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2025-07-04 17:11:36
炎炎夏日中,进入大暑,谁不想找寻消暑清凉的法子,追求身体和心境的平和?雪糕冷饮虽好,吃多了喝多了也会腻,唯有清热解暑的汤水最好。而老火靓汤的原料,其实还有一种神奇的功效,就是用来做“植物染”。 所谓“植物染”,就是一种取材于植物色素古老又环保的染色技术。通过它,我们身边各种随手可得的食材、花草,都能变成精彩纷呈的染料。对于讲究“时令”的中国人而言,这让每个节气,都有了独特的色彩。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卜松竹 这个大暑,用黑豆皮染出《红楼梦》中银鼠色 大暑前一天,广州市植物染技术研究会会员李映达在菜市场买来黑豆进行“常规操作”——洗干净,浸泡一晚上。她说,“这个大暑,我们拿黑豆皮做染料”——第二天过滤,黑豆可以做黑豆奶。过滤的水和浮起来的黑豆皮,经过熬煮,就可以进行染色了。如果不想那么麻烦,药材行或者网购黑豆皮,直接熬煮也可以。“用黑豆皮染色,跟动物蛋白纤维结合才好看,最好就是染真丝,染毛料也可以,最低限度是丝棉混纺”,她说,“颜色的深浅,跟浸染的次数和媒染剂有关系。” 去年底广东省博物馆策划的“《红楼梦》文化展”中展出了“红楼梦43色”,将《红楼梦》小说中描述的那些色彩以织物艺术品的形式呈现在观众眼前,当中的银鼠色和灰鼠色用黑豆皮就可以染出来。李映达说:“这黑豆皮染出来的真丝织料,在阳光下能泛出红光来,跟家鼠的毛色非常相似。通过我们作品的实拍图,大家应该很容易理解书中描述的银鼠色和灰鼠色是怎么一种颜色了。” 植物染色爱好者去创作一件作品前往往需要阅读诗文、查阅文献、观察植物,制作时既要严谨处理每一个步骤细节,又要开动脑筋发挥丰富想象力。广州市植物染技术研究会会长黄惠雄说,中国传统常以自然景观中观察到的以及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来命名色彩。例如雨过天青、月白、杏子红、蜜合……还有南粤色彩中出现的新酒绿,就是酿酒时酒在发酵后浮面泡沫的颜色。 李映达说,不同的时节、不同的产地的染料,所含的色素,多寡不一,“例如同样是染蓝色,全国各地染蓝的植物有多种,古人通称蓝草。通过多次的实验测试,我们这次选取了四川产的蓼蓝,染出了色谱带更宽的蓝色系列。” 二十四节气的染色灵感是食“色”同源 “我们今年做二十四节气的染色,灵感是食染同源”,李映达说,“很多从植物色素提取的染料,都是能放到嘴巴里的。当然也有不能吃的,那些我们就不介绍了,免得一般读者误食。” 小暑那天,李映达买来青绿的莲蓬,“趁着出太阳的时候,切碎了煲汤、染色”。深度熬煮的莲蓬汤,“捞起碎莲蓬并过滤就可以进行染色”,可能很多人不知道,“鲜莲蓬煮水,沸腾的味道带有香气,但没有熬煮荷叶那么浓,只有靠近了才能闻到,汤色清澈透红,经过熬煮后才会呈深红棕色。” 莲蓬汤准备好了,李映达用吊染的方式染了一件纯棉短袖T恤,“用两种不同的媒染剂,让衣服下摆呈现双色,有点水墨画的意象。” 夏至那天,她“尝试酿一小坛红米酒,用剩余的材料染一份布料,待陈过之后,和酒一同开封,留住今年夏天的人间烟火气”。 小满,她用很多广州人离不开的普洱茶染了丝巾,“红茶、绿茶、普洱茶、花茶均可用于染色。相比现代工业化合物染料,茶染更环保健康,颜色更素雅”。在不同的布料上,熟普能染出黄棕色,也能染出有红调的灰色。头汤闻香,二泡和三泡沏茶,后续泡出的收集起来和头汤混合,保持茶汤的温度在70℃左右,把丝织物放到混合的茶汤中进行染色。 芒种,用黄栀果染出一抹橙黄;谷雨,李映达和广州市植物染技术研究会会长黄惠雄摘来桑葚,染出文艺的紫;清明是艾绿,立夏是枇杷……这是菜市场里藏着的、万花筒般的“一年”。 李映达说,我国的植物染料大多数都是中药材、水果皮等,媒染剂原料也是普遍存在自然界中,只有纯棉、纯麻、羊毛、真丝才能染色或达到较好的染色效果。所以植物染色是安全的、可持续发展的。在之前与广州艺术博物院的合作中,研究会和艺博院联手组织了志愿者和学生,收集了一批常见的“垃圾材料”,包括柑橘皮、洋葱皮、木棉花等晒干用于染色,让大家看到了“废料”的潜能。 文创思维 在植物染里体会中国古老独特的“色卡” “织为云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唐人白居易的《獠绫》描述了这种“异彩奇文相隐映,转侧看花花不定”,也让我们对古代染织技术的高超有了直观的印象。 据植物染非遗技艺传承人黄荣华的研究,有关植物染工艺最早的文字记载是在周朝,而在更早之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能够用赤铁矿粉末将麻布染成红色。 李映达、黄惠雄他们采用的植物染技术是中国的传统,在今天仍然绵延传承。李映达介绍,我国是最早使用植物染色工艺(简称植物染,又称为草木染)的国家之一,植物染中取材于蓝草(板蓝根、蓼蓝、木蓝、马蓝等)的蓝染技术及蜡染工艺等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核心环保技术是利用微生物发酵法,还原植物中的靛蓝色素再进行(氧化)染色,其染整工艺涉及生物、化学、染整工程等原理与技术。广东著名的非遗项目——香云纱也是典型的植物染工艺。它是世界纺织品中极为罕见的用纯植物染料染色的丝绸面料。 “植物染艺术颇有单独成为一门当代艺术形式的势头”,李映达说。 “现在我们普遍接触的色彩学是从西方光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但通过中国学者从传统文化、出土文物、各地民俗综合分析所得,我国色彩学先秦时期已经建立起独立的体系,在唐朝时,中国色彩更加引领世界潮流”,李映达介绍,北京服装设计学院楚艳教授曾用植物染对唐代文物、古画中的人物服饰做了艺术再现,整理出中国色卡。我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多民族的植物染艺术和技术都是建立在这些基础上,通过染织,可以激发我们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和灿烂文化。
...展开全文X“葱黄色”,较浅的淡黄色,是一种黄中泛绿的色彩,中国传统色彩名词,黄绿、嫩黄色。 葱黄是利用已长成的大葱植株,定植在保护设施中,在完全避光的条件下,给予适当的温度条件,使植株依靠自身贮藏的营养,长成黄、白色的产品的栽培方式。常做菜肴食用。葱黄色是借指这种颜色。《红楼梦》 第八回:宝玉掀帘一步进去,先就看见宝钗坐在炕上作针线。头上挽着黑漆油光的纂儿,蜜合色的棉袄,玫瑰紫二色金银线的坎肩儿,葱黄绫子棉裙,一色儿半新不旧的,看去不见奢华,惟觉雅淡。《本草纲目(金陵本)》 第十四卷 草部(三):耳内作痛∶木香末,以葱黄染鹅脂,蘸末深纳入耳中。 葱黄色与柳黄色接近,但前者似乎更偏向黄色,没有柳黄那么绿。葱黄作为色彩词起源于何时?无从考究。古文献查询几乎难觅踪迹。仅中药方中出现,但那不是色彩词,是中药名。曹雪芹从小在江宁织造府长大,对织造府里的丝绸颜色应该很熟悉,不会杜撰一个色彩词出来。葱黄色仅在红楼梦里出现一次,是描写薛宝钗的衣着,一色儿半新不旧的,看去不见奢华,惟觉雅淡。这个正是葱黄色的特征:含蓄、内敛,低调不张扬。有一种亚光的陈旧感。葱黄色自然不是用葱作染料染出来的。中国历史上的植物可以做黄色染料的众多,常用的有栀子、槐米、黄栌、黄柏、姜黄等。但最接近葱黄色的我个人认为是槐米。槐米易得,色素浓郁,染色饱满,颜色正,仅用不多数量的槐米,加上明矾作媒染剂完全可以染出极正的从黄色来。当然,用石榴皮也可以得到同样的效果。但石榴皮作染料在古籍上未查到任何资料,槐米作染料古已有之,屋脊鸠鸣客梦阑,思乡时复上楼看。槐黄麦绿山城静,不信前途寸步难。” “眼看碧幢擎盖绿,心惭白鹄立槐黄”。“明年得意槐黄后,忙煞长安十里鞭”。故我更有理由相信:槐米是葱黄色的最佳选择,没有之一!
...简笔画涂色画四大名著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儿童画画本12... 单品购买企业计划购单品购买批量购买京 东 价¥限时特惠>促 销展开促销增值业务配 送 至--请选择--支持 重 量1 挑选商品2 填写计划3 京东按期配送更多好物去逛逛 >运费¥0期数次数每期数量送装服务套 装搭配赠品选择搭配赠品(共0个)更改京东服务账期权益先采购,后付款定制服务修改加入购物车温馨提示
旧事文摘:读《红楼梦》会发现,颜色与人物性格有关 2024-04-11 05:08 发布于:山西省想必看过《红楼梦》的朋友都知道,在《红楼梦》中有许多关于色彩的描写。读《红楼梦》会发现,颜色和人物设计和其最后的结局有很大的关联。 贾宝玉作为《红楼梦》的男主角,他的住所便是“怡红院”,因而得名“怡红公子”。而“怡红”的全称为“怡红快绿”,意为使人喜爱的海棠和芭蕉。红,代指海棠。绿,代指芭蕉。在现代美学中,红绿作为强烈的对比色似乎并不是受欢迎的搭配。但在古代,红陪绿是经典的配色,有“红男绿女”之意,甚至在唐宋时期,婚礼礼服就要求男子绯红,女子青绿,这是代表着喜庆、欢快的配色。 从穿着方面,《红楼梦》第三回,林黛玉在贾府第一次见到贾宝玉,他便“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第十九回,贾宝玉瞒着众人去袭人家,穿着“大红金蟒狐腋箭袖”;第五十二回,贾宝玉要到舅舅家里去,身着“大红猩猩毡盘金彩绣石青妆缎沿边的排穗褂子“。贾宝玉爱穿红,一方面凸显他的贵族身分,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另一方面也为了映衬他极好的相貌:“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白嫩俊俏的脸庞搭配红色的衣服,贵公子的气质油然而显。 林黛玉,作为金陵十二钗正册双首之一,是西方灵河岸绛珠仙草转世。“绛”在古代便是红色,“绛珠”是红色的珠子,暗示着泪血,这是作者“字字看来皆是血”的写照。 虽然黛玉代表“绛”,但作者却给她安排了一个绿色氛围的住处,那便是潇湘馆。《红楼梦》书中描写潇湘馆“有千百竽翠竹遮映”。并且,潇湘馆中以竹子最盛,“凤尾森森,龙吟细细,一片翠竹环绕”。翠竹,象征的是一种不屈不挠的可贵品质,高洁中带着儒雅,含蓄里透着活力。黛玉的诗号“潇湘妃子”,正是这样一种高贵而自然脱俗,婀娜而风姿绰约的魅力。林黛玉身上这种红与绿的搭配,正好与贾宝玉相互呼应,“红男绿女”之意尽显。 《红楼梦》前八十回,对黛玉仅有一处服装描写:“黛玉换上掐金挖云红香羊皮小靴,罩了一件大红羽纱面白狐狸里的鹤氅,束一条青金闪绿双环四合如意绦,头上罩了雪帽。”可见也是红与绿的经典搭配。 在《红楼梦》正册判词中,对于薛宝钗的结局描写是“金簪雪里埋”,“金簪”暗点其名。白色的雪,暗写宝钗的彻悟“落得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宝钗的境界“香可冷得,天下一切无不可冷者”,所以宝钗的性格颜色是白色。 蘅芜苑,是薛宝钗的住处,在小说第四十回刘姥姥带众人参观她的住处时,曾对房间环境有这样一段描写:“及进了房屋,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案上只有一个土定瓶中供着数枝菊花,并两部书,茶奁茶杯而已。床上只吊着青纱帐幔,衾褥也十分朴素。”“雪洞一般”则表现宝钗住在一个白色的环境中,其实在古代,年轻女子如此素净是十分忌讳的,只有寡妇的房间才不占一点颜色,或许这也暗指了宝钗最后孤独一人的结局。 旧事照片:外媒镜头下的1978年中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阅读 ()
...五行与五色的关系,图自《中华遗产》2012年11期中国古人认为五行是产生自然万物本源的五种元素即:金、木、水、火、土一切事物的来源都是如此,色彩也不例外五行和颜色的对应分别是木色青,火色赤,土色黄,金色白,水色黑这种五色体系最终影响了人们的衣食住行大到建筑设计,小到服饰器皿都要讲究颜色的选用和搭配让我们来看看各个朝代最推崇什么颜色秦朝尚黑五行说中,黑色是北方,意味着万物凋零这样压抑的色彩在秦时却是主流在一些讲述秦国或者秦朝历史的影视作品中可以看到人物的服装大部分是以黑色为基调
类似文章更多御染家:红楼梦色彩系列之鹅黄丝巾御染家:红楼梦色彩系列之鹅黄丝巾。先小试一个鹅黄丝巾。《红楼梦》一书中不乏鹅黄的描写:耀珠翠之辉辉兮,满额鹅黄。前儿亏你还有那... 【采色红楼】之黄色系葱黄色与柳黄色接近,但前者似乎更偏向黄色,没有柳黄那么绿。但最接近葱黄色的我个人认为是槐米。《红楼梦》 第三十五回 “汗巾子就好... 古代科学巨著《天工开物》中的中药染料古代科学巨著《天工开物》中的中药染料。《天工开物》“彰饰”篇记载了植物染料的染色方法,有直接染色法(如黄栌煎水直接染出鹅黄色、... 【药食两用】槐花(附:槐米)——凉血要药【药食两用】槐花(附:槐米)——凉血要药。槐花 为豆科植物槐树的花朵或花蕾。每当夏季槐花尚未开放时采收的花蕾,称作“槐米”,当花... 红楼梦色彩:金黄色红楼梦色彩:金黄色 2016-08-05 09:18阅读:309 X金黄色是常见的色彩,也是中国传统色彩之一。《钦定续通志》 第19部分 黄栌生商...《本草新编》_槐实(槐米、槐花)_中医世家《本草新编》_槐实(槐米、槐花)_中医世家槐实(槐米、槐花)入大肠。止涎唾,补绝伤,凉大肠之火,消乳瘕,除男子阴疮湿痒,却女人产户痛痒,仍理火疮,且堕胎孕,酒吞七粒,催产尤良。或问槐实与槐...槐实槐花槐实槐花收藏00槐实槐花 编辑本词条缺少信息栏、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槐米、槐花、槐实,味苦、辛、碱,气寒,无毒。入大肠止痰唾,补绝伤,凉大肠之火,消... 吃槐花,开花的好还是未开放的好?教你1招,挑选到好吃槐花教你1招,挑选到好吃槐花。教你1招,挑选到好吃槐花 吃槐花,开花的好还是未开放的好?又到4月槐花香,我昨天从小区里走就看到很多邻居... 槐花图片槐花图片。【药材来源】槐花为豆科植物槐却砌的干燥花及花蕾。前者习称“槐花”,后者习称“槐米”槐花药材源植物。【性状鉴别特征】皱...
...展开全文秋香绿中国传统色彩之一。《红楼梦》里出现了三次:《红楼梦》第三回:“临窗大炕上铺着猩红洋罽,正面设着大红金钱蟒靠背,石青金钱蟒引枕,秋香色金钱蟒大条褥。”《红楼梦》第四十回:“那个软烟罗只有四样颜色:一样雨过天青,一样秋香色,一样松緑的,一样就是银红的。”《红楼梦》第四十九回写到了湘云的打扮:“只见他里头穿着一件半新的靠色三镶领袖秋香色盘金五色绣龙窄褃小袖掩衿银鼠短袄,里面短短的一件水红装缎狐肷褶子,腰里紧紧束着一条蝴蝶结子长穗五色宫绦,脚下也穿着麀皮小靴,越显的蜂腰猿背,鹤势螂形。”《红楼梦》第一百零九回:“〔妙玉 〕拴着秋香色的丝绦;腰下系一条淡墨画的白绫裙;手执麈尾、念珠。跟着一个侍儿,飘飘拽拽的走来。”秋香色又称秋香绿,是较灰的绿色 ,中国传统色彩名词,浅橄榄色,由绿+黄调成,随调配比例而颜色有所区别。有主绿秋香色。也有主黄秋香色。《清史舆服志》二注,皇帝"礼服用黄色秋香色。"。秋色又带香色,那是怎样的一种颜色?那样的颜色混搭在一起,像一首新奇的诗,要好好品一品。秋色加香色,便是秋香色。它是白色加黄色,接近浅橄榄色,还有一点点绿,再加一丝丝香气。但又不是那种普通的浅黄、淡黄或是黄绿,终究是一种不可言喻的色彩。这样一种奇妙的颜色恐怕只有曹雪芹能说得清,道得明。还有另一种说法:秋色,在古语中表示“白色”,李白诗“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其中的“秋霜”,可不能理解为“秋田里的白霜”,就是白霜的意思。香色呢?表示檀香和沉香的颜色,是专指实物的颜色词,沉香,是一种植物,木材质地坚硬而重,黄色,有香味。所以,秋香色不是带有绿色的黄色(greenish yellow),而是,带有白色的黄色,但是又和浅黄色、淡黄色不同。另一种说法是“香”原作“湘”。《雪宦绣谱》分作老湘、墨湘、银湘等不同色级分别。《清禆类钞服饰》中记载“香色,国初为皇太子朝衣服饰,皆用香色,例禁庶人服用。嘉庆时庶人可用香色,于车帏巾栉,无不滥用,有司初无禁遏之者。”在书画界用藤黄加少许墨。调好的色叫香色。如多加点就成为秋香色。它的特点是非常稳重。耐看。中国人对色彩的形容上有声、有色、有相。秋香色,那是有秋天草木香味的颜色。色彩是一个有生命的对象,你只有亲历其境,用心感受才能悟出其中的奥妙。中国人很注意色泽,只有色泽本身才是才是颜色自身的。“泽”是中国人最注意色彩的观念之一。所以在复合色中,哪一种颜色重一点,哪一种颜色轻一点,色泽就不一样了,名称自然也不同。就秋香色而言,这是大自然中自然存在的颜色,偏黄一点就是秋香黄,偏绿一点,就是秋香绿。直呼“秋香色”是一个笼统的称谓,这正是中国色彩名的“神”所在。以笔者的看法,此色应该分为偏土黄的“秋香色”和偏绿的“秋香绿”两个颜色。这点从博物馆收藏的古代丝绸文物上就可以看出,既有秋香色,也有秋香绿。石绿中国画主要颜料之一。用石绿画出的颜色也称石绿色。用孔雀石制成的绿色颜料。多用于国画。唐冯贽《云仙杂记·石绿镜台》:“张燕公有石绿镜台,得自明川道士。玄宗闻其有异,取以精炭十车,烧之不变,乃已。”石绿是中国画绿色颜料中重要的一种。《红楼梦》里仅出现一次:《红楼梦》 第四十二回 ... 蟹爪十支,须眉十支,大着色二十支,小着色二十支,开面十支,柳条二十支,箭头朱四两,南赭四两,石黄四两,石青四两,石绿四两,管黄四两,广花八两,铅粉十四匣,胭脂十二帖,大赤二百帖,青金二百帖,广匀胶四两,净矾四两。矾绢的胶 ...这里的石绿是指明的颜料。有关石绿介绍的古文献极多:《岭外代答》 金石门·152 铜绿绿,所在有之。湖南之衡、永,广东之韶,广西之邕,皆有之。盖铜之苗裔也。有融结于山岩,翠绿可爱玩,质如石者,名石绿,色鲜美,淘取英华,以供画绘,其次可饰栋宇。又一种脆烂如碎土者,名绿,人不甚用。《宋朝事实》 卷七吴、越之奇石,洛水之玉石。其采色则宜圣库之银朱,桂州之丹砂,河南之赭土,衢州之朱土,梓州之石青、石绿,磁相之黛,秦、阶之雌黄,广州之藤黄,孟、泽之槐花,虢州之铅丹,信州之黄土,河南之胡粉,卫州之白垩,郓州之螺粉 ...《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金石部绿青释名亦名石绿、大绿。生于铜矿中。气味小毒。《全唐诗》 卷四百五十四霁景朱明早,芳时白昼长。秾因天与色,丽共日争光。剪碧排千萼,研朱染万房。烟条涂石绿,粉蕊扑雌黄。《小山画谱》 【石绿】取狮头绿,用法如石青,多取标为用。若蜻蜓翅,则无标矣。 《梦幻居画学简明》 梦幻居画学简明... 画大青绿,用于生纸最难。每见旧画,其青绿化如油痕,殊失画意,皆因石青、石绿粗则艳,幼则淡,人多喜其艳而忘其粗。况阳处石绿,阴处草绿,其草绿原是靛入藤黄相和成色。藤黄味酸,石绿质铜,铜见酸则腻,石相则易脱,久而绿脱,徒留腻痕。《溪山卧游录》 溪山卧游录... 。藤黄中加以赭石,谓之赭黄。亦可加以胭脂,以之画霜林红叶,最得萧疏冷艳之致。胭脂中加以花青,即成绀紫,夹叶杂树,亦可点缀也。石绿惟山坡及夹叶或点苔用之,却不可多用。雪景可用铅粉,然不善用之,顿成匠气。《画学集成》 第5部分四设色。须用上好石绿,如法入清胶水研淘,分作五等,除头绿粗恶不堪用外,平绿、三绿染叶田,色淡者名枝条绿,染叶背及枝干,更下一等极淡者名绿花,亦可用染叶背枝干。如初破箨新竹,须用三绿染,节下粉白用石青花染,老竹用藤黄染,枯竹枝干及叶梢笋箨皆土黄染,笋箨上斑花及叶梢上水痕用檀色点染。此其大略也,若夫对合浅深,斟酌轻重,更在临时。 调绿之法,先入稠胶研匀,别煎槐花水,相轻重和调得所。依法濡笔,须轻薄涂抹,不要重厚及有痕迹。亦须嵌墨道遏截,勿使出入不齐,尤不可露臼。若遇夜,则将绿盏以净水出胶了放干,明日更依前调用。若只如此,经宿则不可用矣。 五笼套。此是画之结裹,尤须缜密。候设色干了,仔细看得无缺空漏落处,用干布净巾著力拂拭,恐有色脱落处,随便补治匀好。除叶背外皆用草汁笼套,叶背只用淡藤黄笼套。草汁之法,先将好藤黄浸开,却用杀开螺青汁,看深浅对合,调匀便用。若隔夜则不堪用,若暑月则半日即不堪用矣。时珍曰∶石绿,阴石也。生铜坑中,乃铜之祖气也。铜得紫阳一艺动官家。作者:黄荣华这是作者正在撰写的《红楼寻色》中的一篇,有删节。未完待续,敬请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