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消息 >> 正文

解析道家丹道口诀,致虚守静,凝神调息!

更新时间: 2025-08-06 12:45:17

阅读人数: 231

本文主题: 道家内功心法口诀

生等欲复命归根,以臻神化之域,亦无他修,只是凝神令静,调息令匀,勿忘勿助,不疾不徐,使心神气息皆入于虚极静笃而已矣,但非造作之虚,乃自然之虚,故天地鬼神人物,同一源也。

然亦非虚而无实也,惟我之神既虚(无思无虑),则天地清和之气自然相投,人之所以参天地、赞化育、变化无穷、神妙莫测者,即此神息之虚得感清空之虚之气入来,此虚中所以有实也。

修炼之道,莫要于水火,须要水清火白,方为先天水火,修炼之道最重要的莫过于水火,水要清,火要白,方为先天水火。

火何在?心中之性,性即火也,火在哪里呢?火是比喻性,性就是火,所谓心中火性。

然性有二,有气性,有真性,一种是气质之性,一种是本源真性。

气性不除,则真性不见,仍不免事物之应酬,一时烦恼心起,化为凡火,热灼一身,而真性为之消灭焉。

后天气质之性不消除,那么先天本源之性就不能显露,那么在日常事务的应酬中,人就仍旧不免烦恼,烦恼之妄心一旦升起,先天真性真火便化为后天气性凡火,烧灼一身,而先天真性便随着凡火的燃烧而逐渐消耗殆尽。

故炼丹者,第一在凝神,所以修炼丹道内功之人第一重要的是凝神。

凝神无他,只是除却凡火,纯是一团无思无虑、安然自在之火,方可化凡气而为真气也。

所谓凝神不是别的,只是消除思虑杂念,保持一种纯粹的无思无虑、安然自在的精神状态,方可以化烦气而为真气。

诸子打坐,务将那凡火(杂念)一一消停下去,然后慢慢的凝神,如此神为真神,火为真火,然后神有方所。

你们在打坐的时候,务必将那种杂七杂八的妄想,一一让他消停下去,这样慢慢地就是凝神。

使内心安定下来,这样神即为真神,火即为真火,然后神才有安顿之地。

不知其地,漫无归宿,不知其法,何以下手?如不知道将神安顿到什么地方,神就漫无归宿。如不知道具体的凝神方法,又从哪里可以下手用功呢?

此气穴一处,所以为归根复命之窍也。(而这能作为凝神所在地的丹田气穴,因此才成为归根复命的玄关一窍)

其间一开一合,顺其自然,我之神只有主宰之而已,绝不随其长短消息,此即凝神之法。

在安心凝神入气穴的练功中随着呼吸的往来,相应的在气穴之中也一开一合,这时只要顺其自然,只让元神默默主宰观照于其中而已,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勿忘勿助,绝不能随着开合运动呼吸长短的情况消息而产生意念的跟随游移引导,这就是凝神之法。

凝神于此,息自然调,日变月化,功夫成就矣。

把精神返照于气穴,杂念消失心静神凝,息自然就调了,不需人为的调息,如此下去,一日有一日之新变化,一月有一月的新变化,练功自然成就。

虽然练功要达到一种杂念不生、真性显现的状态,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开始就要去压制杂念,与杂念作斗争。

如果急于消除妄念、气性,反而会使杂念更多,开始只是提起精神,凝神返照气穴之中,只是静静的观照,也就是静观,对待杂念,提起正念,不跟着它跑,不理睬它去留随意,这样顺其自然的用功,慢慢地就达到无思无虑的觉照状态,此时才是真火的作用。

至于水何在?肾中之情,情即水也,然有妄情、有真情,二者不明,丹必不就,苟妄情不除,则水经滥行,势必流荡而为淫欲。

学者欲制妄情,离不得(无思无虑的知觉)元神返观内照,时时检点,自然淫心邪念一丝不起,始是真情。

倘有动时,即为真气之累,我于此摄念归真,采取而上升下降,收回中宫土釜,锻炼一番,则大药易得,大丹必成,此水火二者,为人生身之本,成仙作圣之根,切勿混淆而用,不分清浊也,诸子勉之,此近时急务也。

先天之性即虚无元气,要之,一虚而已矣,人自有生后,气质之拘,情欲之蔽,恩爱之缠,此心之不虚者久矣,气为心使,精为神役,驰逐妄游,消耗殆尽。

此学人下手兴工,所以贵凝神调息也,盖神不凝则散,散则游思妄想迭出,安能团聚一区以为炼丹之主帅?

惟能凝则一,一则虚。我心之虚,即本来天赋之性;外来太空之虚,即未生虚无之性,息不调则放,放则内而脏腑、外而肌肤,无非一团躁急之气运行,欲其凝聚一团而为我造命之本,盖亦难矣。

惟能调则平,平则和,我身之和,即我生以后受天地之命;太和一气,即未生以前悬于天地之命。

解析道家丹道口诀,致虚守静,凝神调息!

武当道家内丹导引养生功法口诀及介绍

道自虚无生有为,便从太极中规寻。

天地分判阴阳义,人法自然意合神。

道心玄秘守天根,内丹培育成在坤。

精气合炼延年药,浑然天人俱忘春。

悟得天心道基成,生生妙境育灵根。

神守天根,意沉海底,心静息寂,神意互恋,升降吞液,腹中如轮,旋转如规。是以知水火之和气,为两肾所出。此人身性命之本,须刻刻留意为是。沉气于腹,以意定之,不得妄提。聚而鼓荡,状若璇玑,意活而运,气如轮转。其要不离腹中。此所以刻刻留意者耳。

太极者,法演先天,道肇生化焉。化生于一,是名太极。(少林寺易武术筋经洗髓,道教形意拳桩功站桩)先天者,太极之一气;后天者,分而为阴阳;凡万物莫不由此生。然阴阳和合,性命双修之学也。性者天,上潜于顶,顶乃性之根,命者海,下潜于脐,脐乃命之蒂。故知双修之道,在天根海蒂之合也。真意为其中使,而有所验。

修身之基。上阳神而下阴海,合之者元气生,左阳肾而右阴肾,合之者元精产。背外阳而怀内阴,皆合者而元神定。(少林寺易武术筋经洗髓,道教形意拳桩功站桩)一判阴阳两极分,聚合阴阳逢在中,是以云:“其妙者一也,其窍者中也。”

两手大指擦热摺鼻,左右三十六,以镇其中,此鼻功也。

紧合其睫,睛珠内转,左右互行,以明神室,此目功也。

两手按耳轮,一上一下摩擦之,以清其火,此耳功也。

两手擦面待其热,更用唾沫偏摩之,以治外侵,此面功也。

大张其口,以舌搅口,以手鸣天鼓,以治其热,此口功也。武当道家内丹导引养生功舌抵上颚,津液自生,鼓漱咽之,以润其内,此舌功也。

叩齿三十六,闭紧齿关,可集元神,此齿功也。

此练太极拳者所以必先知行功之妙用,行功者所以必先明太极之妙道也。

气走于膜,络,筋,脉。力出于血,肉,皮,骨。(少林寺易武术筋经洗髓,道教形意拳桩功站桩)故有力者皆外壮于皮骨,形也;有气者是骨壮于筋脉,象也。气血功于内壮,血气功于外壮。要之!明力气二字之功能,自知力气之由来矣!知气力之所以然,自能知用力,行气之分别。行气于筋脉,用力于皮骨,大不相侔也。

建议大家站桩,练练桩功。这是现在很多人都验证过的,比较认可的较好的健身、上功方法。用无极桩修正身法,混元桩进行换劲,然后三体式或者太极拳套路练劲,经过进一步练劲用劲,效果非常显著。

武当道家内丹导引养生功法,其实很多姿势也有站桩的动作,并且是在放松的状态下来练功的,这样才会更加有效果。

睡觉内功心法口诀,道家十二睡功图解

当下在岗谋生的年轻人是很辛苦的。在为老板创造剩余价值、或为领导做政绩工程累得人仰马翻的时候,既没有能力去打一场高尔夫,也没有余钱去做桑拿蒸汽浴,那有没有合适的健身方法,救一救疲惫不堪的身体呢?

老祖宗给发明了许多不花钱的养生方法,比如陈抟老祖的“睡功”、孔夫子的“心斋”、《抱朴子》的“数息”、智顗大师的“六妙法门”等等。这里讲讲陈抟老祖的睡功。

其一曰:“龙归元海,阳潜于阴。人曰蛰龙,我却蛰心。默藏其用,息至深深。白云高卧,世无知音。”这里的龙,是指我们的心意识。把自己的心意识深深蛰藏起来。藏哪里?阳潜于阴。在人体,阴者腹也,这叫做意守丹田。然后做深呼吸;好像睡着了似的,摆脱了人世的烦扰嘈杂,在白云深处高卧,恢复自己的元气和精力。怎么样?不花一文钱吧。

其二曰:“至人本无梦,其梦本游仙。真人亦无睡,睡则浮云烟。炉内长存药,壶中别有天。却言睡梦里,人间第一玄。”这一首说的是睡功中的境界。我们的血肉之躯,都是俗人、假人;这个蛋白质构成的装置里面,另有一个至人和真人。在睡功中,这个真人里面,有长生之药,有另外一个天地。这就是所谓的玉液还丹之类。通过调心调息,舌抵上腭,舌下生出源源不断的琼浆玉液,把它咽下去,滋养自己的身体,达到健身的目的。所以,睡功是“天下第一玄秘”的功法啊!

各种传统文化的健身方法,其实都难在调心。用意守丹田的方法来调心,其实并不容易。心猿意马,守三分钟都不容易。教大家一个变通的方法,是从日本藤田灵斋的静坐法里面化裁出来的“香山呼吸法”。你做腹式呼吸,设想自己的小腹部,依次出现“空”“明”“和”“顺”“通”5个汉字。呼吸一次,默念一个字。用两手的十指计数。右手从拇指到小指;左手从拇指到小指;每个指头记五次呼吸,且随着每次呼吸默念“空、明、和、顺、通”5个字中的1个字。这样,十个指头轮一遍,就是50次呼吸。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做一轮、两轮,或更多的呼吸。须知,一切音声都是陀罗尼。精神可以变成物质。这个意守丹田的方法,叫做不守而守,有为到无为。随着呼吸的深入,精神逐步放松,困了就睡一觉。大家可以试试喔!

标签: 神安顿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