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往生极乐世界时会散发妙香是怎么回事?
,他所住持的刹土、宫殿楼观、池流花树、所有一切万物都是无量的珍宝合成。《无量寿经》中说:“其讲堂精舍,宫殿楼观,皆七宝庄严,自然化成,复以真珠、明月、 ,以为交络,覆盖其上”。这是极乐世界 的场所,这些讲堂精舍,宫殿楼阁,都是 自然化成的,光明、美妙,这些楼阁的上面,还悬挂着摩尼等珍宝做的璎珞,明妙无比。再看看我们娑婆居住的环境,都是这些砖瓦、土木,木石所建造的。还有,极乐世界的水也是 ,我们这个世界的水是氢二氧,他那地方是珍宝所成,只不过这个珍宝所现的,是液体的状态,液体的形态。《观经》中说:“极乐国土,有八池水,一一池水,七宝合成,其宝柔软,从如意珠王生”。极乐世界的水池很多,最大的有一千由旬那么大,池水是从 中流露出来的,非常的柔软。这种水随我们众生的意,你想叫它多热,它就有多热,你想叫它多凉,它就有多清凉,而且,你想叫它从上倒灌,它也可以倒灌。总之,它是随众生的意,你有什么样的念头,水就会随着你的念头而显现出来,让众生生起欢喜心来。这些宝池里的宝珠水,都会流到莲花上去,也会灌注到树上,发出微妙的音声,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诸波罗蜜,这些水都能说法,让众生听了心中清净。而我们这个世间的水,会牵动我们的心,尤其我们遇到惊涛骇浪的时候,心中会产生这种恐惧的感觉。还有极乐世界的宝树,宝树也是七宝合成,周满世界,有金树、银树、琉璃树、珊瑚树、砗磲树等等诸宝所合成的树。有的宝树,树干是紫金的,叶子是珊瑚的,花是玛瑙的,果是砗磲的等等诸宝所成,每棵树都由不同的珍宝所成的。珍宝的颜色也非常的奇妙,不是单一的,琉璃色里会发出金色的光来,玻璃色里也可能会发出红色的光来,也可能会发出玛瑙色的光来,种种的光色,把这个宝树映饰的美妙庄严,我们说美轮美奂。我们想想这种庄严的状况,真的非常的向往的,不是我们娑婆的这些景观能相比拟的。
更为奇妙的是,这些珍宝不仅是光色,还能散发出香味来。这和我们 的珍宝有很大的不同的,像我们平时见到的这些珍宝,黄金、白银、珍珠、玛瑙有光色没有香味,有些有香味的,像沉香、藏香,只有香气又没有光色。极乐世界的一切万物都是珍宝合成,不但能像镜子一样,照到十方诸佛世界,而且这些珍宝的香味,能够普熏十方世界。极乐世界的菩萨,不管是在经行也好,禅定也好,无论在哪里,都能闻到这个香味,增长他们的菩提心,帮助他们不经方便,直入真实,修如来行。阿弥陀佛以香来做佛事,帮助众生来觉悟成佛,所以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处处都是为众生所考虑的,一草一木,哪怕一个细微的物质,都是阿弥陀佛的法性所流露出来的,都是来帮助众生直入佛道,觉悟成佛的,这里是用香来引导大家觉悟成佛。《维摩诘经》中说,众香国中的香积如来,他不是像释迦牟尼佛这样,讲经说法来度化众生,他是以香来使众生入清净戒行,菩萨们各个坐在香树下,闻到这个香气,就能证得一切德藏三昧。众香国里到处都是 ,楼阁是用各种香来做成的,在经行的时候,是走的香地,花园里更是芬芳馥郁,他们的物质都是香气,十方世界都能闻得到。有一次,维摩诘居士示现生病,释迦如来就让他的弟子们,去看维摩诘居士,去探病。维摩诘居士借机宣讲大乘佛法,临近中午的时候,舍利弗动了一个念头,中午我们该怎么吃饭呢?就动了这么一个念头,维摩诘居士变身为一位菩萨,到众香国,向香积如来求来一钵香米饭,经中说,饭香普熏毗耶离城及三千大千世界,时毗耶离婆罗门、居士等,闻是香气,身意快然,叹未曾有。维摩诘居士所在的这个整个城中,都弥漫着这个饭香的味道,闻的人,身安快乐,吃到香饭的大众,身体各个毛孔都散发出妙香,就和众香国里树的香气一样。我们在《净土圣贤录》中,也看到许多往生的这些众生,在临终的时候,或者是室内,或者是身体上,都散发着种种的妙香。还有一些念佛的同修们,在念佛的时候,也能感觉到闻到这么一种淡淡的香气,说不出它是什么样的香味,你要是用意识心,再想仔细的去闻,它又没有了,什么原因?因为你又已经住念了,一住念就感应不上了。学习了这一愿,我们就明白了,极乐世界的宝香普熏十方世界,我们念佛的心和阿弥陀佛感应道交,心净则娑婆极乐互融,就闻到极乐世界的妙香了,通过闻香,就更能使我们对 增加信心。大家都有这个体会的,一闻到香,念佛更带劲,更生起这个愿生的心,对阿弥陀佛的这个四十八愿,生起了信心。那极乐世界有这么美好的修行的道场,庄严的道场,又有阿弥陀佛在亲自讲经说法,如果我们不发愿往生的话,真的是太可惜了。

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如何善用其心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言:“佛子!菩萨云何得无过失身、语、意业?云何得不害身、语、意业?云何得不可毁身、语、意业?云何得不可坏身、语、意业?云何得不退转身、语、意业?云何得不可动身、语、意业?云何得殊胜身、语、意业?云何得清净身、语、意业?云何得无染身、语、意业?云何得智为先导身、语、意业?云何得生处具足、种族具足、家具足、色具足、相具足、念具足、慧具足、行具足、无畏具足、觉悟具足?云何得胜慧、第一慧、最上慧、最胜慧、无量慧、无数慧、不思议慧、无与等慧、不可量慧、不可说慧?云何得因力、欲力、方便力、缘力、所缘力、根力、观察力、奢摩他力、毗钵舍那力、思惟力?云何得蕴善巧、界善巧、处善巧、缘起善巧、欲界善巧、色界善巧、无色界善巧、过去善巧、未来善巧、现在善巧?云何善修习念觉分、择法觉分、精进觉分、喜觉分、猗觉分、定觉分、舍觉分、空、无相、无愿?云何得圆满檀波罗蜜、尸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那波罗蜜、般若波罗蜜,及以圆满慈、悲、喜、舍?云何得处非处智力、过未现在业报智力、根胜劣智力、种种界智力、种种解智力、一切至处道智力、禅解脱三昧染净智力、宿住念智力、无障碍天眼智力、断诸习智力?云何常得天王、龙王、夜叉王、乾闼婆王、阿修罗王、迦楼罗王、紧那罗王、摩睺罗伽王、人王、梵王之所守护,恭敬供养?云何得与一切众生为依、为救、为归、为趣、为炬、为明、为照、为导、为胜导、为普导?云何于一切众生中,为第一、为大、为胜、为最胜、为妙、为极妙、为上、为无上、为无等、为无等等?”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告智首菩萨言: “善哉!佛子!汝今为欲多所饶益、多所安隐,哀愍世间,利乐天人,问如是义。佛子!若诸菩萨善用其心,则获一切胜妙功德;于诸佛法,心无所碍,住去、来、今诸佛之道;随众生住,恒不舍离;如诸法相,悉能通达;断一切恶,具足众善;当如普贤,色像第一,一切行愿皆得具足;于一切法,无不自…
佛说光明童子因缘经
“满度摩王闻是香巳,问侍臣言今此妙香,从何所来侍臣白言此是积财长者燃以香木,营造饮食,是彼余香人,来至于此”
“王闻是语,知佛已赴长者所请,转复愁恼,谓侍臣言今我宫中,何无香木侍臣白言市无香木,其何能得?大王当知,彼积财长者家虽巨富,而无子息,一旦终殁,必无继嗣,凡彼所有,悉归于王时满度摩王,虽闻是语,亦复不悦,臣白王言大王!且止愁恼,王当别日请佛供养,如王所欲,我悉能令胜彼长”
“尔时臣佐作是言巳,即于满度摩底城中悉令除去一切沙砾不净等物,以旃檀香水,洒令清净列净水瓶,焚诸妙香,以真珠宝,交错垂布,立诸幢旙,散种种华,犹如天中欢喜之园,等无有异,清净庄严,众宝具足;敷置种种妙宝之座;营办广大,细软甘美,种种上味,清净饮食色香具足,如天苏陀悦意上味,如是饮食,所应供养三界中尊。既安布巳,时诸臣佐,俱白王言今此大城,内外清净,种种庄严,上味饮食,悉巳成办,愿王请佛,饭食供养”
“时满度摩王,见是事巳,心生欢喜,即遣使者本,诣毗婆尸佛所,而白佛言饭食已办,食时亦笛东四至,愿佛降赴,今正是时尔时,毗婆尸佛与苾刍众,食时著衣,执持应器,诣满度摩王宫,受八川至愿佛降赴今正是时尔时毗婆尸佛与苾佐宋四一立刍众食时著衣执持应器诣满度摩王宫受其供养。到巳,佛先洗足,处于最上妙好之座以,诸苾刍众亦各洗足,次第而坐。时满度摩玉山,即持宝吉祥瓶,自佛已降,徧行净水,以佛神力故,有吉祥龙,自然住空,持百伞盖,覆佛世尊及苾刍顶。王第一妃执其珠金众宝庄严上妙宝扇侍立佛侧,余诸宫嫔亦执宝扇侍苾刍侧。时满度摩王,前礼佛足。礼巳,即持上味饮食,躬奉世尊,然后各各,奉诸苾刍。”
相关资讯
方广大庄严经
《方广大庄严经》,阿难白佛言:“世尊!愿垂显示,令诸见者皆生欢喜。”尔时,如来即以神力,令娑婆世界主梵天王,与六十百千亿梵天,下阎浮提来诣佛所,恭敬稽首,右绕三匝却住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