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新闻 >> 正文

活明白,过通透一一读季羡林《心安即是归处》

更新时间: 2025-08-15 14:00:06

阅读人数: 219

本文主题: 《心安即是归处》读后感

【镜杯阁书札】《心安即是归处》共收录了季羡林先生63篇文章。全书分为8个部分,涉及到人生、读书、处世、行走、当下、孤独、生死以及先生对自己的认识等话题。其中最早的作于1947年(《送礼》),最晚的止于2006年(《九十五岁初度》),时间跨度近一甲子。《反躬自省》当为对自己较为全面的总结,贯彻了先生的人生信条:“真实”。 先生提倡真诚的谦虚,反对虚伪的谦虚,身体力行。书中三篇“辞文”一一《辞国学大师》、《辞“学界(术)泰斗”》、《辞“国宝”》,辞之有据,非假客套。 心安即是归处,心安可得,心安最难得。 季先生多少年以来的座右铭一直是:“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出自陶渊明《形影神赠答诗》)。尽人事而听天命,季老才能永远保持那份平衡和安心。 先生自称较少情趣,若看他的猫记三篇,那份老顽童的爱心跃然纸上。 通透、质朴、纯粹、平淡,不为外物所扰,遵从己心的豁达,在小暑节气,读每一段文字,如同啜饮一杯凉茶,遍体生津,神清气爽,暑君惴惴而未敢趋前矣。

活明白,过通透一一读季羡林《心安即是归处》

积极上进才是人生应有的颜色

《心安即是归处(精装典藏版)》是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季羡林的散文集,从人生、读书等多个角度,既展现出季老近百年的人生智慧和做人信念,也同时激励着时下的年轻人,遇困难不退缩不放弃、遇挫折不颓然不气馁,放低姿态、放平心态,积极上进才是人生应有的颜色。

季老的人生很坎坷,但其志向永远不变,这样的人注定是个成功的人,不管其做什么职业。在国内的半个多世纪,季老经历过峰回路转、经历过柳暗花明,快乐与苦难并列,顺利与打击杂陈,但是季老心中有杆秤,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在季老的心中,只要能为国家做到的事情,不管多么微末,一定竭尽全力去做。比如在《三论人生》中指出“我认为,能为国家、为人民、为他人着想而遏制自己本性的,就是有道德的人”,在《漫谈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更直接指出:“如果人生真有意义和价值的话,其意义与价值就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

在反思中前行。季老一直“以实为本,以真为要”。季老将真实作为自己的人生格信条。比如在出版文集中,季老主张,一个人的一生是什么样子,年轻时怎样,中年怎样,老年怎样,都应该如实的表达出来。不管现在看起来是那么幼稚,甚至荒谬,都不要加以掩饰,目的是存真。真实是很难的,尤其是竞争的社会,每个人的言辞、行为都有着时时刻刻的监控,生怕出一点问题,犯了错的人生在竞争的社会就会被一棍子打死,甚至还有连坐,比如近期正在讨论的犯罪者的孩子即使再优秀,也不让报考可以改变其人生轨迹的职业,尤其在我们这样的社会,更是这样,每个人都仿佛成了神人,谁都想把自己隐藏起来,但是被拉下神坛却让所有人痛骂,这样的两面人还少吗?这样无疑将人推向越过越变成老油子。真实,并没有错,错的是我们将其作为人类等级的划分就有点过了。

简评《心安即是归处》

《心安即是归处》,这本书的内容共分为五个部分三十八篇文章,其中挑选了朱自清、史铁生、庐隐、萧红、林徽因、傅斯年、梁实秋、胡适、鲁迅、老舍、汪曾祺、余光中、徐志摩、陆小曼、丰子恺、郑振铎、周作人、郁达夫、夏丏尊、梁遇春、梁漱溟、梁启超、张恨水这二十三位名人的散文作品,讲述了人生中的风景、阅读书籍之后的感想、生活中的回忆、喜欢做的事情、从景色和经历的事情中获得的感想等等。

生活中看到的风景、读过的书籍、与故友之间的回忆和发生过的事情,这些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不一样的经历,虽然景色、书籍和发生过的事情中会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但是每个人的想法会因受到的教育和生长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变化,我们的心境也会因为这些而受到影响,但是我们也会从中获得很多的快乐和悲伤。对于我们来说可以让自己的心感觉到安逸、舒适的地方或许会是家中、和交好的朋友在一起、喜欢的环境等等,也或许会是阅读了喜欢的书籍以后的感觉,但是无论身处何地都要让自己开心、快乐起来,也会在自己感受到生活中的趣味之后变得轻松很多,才能够体会到人生的真谛,从而获得内心的安定,体会到了心安即是归处。而阅读书籍也能够让我们成长很多,获得更多的知识、快乐和趣味。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