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切缅怀少林寺监院释延琳:他是禅医文化的重要传承人
在一个平常的日子里,少林寺的钟声似乎格外沉重。2025年5月27日,少林寺监院、少林禅医文化传承人释延琳法师因病在杭州逝世,享年63岁。这位在中国药文化领域颇具影响力的人物,以其深厚的佛教文化和医药知识,推动了少林禅医的传承与发展。
释延琳法师,俗名钱三吉,1962年1月出生于浙江杭州。1988年,他皈依少林寺,成为释永信方丈的弟子。作为少林寺的监院,释延琳在少林文化的推广和中医药的传承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2002年,他创办了“少林书局”,并编辑了《少林武功医宗秘笈》等多部重要著作,为少林文化的研究与传播奠定了基础。
在释延琳的努力下,少林药局于2006年恢复并重新运营。他不仅关注少林寺的传统医药文化,还积极参与与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合作,负责开设中国佛医高级研修班,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中医人才。2011年至2019年间,他还在少林寺组织了九届“中国佛医高峰论坛”,推动了中医药与佛教文化的深度融合。
释延琳法师的影响力不仅限于国内,他曾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平台积极宣传少林禅养文化,为世界了解少林文化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他在中国药文化研究会的工作也颇为出色,连续担任三届副会长,为中国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释延琳法师在少林寺官网曾撰文提到,少林寺作为佛教禅宗的祖庭,有着超过1500年的历史。他强调了少林寺在传承佛教文化、弘扬中医药和促进身心健康方面的重要地位。少林寺不仅是武术的发源地,更是佛教禅医的摇篮,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历史传承。
释延琳法师的离世,让人们为之惋惜。他的贡献与成就不仅在于推动了少林文化的发展,更在于他在弘扬中医药文化和少林禅医方面所做的努力。他所倡导的“救死扶伤、悬壶济世”的理念,将继续激励着后人。
在释延琳法师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少林文化的深邃与博大。他的离去,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但他所传承的文化精神将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少林寺的钟声依旧回响,传递着他未尽的愿望与追求。

清华北大毕业、身家上亿,却选择出家为僧,真相究竟为何?
出家是一件非常值得赞叹的事情。古德说,出家乃大丈夫事也,非王侯将相所能为也。顺治皇帝也赞叹说,黄金白玉非为贵,唯有袈裟披肩难。出家并不是逃避责任,或者受到什么挫折,而是佛法的传承者,是人天的导师。
四川省达川区云海寺,这里的30名僧人,平均年龄只有29岁,其中7名大专、7名本科、2名硕士、1名博士,简直就是名副其实的“学霸”僧团。
前几年,云海寺鲜为人知,一直很冷清,没有山门、长满青苔的石阶,寺内仅一座大殿……但最近一两年,云海寺的香火越来越旺盛,因为人们发现,这里竟藏着一支“学霸”僧团。
那么,这样一群高学历的年轻人,为何选择遁入空门呢?
仁卿法师研究生毕业,任职大学老师,自从第一次来到云海寺,他便喜欢上了这个地方,决定留下来,复兴古刹。不久,3位大学毕业的小伙子也加入进来,4人在此建立道场,弘扬佛法。
如今,云海寺已有30位僧人。很多人疑问,他们年纪轻轻、高学历,为何出家呢?
仁卿法师说,这里没有人是因为“避世”选择出家,反而,很多人都是因为在读书期间对佛学文化感兴趣,而选择在此潜心修行。
他们曾名校毕业、富豪明星 ,却选择出家为僧, 在佛教界,其实有很多出自名校的高材生,或者社会上的佼佼者,拥有高学历、高收入,却毅然选择放弃这些名利,追寻内心的佛法。
智宏法师,毕业于清华大学哲学系,为了寻求“在哲学中没有找到的答案”,毕业之后她选择了皈依佛门。后来,法师在秦岭终南山下的慈悲莲社削发为尼;2001至2009年,她总共收养了26名弃儿,很多弃儿已经在一些佛学院就读或毕业,成为宗教界的一段佳话。
如瑞法师,北师大中文系进修研究生。当年,如瑞法师准备考研,而且选择宗教系。一心想弘扬佛法的通愿法师,介绍她去四川尼众佛学院,拜见隆莲法师。在两位老法师的感召下,如瑞法师更加坚定了自己学佛的信心,她给家里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宁为学佛前进一步死,不为不出家退后半步生。”如今,她修建了中国最大女子佛学院——五台山普寿寺。
出家后做客央视全程飙英文震惊全国
明海法师,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现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河北省佛教协会会长、河北柏林禅寺方丈。
明海法师还没出家时,一次,与几个同学到一座寺院,寺院的法师慈悲,破例允许他们进到大殿参加晚课,那时候,他什么都不懂。突然,一声天籁破空而来:“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正是这一声令人心灵震颤的呼唤,使他突然明白了,这才是他一直寻找的东西,这里才是他的最终归宿!
后来,他毕业之后的第二年就出家了。2016年,明海法师做客央视英语频道,一期主题为“佛教的复兴”的对话节目爆红网络,法师全程英文流利,真是佛教界的高材僧!
50岁出家后筹划了600年一遇的佛门盛事
道航法师,河北衡水天宁寺住持。他本是一位成功商人,却在50岁那年,去北普陀寺和寺庙师父一番攀谈后,师父对他说:“你应该出家”。 他已接触佛法很多年,出家的念头在他脑海中盘旋已久,师父的一句话,成了他把这念头变成现实的动力。如今,道航法师已成为德高望重的大和尚。
去年,河北衡水天宁寺首届“法界普供养阅藏祈福大法会”殊胜开幕,该法会是我国佛教史上继宋元二朝之后600余年来首次启建,因缘殊胜,百年难逢。
放弃300亿家产,遁入空门,潜心清修
道生法师,出家前名叫何宝生,是1996版《笑傲江湖》里林平之的扮演者。他放弃继承300亿家产,在事业巅峰时遁入空门,法号“道生”。如今的他,对佛法有独到的见解。尽管还会经常做慈善,却只想安安静静地清修,不愿被打扰。他说:佛法让我学会了“放下”!
出家是一件非常值得赞叹的事情。古德说,出家乃大丈夫事也,非王侯将相所能为也。顺治皇帝也赞叹说,黄金白玉非为贵,唯有袈裟披肩难。出家并不是逃避责任,或者受到什么挫折,而是佛法的传承者,是人天的导师。佛法能够在世间流传下来,就是靠一代一代的出家人,千辛万苦的努力。
佛在很多的经典当中都宣说了出家的功德,要比在家的功德要大的很多很多,不要说终身出家,即使一日一夜出家,其功德也难以思议的。
“以一日一夜出家故,二十劫不堕三恶道”,永明延寿大师在《万善同归集》中说:“乃至醉中剃发,戏里披衣,一曏之间,当期道果,何况割慈舍爱,具足正因,成菩萨僧,福何边际”。
今天,有缘看到此文的朋友,请供养到您的圈子里,今天,让我们双手合十,顶礼赞叹老和尚,为老和尚发一次,愿他不舍众生,乘愿再来……
请随喜法布施给身边的人,让更多人共沾法喜!请您善心传递……
中国最美的尼姑庵,不烧香只种花,来一次就想出家!
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
中国最美的尼姑庵,中国最文艺的寺庙——
寂照庵,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名字;
寂照庵,一个充满鸟语花香的佛国;
寂照庵,一个充满洁净清幽的寺庙。
妙慧法师和其他比丘尼一起背材料,手绘佛像。
如今寺庙到处鸟语花香,充满诗情画意,
正所谓“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这里不同于其他寺庙的“香火旺盛”
妙慧法师至1989年出任寂照庵住持至今
佛什么都不缺,不在乎你一炷香,
妙慧法师不鼓励烧香主要还是因为:
一:香是用普通的锯末子做的,而且制作环境特别差,混合了各种家禽的排泄物,这样的香烧给佛是不敬的;
二:寂照庵位于苍山脚下,森林密集,烧香用火有安全隐患;
三:香点燃后会污染山间空气,还会危及一切微生物的生命,违背佛家仁爱的本意。
空谷回荡的禅语,婉转动听的鸟语
想必每一个来这里的女生都不想离开
都想留下来出家,追随那繁花似锦
几十年的培育才有今天的硕果累累
悟道地址:云南省大理市苍山圣应峰南麓。
相关资讯
中国禅意书画名家之真广法师
如大雄宝殿的自然采光和主体佛像设计,还有客居的木屋,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思维,这些建筑和雕塑作品都出自真广法师的手笔。 曾经有理论研究的把丰子恺的画称为简笔画,真广师父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