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音乐之父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1685~1750年),欧洲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其创作的《勃兰登堡协奏曲》、《b小调弥撒曲》、《平均律钢琴曲集》以及大量的合唱曲、变奏曲、受难曲和器乐曲时至今日仍受到世人的厚爱。
巴赫是巴洛克时期音乐的集大成者,他创作了除歌剧以外的几乎所有巴洛克时期的音乐体裁,并对其中任何一种都能运用自如。巴赫奠定了现代西洋音乐几乎所有作品样式的体例基础。他的先辈世代均为乐师,四个儿子也都是作曲家,这使巴赫家族在德国音乐史上颇具传奇色彩。
第一,他的音乐在歌颂上帝的同时也歌唱平凡的生命。巴赫是一个虔诚的路德教派新教徒,而当时宗教音乐需求量很大,所以他的音乐作品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歌颂上帝的。在他看来,音乐是他通向天国与上帝对话的高塔。巴赫创作了规模宏大的宗教音乐作品:《圣马太受难曲》和《圣约翰受难曲》。其中《圣马太受难曲》是根据马太福音里有关耶稣受难的过程创作的,真实地再现了耶稣被门徒出卖、被捕、受审、被钉十字架和被埋葬等场景,它是西方历史上最重要的宗教音乐之一。从中人们可以感到巴赫实际上已经超越了宗教音乐的局限,将一股强烈的人文主义精神融入其中,他所宣扬的是为拯救人类的苦难而勇于牺牲的崇高道德。
第二,他吸收主调音乐和复调音乐的优点,把复调音乐发展到了高峰。在巴赫的复调音乐中,几条旋律之间井然有序,主次分明,非常和谐。有人曾经这样评价:“不学习巴赫,就不懂西方音乐;而不深入研究巴赫的复调音乐,哪怕钢琴弹得再好也是枉然。”
第三,他确立了键盘乐器十二平均律原则,现在的钢琴即是根据十二平均律来定音的。1722年,他把自己创作的键盘独奏曲集合编成两卷,冠名为《平均律钢琴曲集》,最初的读者对象是“学习欲望浓厚的年轻音乐学子,特别是给那些琴艺成熟的人作为消遣练习之用。”这两卷曲集成为20世纪初期西方音乐定调的圣经,至今仍是人们学习钢琴的经典曲目。

欧洲之父查理大帝
法国巴黎有一座最高贵的艺术殿堂——卢浮宫,在它收藏的无数瑰宝中,有座9世纪制作的青铜塑像。成千上万的法国人、德国人、意大利人以及其他国家参观者络绎不绝地来到铜像前,肃然起敬地瞻仰这位骑在高头大马上的古代英雄的风采。但见他,胯下神骏左前腿微曲,右后腿略抬,仿佛正缓步而行;马上之人正身端坐,魁梧的身躯粗壮挺拔,左手捧象征权威的金球,右手举象征力量的宝剑,峨冠长袍,鼻直口阔,浓密的上髭,炯炯有神直视前方的双眼,无不露出帝王家庄重森严、威武勇猛的气质。这位英雄就是古代法兰克国家最伟大的统治者查理大帝。 查理(曼)是法兰克的国王,萨克森的征服者,神圣罗马帝国的缔造者,欧洲史上最早的君主之一。 741年查理出生在亚琛市的附近,该市后来成了他的都城。他的父亲是矮子王丕平,他的祖父是伟大的法兰克领袖查尔斯·马特尔。马特尔在732年夺取了图尔战斗的胜利,粉碎了穆斯林征服法兰西的行动计划。751年丕平宣称自己为法兰克国王,从而结束了昏庸无能的梅罗文加王朝的统治,建立了加洛林王朝。768年丕平驾崩,法兰克王国被查理和他的长兄卡洛曼两人瓜分。771年卡洛曼猝然去世,这对查理和法兰克的统一来说却是幸运降临,使29岁的查理成为法兰克王国惟一的君主,该王国当时已是西班牙最强大的国家。 查理登极之时,法兰克王国主要包括今日的法国、比利时和瑞士以及今日荷兰和德国的许多地区。查理不失时机地开展领土扩张。他在位46年中,先后发动了55次征服战争,迫使许多各不相同的部落和部族服从他的统治。法兰克王国的版图在他手里扩大了整整一倍,囊括了现今的德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奥地利、意大利和部分西班牙的领土。 由于查理许多次战争的胜利,成功地使西欧大部分地区都归属于他的统一领导之下。自从罗马帝国衰亡以来,欧洲还没有这么广阔的领土被一个国家控制过。 在整个统治期间,查理一直坚持与罗马教皇保持密切的政治联盟。但是在查理在世期间,人们显然可以看出,总是处于支配地位的伙伴是查理而不是教皇。公元800年圣诞节,教皇利奥三世把一顶皇冠戴在查理的头上,宣布他为罗马皇帝。教皇高声宣布:“上帝为查理皇帝加冕!这位伟大的、给世界带来和平的罗马人的皇帝,万寿无疆和永远胜利。”接着,罗马的贵族们开始高声赞颂那历史性的诗文:“奥古斯都·查理!承上帝之命戴上金冠!天佑我罗马人的皇帝,赐予他和平、胜利!”教堂内欢声雷动,欢呼查理成为古罗马帝国的继承人和基督教世界的保护者。 从此,“法兰克王国”变成了“查理帝国”;“查理国王”变成了“查理曼”,“曼”就是大帝的意思。从主要方面来讲,这意味着在三个多世纪前被毁灭的西罗马帝国正在复辟,查理曼现在成了奥古斯都·恺撒的合法继承人。 查理的业绩和才能不仅限于军事征服,他在行政、司法、军事制度,以及经济生产管理等方面都有杰出的建树。特别在文化教育方面,成就尤为突出,为中世纪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起到了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 公元8世纪时,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传统随着许多城市的没落,早已被破坏了。罗马时代的公私藏书,从五六世纪以后就逐渐消失。因此,查理帝国的臣民几乎都是文盲,就是查理大帝本人以及宫廷里的许多显贵大臣,也大都目不识丁。查理感到没有文化知识,就不能很好地管理国家,于是就在宫廷里办起了学校,培养人才。这就是中世纪西欧学校的起源。他从欧洲各地广泛招聘知名学者,到宫廷传授学问、知识,其中最著名的人士是来自英格兰的阿尔昆。 在宫廷学校里,查理特意挑选了三种人家的子弟就学,即名门巨第、中等之家和寒门小户出身的子弟。每过一段时间,查理便把学生们召集起来,亲自检查他们的作业。检查完毕,他便亲切地对学习好的学生说:“我的孩子们,你们要继续学下去,我将赐给你们主教的管区和华丽的修道院。你们永远是光荣的。”对那些学习差的学生,则愤怒地斥责道:“我鄙视你们高贵的出身和漂亮的衣饰!我发誓,除非你们发奋读书,弥补过去的怠惰,否则你们永远也不会得到我的任何恩宠。”他说到做到,时常把学得最好的穷孩子提拔上来,授以较高职位,表现了“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精神。 查理还发布敕令,督促教会和修道院兴办学校,传授知识文化,搜求、抄写古典著作和早期基督教的著作,使之得以保存和流传。查理的这些成就,曾获得一些西方史学家的大声喝彩,被嘉誉为“加洛林文艺复兴”。这在当时欧洲处于粗野、愚昧和混乱的情况下,查理的作为确实是难能可贵的。他的成绩和作法也是非常明显的,在他统治的46年中,法兰克的文化教育比过去几个世纪有了显著的发展。 公元813—814年冬天,西欧的天气极为寒冷,大雪覆盖着山林田野,滴水成冰。但是查理皇帝却坚持要外出打猎,结果他在狩猎时感染风寒,发起了高烧,肺部和胸膜发炎。医生束手无策,不敢下药。公元814年2月,他在首都阿亨宫中逝世,时年72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
吐槽音乐家:欧洲音乐之父巴赫
一个专门“吐槽”音乐大师的专栏,带你发现古典音乐的另一面。一期一个大师故事,为你送上小白也能懂的有趣干货。世界殿堂级钢琴家、音乐教育家赵胤胤携手时尚先生推出“胤悦专栏吐槽音乐家”,一期一会,带你走近音乐大师的世界。
今天要吐槽的这位音乐家,我不相信你们没听过,他就是
巴赫来自德国,是巴洛克风格的代表人物,更被誉为“欧洲音乐之父”。
他的代表作有《勃兰登堡变奏曲》、《马太受难曲》等等。
如果你都没听过,那可以回忆一下《沉默的羔羊》中,汉尼拔实行谋杀时的 BGM…
这首让我们“瑟瑟发抖”的曲子,就是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啦~
然而,事实上,这首曲子是一位伯爵花重金请巴赫创作的,用来治疗自己的失眠…
当时的疗效如何,不得而知,但如今我还是劝大家谨慎尝试。
巴赫的一生,不仅在音乐创作上非常高产,生孩子更是高产。
巴赫的一生有过两个妻子,前前后后一共给他生了20个孩子…
另外,这些孩子们绝大多数都叫“约翰”,这里要提醒大家,巴赫自己其实也叫“约翰”。
Johann Sebastian Bach
有人可能要问了,那要是女孩呢,总不能也叫约翰吧?
看来大音乐家,绝不会把时间浪费在给孩子起名字上。
有那点时间,还不如写几首作品出来再生个孩子出来。
巴赫家不仅生育能力很强,音乐基因更是相当牛。
巴赫的这些孩子们,其实只有9个儿女长大成人,其他都夭折了。而在这9个人当中,有4个都成为了音乐家。
这一点,除了教育有方,也和巴赫家强大的艺术基因分不开。
因为,巴赫的爸爸、祖父、曾祖父也是音乐家。名副其实的音乐世家,对吧?
但是...这还不够。事实上,巴赫的叔叔们、堂兄弟、表兄弟、外甥、孙子…也统统都是音乐家!
在300年中,巴赫家族一共出现过52位音乐家~
下面,来聊点专业的吧。巴赫的作品,可以说是每个琴童都逃不开的噩梦:
小时候弹《First Lessons in Bach(小巴赫)》,
大一些弹《Inventions and Sinfonias(二部创意曲和三部创意曲)》,
专业一些弹《The Well-Tempered Clavier(平均律钢琴曲集)》,
还有《English Suites(英国组曲)》、《French Suites(法国组曲) 》等等。
为什么说巴赫的作品是“噩梦”呢?
因为他特别喜欢在音乐创作中使用“对位法”,前面提到的《哥德堡变奏曲》就是巴赫最著名的对位法作品。
所谓“对位法” 就是把两个完全不同的旋律,交融成一首曲子。
左手画个龙,右手画彩虹(别停);
左脚画方块,右脚画三角(走起)。
想要用对位法写音乐,总共分三步:
第一步,数学极好,像计算机一样进行精准计算;
第二步,想象力丰富,别人写一首曲子都费劲,他不但写了俩,还要合二为一;
第三步,需要有特别牛的钢琴家能够演奏出来,比如...
巴赫的创作一直持续到 60 多岁,但他的视力下降得很厉害,估计还不只是老花。
后来,巴赫请了那个年代最有名气的眼科医生泰勒为他做手术。
这个医生老厉害了,他曾经给著名音乐家亨德尔做过手术。
两人的手术效果一模一样,都非常显著。
再后来,这位伟大的作曲家就丧失了生命力,在几个星期后中风,离开了人世…
泰勒医生,你是来摧毁古典音乐的专家吗?
原标题:《胤悦专栏 | 吐槽音乐家:巴赫》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关资讯
巴赫勃拉姆斯贝多芬分别被称为什么
巴赫勃拉姆斯贝多芬被称为什么?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一起来看看。 巴赫被称为音乐之父 确切的说是欧洲近代音乐之父。因为正是巴赫使巴洛克时期音乐成为欧洲近代古典音乐的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