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外交部:核设施在美国空袭中“严重受损”;损失重大引发关注
当地时间25日,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巴加埃表示,该国核设施在美国的空袭中遭受了严重破坏。他在采访中拒绝透露更多细节,但确认美国B-2轰炸机使用掩体炸弹进行的空袭造成了重大损失。
巴加埃指出:“我们的核设施确实遭到严重破坏。”此前,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美军已“成功打击”并“彻底清除”了伊朗福尔多、纳坦兹和伊斯法罕三处核设施。
当被问及特朗普关于未来与伊朗建立“某种关系”的言论时,巴加埃批评了美国数月来的“自相矛盾”。他表示,美国官员一边谈论外交,一边却为以色列袭击伊朗开了绿灯,这种行为无法建立信任。他强调,美国破坏了外交关系。
尽管如此,巴加埃仍认为“外交永无止境”,即使在与以色列的冲突中也保持多方接触。但他同时强调,伊朗的首要任务是国家安全,在重新接触之前,必须确定美国是否真正认真对待外交。

伊朗唯一核电站命运引发高度关注或致严重后果
美东时间6月20日,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发出警告,称如果伊朗布什尔核电站遭到以色列攻击,可能会引发严重后果。格罗西在联合国安理会中东局势紧急公开会上表示,布什尔核电站存有数千公斤核材料,多个中东国家对此表达了担忧。该核电站位于伊朗南部布什尔省,距离科威特约300公里。
格罗西指出,直接攻击可能导致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到环境中;若攻击导致核电站两条供电线路瘫痪,可能会引起反应堆堆芯熔化,进一步释放放射性物质。最坏情况下,需要采取疏散、提供庇护场所、服用碘片等防护措施。辐射监测将覆盖数百公里范围,涉及科威特、沙特、巴林、伊拉克等邻国,对大片市区及居民造成严重影响,需限制食品供应。
清华大学安全科学学院助理教授张小乐在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表示,核电站正常运行中存放大量高放射性核材料,一旦遭到攻击,将构成长期健康危害,严重威胁渔业生态系统、水资源安全以及海上交通环境。
布什尔核电站最初由德国西门子公司于1974年开始建造,后在美国反对和施压下停止合作。1996年,在俄罗斯帮助下重新兴建,但工期拖延。俄罗斯国家原子能集团公司总经理利哈乔夫表示,对该核电站的打击可能导致类似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灾难。1986年,乌克兰普里皮亚季附近的切尔诺贝利核电厂第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释放出的辐射剂量是广岛原子弹的400倍以上,造成严重辐射伤害,并可能对当地产生几个世纪的影响。
除了发电,核能还可以用于制造核武器。自1980年美伊断交以来,美国指责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为掩护秘密发展核武器。本轮以伊冲突爆发前,双方就铀浓缩活动等关键问题进行了五轮谈判,分歧明显。美国要求伊朗停止所有级别的铀浓缩活动,而伊朗则主张其有权开展和平利用核能的铀浓缩活动。
6月12日,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通过决议,认定伊朗违反《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义务。这是近20年来首次宣布伊朗违反核保障协议。以色列自6月13日凌晨开始对伊朗多地发动大规模空袭,轰炸核设施和军事目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据评估,纳坦兹核设施的铀浓缩厂地面设施被摧毁,离心机可能受损,但情况可控。正在建设中的洪达卜重水反应堆遭袭未造成放射性影响。以色列政府持续向美国施压,要求协助打击福尔多核设施。
伊朗浓缩铀存量突破上限引发国际社会关注
新华社北京7月2日电 综合新华社记者报道:伊朗1日宣布该国低浓度浓缩铀存量已突破300公斤。这是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允许伊朗低浓度浓缩铀存量的上限。国际社会对此十分关注。
俄罗斯副外长里亚布科夫1日说,伊朗浓缩铀存量超限让人遗憾,但对此不应过度解读,这是此前发生的各种涉伊事件共同造成的后果。在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后一年内,伊朗保持了战略耐心并准确履行了其在伊核协议中所承担义务,但近几个月来伊朗受到美国通过制裁施加的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
里亚布科夫说,俄方呼吁各方保持克制,希望伊核协议的欧洲签字国勿使局势升温,呼吁伊朗尽最大可能负责任地对待伊核协议以及伊方与国际原子能机构之前达成的协议。
法国总统府爱丽舍宫2日发表声明,敦促伊朗保持克制,立刻将低浓度浓缩铀存量恢复到伊核协议规定限度,避免采取进一步行动使国际社会质疑其是否履行了伊核协议相关承诺。声明称,法国总统马克龙对此极为关切,将在未来几天采取措施,确保伊朗完全履行其义务并继续享受协议赋予的经济方面的权利。
英国首相府发言人表示“极为忧虑”,英国正与相关方沟通,以决定将采取何种措施。英国外交大臣杰里米·亨特说,英国将采取所有外交手段来缓和紧张局势,以确保伊核协议发挥作用。
欧盟委员会负责外交和安全事务的发言人马娅·科齐扬契奇表示,只要伊朗继续履行相关承诺,欧洲仍将致力于维护该协议。
美国白宫1日发布声明说,伊核协议允许伊朗进行铀浓缩活动本身就是“一个错误”,各方应杜绝伊朗进行任何铀浓缩活动。声明说,美国及其盟友不会允许伊朗发展核武器,美国对伊“极限施压”仍将继续,直至伊朗改变当前行为。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1日说,以色列决不允许伊朗发展核武器,呼吁欧洲履行诺言,在伊朗违反核协议情况下对其进行制裁。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2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说,中方对伊方采取的措施表示遗憾。同时,正如中方多次强调的,美方“极限施压”是当前伊核紧张局势的根源。一直以来,全面协议参与方为维护这份协议付出了不懈努力。6月28日全面协议联委会举行会议,各方重申致力于完整、有效执行协议。伊方也一再强调愿留在全面协议,其采取的措施都是可逆的。“我们呼吁各方从大局和长远出发,保持克制,共同维护全面协议,避免紧张局势轮番升级。”
伊朗外长扎里夫1日表示,伊朗低浓度浓缩铀存量已经突破300公斤。这一限度是伊核协议允许伊朗储存低浓度浓缩铀的上限。扎里夫说,伊朗已经启动第二阶段退出伊核协议的进程。他指责欧洲国家没有采取足够措施保障伊朗根据伊核协议获得的利益。
2015年7月,伊朗与伊核问题六国(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达成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根据协议,伊朗承诺限制其核计划,国际社会将解除对伊制裁。2018年5月,美国宣布退出伊核协议,并逐步恢复因协议而中止的对伊制裁。从今年5月2日起,美国不再给予部分国家和地区进口伊朗石油的制裁豁免,以全面禁止伊朗石油出口。5月3日,美国宣布将强化对伊朗核活动的限制。(参与记者:刘晨、刘品然、吕迎旭、栾海、唐霁、桂涛)
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
相关资讯
伊朗突然卸载核燃料引发外界关注
国际在线消息(驻伊朗记者 罗来安):伊朗核问题这两天又再度吸引了外界的普遍关注。伊朗方面26号突然宣布卸载 布什尔 核电站核燃料。一直以来,布什尔核电站在建设的过程中就历经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