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2025-08-22 18:26:40
有意想象的分类是教师招聘考试中的高频考点之一,考查方式以单选题、多选题和判断题为主。由于心理学的专业术语过于抽象,考生在备考此知识点时,常常产生混淆,不知道如何区分再造性想象、创造性想象和幻想。因此,为了使大家能够“吃透”此知识点,特意对其进行了梳理,希望能对大家产生帮助。 (1)再造想象:根据语言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2)创造想象: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人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3)幻想: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包括理想与空想。 依据各自概念的定义制作如下表格:
1.小朱看了动漫《哪吒 魔童降世》后,脑子里形成了自己心目中的哪吒。这是( )。 A.再造想象 B. 创造想象 C.幻想 D.无意想象 答案:A。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题干中小朱看了哪吒的样子后,形成了自己心目中的哪吒,这是依据图样形成的新形象,故选A。 2.有意想象中,只有创造想象具有创新性。( ) 答案:错误。有意想象包括:再造想象、创造性想象和幻想。由概念可知,三者均是在加工表象的基础上形成一个新形象,所以三者均有创新性。但创造想象的创新度高于再造想象的创新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