虱母仙的传说
相传,元朝未年,国运已衰,天下大乱,玉帝派紫微星下凡接替"真命天子",于是有陈友谅之降生。但陈友谅孩提时整天整夜啼哭不止,问遍百医无效。一日,陈母抱友谅外出玩耍,路上遇见一道士,见友谅啼哭不停甚是奇怪,便上前问其详,然后告诉陈母可给小孩子戴上一副手环一副脚环,必可治其啼哭不止之症。陈母听从其言,果真从此友谅不再啼哭。故暗自赞叹道士神通广大,殊不知此道士乃妖邪之人,知陈友谅乃真命天子,故意前来破坏其命运。再说天廷玉帝老子整整等了十八年,仍未见友谅露面争天下,甚是疑惑,眼看换朝代的年限已近,以为紫微星不从命,有意隐藏,便派太白金星调查此事。太白金星经缜密调查,方知友谅已为人所害,周身受困,无能发挥潜能,遂急忙上天奏明玉帝:"友谅被妖邪所害,真龙手脚全戴锁,全无发挥的余地,如今朝代更迭时间已近,想解救已来不及啦,望玉皇早做定夺!"玉帝乃命天犬星(朱元璋)降世。随后便有元末群雄并起,共争天下。
其时,元朝官僚贪腐成风,欺压百姓,民不聊生,群雄纷纷揭竿而起,抗暴扶危,于是天下大乱。有志之士也纷纷出道扶助明主,一心救民于水火。山中道人何野云乃天上文曲星下凡,因偶遇机缘,在山中见到一块刻有精深玄理的天书《青兰经》巨石,便认真地阅读经文,把所有内容都铭记于心,随后再慢慢参研理解,从此精通玄学,善卜天机,学成之后遵师命出山辅佐明主定天下。世事无独有偶,何野云偶得观阅《青兰经》之后不久,又有一名异士叫刘伯温的也恰巧路过此山,在巨石下稍作休息时无意发现此经书,也认真地将内容全部熟记于心。刘伯温刚离开不久,天上风云陡变,电闪雷鸣,忽然一道强雷电直击该巨石,巨石遭雷击中立即化为粉末,刻于其上的《青兰经》也随着灰飞烟灭。从此,世上除了何野云和刘伯温两人熟知这部天书之外,再无别人知道此书,更没有再流传下来。
何野云出山后见世有张仕诚、陈友谅、朱元璋争雄,不知何所适从,想起师尊曾嘱咐"有光者,可辅助之",认为"友谅"就是(谐音"月亮")光,与师嘱相同,再根据所学《青兰经》绝学,加以详细观察、印证,最终断定陈友谅就是真命天子,于是决意相助。刘伯温出山后也根据意外所学的《青兰经》知识观察、验证,加上机缘巧合遇上朱元璋,知道元璋非凡人,有帝王之气象,因此决意辅助其定中原、成大业。由于张士诚偏安北方一隅之地,不成气候,故整个中基本上就只是陈友谅与朱元璋可以互相抗衡,这便有了后来的何野云辅助陈友谅与刘伯温辅助朱元璋争夺天下,先后大大小小打了一百场仗,陈友谅先是九十九场胜利,朱元璋九十九场失败,最后鄱阳湖之战,陈友谅大败而亡,朱元璋大获全胜。何野云见朱元璋树起大明旗号,才恍然大悟,知"明"是日月齐辉,才是真正的光,自己投错了主,但为时已晚,败责难逃。何野云忠臣矢志不事二主,从此隐姓匿名,浪迹江湖,四处逃亡,从江西徒步往东南。后有洞悉天机的贤人深知个中奥秘,认为何野云与刘伯温才能其实在伯仲之间,甚至是何野云略胜一筹,只不过他们两个人的际会不同而已,称"刘师不如何师,但何主福气不如刘主"。
何野云逃亡一路历尽千辛万苦,颠沛流离,仅靠所学天文地理知识及土木建筑技艺给人看风水、建寨门换取微薄收人糊口。他虽身怀经韬纬略、济世绝技却不敢展露,更无用武之地,以至于穷困潦倒,饥一餐、饱一餐,甚至沦为乞丐讨饭。其时天下兵慌马乱初定,人们生活均普遍艰辛,他即使乞讨,也常常食不裹腹,衣不蔽体,饥寒交迫。一日,何野云行至一山间,骤然乌云密布,雷声霹雳,只好闪进旁边一破庙避雨。他又饥又渴又遭雨淋,进庙后蹲在神坛之下,长叹"真是屋漏偏遭连夜雨"!思绪万千,终因饥寒交迫,不由自主晕眩于神坛之下,濒临死亡,但目不能瞑。
迷迷糊糊中,何野云回想往事,追悔莫及。想着,想着,忽闻"叮叮当当",佩环响动,暗香阵阵,袅袅飘烟,哎呀!一位仙女从天冉冉而降,何野云慌忙挣扎着上前拜倒:
"何野云,你好大胆,当今朝廷要捉拿你,你还敢在此抛头露面!"何野云便将心中之事对她诉起苦衷来:"仙女指点,感恩不浅。只是何某自幼攻研天文,观得元室气息奄奄,江浙上空,紫微星亮,正应在陈友谅身上,故投奔于他,孰料天下为朱元璋所得,陈友谅失败,何某落魄,沦为朝廷通缉之钦犯,上苍何其不公!"
那仙女却回答道:"何野云,你言道差了,枉你熟习天文,陈友谅虽是紫微星君降世,你却不晓得帝王之星轮转之中,六十回中有一遭是天犬星犯紫徽星君,朱元璋正是天犬星下凡,此番又正是天狗星得正位呢,当为朱元璋得胜!"
"啊,原来如此!"何野云恍然大悟。
"再说,陈友谅得胜之后,只思荣华,骄横跋扈,已失众望;你身为军师,未能谏阻,也是失职。而朱元璋救民于水火之中,惩恶扶弱,深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你难道不懂么?这哪能说是天道不公!"
仙女说完,见何野云一代风云人物,满腹才华,却落得潦倒饥寒,实在可怜,于是就取出一件破衣,披于何野云身上,并说:"这件仙衣你穿在身上,可隐变形骸,躲避追杀祸害;衣上的虱母,在你遇到危难时是为你护卫的兵士,在你饥饿时是你充饥的粮食,可从衣上取下充饥。望你扶危济困,造福黎民。"说完驾着祥云,冉冉升腾上天。
何野云高兴得不得了,立即睁开眼来,方知是南柯一梦。坐起定神之后,果然见身上披有一破衣,衣上虱子争跃。其时正当腹中饥饿,遂伸手一抓,却是芝麻一把,急送口中充饥。再抬头一望,神坛上有"九天玄女"一位,正如梦中仙女模样。何野云原是一位相貌堂堂、可与诸葛孔明媲美的倜傥人物,自兵败逃亡以来,因饥困潦倒,已是鹑衣百结,蓬头垢面,一身邋遢,往日风神俱丧,如今既得仙女赠此破衣,索性过上放浪形骸、玩世不恭的生活。从此,何野云终日披着仙衣继续他那"野鹤"、"云水"的漫游生涯,为民看风水、测吉凶,均灵验,名声大噪,世人见其破衣上虱母乱跳,便称之为"虱母仙",渐渐地其真名被人忘却了。

黎山老母是什么级别的神仙?他和孙悟空是什么关系?
黎山老母应该是中国神话传说当中,非常有意思的一个神仙,因为他虽然说很少作为主角出场,可是经常都是主角的亲戚,或者说是师傅。那么你知道骊山老母是什么级别的神仙吗?
首先我先看一下这个人到底是谁?其实,在一些书籍当中,有记载的,我们可以看一下,对于骊山老母的一般记载。
骊山女亦为天子,遂以为女仙,尊曰老母”
这句话你只需要简单翻译一下,就是他曾经也是天子,而且后来成了女仙,为了尊重他,就说他是老母。所以这样的一个人物应该有一个原型,他的原型应该就是母系氏族时代的一个大佬。
如果说看一个神的级别,其实有一个非常简单的方式,我们就是只需要看一下她的一个正式称呼。虽然一般来说都是叫它骊山老母,那么它的正式称呼是什么?
这里面有两个关键词,非常的重要,一个是玉清,一个是圣祖。如果说某一个神仙出现了这样的一个称呼,甚至说只需要出现其中之一,那么它的级别就并不算是特别低了。通过这样的一个称呼,外加在相关的传说当中,她又是万山之母。所以说他的级别应该是一个准三清级别的。估计三清级别的大佬看到他之后,会给这样的一个大佬面子的。
我们可以看一下他在西游记当中的一个地位,在西游记当中,他曾经出场过两次,第一次出场应该就是在四圣试禅心这个地方。虽然说从这个名字上来说,好像四个人的关系是相等的,可是你看一个细节就是这个骊山老母可是变成了妈,另外的三个菩萨变成了女儿。这个可不是随便乱变的,所以我们基本上可以说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黎山老母的地位给三个菩萨,要稍微高一点。
黎山老母在其他神话中和孙悟空的关系
当然,在其他的神话传说当中,他也是曾经出现过的,比如说在元代的西游杂剧当中,这个人和孙悟空的关系非常密切。
也就是说,其实他们两个是姐弟关系。现在知道为什么孙悟空眼睛出问题之后,这样的一个大佬什么事情都不管,马上就先把他的眼睛给看好了吧?因为自己的小弟出事了,当大姐的肯定要出头呀。
给大家说一下,其实这样的一个大佬徒弟,可以说是非常多,在中国历史上你可以理解为就是有名,而且特别能打的女将军,或者说是其他的一些存在都是他的徒弟。
齐宣王的妻子钟无艳、薛丁山的妻子樊梨花、高君保的妻子刘金定、杨门女将穆桂英,白蛇传中的白娘子
是不是瞬间就觉得,这样的一个大佬,好像特别喜欢收徒弟呢?而且在白蛇传当中的白娘子,其实也是他的徒弟,换句话说,孙悟空和白蛇其实算是叔叔和侄女的关系。
所以说你不能够把一些神话故事当中放在一起看,如果说你要放在一起看的话,你会发现中国的神话传说非常乱,比如说白蛇和孙悟空给人的感觉就是八竿子打不着,可是他们两个却真的有一定的关系,而且关系还是比较亲近的。
揭秘远古神仙黎山老母的真实身份竟然是什么
黎山老母真实身份到底是什么呢?有人说她就是女娲娘娘,当年补天之后,女娲娘娘虽然力竭而死,不过神仙嘛,一转身,一变换又成了另一个人。也有人认为黎山老母不是女娲,她是远古的女仙,是北斗星的母亲,由斗姆天君化身而来,又叫做无极老母,在民间非常受人尊重,据说是正气和智慧的化身,能够引导人走出困顿。
黎山老母的真实身份说法中,还有一种就是,她和女娲不是一人,但是是姐妹,与伏羲他们都是一家人,大家都是远古的神仙,出生仙家,之后各自分工,女娲娘娘补天的,伏羲教大家生存的,黎山老母给大家精神上的鼓励,大家各自分工,把人间整理的好好的。
黎山老母比较确切的说法就是,她是道教级别非常高的女仙人,民间信仰也很多,一些著名的女子也都是她的徒弟,例如樊梨花,白素贞,祝英台等等。也有说法是她是戎胥轩的妻子,自从她嫁给戎胥轩,国家和睦安定。李筌,秦始皇据说都曾经见过其真人,秦始皇还特别不要脸的想调戏这位美女,结果黎山老母一气之下把自己装扮成老太太模样,所以得来老母这个称号。
那么,黎山老母真实身份到底是什么?史书记载中,大家一致都强调有黎山老母这个人,不过呢,关于一些神化的说法不太可信,主要可信的是,她的确存在过,也许给一些在困境中的人指点过迷津,也许因为她下嫁于戎胥轩而安定国家,其他的神话的只能当做是传说看了。
关于黎山老母的徒弟,主要是一些我们熟知的神话或者现实中的女中豪杰一类的。因为黎山老母是道教里面的女仙,所以她的徒弟基本上都是女性。
黎山老母的徒弟之一是樊梨花,樊梨花据说是黎山老母的首席大弟子,当年她收了樊梨花做徒弟,教会了樊梨花很多技能,教会了樊梨花一些凡人不具备的超能力,比如什么撒豆成兵,移山倒海,然后包括这位徒弟找对象,都是黎山老母告诉她的,要让如意郎君过几道难关才可以嫁给他,所以最后樊梨花找了薛讷,也就是我们后来说的薛丁山,成就了不少佳话。
另一位比较有名的黎山老母的徒弟是穆桂英,穆桂英英勇善战,虽然早早就做了寡妇,不过后来在战场上绝对不比杨宗保差,所以这位也是黎山老母的徒弟,还是一位巾帼英雄。
最后呢,要说的是白素贞,就是那个修炼千年的白蛇,据说她的法力什么的,也是这位黎山老母传授的,白素贞应该说跟樊梨花差不多,事业爱情都是双赢的,最后也是得偿所愿。
以上这三位是记载比较明确的,基本上没什么争议的黎山老母的徒弟,在民间传说中,还有些人也被归在黎山老母的门下,还有高旺,这个高旺应该算是樊梨花那个时代的,另外一个是大家所熟知的祝英台,传说她并没有死,被黎山老母救起来之后,还交了她不少法术。
应该说黎山老母的徒弟,实际存在过的大概只有樊梨花和高旺了。
相关资讯
广东史志视窗虱母仙对潮汕文化的影响
广东史志视窗 虱母仙对潮汕文化的影响 树木成林的易道馆 新浪博客,树木成林的易道馆,有关元末明初人虱母仙的传闻轶事至今在潮汕地区仍然家喻户晓。虱母仙当年负责设计或指导修建的寨门、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