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慈航、文殊、普贤、惧留孙,为何有胆量背叛元始天尊,投靠佛门?
元始天尊,在封神大战中有多重身份,既是阐教掌门,还是封神榜代理人,他的一举一动,都会对仙界格局产生巨大的影响。通过巧妙的布局,保护了阐教精英,又打击了竞争对手,让自己成了封神终极大赢家。
想当初,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师兄弟三人代表三教,在碧游宫佥押封神榜时,对于入选规则有着详细的说明:三教共议封神,其中有忠臣义士上榜者;有不成仙道而成神道者;各有深浅厚薄,彼此缘分,故神有尊卑,死有先后。吾教下也有许多。此是天数,非同小可,况有弥封,只至死后方知端的……
理论上来说,除去那些不生不灭的先天圣人,三教弟子都有可能入选封神榜。但在实际操作中,阐、截二教入选者的比例显得极为不公!翻开封神榜大名单,共计产生了365位正神,800位副神,截教弟子占了8成以上,阐教十二金仙无一人上榜,元始天尊贡献的只是像黄天化、杨任、土行孙这样的三代弟子,其余的空缺都是由凡人或散仙填补的。
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斗法的过程中,来自佛门的西方教二圣充当了“外援”的角色,他们趁乱打劫,对外宣称,东南两度,有三千丈红气冲空,与吾西方有缘;是我八德池中五百年花开之数。西方虽是极乐,其道何日得行于东南;不若借东南大教,兼行吾道!
西方教吸收修炼者加盟的意图很明显,效果也很理想,万仙阵一战中,接引、准提两位教主,把乾坤袋举在空中,有缘的须当早进,无缘的任你纵横……吸收了数以千计的截教高手,壮大了西方教(佛门)的实力。
接引、准提的目标可是仅仅是截教弟子,阐教十二金仙中有不少高手也选择了加盟西方教,当封神大战结束后,阐教副教主燃灯,十二金仙中的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慈航道人、惧留孙先后投入西方教,十二金仙中有三分之一的比例“背叛师门”,在大批精英弟子外流的情况下,元始天尊为何坐视不理呢?
熟悉阐教的都清楚,元始天尊经过数万年的教化,才培养出一套以十二金仙为首的阵容,向来“护短”的元始天尊不惜破坏封神榜计划的规则,数次复活姜子牙,屈尊亲赴九曲黄河阵解救被俘的弟子,他联合西方教的目的之一就是保留十二金仙,在已然取胜的条件下,他没有理由允许燃灯等人“背叛”自己,要想弄明白其中的道理,得从元始天尊的构想以及十二金仙的处境来分析。
从九曲黄河阵一战开始,十二金仙被三霄仙子废去了法力,削去顶上三花,除去胸中五气,变成了凡人,可元始天尊并没有立刻恢复十二金仙的法力!直到万仙阵与通天教主决战时,还有很多弟子没能恢复元气!
以文殊广法天尊为例,他在和虬首仙开战前,是西方教给他恢复的法力!准提道人把文殊广法天尊顶上一指,泥丸复开,三光迸出,瑞气盘旋,这其中有西方教打“感情牌”的因素,但却是能看出元始天尊对弟子的无情!
为了个人利益,元始天尊随时有可能放弃十二金仙,在这种大环境下,文殊、普贤、慈航、惧留孙等不得不为自己的将来打算,加上燃灯早就有意加盟西方教,试问,文殊等人哪会不动心?
十二金仙的处境并不好过,元始天尊喜怒无常,弟子的排名随时会发生变动,而元始天尊既不是按照入门次序,也不是按功劳大小,标准是他个人的好恶!像慈航道人等多名高手人人自危,加盟西方教也是给自己预留的一条后路。
西方教有情,十二金仙有意,可没有元始天尊拍板,资方(西方教)和求职者(燃灯等人)也无法签订协议,可元始天尊居然就同意了!原因就是西方教太过神秘,修行的功法、作战时的布阵、内部拥有的法宝,元始天尊了解的不多!
人总是对未知的事情感动莫名的恐怖!强如元始天尊也不例外,要想得到西方教内的第一手材料,硬拼不是好办法,光是接引、准提二人实力就已不在元始天尊之下了,并且还拥有像十二品莲台、七宝妙树、加持神杵这样的先天至宝,要想控制西方教,倒不如派“特工”进入对手阵营!
文殊广法天尊等人加盟西方教,在外人看来是“背叛师门”,其实不过是元始天尊派到西方教执行任务的“特工”,有了元始天尊的许可,慈航、文殊、普贤、惧留孙等人自然有胆量背叛元始天尊、投靠佛门了!

也会土遁,张奎的师父是谁?不是惧留孙,不是三清,而是神秘的他
《封神演义》里,有3位较善长运用土遁术的高人,按其知名度排名为:土行孙、张奎和李靖。
土行孙在整部封神神话中,见土就喜,危难之中只要遇土就可化难呈祥,更以土遁术称雄神仙界……
惧留孙教会徒弟土行孙的土遁术,在神仙界虽然不算绝杀技,但足可以称为“逃生术”。依靠此术,这位孙将军也是威名显赫。
张奎一出场就很霸气,忠勇威武。封神中他和夫人高兰英,连杀五岳神,再要了土行孙和邓婵玉夫妇的命。
按理讲,土行孙拥有土遁的法术,多次死里逃生,遇难呈祥。张奎又怎么会杀死土行孙呢?
这就不得不说张奎的遁地一术。土行孙学艺百年,方得元始天尊12金仙弟子之一——惧留孙的真传。他的土遁术可一日千里。
名不见经传、不知师承何的张奎遁地一术,则可一日一千五百里,其速度甩了土行孙的土遁术一大截。
靠着这个优势,张奎得知土行孙的意图后,提前来到夹龙山猛兽崖,乘土行孙不备就取下土行孙的脑袋。
平日惯常玩鹰,不想今日却被鹰啄瞎了眼,土行孙的内心懊恼可想而知。
之所以提一下陈塘关总兵李靖,是因他也曾在躲避儿子哪吒追他时,用过一次土遁术。
“源易缘”注意到,前几日《都会土遁术,土行孙却死于张奎之手,您看两人封神差别为啥恁大?》一文刊发后,不少读者留有疑问,张奎的师父是谁?土行孙会不会和他是师兄弟?
要不然,两个人的入地的本领很相似,而且土行孙在夹龙山遇害时,惧留孙却见死不救。
那么,张奎的师父到底是谁?《封神演义》里,并没有注明。其他神话文学作品里,也没有查到。我们只有推测下:
一、是不是阐教弟子惧留孙的徒弟?
通读封神,我们会发现,张奎守卫国家的信仰很强烈,不管外界怎样,不受名利诱惑,仍然孤守渑池城。
如果张奎是阐教元始天尊的弟子、徒留孙的徒弟,那阐教一派,他的师父不会放任他阻止封神,杀害同门师弟。
因此,“源易缘”认为,张奎和土行孙是师兄弟的话,可能性没有。
既然不是,惧留孙又为何在自己的地盘不救徒弟土行孙呢?
这应该与元始天尊的二代弟子们的要求有关,还有土行孙的定数有关。
简而言之,土行孙就是封神榜有名的一位神,做师父的即使想救也可能救不下来,再加上土行孙下山前后的做错的一些事情,也伤了师父的心。
二、是不是通天教主的弟子之一?
张奎有两个特别的本领,地行遁术只是其中之一。除了他的得力帮手妻子高兰英外,另外一件法宝就是坐骑独角乌烟兽,更使他的地行遁术如虎添翼,快如云烟,快人数步。
独角乌烟兽,如果去掉形容快速的“乌烟”2字,就是“独角兽”。杨戬被张奎擒住,张奎要砍杨戬的头,杨戬使用法术转移到了独角乌烟兽身上。
结果,杨戬的头没掉,坐骑独角兽的脑袋却了下来。“源易缘”注意到,此时的张奎捶胸顿足、悲伤惋惜,道:我能有今的大成大功,全仗此乌烟兽……
可见,这神兽有此威力,绝非小可。而从中我们也可以推测出张奎也绝非普通的凡人。
张奎至死时,仍威慑周营,保纣阻周,与阐教精英弟子也是和他打到激烈。可见,他有可能就是截教门下通天教主的弟子之一。
在以前的文章里,“源易缘”曾介绍过,掌握“五行遁术”的神仙较多,比如姜子牙用的就是水遁等,土行孙和李靖则常用的是土遁,而陆压道人用的就是火遁。除此之外,还有金遁、火遁两种。
元始天尊在九曲黄河阵中救起12金仙弟子后,同时授予了他们一项“纵地金光术”。
与五行遁术相比,纵地金光法,除了不具备攻击力的缺点外,却要比普通的五行遁术要高级的多。
那么纵地金光法术和张奎的地行遁术相比,谁又更厉害呢?
纵地金光法可以一日数千里,而地行遁术则只有1500里。“天外有天,术外有术”。可见,地行术在纵地金光法面前又要逊色的多。
为何,两者会有如此大的差距?还记不记得,《西游记》里,孙悟空的师父祖提菩师在问悟空要学36变天罡术,还是72变地煞术时,悟空选的就是72煞术。
纵上,除了元始天尊会传授五行遁术外,还有这位神仙界高人的菩提祖师。
有说法称菩提祖师是准提道人、也有说法称是如来佛祖,还有人认为就是太上老君……
如来佛祖尚未出现在封神神话中,而太上老君与元始天尊始终站在一方,也没有可能去培养一个敌营的对手。
可见,张奎的师父如果不是西方的准提道 人,就是通天教主,或通天教主下的某位弟子。
就此话题,您有哪些看法或高见,欢迎留言互动。
参考资料:《封神演义》、《西游记》、《中国神话》等;
封神榜人物谱(二十):惧留孙
前面我已经介绍了《#封神演义#》中的好几位弃道入释的人物:燃灯道人、#文殊#广法天尊、慈航道人和普贤真人。今天再介绍一位,即惧留孙。
惧留孙于夹龙山飞云洞修行,是#元始天尊#座下的十二大弟子之一,镇洞之宝是捆仙绳。惧留孙收了个徒弟叫#土行孙#,擅长地行术。惧留孙教会了土行孙地行术,同时也有指地成钢法可以约束土行孙。
#闻太师#征伐西岐,请来了金鳌岛十天君,摆下了十绝阵。#昆仑山#十二大弟子悉数下山为#姜子牙#助阵,惧留孙也不例外。众仙奉燃灯道人为尊,燃灯道人代姜子牙执掌符印,统领
十绝阵中有一阵为地烈阵,燃灯道人先派道行天尊门人韩毒龙前去破阵,韩毒龙进阵,顷刻间丧命于阵中。燃灯道人再派惧留孙前去破阵,地烈阵阵主名叫赵江,提剑直取惧留孙,惧留孙执剑相迎。二人战了未及数个回合,赵天君退入阵中,惧留孙随后追赶。赵天君摇动五方旛,四下里怪云卷起,一声雷鸣,上有火罩,下上交攻,雷火齐发。惧留孙见势不好,先把天门开了,现出庆云,保护其身,然后取捆仙绳,擒获了赵江,全身而退。
三霄娘娘下山为哥哥#赵公明#复仇,布下一座九曲#黄河#阵。包括惧留孙在内的昆仑山十二大弟子均被混元金斗擒住,困在九曲#黄河阵#中。众人皆被闭了泥丸宫,跌在阵内,如醉如痴,千年道行化为乌有,顶上三花和胸中五气俱被削去,成为凡夫。元始天尊和#老子#破了九曲黄河阵,方救出十二大弟子。
#申公豹#遍走仙山洞府,搬请高人与姜子牙作对。他在飞龙洞遇见了土行孙,游说土行孙下山为邓九公父女助阵。土行孙便偷了师父惧留孙的数条捆仙绳,私自下山。土行孙首战便用捆仙绳生擒了#哪吒#和黄天化,次日再战,土行孙又用捆仙绳捆住了姜子牙,但被西岐将士救回。#杨戬#认识出了捆仙绳,从夹龙山请来惧留孙。土行孙二战姜子牙,再次祭起捆仙绳,惧留孙将捆仙绳收走。土行孙欲钻地逃走,惧留孙使用指地成钢法将地变得比铁还硬,土行孙钻不下去,束手被擒,遂归降西岐。
姜子牙金台拜帅,即将出兵伐纣。土行孙向师父惧留孙询问前程,惧留孙作偈道:“地行道术既能通,莫为贪嗔错用功。撺出一獐咬一口,崖前猛兽带衣红。”这首偈语隐晦地告诉了土行孙前途不妙。
佳梦关前一场大战,姜子牙被火灵圣母追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幸好广成子赶来,杀死了火灵圣母,救了姜子牙。姜子牙转回佳梦关,路遇申公豹跨虎而来。申公豹欲报昔日在昆仑山赌头之仇,姜子牙战他不过,只好拨转四不相逃走。申公豹虎踏风云,追赶甚紧。申公豹赶上姜子牙,祭起开天珠,正中姜子牙后心。姜子牙坐不住四不相,滚下鞍桥。申公豹下虎来杀姜子牙,恰好惧留孙赶来。申公豹知道惧留孙 害,便欲抽身上虎而走。惧留孙祭起捆仙绳,将申公豹捆了,拿到了昆仑山麒麟崖。
汜水关前,土行孙欲盗蓬莱岛一气仙余元的五云驼,却被余元所擒。余元知道土行孙会地行术,便高高地拎着土行孙,不让他着地。余元将土行孙装入如意乾坤袋,打算把他烧死。土行孙危在旦夕之际,惧留孙来到汜水关,使了一阵旋风,伸手将如意乾坤袋提走,救 了土行孙。
余元大怒,向惧留孙挑战。惧留孙并不出战,而是让姜子牙去战余元。姜子牙大战余元,未及十数合,惧留孙在空中祭出捆仙绳,将余元擒获,只有五云驼逃回汜水关。余元虽然被擒,宝剑却杀他不得,烈火烧他不死。惧留孙献计,命铁匠造了一个铁柜,将余元放在柜内,沉于北海海底。
在北海海底,余元借水遁逃脱,到了碧游宫紫芝崖,见到了#通天教主#。通天教主为余元解开捆仙绳,又赠与他穿心锁,让他把惧留孙擒来。惧留孙故技重施,让姜子牙去战余元,他在空中祭出捆仙绳,再次将余元擒获。最终余元死于陆压的斩仙飞刀之下。
万仙阵前,龟灵圣母大战惧留孙,未及三五合,祭起日月珠打来,惧留孙不识此宝,不敢招架,转身败走,龟灵圣母在后追赶。接引道人让过惧留孙,制服了龟灵圣母,用念珠将龟灵圣母打出了原身,乃是一个大龟。
姜子牙兵进渑池县,土行孙遇到了 的张奎。二人大战,土行孙身材矮小而灵活,张奎不是对手,但是张奎的地行术一日可行一千五百里,而土行孙只行一千里。为了克制张奎,土行孙去夹龙山找惧留孙学指地成钢法。张奎先到夹龙山埋伏,等土行孙到来后一刀将其砍死。惧留孙明知土行孙有此死劫,却救他不得,所以神仙也并非万能。
土行术既死,惧留孙遣门人前往西岐大营,送给姜子牙指地成钢法的符印。姜子牙命杨戬持符印在黄河岸边等候,自己亲自去诱敌张奎,张奎果然中计,被惧留孙的指地成钢法困住,死于非命。
惧留孙是昆仑山十二大弟子之一,但他的法宝只有捆仙绳,无论是法宝数量还是威力,均不及他的同门师兄弟,但惧留孙的战绩并不差,若分析其中的原因,大概是他懂得使用计谋,而且深刻领会了先下手为强的作战意识,例如他两次捉拿余元便是其用谋的表现。
另外,惧留孙对徒弟并没有倾囊相赠,而是留了一手。土行孙偷了惧留孙的捆仙绳私自下山,惧留孙使用指地成钢法制服了土行孙。不同于惧留孙,广成子把镇洞之宝番天印赠送给了徒弟殷郊,赤精子把镇洞之宝阴阳镜赠送给了徒弟殷洪,殷郊和殷洪背叛师门后,广成子和赤精子对弟子束手无策,在这个问题上二人不如惧留孙处理得好。
在#封神#后,惧留孙弃道入释,成了拘留孙佛。有人考证说,上古有七佛,分别是毗婆尸佛、拘留孙佛、毗舍婆佛、迦叶佛、释迦摩尼佛、拘那含佛、尸弃佛,其中如来佛就是释迦摩尼佛,惧留孙能与如来佛并称为七佛,可见他在西方的地位是很高的。不过,还有种说法,惧留孙弃道入释,即为弥勒菩萨(“大肚”弥勒佛),也称拘留孙佛。但是,我不确定弥勒佛是否就是拘留孙佛。
(如果您喜欢本文,请不要吝惜帮助点赞并转发。请多多支持,谢谢了!)
相关资讯
《封神演义》:惧留孙为何看着土行孙死在家门口?
惧留孙没有说得很明白,但是他给土行孙留这个偈语当然是希望土行孙能够参透其中的奥妙,有效进行避险,然而不知道是土行孙真的没参透还是和黄天化一样根本没把这个偈语放在心上,真的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