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卦中心 >> 正文

原创刘备有四位夫人:三位都是联姻需要,只有一位是真爱!

更新时间: 2025-10-06 14:22:10

阅读人数: 648

本文主题: 糜夫人甘夫人

在古代历史中,帝王常常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尤其是在大一统王朝的背景下,这种情况尤为常见。然而,在汉末三国时期,由于战乱不断,许多帝王和诸侯并未拥有如此众多的妻妾。今天笔者将讲述刘备的四位夫人,刘备这一生可谓坎坷、漂泊四方,因此他只有四位妻子。值得一提的是,这四位妻子中,三位是出于政治联姻,只有一位才是真爱之人。

糜夫人,姓名不详,徐州琅琊郡(今江苏连云港赣榆墩尚大沙村)人,是三国时期蜀汉重臣糜竺的妹妹。公元194年,刘备领兵征讨曹操,途经徐州,陶谦将徐州让与刘备,临终前更托付给刘备。而不久后,吕布背信弃义,袭取徐州,并俘虏了刘备的家眷。就在刘备身陷困境时,糜竺将自己的妹妹嫁给了刘备,这不仅是一次婚姻安排,更是糜竺对刘备势力的一项投资。为了帮助刘备度过难关,糜竺还慷慨解囊,提供了大量财物和兵力。

然而,建安五年(200年),当曹操亲自东征刘备时,刘备败北,曹操不仅俘虏了刘备的家眷,还生擒了关羽。之后,关羽将糜夫人等人带回刘备身边。尽管如此,由于史料的缺乏,糜夫人最终的命运并没有明确记载。

孙夫人,生年不详,约在223年去世,吴郡富春(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东汉末年吴王孙权的妹妹。赤壁之战后,孙权为了巩固与刘备的联盟,决定将妹妹孙夫人嫁给刘备。孙夫人机智聪慧,刚毅勇猛,身边的百余侍婢都手持兵器,随时保卫她的安全。即便是刘备这般人物,每次进入她的内房,都会感到一种莫名的恐惧。正因为如此,法正劝说刘备与孙夫人保持距离,由此可见,刘备与孙夫人之间的感情并不深厚,更多的是出于政治考量。

建安十六年(211年),刘备入蜀,孙权派遣大船迎接孙夫人返回吴地。孙夫人曾打算将刘禅带回吴地,但被诸葛亮派遣的赵云和张飞及时阻止,成功将刘禅夺回。从此,孙夫人再未返回,关于她回吴后的事宜,《三国志》也没有进一步的记载。

吴夫人,即穆皇后吴氏,生年不详,去世于245年,民间传说她名为“吴苋”,陈留郡(今河南祥符)人,车骑将军吴懿的妹妹。吴氏早年丧父,而她的父亲在生前与刘焉交情深厚,因此吴家全家随刘焉迁入蜀地。后来,刘焉听说吴氏有贵族命格,便为其子刘瑁迎娶了她。刘瑁去世后,吴氏成为寡妇。

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击败刘璋,平定益州,吴氏成为刘备的妻子。这一婚姻显然是为了加强与吴家之间的关系,吴懿等人成为蜀汉的重要将领。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自称汉中王,封吴氏为汉中王后。公元221年,刘备即帝位,立吴氏为皇后。刘备去世后,吴夫人尊号为太皇太后,直到245年去世,谥号穆皇后,并葬入刘备的惠陵。

甘夫人,生年不详,死年不详,某些史料称其名为甘梅,沛国(今安徽淮北)人。甘夫人与刘备的婚姻并非基于政治目的,而是刘备的真爱之选。与糜夫人、孙夫人、吴夫人不同,甘夫人并没有显赫的家族背景,她只是一个普通女子。刘备早年曾多次丧偶,甘夫人经常代为处理家务,尽心尽力地支持丈夫的事业。作为刘备的妾,她生下了刘备的儿子刘禅,且在刘备的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原创刘备有四位夫人:三位都是联姻需要,只有一位是真爱!

原创糜夫人是正妻,刘备却对其相当刻薄,为何至死都没给她应得的名分

在《三国演义》一书中,糜夫人第一次出现时,是通过对糜竺的介绍来提到的:“原来糜竺有一妹,嫁与玄德为次妻”。这一段话简短而直接,却给人留下了许多联想的空间。值得注意的是,在《美髯公千里走单骑,汉寿侯五关斩六将》这一回中,糜夫人和甘夫人几乎是同时出场的,两位夫人不仅彼此关系和睦,还互称姐妹。这个描写容易让人产生一种误解,似乎甘夫人是刘备的正妻,而糜夫人虽然地位也不低,但她的身份被定义为“次妻”,似乎在甘夫人之下。然而,事实远比这一点复杂,真相并非如此简单。

要厘清两人谁才是刘备的正妻,首先我们来看看糜夫人的情况。在史实中,关于糜夫人的记载极为简略,几乎只有《三国志》在糜竺的本传中提到过一笔:“竺於是进妹於先主为夫人,奴客二千,金银货币以助军资;于时困匮,赖此复振”。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刘备在小沛遭到吕布的攻击并被击败,家眷也被俘虏,联系中断。而就在这一年,糜竺将自己的妹妹嫁给了刘备。考虑到糜竺的身份和家境——作为徐州的别驾从事,他家财富雄厚,掌管着数万奴仆和巨额财富,他这样一个家庭背景,怎么可能将自己的亲妹妹嫁给刘备做一个妾室呢?事实上,糜竺此举,更多是通过婚姻来加深与刘备的关系。可以看作是他给妹妹准备的丰厚嫁妆,而有如此嫁妆的女子,当然应当是正妻而非妾室。

再来看甘夫人,她的出身和糜夫人完全不同。根据《三国志》的记载,甘夫人是小沛人,出自贫贱之家,虽然天生貌美,容颜如玉,但却常常食不果腹,生活非常贫困。当刘备来到小沛后,他看中了甘夫人的美貌,将她纳为妾室,并对她宠爱有加。甘夫人之后随刘备来到荆州,并在荆州生下了刘备的儿子——后来的刘禅。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在长坂坡的战斗中,刘备被曹操打败,家眷被俘。而甘夫人和年幼的刘禅却幸运地被赵云救出,成功逃脱。然而,经历了这一场生死考验后,甘夫人不久便去世,葬于南郡。值得一提的是,直到刘备在章武二年(公元222年)即位为帝后,他才追谥甘夫人为“皇思夫人”。若她是正妻,应该被追谥为“皇后”才对。直至刘禅继位后,诸葛亮为尊重甘夫人,才追谥她为“昭烈皇后”。这足以证明甘夫人并非刘备的正妻,而始终是妾室。

或许有人会提出疑问:既然甘夫人最终被追谥为皇后,那么糜夫人作为刘备的“正妻”,她应该也会被追谥为皇后吧?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即便刘备登基为帝后,他也没有追谥糜夫人为皇后,也没有表现出对她的任何思念。对于这位所谓的“正妻”,刘备一直显得冷漠无情,甚至连她的名份都没有给予明确的定位。无论是刘备还是蜀汉的大臣们,对于糜夫人的下落一直讳莫如深,仿佛她从未存在过一般。

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情况呢?我们可以从中分析,可能与曹操的行为有关。根据史实,刘备在长坂坡败北后,曹操抓获了他的家眷。甘夫人和刘禅被赵云救出,那么剩下的被俘者自然是糜夫人了。曹操有个恶趣味,就是喜欢将打败的敌人的妻妾纳入后宫,而糜夫人也可能成为了曹操的“后宫佳丽”。因此,刘备和蜀汉大臣们对糜夫人的去向一直避而不谈,显然是出于对糜夫人被曹操纳为妾室的隐秘考虑。

有一条佐证,《三国志》中提到,曹操在刘备失败后,曾任命糜竺为嬴郡太守,糜竺的弟弟糜芳也被任命为彭城相。曹操这样做,不仅可能是为了拉拢糜家,而且也是因为他通过与糜家联姻,形成了亲戚关系。这也是曹操给糜家两兄弟升职的一种“回报”行为。糜竺和糜芳显然并不想就此投靠曹操,他们最终决定继续追随刘备。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在《三国演义》中的一些情节,比如糜夫人在赵云保护下投井自尽、甘夫人被关羽千里走单骑护送回刘备等,这些情节并无史实依据,完全是小说家的创作与演绎,史实与文学作品存在差异。

赵云想错了关羽叫错了:甘夫人和糜夫人,谁才是他们真正的二嫂?

关羽为保护刘备的甘夫人和糜夫人,在经过重重险阻、过五关斩六将之后,终于勉强带她们回到刘备身边。然而,在当阳长坂一战中,他所做的一切又似乎全都付诸东流:“张飞护卫着玄德,一边与敌军激战,一边带着他仓皇逃走。等奔跑到天亮时,随着喊声渐行渐远,玄德终于停下了马。此时,他才发现,随行的百余骑兵已经所剩无几,而那些百姓、老人,甚至糜竺、糜芳、简雍、赵云等人,皆不见踪影。”

刘备的这一行为让人不禁联想到古代帝王的某些决断,特别是刘邦的身影。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刘备似乎选择了抛下家人、妻儿,独自逃生。与此同时,赵云和关羽在这场混乱中的角色与关系,也令人产生了深刻的疑问:刘备的甘夫人和糜夫人,究竟谁是正妻,谁又是妾室?为何在某些情况下,甘夫人似乎还排在糜夫人之前?

将甘夫人排在糜夫人之前,或许可以从甘夫人为刘备生下刘禅这个角度去理解。在古代社会,母以子贵的观念根深蒂固,甘夫人显然凭借儿子刘禅的身份地位,超越了糜夫人。至于糜夫人,则有可能没有生育儿子,或者只有几个女儿,因此,她的地位自然就相对较低。

有史料记载,刘备至少有两个女儿:“曹纯追击刘备至长坂,俘获了其二女和辎重,并将散卒捉拿。”这些女儿的身份虽不如刘禅那般显赫,但至少在刘备的家庭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三国志》中的记载也表明,刘备的“妻子”是特指正妻和儿子,妾室和女儿在当时的社会体系中不被视作“妻子”。而刘备的“数失妻子”一事,也并非在娶糜夫人之前发生的。

事实上,糜夫人进入刘备的生活时,他已经有了其他妻子和儿子,而糜夫人也有可能是刘备的次妻,或者说是继室。甘夫人作为刘备的妾室,虽然不是嫡妻,但其儿子刘禅却无疑是刘备的合法继承人,且有着较高的地位。甘夫人之所以能在糜夫人之前位列其中,实际上反映了古代社会中“母凭子贵”的传统观念。

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曾多次提到甘夫人和糜夫人,且每次都是用“甘、糜二夫人”来称呼她们。这种称谓顺序,似乎也暗示了甘夫人在刘备家庭中的重要地位。尤其是在当阳长坂一战中,赵云将甘夫人和糜夫人一同托付给关羽时,他的语言中似乎也隐含了“甘夫人在上,糜夫人在下”的排序:“主公将甘、糜二夫人与小主人阿斗,托付在我身上;今日军中失散,如何有面目去见主人?不如与敌决一死战,至少要找到主母与小主人。”

“主母”一词,意味着甘夫人的地位远高于糜夫人,因为古代妾室的地位一般较低,甚至可能成为部下的赏赐对象。罗贯中对甘夫人与糜夫人的称呼和赵云的言辞,不难看出,甘夫人的位置显然在糜夫人之上。关羽在长坂坡时明确问道:“二嫂嫂如何不见?”这种语气也进一步印证了这一点——若糜夫人在刘备的正室之上,她怎会被称为“二嫂嫂”?

这其中的逻辑,也让我们产生了新的疑问:为什么刘禅不在甘夫人手中,而是由糜夫人抚养?这种情况似乎反映出古代的家族继承和礼法:妾室甘夫人并没有资格亲自抚养儿子,尤其是刘备的独子刘禅。只有正妻才有抚养儿子的权利,因此,甘夫人并未拥有这个资格,而糜夫人则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刘禅的养母。

这种家庭秩序和权力结构的设定,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在清朝,后宫的等级也是极为严格的。即便是皇帝,妃嫔们的地位也必须随着儿子的出生情况而调整。刘禅的出生,虽然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但在当时的环境下,甘夫人并没有被给予足够的荣宠和地位来抚养这个唯一的儿子。只有糜夫人,这位“正室”夫人才有权担当这一重任。

再仔细分析《三国演义》的叙述,我们可以发现,关羽称糜夫人为“二嫂嫂”,赵云与关羽心中的排序、甘夫人与糜夫人的角色变化,都与当阳长坂的战况密切相关。也许,糜夫人早已在这场战斗中失踪,或者她的命运与刘备的逃亡密切相连。无论如何,甘夫人作为“代理正妻”,已不再仅仅是一个妾室的身份,而是承担起了刘备家族的重担。

对于糜夫人是否在长坂一战中生死未卜,史料给出了不同的解释。有的学者认为,糜夫人可能在战斗中已经不幸丧生,而关羽为了保护甘夫人和阿斗,才不得不做出如此举动。而另一些人则认为,糜夫人也许并未出现在当阳长坂战场上,而是被曹操俘虏,这也许解释了关羽与糜夫人的恩怨。

关于糜夫人的最终去向,仍然存在许多争议。但无论结局如何,甘夫人作为刘备的妾室,依然通过儿子刘禅的身份获得了高于糜夫人的地位。至于糜夫人的命运,可能会在史实和演义的差异中留下更深的谜团。

标签: 建安十六年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