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诸葛亮死前说了一句

更新时间: 2025-10-21 02:42:55

站內所有关于诸葛亮死前说了一句的知识专题整理,在这里可以了解到跟诸葛亮死前说了一句有关的所有知识

诸葛亮临死前告诫:防范阴平,为何姜维不听?使邓艾偷渡阴平得手

倘若用一句话概括《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诸位会说什么?笔者先自陈答案,就六个字:知天易,逆天难!

在刘备请诸葛亮出山时,恐怕许多人只关注到了,司马徽的那句"孔明虽得其主,未得其时",却忽略了之前,刘备遇到崔州平时,两人畅谈天下大事,崔州平曾说过这样一句,原文如下:

将军欲使孔明斡旋天地,补缀乾坤,恐不易为,徒费心力耳。岂不闻顺天者逸,逆天者劳;数之所在,理不得而夺之;命之所在,人不得而强之乎?

笔者对诸葛亮的评价,就出自这句,只不过把"顺天者逸,逆天者劳",改成了"知天易,逆天难"。

因为,抛开演义中的宿命味道,笔者认为,诸葛亮堪称是《三国演义》中"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未出茅庐,先三分天下,华容道巧放曹操等,是处处"知天"。

但他又时时逆天--借箭、借风、借荆州,以至于最后在五丈原用七星灯续命,要向老天爷借寿。哪料被魏延踢灭了七星灯主灯,诸葛亮终于说出了:"此吾命当绝,非文长之过也。"

似乎当诸葛亮走到生命尽头时,他屈服和顺从了!但诸葛亮真就"从了"吗?就在魏延走后的当晚,姜维入帐问候时,诸葛亮留下姜维,开始说遗嘱。

诸葛亮先把"平生所学,著书二十四篇"传授姜维,叮嘱他"切勿轻忽",随后又将"连弩之法,画成图本",也交给姜维,让他"依法造用"。

...

诸葛亮死前的预言

《三国志》记载:三国时,司马昭命钟会、邓艾领兵伐蜀。被蜀汉大将姜维堵在剑门关以北,久攻不下,邓艾则回军景谷道,到达阴平郡,走数百里险要小道,到达江油关,蜀汉守将马邈开关投降。邓艾军长驱南下,攻克绵竹,直抵成都。蜀后主刘禅投降,灭了蜀国。从此留下了阴平古道的历史遗迹。

但三国演义中还有有一个小插曲,邓艾、邓忠,并二千军,及开山壮士,皆度了摩天岭。方才整顿衣甲器械而行,忽见道傍有一石碣,上刻:“丞相诸葛武侯题”。其文云:“ 二火初兴,有人越此。二士争衡,不久自死 。”艾观讫大惊,慌忙对碣再拜曰:“武侯真神人也!艾不能以师事之,惜哉!”。邓艾暗度阴平,引兵行时,又见一个大空寨。左右告曰:“闻武侯在日,曾拨一千兵守此险隘。今蜀主刘禅废之。”艾嗟呀不已。

诸葛亮这句碣语点明了他死之后,有人偷渡阴平,并对他们结局都作了暗示,二火初兴:蜀汉 元年(公元263年,刘禅最后一个年号),炎字为二火,蜀汉炎兴元年,有人翻越此地;二士争衡:邓艾字 ,都带有个“士”字,邓艾和钟会最后你争我斗,自相残杀而死。后面邓艾灭掉蜀国后,由于内乱,邓艾被杀。钟会也由于野心死于混战。 这四句话都应验了,进一步突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邓艾钟会两人都是魏国杰出的军事政治人才,长期防备姜维北伐,使其徒劳无功,悍卫了大魏的国防领土,但同时位高权重,功高盖主,早引起了司马昭的猜忌,却不知激流勇退。终自取灭亡。因史上功成不退,终惹祸端的例子实在太多了。所以孔明不用猜就知道了。

...

赵云死前说了一句话,诸葛亮听了特别的羞愧,到底是什么话?

在三国众多英雄中,有一个人往往会被大家忽略,这个人便是赵云。说起赵云其实这人的一生挺悲剧的,武力很高可是后来却一直受不到重用,赵云一开始其实是有主公的,他前面效忠的是公孙瓒,因为不受重用,才决定去投靠刘备,刘备这个时候已经做出了不少成绩,他让赵云做了自己的侍卫。

赵云武艺高强,不骄不躁,忠心耿耿,人气极高,此后不是干保镖就是干后勤,没有得到统兵作战的机会,最后论功行赏得到虎威将军之职,却没有多少军权,不过赵云仍然任劳任怨,没发过牢骚。

赵云临死前说了四个字:“北伐北伐”,说完便过世了。相信很多人都喜欢三国时期的历史,在那段历史中,能人倍出,无论是武将还是谋臣。俗话说得好,乱世出英雄,每个人都有自己所喜欢的人物,其中崇拜诸葛亮和关羽的人应该是最多的,当然人与人之间的想法不同,可能有人喜欢有人就讨厌。

身为一代名将,冲锋陷阵,攻城略地才是赵云最佳的表演舞台,但刘备出于种种因素考虑,一直把赵云当成自己的卫队长,牺牲了赵云征战疆场的梦想,唯一一次统兵作战却因形势不利铩羽而归,可以说是刘备的私心埋没了赵云的军事才华,也难怪诸葛亮为之不平。

诸葛亮率领北伐军主力潜藏在祁山,命令赵云率5000军马在箕谷作为疑兵,目的是要吸引曹军主力,确实成功了,让诸葛亮的北伐主力乘机收复了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取得北伐的阶段性胜利。

...
相关标签:
读书的图片大全唯美图片 读历史对现在的人有什么意义 读历史小说大儒张载 谁在四大名著中都出现过 谁把师娘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