在这些民间传说中得到发展的。在民间传说中,牛被视为神圣的动物,有着祥瑞的寓意,但也有一些故事中,牛被描绘成邪恶的形象,例如“黄牛精”等等。
这些民间传说可以提供牛魔王形象的灵感来源,牛魔王的形象也可能是在这些传说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最后,牛魔王的形象也可能是《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的创意之一。作家在创作小说时,通常会借鉴各种各样的灵感来源,创造出自己的故事世界和人物形象。牛魔王也可能是作者吴承恩在想象和创作中萌生的角色形象。
作家在创作小说时会借鉴各种各样的灵感来源,因此,牛魔王的形象最终来源于吴承恩的创意也是很有可能的。吴承恩是明代末期的一位文学家,他在创作《西游记》时,参考了很多古代文学和传说故事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因此,牛魔王的形象可能是在吴承恩融合了多种文学和传说元素之后创造出来的一个独特形象。不论是从神话传说、历史人物、佛教故事、民间传说还是作者创意的角度来看,牛魔王都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人物形象,为《西游记》增添了许多色彩缤纷的故事情节。
相关资讯
孙悟空战力争议:从文化差异看西方玩家的误读
在这场围绕这一中国传奇角色的热潮中,西方玩家对于悟空实力的理解却存在着显著的偏差。在这个过程中,如何理解并解读他所代表的文化价值,才是我们真正值得关注的问题。尽管在实力的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