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消息 >> 正文

放假太无聊?来了解一下“丝绸朋克”吧

更新时间: 2025-09-08 12:25:42

阅读人数: 332

本文主题: 古典科幻是什么

近些年来,一种叫做“丝绸朋克”的科幻流派悄然兴起,其代表的不仅仅是科幻文化在中华大地的生根发芽,更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开始对世界科幻产生愈加深远的影响。所以我们希望以此次缤纷社团活动月为契机,吸引同学们去接触和了解这一饱含魅力的科幻流派,激发大家的创作欲望,进而更加广泛地将科幻文化传播开去。

一、征集关于“丝绸朋克”的各类艺术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小说、剧本、绘画、摄影。质量足够优秀的作品(约占投稿作品的10%)会在“大工科幻”公众号上发布,同时作者本人会获得一本《蒲公英王朝:七王之战》作为奖品。由于此次活动以宣传科幻文化为主,将不会设置严格的评分体系,但评选过程保证做到透明且公正。

1、来稿作品需积极向上,内容健康,不得出现反社会等极严重的负面思想。

2、来稿作品应体现“弘扬传统文化,旗扬中华古韵”的主题思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来稿作品应具有明显的科幻意象以及典型的“丝绸朋克”风格特征。

4、来稿作品需作者原创,若发现抄袭、剽窃等行为,立即取消参与资格。

5、文学类作品应不少于600字且不超过8000字。

6、绘画等作品应同时附上一份不少于100字的介绍。

7、请将作品文件名设为:“作品标题(名称)+院系班级+作者姓名+作者qq”。

9、投稿日期截至2020年3月14日。

放假太无聊?来了解一下“丝绸朋克”吧

《黑色信标》版号获批,预见者,准备好探索世界背面了吗?

近日,备受瞩目的古典科幻题材动作角色扮演手游《黑色信标》,终于迎来了版号获批的重大喜讯,这一消息由游戏运营商世纪天成正式发布,时间为2025年1月21日。

自消息公布以来,《黑色信标》的制作团队向长期以来支持与期待的玩家们表达了诚挚的谢意。版号的成功获取,无疑为团队注入了更强的动力,他们正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游戏的优化工作中,力求以更佳的游戏品质和更丰富的内容,尽早与玩家们见面。

《黑色信标》将玩家带入一个充满古典科幻色彩的世界,玩家将扮演预言中的“预见者”,与「楔文会」成员并肩作战,对抗来自异世界的奇异现象。在探索与收容信标、处理异象的过程中,玩家将遭遇形形色色的伙伴或敌人,逐步揭开世界交错的真相。

游戏的世界观构建独具匠心,吸引了众多玩家的目光。制作团队携手中国科幻银河奖「最佳中篇小说奖」得主滕野,共同打造了一个融合神话内容、哲学思考与硬科幻内核的宏大世界。在这个世界里,玩家将体验到发生在世界与历史背面的精彩故事。

作为一款俯视角动作角色扮演手游,《黑色信标》在提供全局视野的同时,也充分听取了玩家的建议,加入了可切换的过肩式自由视角。这一设计使得玩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战斗模式,结合正反馈打击感,带来前所未有的游戏体验。

在游戏的美术与UI设计上,《黑色信标》同样表现出色。主视觉设计充满了哲学气息和神秘感,角色塑造方面则采用了现代服饰与古典元素相结合的独特风格,巧妙地将核心世界观融入古典科幻与历史神话元素之中。

制作团队对玩家的核心战斗体验尤为重视,不断探索ARPG战斗中的动作元素可能性。在之前的测试中,他们收到了大量玩家的宝贵建议,并认真进行了内部讨论与优化。目前,游戏已经进行了大量的改进工作,包括养成玩法和演出体验方面的优化。

在养成玩法方面,游戏移除了旧版本中的武器和角色系统,并开放了全新的DIY型系统。同时,优化了一次性开放过多养成材料副本的设计,并增加了一键扫荡功能,大大减轻了玩家的负担。在演出体验方面,游戏内主界面场景事件会随着游戏主线流程的变化而变化,剧情演出形式也得到了优化,采用即时演算的形式展现,更加引人入胜。还新增了角色轶事剧情,以单独角色为主视角,讲述发生在主线时间点之外的故事。

此次优化旨在让玩家更加沉浸地体验游戏剧情故事,享受更加流畅与丰富的游戏体验。

语言文学网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科幻电影中的科技文化和审美价值

当下,我国科幻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科幻电影创作和制作水平不断提升。科幻电影是文化和科技的深度融合,具有独特的创作特征和美学价值,对推动我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一、科幻电影是科技和文化的融合 科幻电影的本质是基于科技进步产生的想象力文化。科技追求理性,文化追求感性,二者相辅相成。科技为文艺创作提供物质支撑,文化为科技提供精神动力。 科学技术对科幻电影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在内容创作方面,科幻电影展示的是科技发展能达到的未来可能。比如《流浪地球》所展现的“太空电梯”,这种新材料技术正在航天领域得到应用。航天科技、深海开发、量子通信、脑机接口、基因编辑等前沿科技的发展,将成为科幻创作的热点。二是在生产制作方面,科幻电影注重场景设计和视听特效,在新技术应用上具有先天优势,虚拟拍摄制作系统就是率先在科幻电影生产中得到推广。 科幻电影随着电影工业化而兴盛,是一种典型的科技文化。科幻电影的主要类型有太空探索、外星生命、人工智能、末日危机、超级英雄等,各种类型都具有鲜明的叙事主题和科技文化特征,并且通过科技和文化的深度融合,呈现出独特的审美价值。 1、太空和外星人科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 在早期西方科幻电影中,外星人被描绘成怪异、邪恶、丑陋的生物,如1956年的《天外魔花》。后来,外星人形象逐步有了变化,如《第三类接触》(1977)里的外星人温和友善,《E.T.外星人》(1982)里的小外星人可爱天真,《外星种族》(1989)更是把外星人塑造成了忠诚、老实、富有正义感的警官形象。人们对外星人的想象更加丰满多元,展现出人类对于生命本身的敬畏和尊重。 经典的太空科幻,以《2001太空漫游》(1986)、《星际穿越》(2014)等为代表,以广阔的视野和震撼的特效,展现人类对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气和智慧。随着中国航天科技的发展,太空科幻也发展成为我国科幻电影的主流类型。2019年的《流浪地球》点燃全民科幻信心,创造了46.86亿元的票房纪录,2022年的《独行月球》和2023年的《流浪地球2》,进一步延续太空科幻的热度。 2、人工智能科幻:对未来社会的反思 当科幻电影融入了互联网、人工智能、脑机接口,乃至当下火热的元宇宙等关键词时,人们在为科技进步欢呼雀跃的同时,也通过电影情节表达了未来的忧虑和反思。科幻电影所描绘的人工智能,往往分成善恶两派。充满善意的人工智能体往往与人类外貌接近且具有亲和力的形象,例如《超能陆战队》(2014)里的“大白”形象,既具有企鹅宝宝般的憨萌可爱,又充满AI超能力;《我的机器人女友》(2008)中的机器人女孩利用特殊能力屡屡帮助男主角,还把他带往过去享受快乐的时光旅行。 但是,大多数人工智能科幻电影,通过机器人自我意识觉醒、试图获得自由选择权利,甚至取代人类主体地位的故事设定来引发人们的忧思,比如《黑客帝国》中看似正常的现实世界实际上是由一个名为“矩阵”的人工智能系统控制的;《头号玩家》(2018)中生活在虚拟世界里的游戏角色也有了意识觉醒。 3、灾难片和超级英雄:对环境危机的警醒 末日题材的科幻电影关注地球能源和环境危机,比如极端气候、能源枯竭、自然灾害、科技异化等,因为擅长展现灾难场景,又被称为“灾难片”。科幻灾难片建构了一个区别于主流社会或现实社会的异质空间,比如地表温度升高、地壳撞击分裂、海水泛滥和病毒肆虐等,通过极致的灾难场面和强烈的感官刺激,唤醒人类的危机感和求生欲。比如电影《后天》展现了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造成的自然灾难,而电影《2012》则升级为地震海啸等系列自然灾害引发的全球毁灭危机。 当地球面临毁灭,就需要英雄人物来带领大家战胜危机和自我拯救。超级英雄电影是好莱坞科幻当中独特类型,主角们拥有超能力,手持特殊武器,身着艳丽华服,与恶势力搏斗,非常具有辨识度。国产科幻《流浪地球》则展现了中国军人忠于使命、胸怀大爱的英雄形象。《独行月球》的男主角,一开始是为追逐爱情而登上月球的普通人,最后成为拯救地球人类而英勇献身的热血英雄。 地球灾难、末日危机、外星人入侵地球等,其结果往往是人类文明的终结。导演用悲剧的创作手法,展现出未来悲观主义的强烈情感和深刻洞见。“悲剧美”是一种重要的审美形式,是在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和悲剧性的艺术表现中对美的肯定。悲剧审美最早源自古希腊神话的命运悲剧,无法逃避的宿命感就是悲剧性得以产生的前提。悲剧美能够使人产生深沉而巨大的同情共感和心灵震撼,以其深刻的艺术感染力,引发人们深层次的审美感受。科幻电影《独行月球》貌似是一部“喜剧”,但实际上其内核却包含着荒诞与抗争的命运悲剧,通过主人公独孤月在一个人的月球之旅中完成对人类的拯救和自我救赎。 “崇高美”是指人类在探索宇宙、战胜自然、开创未来等过程中获得的成就感、价值感。太空科幻是最能展现人类对广阔宇宙的探索欲望和冒险精神的典型。崇高作为审美范畴中的一种,其自身存在一定的矛盾性,人们在面临未知危险或灾难时,既敬畏恐惧、又敢于冒险,既渺小脆弱、又坚韧强大。崇高美往往伴随悲剧美,很多科幻电影都充分体现了这种矛盾性。《流浪地球》中体现的崇高美,不仅是主人公牺牲自我、拯救人类的道德高尚,更在于全人类为守护家园所做出的抗争,当“地球错失了最后的逃逸机会”,而且这个悲剧结果早已被人工智能moss推演出来,但是人类最终总能团结起来,在无力中奋起、在悲痛中抗争,悲剧中的“崇高美”由此生发出来,产生强大的戏剧冲突和艺术感染力。 科幻电影通过特定的时空语境和奇观想象,关注生态环境、技术走向、生命意义、未知影响等伦理问题。科幻电影中所包含的忧患意识、前瞻思想、未来生存等都在向我们展示人类科技和社会发展的多种解决方案。科幻提供给人们的不仅是科学知识,还有反思科学、改变世界、开创未来的科学精神和价值观。科幻既让人们感受到科技带给世界的进步,又启迪我们辩证地思考科技影响下的人类生存和未来命运。中国的科幻是具有科技向善理念、重视价值引领的文化产品。 新世纪以来,伴随着国家推进科技创新战略和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我国科幻文学和科幻电影取得快速发展。除了刘慈欣、王晋康等知名科幻作家,年轻科幻作家和新生创作力量涌现,科幻出版和网络科幻市场繁荣,科幻电影数量增长,科幻电视剧、广播剧等引人注目,科幻动漫和游戏也开始兴盛。科幻电影通过科技与文化的巧妙融合,展现出丰富而深刻的美学价值。中国科幻电影要把握时代机遇,加强内容原创,提高制作水准,创新审美表达,打造中国特色的科幻美学。 (作者系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副教授,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在读研究生)

标签: 丝绸朋克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