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新闻 >> 正文

鲁迅文学奖百花齐放,矛盾文学奖一枝独秀,哪个含金量权威性更高

更新时间: 2025-09-19 19:46:46

阅读人数: 133

本文主题: 当代文学百花文学名词解释

中国文学奖权威性最高的分别是,矛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老舍文学奖、曹禺戏剧文学奖等四大文学奖,其中以矛盾文学奖和鲁迅文学奖最有可比性,而老舍文学奖有地域限制,只有北京本地作家或者在北京出版过优秀作品才可以参与评奖,而曹禺戏剧文学奖,主要针对戏剧和话剧作品,所以这奖项文学奖不在对比之内,那么矛盾文学奖与鲁迅文学奖那个含金量更高呢?接下来就对比分析获奖者的艺术水平来进行衡量。

矛盾文学奖是四大文学奖唯一根据茅盾先生遗愿,为鼓励优秀长篇小说创作、推动中国社会主义文学的繁荣而设立的长篇小说奖,是中国文学界最高荣誉之一,也是中国第一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文学奖,首届茅盾文学奖于1982年颁发,历史也是最久的,每四年评选一次,评出四到六本长篇小说与作家,奖金50万人民币,是目前国内奖金最高的文学奖!国内很多知名作家笔耕不辍,写出了很多优秀而有影响力的作品,都未获得此奖,如“王朔、余华”等作家……由于四年一评,每次只评出四到六本小说作品,概率与名额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这反而增加了矛盾文学奖的难度与含金量,也成为了作家的毕生目标,基本国内的顶级作家,仅获得一次矛盾文学奖,当然除了作家“张洁”个例不论(唯一获得两次矛盾文学奖的作家)可见它的含金量和公信力比鲁迅文学奖更高更权威!

还不是借用俺的大名,设立这个屁奖项!

鲁迅文学奖是后人以鲁迅名字而设立的文学奖项,并没有得到鲁迅先生生前的嘱托,只是后人以鲁迅先生的名义和影响力而创立这个奖项 (1996年)来奖励国内的优秀作者,奖项的文学体裁繁多,中短篇小说、报告文学、散文杂文、诗歌文学奖项等……两到四年一评选,一次可以评选出几十部文学作品,中短篇小说一次可以评出十几部,获奖者不计其数,很多不是很知名的作品和有影响力的作家都获过一次鲁迅文学奖,还有很多作家拿过两到三次以上鲁迅文学奖,如“史铁生、铁凝、迟子建”等作家…… 而最让鲁迅文学奖,有失水准,富有争议的是诗歌体裁的奖项,瞬间把鲁迅文学奖,拉低了几个档次,如“车延高曾获得第五届鲁迅文学奖,代表诗歌:《刘亦菲》《徐帆》

我和刘亦菲见面很早,那时她还小

我手里的摄像机就拍到一个印度小姑娘

天生丽姿,合掌,用荷花姿势摇摇摆摆出来

当时我对校长说:鄱阳街小学会骄傲的

有人说她改过年龄,有人说她两性人

我才知道妒忌也有一张大嘴,可以捏造是非

现在我常和妻子去看她主演的电影

看《金粉世家》妻子说她眼睛还没长熟嫩

看《恋爱通告》妻子说她和王力宏有夫妻相

剧中的她迷上了戏,剧外的我迷上戏里的筱燕秋

这种直白如水几乎不像诗歌的诗体,被网友称为羊羔体,是继梨花体之后,又一口水诗的代表,成为诗坛的一大笑柄!”之后第六届鲁迅文学奖,周啸天更是凭古体诗《将进茶》获奖,引发全网不满,鲁迅文学奖有失公信力!网友激愤的评论道: “既没有羞辱鲁迅,也没有羞辱鲁迅文学奖,是鲁迅文学奖羞辱了鲁迅。” 而担任过鲁迅文学奖评委的诗人赵丽华表示:对现在的评委、评奖规则、车延高等也熟悉, 其实鲁迅文学奖跟鲁迅狗屁关系没有,所以也没必要在意这样一个假鲁迅之名的奖项。”

鲁迅先生表示也很无奈,我都没有嘱托你们,瞎设什么奖项

世人对酒如对仇,莫能席间得自由。

不信能诗不能酒,予怀耿耿骨在喉。

我亦请君侧耳听,愿为诸公一放讴。

诗有别材非关酒,酒有别趣非关愁。

灵均独醒能行吟,醉翁意在与民游。

茶亦醉人不乱性,体己同上九天楼。

宁红婺绿紫砂壶,龙井雀舌绿玉斗。

紫砂壶内天地宽,绿玉斗非君家有。

佳境恰如初吻余,清香定在二开后。

遥想坡仙漫思茶,渴来得句趣味佳。

妙公垂手明似玉,宣得茶道人如花。

如花之人真可喜,刘伶何不怜妻子。

我生自是草木人,古称开门七件事。

诸公休恃无尽藏,珍重青山共绿水。

周啸天被网友炮轰:打油诗也能获鲁迅奖!表示有失公信力。

矛盾文学奖设立于1982年截止2018年已经举办10届,只有48部作品和47位作家获得此殊荣!奖金50万元。鲁迅文学奖从1996年截止2018年已评选7届,有260多部文学作品获奖,难以精准统计,作家不胜枚举!除了第一届70部文学作品以外,其他每届鲁迅文学奖,平均有32部文学作品获奖,共7种体裁,不说其他体裁作品,光中短篇小说,每一届就12部到16部左右获奖,将近100部小说获得鲁迅文学奖,而鲁迅文学奖的奖金只有10万元,两者对比,显而易见,高下立判!

鲁迅文学奖跟我没关系,别骂我!

最后只能感慨:“鲁迅文学奖层出不穷,矛盾文学奖虚位以待!也希望鲁迅文学奖百花齐放,矛盾文学奖一枝独秀!”

鲁迅文学奖百花齐放,矛盾文学奖一枝独秀,哪个含金量权威性更高

冯骥才:我的文学起步离不开“百花社”

中新社天津9月21日电 题:冯骥才:我的文学起步离不开“百花社”

“我跟百花社的情缘太深了。”作家冯骥才回忆起与百花文艺出版社(简称百花社)的过往,就仿佛与一位老友相伴。

近日,第二十届百花文学奖在天津揭晓。尽管年事已高,但冯骥才依然来到典礼现场。“我生长在天津,我的文学从天津起步就离不开百花社。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到现在40多年,我跟百花社的三代编辑都是好友。他们给予我的永远多于我给予他们的。所以我感恩百花社。”冯骥才说。

在1985年首届百花文学奖(当年为百花奖)评选中,冯骥才获得两个奖项:《雪夜来客》获短篇小说奖,《神鞭》获中篇小说奖。

“百花文学奖至今20届里有10届我都获过奖。《小说月报》创刊的时候我还出过力,到北京请冯牧等老先生们担任顾问。后来《小说月报》在北戴河的笔会,我和李国文、从维熙、张贤亮、张洁、陆文夫六个人必定会去,我岁数最小,现在这些老大哥老大姐都不在了。”回忆过往,冯骥才感慨万千。

冯骥才的很多作品是在百花社出版,或者在百花社的期刊上发表的。1981年他发表在百花社《散文》杂志上的《挑山工》,曾被选入小学语文课本,影响了一代代莘莘学子。

百花社以它对中国文学的贡献,为天津这座城市带来了文化影响力。如果把历年的《小说月报》放在一起,能够看到中国当代阅读史的风貌。百花文学奖更是百花社一个具有开拓精神的创举。冯骥才说:“20世纪80年代可没有网络能让作家及时听到读者的声音。作家的作品发表之后,读者就像茫茫大海一样,难以听到回声。听不到读者的声音,作家就容易无所适从。”

冯骥才表示,是百花文学奖把作家和读者纽结在一起,建立了彼此感知、相互沟通的渠道。“我还记得百花文学奖最初几届完全靠读者的投票来评选,那时候我去百花社看到的景象蔚为奇观,编辑们桌上都堆满了读者来信,一封封打开统计读者票数。”

“所以中国这么多文学评奖,我特别看重百花文学奖,因为它一直秉持读者立场,跟读者的距离最近。读者立场就是为人民服务的立场,就是要满足读者的精神需要、审美需要。我觉得百花文学奖对读者的尊重,可能与天津这座城市有关。天津是一座平民的城市,它有跟市井百姓亲和的一面,所以影响了这里一些作家的气质,也影响了天津的文学事业。”冯骥才说。(完)

冯骥才、李佩甫、赵本夫等获得百花文学奖

12月18日,第十九届百花文学奖颁奖典礼在天津举行。五十多位作家、评论家及文学编辑参加此次活动。

冯骥才、李佩甫、赵本夫、邵丽、老藤、陈毅达、艾伟、李修文、尹学芸、宁肯、弋舟、穆涛、哲贵、班宇、李青松、海飞、丽端、武自然、段子期等作家的作品分别获得短篇小说奖、中篇小说奖、长篇小说奖、散文奖、科幻文学奖、影视剧改编价值奖、文化交流特别奖。

来自《人民文学》《收获》《十月》《当代》《中国作家》《北京文学》《美文》《作品》《芙蓉》《广西文学》等文学刊物的18位编辑获得编辑奖。

“百花文学奖”拥有三十多年历史,前身为百花文艺出版社1984年创立的《小说月报》百花奖,每两年一届。王蒙、张贤亮、张承志、冯骥才、蒋子龙、刘心武、阿城、梁晓声、莫言、余华、贾平凹、刘震云、刘恒、毕飞宇、苏童、迟子建、赵本夫、徐皓峰、刘醒龙、池莉、范小青等知名作家都有作品获得“百花文学奖”。

随着时代发展,该奖也不断完善:第十六届增设“散文奖”,第十七届增设“影视剧改编价值奖”,第十八届增设“科幻文学奖”,第十九届也是最新一届增设“文化交流特别奖”,特别遴选出三部代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优秀出版物。

据悉,第十九届百花文学奖评选于2021年5月启动,评选范围为《小说月报》《小说月报·原创版》《散文》《散文海外版》《科幻立方》于2019—2020年刊发的作品。通过读者投票和专家评审,最终评选出获奖名单

短篇小说奖获奖代表冯骥才欢迎各位作家、编辑来到自己的家乡天津,他感慨《小说月报》对推动文学繁荣、推动小说创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为记录当代文坛的发展留下了重要的文献。

长篇小说奖获奖代表李佩甫透露,自己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自己的第十二部长篇小说获得了本届百花文学奖,他因此充满着深深的感谢。

中篇小说奖获奖代表范稳说,如果每一期的《小说月报》是对国内文坛汗牛充栋的文学作品的一种“现场萃取”的话,百花文学奖就是文学百花园中幸运地戴上花冠的佼佼者,“犹记得36年前的首届百花文学奖,那些获奖的作家们在我心目中曾经像神一样地存在。他们的作品已经位列经典,他们的名字至今还在文学的天空中回响,王蒙、冯骥才、张贤亮、张洁、陆文夫等等。当然,在历届百花文学奖中,我们还能找到与他们比肩的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作家。中国的当代文学因为有这些前辈作家们的开疆拓土、锐意创新而光荣。”

此外,孟小书、文苏皖、程绍武、师力斌、余静如、王十月、宗永平、张颐雯、王彪、谷禾、季亚娅、朱婧熠、马天牧、王继军、李雪、明江、杨晓澜、韦露这几位文学编辑获得了“编辑奖”。

获奖编辑代表、《十月》杂志副主编季亚娅表示,百花文学奖已经开创了自己独特的、属于当代文学现场的传统。尊重编辑的创造性劳动,是它的标识性传统的一部分。“国内文学奖这么多,这是最尊重编辑、最让编辑有参与感的文学奖。”

赵冬妮《老布拉格:城堡、教堂和广场》

光明日报文艺部《致敬英雄——2020抗疫报告文学集》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