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小镇”水口镇:桨声灯影里柔情化不开
在湖南的最南方,潇水源头,瑶山腹地,静卧着一座“爱情小镇”。这里山、水、城交织成景,2.8万瑶、汉、壮族人民和睦聚居。
“爱情小镇”是一座年轻的移民新镇。2015年,湖南涔天河水库扩建,江华瑶族自治县水口镇全镇移民搬迁,在依山傍水之地重建家园。该镇依托瑶族文化、爱情文化发展文旅产业,今年7月,被评为我省第二批特色文旅小镇之一。
9月24日下午,记者从涔天河乘船,漂流一个多小时,前往水口镇探秘。
秋雨季节,从船窗望出去,群山座座,轻烟氤氲,河水绿得深沉。当地人说,瑶妹的背篓里,装了满满的情歌。
“潇水弯弯潇水长,一夜春雨绿汪汪。阿妹心似春江水呀,无风也起桃花浪。”37年前,一部名叫《没有航标的河流》的电影,说的唱的便是当地放排工的爱情故事。
“爱情小镇”从浪漫的爱情故事中破土拔节,长成了如今模样。该镇的核心旅游项目是七星水街。水街以瑶族祖先盘王和三公主的爱情传说为主线,搭建起象征爱情的爱情码头、鹊桥、爱情博物馆、同心墙、绣花楼等景观,还原盘王和三公主从相遇、相识、相知、相恋到相守的一生。
七星水街长3公里,沿水铺排,形如北斗。正门口立着一把长11.5米、高6.5米的爱情结发铜梳,是传说中盘王与三公主爱情的信物。华灯初上时,身穿瑶服的瑶妹们欢聚在铜梳广场唱歌跳舞,美好的故事正在上演。
走进水街,两边砖墙陶瓦,木栏轩窗,灯笼高挂。在桨声灯影里,青年男女穿过桃花巷,踏上三生桥,在许愿塔前祈愿爱情长久。
人群中,来自广西富川的黄先生夫妇穿着瑶族婚服,站在鹊桥上合影。他们告诉记者,上个星期他们第一次来水口镇旅游,碰上11对瑶族新人在举办瑶族传统婚礼,回去后一直念念不忘。这次他们在水街里租了一套瑶族礼服,又重新感受了一次当新郎新娘的快乐。
第二天清晨,镇上各色小吃店最先“苏醒”。
瑶湘园豆沙店第一笼豆沙饼出炉了。“瑶族豆沙饼是我们镇的特色小吃,来了都要尝一尝。”两位大姐不肯放下手里的活儿,一边做饼一边跟记者说,老板在镇上开了好几家豆沙店,水街里的这家生意最好。要多做点,不然不够卖,必要时还要请其他店支援人手和食材。
外地人程超平是为了爱情安家水口镇的。他跟妻子在水街开了两家辣鱼店,起名“鱼你相爱”。夫妻俩各司其职,发挥所长,一个负责制鱼,一个负责销售,是街上有名的夫妻搭档。“整条街数我们的生意最好,最多的时候一天就卖出一万元。”程超平说。
程超平以前在云南丽江和凤凰古城开店10余年,对于水口镇的旅游发展前景十分看好。“现在最重要的是把附近的项目做起来,而且要各有特色,形成一个旅游群,才能留住更多游客。”他说。
实际上,江华瑶族自治县委、县政府对此早有谋划。这两年,具有水口特色的精品旅游路线不断完善,以七星水街为引领,串联了涔天河天河瑶池、古瑶部落花海、宝镜古村等景点,正在建设索道的仙姑壇也即将“入群”,成为游客观日出、赏云海的最佳地。
全镇2657栋水库移民房,按过山瑶建筑风格统一规划设计,形成全国最大瑶族建筑集群。移民许化碧将家里的4层楼房装修成民宿,是镇上第一批吃上“旅游饭”的村民。他说,一开始大家都不相信这里能发展旅游业,好多人分了房就挂牌出售,有的一楼长草了都不打理。现在镇上已经开了30多家特色客栈,一到节假日就爆满,大家都尝到了甜头。
该镇还开展“讲瑶话、唱瑶歌、跳瑶舞、穿瑶服、知瑶礼、过瑶节”等瑶族文化传承活动。瑶族坐歌堂、长鼓舞、竹竿舞原汁原味,瑶家十八酿、米粉肉、瓜箪酒香飘水街。“去年国庆假期,每天有两三万人流量,镇上餐馆的菜都卖光了。”七星水街工作人员赵春花说。
在镇上边走边看,行人渐渐多了,远远又有瑶歌飘来:“月亮跟着太阳走,彩云跟着风儿飘,阿妹盼着阿哥来,来到瑶山不想走。”
灵秀小镇,醉在了这化不开的柔情里,美哉!

中方县新建镇:爱护溪流“秀”出生态和美小镇
炎热的八月,中方县的小镇里,却拥有着27度的夏天。在新建镇,群山蓊郁苍翠,溪水澄澈明净,游人或行走在山间,享受天然氧吧,或戏耍于水中,享受童年时光。 “大家在游玩的时候,要注意不要遗留垃圾,爱护我们的环境,同时也要注意安全。”暑假期间沿溪农家乐人流量较大,8月1日,新建镇河长办的工作人员仔细对康龙村沿线溪道开展环境清理巡查,并向游客宣传河道水域环境保护意识,倡导“爱护环境、保护生态、文明游玩”。 新建镇坚持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持续开展好河长日常巡查工作,加强河道溪道两岸环境整治,推动河流生态治理、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打造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康龙村,休闲娱乐、观光旅游的新建村,亲近自然、乐享幸福的黑禾田村,建设生态绿色宜居和美乡村,守护好“山绿、水清、景美”的自然生态画卷。 据悉,7月以来,新建镇对沿溪康龙村段开展溪道环境清理整治行动5次,组织工作人员及志愿者100人次,累计清理溪道15公里,清理垃圾30余袋,改善了河道生态环境,河道面貌焕然一新。 自然秀美、生态宜居的环境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打卡游玩,新建镇康龙沿线观光旅游热度持续火爆,乡村民宿、休闲康养、游学度假等多功能配套服务日趋完善和规范,形成了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000万元的新兴产业带。
炎热的八月,中方县的小镇里,却拥有着27度的夏天。在新建镇,群山蓊郁苍翠,溪水澄澈明净,游人或行走在山间,享受天然氧吧,或戏耍于水中,享受童年时光。
“大家在游玩的时候,要注意不要遗留垃圾,爱护我们的环境,同时也要注意安全。”暑假期间沿溪农家乐人流量较大,8月1日,新建镇河长办的工作人员仔细对康龙村沿线溪道开展环境清理巡查,并向游客宣传河道水域环境保护意识,倡导“爱护环境、保护生态、文明游玩”。
新建镇坚持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持续开展好河长日常巡查工作,加强河道溪道两岸环境整治,推动河流生态治理、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打造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康龙村,休闲娱乐、观光旅游的新建村,亲近自然、乐享幸福的黑禾田村,建设生态绿色宜居和美乡村,守护好“山绿、水清、景美”的自然生态画卷。
据悉,7月以来,新建镇对沿溪康龙村段开展溪道环境清理整治行动5次,组织工作人员及志愿者100人次,累计清理溪道15公里,清理垃圾30余袋,改善了河道生态环境,河道面貌焕然一新。
自然秀美、生态宜居的环境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打卡游玩,新建镇康龙沿线观光旅游热度持续火爆,乡村民宿、休闲康养、游学度假等多功能配套服务日趋完善和规范,形成了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000万元的新兴产业带。
水田乡生态涵养“森林小镇”,乡村振兴“绿能量”~
由蒙自市区出发,沿着这条刚打造完成的蒙蛮“美丽公路”向前行驶,水田乡美丽而安静的集镇便呈现在眼前。
同时,深入推进厕所革命,改造完成3座公厕、22个户厕。在“森林小镇”建设项目的有力推动下,一场由外至内的美丽蜕变正在水田乡火热进行。
据刘乙佑介绍,这就是水田乡正在实施的美丽集镇建设,按照“戴一顶帽子、系两条腰带、穿一件马甲、套一个窗套”的样式统一建筑风格,对临街30间房屋进行了改造,同时安装了51盏路灯,新建92个花池,将水田乡打造成了古色古香的优雅小镇。
这种 “润峰十号”冬辣椒将由水田乡合作引进的建水县一家食品公司以3元一公斤保底价全部收购。目前冬辣椒在水田乡已发展近400亩,将为水田乡种植户带来300多万元的收益。
原标题:《水田乡生态涵养“森林小镇”,乡村振兴“绿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