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四大才子”均已去世
@蔡瀾 社交媒体账号27日发布消息蔡澜去世,且遗体已火化 。随他一起离开的,还有那个“香港四大才子”的传说。
“香港四大才子”,又称“香江四大才子”,是指香港四位文人,金庸、倪匡、黄霑及蔡澜,四人各有所长,皆是饱学之士,而且是好友,因而被称为“香港四大才子”。其中,黄霑(1941年生)、金庸(1924年生)、倪匡(1935年生)先后于2004年、2018年、2022年病逝。
@蔡瀾 社交媒体账号27日发布消息蔡澜去世,且遗体已火化 。随他一起离开的,还有那个“香港四大才子”的传说。
“香港四大才子”,又称“香江四大才子”,是指香港四位文人,金庸、倪匡、黄霑及蔡澜,四人各有所长,皆是饱学之士,而且是好友,因而被称为“香港四大才子”。其中,黄霑(1941年生)、金庸(1924年生)、倪匡(1935年生)先后于2004年、2018年、2022年病逝。
@蔡瀾 社交媒体账号27日发布消息蔡澜去世,且遗体已火化 。随他一起离开的,还有那个“香港四大才子”的传说。
“香港四大才子”,又称“香江四大才子”,是指香港四位文人,金庸、倪匡、黄霑及蔡澜,四人各有所长,皆是饱学之士,而且是好友,因而被称为“香港四大才子”。其中,黄霑(1941年生)、金庸(1924年生)、倪匡(1935年生)先后于2004年、2018年、2022年病逝。

香港四大才子是哪四大才子哪四个人四大才子中谁最厉害
香港四大才子指的是香港四名出色文人,分别为金庸、倪匡、黄沾和蔡澜,四人各有所长,而且均为好友,也是腹中饱有文学之辈,因而合称香港四大才子。中国香港作家沈西城在社交网站上表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作家倪匡离世,终年87岁。
倪匡,原名倪聪,字亦明,1935年5月30日出生于上海,籍贯浙江宁波。他与金庸、黄霑和蔡澜并称为“香港四大才子”。1957年倪匡到香港,做过工人、校对、编辑,自学成才,成为专业作家。他写作面十分广阔,众体皆备,小说则包括侦探、科幻、神怪、武侠、言情各种,曾同时为12家报纸写连载。1962年,倪匡在金庸的鼓励下,开始用笔名“卫斯理”写小说。第一篇小说名为《钻石花》,在《明报》副刊连载。至第四篇小说《蓝血人》起,卫斯理系列小说正式走向科幻系列。倪匡的武侠小说以《六指琴魔》为代表,想象奇特,也曾在金庸出国期间代写《天龙八部》连载。
上世纪60年代末,武侠影片大行其道之际,倪匡转而从事剧本创作。十多年间,所写剧本不下数百部,代表作有张彻导演的《独臂刀》。1972年曾参与香港嘉禾功夫片《精武门》的编剧工作,为李小龙量身塑造了“陈真”这一经典形象。2012年获得第31届香港金像奖终身成就奖。
香港四大才子的真实水平毋庸置疑,他们各有所长,都对得起才子之名。如果还要选个“四大才子”之首,那么谁能当选呢?如果有四大才子之首这一说,那这个四大之首必然是金庸先生。金庸先生的大名必然还在一代代流传着。
黄霑:殿堂级填词大师,歌词中既有国风,又有江湖。
当年刘德华亲自填了首歌词,没想到被一个人骂得狗血淋头,这个敢骂天王水平太差的人就是黄霑。可想而知黄霑在香港娱乐圈的地位有多高。在香港文艺界,他就是德高望重的前辈,无论是谁见到他,都会恭恭敬敬地叫一声霑叔。
都说周杰伦跟方文山的组合,正式将中国风推向了巅峰。可在我看来,黄霑才是中国风歌曲的真正开山宗师,后辈无可超越的泰斗。
当时香港经典武侠剧主题曲的歌词,几乎全出自他手。比如《一生有意义》、《世间始终你好》、《笑傲江湖》、《男儿当自强》等。他创作的《狮子山下》,更成为了最能表现香港精神的一首歌。
霑叔的文学水平,在他的歌词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既有浓郁的古风,又有快意的江湖,更有不屈的精神。可以说,霑叔填词功力已臻化境。
金庸:代表着武侠小说的巅峰,几代人公认无可超越的大侠
金庸起初在《明报》连载武侠小说,只是为了提高《明报》的销量。当时的查先生可能不会想到,他笔下的小说竟然会影响几代人。成为几代人心中的童话,成为几代人精神的食粮。
武侠小说自古有之,但从古代开始,就一直不被正统文学所接受。民国时期,武侠小说还停留在老派的写作手法,比如还珠楼主的《蜀山》,这样自然更无法收获新时代的市场。但金庸先生的横空出世,彻底将武侠小说来了次彻头彻尾的改革。由旧至新,推陈出新,将通俗文学写到了极致,让武侠小说受到了全国人民的追捧。《射雕三部曲》、《天龙八部》、《鹿鼎记》等等,风靡至今不衰。
金庸先生是在一个领域达到了天花板的级别,而倪匡则不同,他是样样开花,各题材文学他都钻研。一开始他也是写武侠小说,而且金庸的大作《天龙八部》,在金庸出国的时候倪匡还代写过,就是他把阿紫的眼睛写瞎的。
当然,在武侠领域他无法跟金庸争长短。后来在金庸的建议下,他另谋出路写起了奇幻小说,并创作出了诸多佳作。《蓝血人》一书于还在2000年入选“二十世纪华文小说一百强。金庸盛赞他:“无穷的宇宙,无尽的时空,无限的可能,与无常的人生之间的永恒矛盾,从这颗脑袋中编织出来。”
倪匡拥有着空前的想象力,因此小说情节诡异,充满着构思奇巧想。他是最多产、多元化的作家,堪称文坛怪杰。
现在人们对蔡澜的印象,似乎更多的是“食神”、“吃货”这几个标签。但其实蔡澜一开始也是在文艺界工作的,并且取得了不俗的成就。写过影评,当过电影公司的经理,也做过电影监制,还主持过节目。从1992年踏入商界后,他的人生乐趣跟工作领域才发生了重大的改变。
从商后的蔡澜迷上了美食,之后就跟“吃”结下就不解之缘。就算之后再主持电视节目,那也是都跟吃挂钩了。不过在“吃”这方面,蔡澜的确有天赋。他不但会吃,更懂得鉴别什么是好吃,还开创了自己的美食品牌,因此在“美食界”享有盛名。如果哪家餐饮被蔡澜推荐了,那么他的顾客必然会络绎不绝。这就是蔡澜在“吃”方面的能力跟魅力。
蔡澜对美食有很深的见解,对饮食界也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我们关注美食家蔡澜的同时,可不要忘记他年轻时候也是个才华横溢的电影人。
一代大侠金庸逝世,香港四大才子只剩两人了
10月30日,一代武侠小说泰斗金庸逝世,享年94岁。
《谢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天龙八部》、《鹿鼎记》等等,金庸笔下的这些耳熟能详的作品一直都是经典中的经典,许多到现在还在不断被翻拍出新版。
金庸的离去,似乎警醒着我们一个时代正在落下帷幕,当年的“香港的四大才子”现在只剩下蔡澜和倪匡了。
以前的香港不仅出一代巨星,也出一代文人才子。
写流行曲的黄霑、写科幻的倪匡、品美食的蔡澜和写武侠的金庸,四人腹中饱有文学,又各有所长,而且均为好友,因此被合称为香港四大才子。
出生于广州,原名黄湛森,香港词曲家、作家、主持人。他不仅是香港通俗歌曲的领军人物,被香港歌坛冠上“词坛教父”的名号,还是整个华语流行乐届中的一位杰出代表。
可惜天妒英才,2004年,黄霑因肺癌去世,享年63岁。
黄霑才华横溢,冠绝词曲,一生共创作了2000余首作品,《夜上海》、《沧海一声笑》、《男儿当自强》等等都可以说是“神作”级别。
出生于上海,原名倪聪,1957年到香港自学成才成为专业作家,今年83岁。
他的写作面十分广阔,武侠小说以《六指琴魔》为代表,也曾在金庸出国期间代写《天龙八部》连载,但是出名的还是侦探科幻类。
倪匡的卫斯理系列小说至今享誉中外,他无疑是华人科幻小说界中最具影响力的作家。相信不少人曾沉迷于倪匡笔下脑洞巨大、稀奇古怪的故事中。
祖籍广东揭阳,移居香港多方面发展,曾任电影制片人、作家,主持人,但是他最为人熟知的身份还是香港著名美食家,被大家称为“食神”,今年他也77岁了。
蔡澜精才华横溢,不仅精通多国语,写美食类书籍已出版超过60本,也打造过不少美食节目,曾在《舌尖上的中国》中担任节目总顾问。
出生于浙江,原名查良镛,1948年移居香港,著作十余篇,塑造了说不清的经典武侠人物,给读者创造了一片江湖,造了一个江湖梦。
金庸将中国武侠小说提高到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度。喜欢金庸的作品的读者,还将他的作品编辑成一句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香港四大才子涉及写作、歌曲、美食、电视节目,他们是香港文化的一个缩影,也是一个时代的象征,至今也没人能企及他们的高度。
黄霑、金庸相继离去,现在是剩下年迈的倪匡和蔡澜了,一个时代即将落下。
最后,黄霑、金庸虽逝,但是我们相信他们从未离场,因为他们留下作品永不会落幕。
相关资讯
蔡澜逝世为一个时代划上句号四大才子相继故去
6月27日,蔡澜微博发布消息,蔡澜先生于6月25日在香港养和医院安详离世。遵从先生意愿,为免叨扰亲朋,不设任何仪式,遗体已火化。在此感谢各位对蔡澜先生的关怀。蔡澜1941年生于新加坡,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