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消息 >> 正文

让人欲罢不能的大汉帝国全史,真的很好看

更新时间: 2025-09-03 18:18:35

阅读人数: 941

本文主题: 写汉朝历史的高分书豆瓣

我们现在自称的“汉族”、“汉人”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朝,这是华夏大地上第一个真正意义的统一帝国,它所奠定的帝国疆域和政治体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往后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历史。往后的封建王朝都是在此基础上修修补补。

之前也读过一些汉朝的历史书籍,但是往往在内容上是有所侧重,局限于其中的某些人物或历史事件。这套书则不然,它尽可能完整地还原大汉帝王四百年的历史,实际上写的不止四百年,而是从刘邦出生到到诸葛亮身死将近500年间的历史。

这套书就是由作者上医治国所著的《大汉帝国全史》,这部书一共有5册,分别是亡秦灭楚、文景与汉武、昭宣中兴与王莽篡汉、东汉开国与光武中兴和东汉与蜀汉。从名字我们大概可以知道该册所描述的历史时期,这也是汉朝历史上的几个重要转折时期。

秦始皇一统六国,实现郡县制,但没有真正让四方臣服、国家安定,秦朝仅仅只存续了十几年。刘邦虽是一介草莽,但是他有天时地利和人和,凭借自身的军事才能和识人善任的本事让一众能人志士为他所用,最终帮助他打下了江山。

俗话说“打江山易,守江山难”,刘邦在建立了汉朝之后也曾思考过“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取舍问题,最终采用了折中的办法。在郡县制的基础上也分封了一些功臣和刘姓子孙,但这些分封的王也都在后期陆续被取缔,其中就有我们熟悉的韩信以及后面的七国之乱。

由此,汉朝形成了中央集权的帝国制度,从根本上形成了统一的思想,这思想也让华夏大地避免了再次出现诸侯割据、小国林立的混乱局面,即使是往后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和五代十国的混乱也只是暂时的,历史的主流仍是趋向于统一。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细数历代封建帝国的的兴衰成败,影响政权稳定的几大因素,或者说几大角色都在汉朝轮流登场过,比如外戚、权臣、宦官、宗亲和边患。

在这几大角色中,最先登场上就是外戚,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刘邦的皇后吕雉。吕雉可以说是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后,也是第一位太后,更是第一位把持朝政的女子。吕雉把持朝政期间虽然排除异己、大肆提拔吕氏家族成员,但从根本上吕后并没有动摇汉朝的统治根基,她也并没有在大事上糊涂,从她对匈奴的态度以及取消的一些苛政可以看出。

后来的王莽篡汉也是由于外戚当权,除此之外,霍光秉政、石显专政、边境匈奴的威胁等曾一度影响帝国的兴衰。

细数大汉四百年的历史,涌现出了无数的英雄人物,不仅是时势造英雄,英雄也造时势。在这本书中,作者并没有忽视他们的存在,而是用同样的笔墨塑造了他们一个又一个鲜明的人物形象,讲述了一段又一段精彩的故事。

读完这部书,真是意犹未尽、酣畅淋漓。作者用讲故事的写法将大汉四百年历史娓娓道来,事无巨细、通俗易懂,带领读者去回顾这段历史的风风雨雨、成败兴衰,也对其他的人物和事件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和判断。

让人欲罢不能的大汉帝国全史,真的很好看

汉朝历史(大汉荣耀:王朝鼎盛与命运转折)书评

但这个无用只是政治上的无用,丞相在其他方面对皇帝来说还是有用的,比如做替罪羊。我们知道,终武帝一朝五十四年,刘彻共任命了十三位丞相,平均下来,每位丞相任职的时间都不算长。除了元狩二年(公元前 121 年)那位善于揣摩圣意的公孙弘病死在丞相任上算是善终外,其后的七位丞相命运大都不怎么样。除去最后一任丞相车千秋,其他六人中的五人均被杀或自杀,唯一算正常死亡的,还是那位在政治方面没什么才能,也没什么建树,遇事谨慎无比的石庆。

刘彻这样对待丞相,导致朝廷官员一听说自己要升任丞相都噤若寒蝉。一旦某个官员接到升迁丞相的圣旨,不仅意味着他的仕途到了顶点,同时也意味着他的生命即将走到终点。所以,当公孙贺听说皇帝要让他做丞相时,当场痛哭流涕,伏地不起。可公孙贺毕竟拗不过皇帝,虽然他泪流满面,极不情愿,最后还是接了相印,出门后只跟手下人说了一句话:“我这回死定了。”

读大汉帝国有感

去年无意间接触到了《明朝那些事》这套图书,觉得原来历史还可以这么读,从而慢慢的开始改变对历史这门“学科”的看法,开始慢慢的喜欢上了历史,期间断断续续读了《历史究竟是个什么玩意儿》,虽然内容已经大多模糊,但也激发起了我像通读一遍中国历史的冲动,由于才疏学浅,所以暂时没有读正史的想法,借助着现在科技的发达与学校图书馆的便利,开始了漫漫的读史历程,说来惭愧,本人虽然好读书,却不能连续长时间的看书,所以这套《大汉帝国》也断断续续的看了一个多月,才囫囵吞枣的全部看完。说来惭愧,这套《大汉帝国》算是我正式看历史的第三本书,前面还有一本傅剑仁先生写的《品读史记》。 由于本身看书不记书的坏习惯,所以对汉朝的历史在读完本书之后也只是了解了一个大概,当然想要精通其中却还需下一番大工夫,但我读书本书就是寻找一些个人感悟,总结一些读书启发,所以书的实际内容对我来说也算不上必须记住不可。而读书中的点点滴滴启发,对我却收获颇大。就在刚才我就突然领悟到,读一本书,首先你要记住作者,不一定需要了解其人,但起码作者大名需要一字不差的记住,这也算是对此书给你带来收获的一份感恩和尊重。《大汉帝国》中作者严谨的笔风和谦虚的态度常常让我感到非常的欣慰,读起来十分舒服。想我这种人就应该读这样的历史。看似平淡无奇却又暗藏哲理与知趣。如果说读《明朝那些事》给我带来的是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大气之感。那《大汉帝国》让我有种“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豁然之感。 读史让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为他的成长所惊喜,也为他的败亡所叹气。虽说“幸福的家庭总有着相似的幸福,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但在历史来说,幸福却好似各有建树,而不幸却总是惊人的相似。宠信奸臣,宦官当道,暴君无德,这些看似显而易见的错误,却在王朝的末期一次一次的不断上演。也许历史就和人生一样。总是演着一幕幕周而复始的悲喜剧。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