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2025-08-20 12:30:54
科学与虚幻的交融——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Daniel Jernigan教授讲座
6月24号下午2时,主题为“小说中的科学和科学中的虚幻”英文文学讲座在七教422举行,主讲人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DanielJernigan教授,讲座由郑杰老师主持,出席嘉宾有部分老师和学生。
首先,郑杰为Daniel做了简短的介绍。在理工大学,Daniel在研究科学理论的同时,对英文文学也相当感兴趣,尤其是后现代主义作品。Daniel在讲座开始时,就说明用科学与文学认识和理解世界的方式是不同的,而这两种方式的区别在当今越来越明显。接着,他开始探讨科学的本质——是“科学的事实”还是“科学的幻想”。之前许多看来异想天开的想法现在成为了现实,想象力正是科学进步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Daniel教授探讨科学的本质
科学和文学的距离并没有因为不同越拉越大,Daniel用弗拉基米尔的一句话:“一个作家应该具备诗人的准确和科学家的想象力。”来加以说明。科学逐渐成为文学的题材,而这样的作品涵盖的范围比科幻作品要更大。约翰﹒班维尔的《哥白尼博士》就是融合文学和科学的一个例子。这部作品讲述了哥白尼发现“日心说”这一故事并以所能得到的材料确保内容的真实性。作品在介绍“日心说”这一理论的同时,也表现了哥白尼的当时的种种顾虑以及他对科学实用性的看法。Daniel展示了《哥白尼博士》中哥白尼与学生的几封书信,以此来直接揭示哥白尼对科学的实用性的重视。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刘云若、李燃犀等作家早已有书写天津本土文化的作品,不过津味儿文学的概念却是20世纪80年代后才逐渐兴起,原先指冯骥才、林希、肖克凡等作家描摹天津地域文化的作品。新世纪以来,网络文学日益蓬勃发展,传统的网络文学大都擅长架构宏阔的虚拟世界,与津味儿文学原本相去甚远;不过,近年来,网络“大神”天下霸唱的一些作品,比如《河神:鬼水怪谈》《火神》《崔老道捉妖》《窦占龙憋宝》等,聚焦天津历史文化,津味儿与网络文学碰撞,给读者带来了不少惊喜。
这些网络文学作品首先建构了独具特色的地理空间。比如《河神》一开场引用了一个顺口溜:“九河下梢天津卫,两道浮桥三道关;南门外叫海光寺,北门外是北大关;南门里是教军场,鼓楼炮台造中央;三个垛子四尊炮,黄牌电车去海关。”通过罗列一系列标志性的城市意象,瞬间营造出了民国天津的历史氛围。而之后发生的种种离奇故事都与海河相关,更是突出了天津与水相依相生的城市文化特质。与纯文学相比,津味儿网络小说中构建的是一个多重时空、多元文化并行的天津空间。其间,有读者习以为常的现实世界,百姓们为日常衣食住行劳碌奔波;除此之外,在现实的缝隙中,天下霸唱聚焦超现实的世界,又延伸出了神秘怪异的民间世界。这种虚构空间的方式常常让人联想起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志怪传统,尤其是经典之作《聊斋志异》。不同的是,天下霸唱将许多超自然的现象纳入了现代科学阐释的轨道,现实世界与奇幻世界无缝衔接了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