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消息 >> 正文

贾母为何要骂林黛玉“鬼不成鬼,贼不成贼”真正原因引人深思

更新时间: 2025-09-24 14:55:00

阅读人数: 546

本文主题: 林黛玉是鬼还是人

大家都知道,在我们中国5千多年的历史长河里,华夏大地上诞生了小编多多传奇的人和事,同时也有许多流传千百年的宝贵文化。而说到文学领域,相信大家都会提起四大名著,它们有着非常广的流传度,被后人所喜爱。如果说,要论四大名著之中,文学价值、艺术价值最高的是哪一本,相信大家都不会不约而同的说出《红楼梦》。

说起《红楼梦》,许多专家学者将他称之为古代的“百科全书”,因为其中饱含了政治、经济、文化以及诸多的谋略,专门依旧它的人,将这一门研究称之为“红学”。

对于《红楼梦》,其中最为可怜、最让人心生怜悯的人,应该就是林黛玉了。这位才貌双全、温柔可人的女子,命运待她十分不公,不仅仅没有给她完美的爱情,还让她早早的香消玉殒。同时,林黛玉在书中,也非常得人的喜爱,不论是下人还是亲戚,待她都十分好,特别是贾母,更是喜爱非常。

不过,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印象,喜爱林黛玉的贾母,曾说林黛玉是“鬼不成鬼,贼不成贼”。这是为什么呢?贾母为何要如此说自己喜欢的这个后辈呢?其实,其中的真正原因不仅仅是让人啼笑皆非,还值得人们去深思。

在《红楼梦》“黛玉喝酒和贾母掰慌”这一回中,因为正值元宵佳节,贾母让贾宝玉去给大家敬酒。而在宝玉敬酒的过程中,大家都喝了,唯独到了林黛玉这里,她却把酒杯放到了贾宝玉的嘴边,让他代自己喝下。这个时候,凤姐就打趣到:“宝玉,别喝冷酒,仔细手冷,明天拉不得工”。

大家在听到凤姐这句话后,也没有多说什么,嘻嘻哈哈就过去了。而贾母却借机嘲笑到:这个书家小姐“鬼不成鬼,贼不成贼”,说得林黛玉羞涩到不敢抬头。

其实,贾母之所以会骂林黛玉“鬼不成鬼,贼不成贼”,主要还是因为一句话“爱之深责之切”。要知道,林黛玉在众人面前,让贾宝玉代替他喝酒的行为,在古代社会中,是极为不妥当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二人亲密、非同一般的关系。如果是在私底下,这倒是没什么,而如今是在公共场合,如此做派,自然是有失“大家闺秀”的风范。

而在书中,贾母是封建思想的捍卫者,为如何会容许自己的外孙女,在外人面前这般直言不讳的表露感情呢?所以,贾母一方面是责怪林黛玉太过贸然,另一方面就是捍卫自己在其中的“角色”,才有了那句“鬼不成鬼,贼不成贼”。因为,对于贾母来说,林黛玉就是自己一直捍卫的封建思想的“窃贼”,当然无法容忍。

而也是这一件事,间接导致了贾母不愿促成林黛玉和贾宝玉之间婚事,最后导致有情人难成眷属。因为,一旦贾宝玉和林黛玉在一起了,便属于自由恋爱,这在封建社会,是不被允许的。

当然,从林黛玉的故事中,我们也能看出,有时候人们往往会因为说错一句话,就会让自己遭受不必要的灾祸,也就是我们平日里所说的“祸从口出”。倘若,当初林黛玉没有表露的这么明显,或许结局就会有所不同了吧。

贾母为何要骂林黛玉“鬼不成鬼,贼不成贼”真正原因引人深思

鬼红楼规则怪谈贾宝玉林黛玉全局

规则也显示过:不要拒绝别人的请求。我张了张嘴,发现自己声带像是被掐了一样,果然无法发出任何声音。贾母嘴唇又哆嗦许久,哆嗦出四个字:如此……甚好……一屋子丫鬟婆子围上来,要把我架起来,梳妆打扮。看样子,竟是即刻就要成亲了。成亲之后会怎样?我不敢想。但违反了规则,肯定没有好下场。5眼看丫鬟婆子离我越来越近,我快速地在脑海分析着。鬼红楼的世界,和红楼世界有所不同,但是又依托于红楼世界。比如说,这个世界的贾宝玉出现早了一些,还想吃林黛玉。但是他一旦认定了真的林黛玉,就会对她千依百顺。我在脑海里把红楼梦林黛玉进贾府的情节快速回想了一遍。我发现,不管是贾母还是其他人,都没有提到贾敏。可是林黛玉进贾府,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母亲去逝。我盘算盘算,怎么也...

贾母为何要骂林黛玉“鬼不成鬼,贼不成贼”?

虽然87版《红楼梦》一直稳居神坛,但其实它和10版《红楼梦》一样,都只是《红楼梦》衍生品,代表的是导演及其团队对《红楼梦》的理解。

若暂时取下87版神圣不可侵犯的光环,实事求是的对比一下, 王扶林和李少红,究竟谁对原著的理解更高明呢

要我看来,一个剧情就高下立判了,那就是这两部剧对《红楼梦》第五十四回的两个公案——“黛玉喂酒”和“史太君掰谎”事件的处理。

1、王扶林版“黛玉喂酒”和“史太君掰谎”

在王扶林版里,这段荣国府元宵家宴的气氛是热热闹闹、喜气洋洋,贾母命自己的大宝贝宝玉给大家斟酒,大家都喝了。

祖母赐酒,不饮不恭,身子娇弱的黛玉起身把酒杯送到宝玉嘴边,让宝玉代替自己喝,宝玉一饮而尽,黛玉娇声道:“多谢。”

热闹间凤姐眼尖瞧见了,打趣道:“宝玉,别喝冷酒,仔细手冷,明天拉不得弓”,宝玉忙说“我没喝冷酒”,凤姐又笑道:“知道,我不过白嘱咐你”,引得众姐妹哈哈大笑,这件事情就过去了。

接下来就是史太君掰谎,嘲笑旧才子佳人小说都是些套子,然后上元宵,贾宝玉和凤姐抢元宵,放炮仗,黛玉被贾母搂在怀里捂着耳朵,气氛何等和谐

2、李少红版“黛玉喂酒”和“史太君掰谎”

而到了李少红版里,同样的一大家子过团圆节,局面却变得杀机四伏、阴风阵阵,尤其是黛玉喂酒这段。

“宝玉”倒酒后,“黛玉”也不起身,冒冒失失的就把酒杯猛的塞到“宝玉”嘴边,然后气氛骤然降至冰点,众姐妹目瞪口呆,“王夫人”金刚怒目,“薛姨妈”暗自得意,“贾珍”“贾琏”如看好戏

接着突然飘来姚笛刺耳的声音:“宝玉,别喝冷酒,仔细手冷,明天拉不得弓”,“黛玉”低下了惭愧的头颅。

而这个“贾母”也觉得外孙女和孙子此举太伤风化,老脸下不来了,开始气愤愤的掰谎,说那些书香世家的小姐“看到清俊的男人,就想到自己的终身大事鬼不成鬼、贼不成贼,算个什么佳人”,“黛玉”的头低的更深了。

讲真,虽然一直都知道红迷界有这么一种理解,但李少红真演出来还是看的一脸懵逼,原来这种理解场景还原起来,每个人都这么不对劲。

是,黛玉端起酒杯让宝玉替自己喝酒,这一幕之亲密,是不经意间是撒了一把狗粮,但以他们同吃同睡,一起长大的兄妹情分,那也不过是两小无猜邪的延续。

王熙凤打趣,引着大家笑笑就过去的事情, 哪就下作到人人都要对黛玉喷出阶级敌人的怒火?亲外婆也要敲打她“鬼不成鬼,贼不成贼”了?

知道的说这是身子弱的表妹让表哥替着喝了一杯长辈赐的酒,不知道还以为刚刚跳到《水浒传》, 大家都在强势围观潘金莲满脸淫邪的盯着武松道:“你若有心,吃我这半盏儿残酒。

就差宝玉如武松一样劈手夺过酒杯,一把泼在地下,大骂:“嫂嫂!休要恁地不识羞耻”了

黛玉举杯,宝玉代饮,曹公一笔带过,脂砚斋觉得无所谓,也不予置评,放炮仗贾母照样把黛玉搂的紧紧的,但在一些解读那里,这就变成了一件“了不得”的事情。

像李少红版电视剧这样,觉得林黛玉此举极不检点,贾母说的“鬼不成鬼,贼不成贼”,就是为了敲打黛玉,看上去逻辑上能穿下来,却贬低了宝黛的感情,也贬低了曹雪芹对《红楼梦》的立意

《红楼梦》开篇,曹雪芹就说了一段类似贾母掰谎的话,明确表示自己瞧不上那些旧风月小说,才子佳人一见之下就四目勾留,不了解对方的性情,不知道对方人格,只因对方清俊美貌,就立刻后花园以身相许,哪见“情”了?不过就是“淫”。

男女主角青梅竹马,性情相知,随着成长又发现只有对方是灵魂伴侣,还要用“以心相许”,替代旧风月小说随随便便的“以身相许”,用两个玉儿的话就是“我为的是我的心。

情至最浓处,却举止无偏邪,躺在一张床上,也不过是盖着手帕讲故事,发乎情,止乎礼,这就是宝黛爱情的高贵之处,也是《红楼梦》和《西厢》、《牡丹》的不同

贾母掰谎,不过是曹公找了合适的机会,借贾母之口,细细阐述自己的艺术理念,嘲笑旧才子佳人作者没本事: 一是指明他们都是套路,二是压根不能自圆其说,三是把佳人编成那样还说是佳人,不过都是些屌丝意淫

只可惜曹公能够一而再的在书里破旧套,但却破不了读者自己脑子里的旧套 ,他哪里想得到,自己借贾母之口笑别人粗制滥造的“假佳人”的话,却能够像李少红版本这样,理解成在含沙射影批评自己精雕细琢的“真佳人”了, 这就是为什么考试的时候阅读理解是大题、分值高吧。

看过一篇李少红的采访,讲9岁的李少红从家里书架上翻了本《红楼梦》,看了一阵不懂,在书的扉页上歪歪斜斜写了几个字:“这是一本坏书!”

看着新版《红楼梦》,旁白像分角色朗读课文,配乐像随时可能蹦出来个妖精,口口声声说“粉雕玉琢”的甄英莲一扭脸像个小号岳云鹏 就连女主角林黛玉也要被随随便便扣屎盆子,觉得李导可能至今也没明白《红楼梦》到底哪里好吧。

标签: 林黛玉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