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2025-09-15 12:36:02
Ø 国防大学教授,军事学博士,大校军衔
Ø 第十次全国妇女代表大会代表
Ø 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特约军事评论员
Ø 中组部确定的全国干部培训师资专家库成员
Ø 国防大学第五届名师工程“杰出中青年专家”,三次荣立三等功
Ø 总政确定的全军48名常备外宣专家之一
Ø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
李莉,1969年10月生于一个军人家庭。1986年入读西安二炮工程学院计算机专业,毕业后曾在第二炮兵通信总站工作。1995年考入国防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2005年获军事学博士学位。除了教师的身份,她还是多档军事节目的特邀专家,善于将复杂枯燥的武器装备知识深入浅出地传递给大众,深受观众喜爱,被大家称作“火箭军女神”。
《后疫情时代大国竞争的特点和趋势》
《大国竞争背景下国际战略安全形势及中国国家安全的有关问题》
《世界军事形势的新发展与中国国家安全的新挑战》
《世界军事高科技竞争与吾辈的责任与使命》
主要研究:军事高科技与信息化武器装备,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武器装备现状与发展。《散不尽的硝烟》《大国意志——打开核黑箱》《美国国家导弹防御系统》《信息化武器装备体系构建与评估研究》《决战第六维空间——信息战装备》等
...电子邮件:bjbiomed@mail.buct.edu.cn
发布时间:2016-11-28 |
应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徐福建教授课题组邀请, 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李长燕研究员于2016年11月22日到访实验室并为我校师生作了题为“转录因子网络调控造血干细胞特性的研究”的学术报告。
在此次报告中,李长燕研究员重点介绍了通过转录因子调节造血干细胞的相关机理,同时也讲解了如何通过纳米材料的设计影响干细胞分化。李长燕研究员的报告让老师和同学们更加深入的了解了纳米材料在干细胞治疗法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了解了合成新结构和新功能高分子对聚合物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最后,在提问环节中,李长燕研究员和在座师生进行了交流互动。
李长燕,2000年毕业于山东大学生物系,获得学士学位。同年就读于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系专业,2005年获得博士学位(硕博连读)。现任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研究员,硕士生导师。获国家“优青”、“北京市科技新星”、“总后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扶持对象”等荣誉。在Gut、Nat Commun、Cell Death Differ等杂志共发表论文22篇,影响因子120以上(以第一/共同通讯作者发表文章16篇,影响因子80以上)。作为负责人先后承担国家优秀青年基金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获得中国发明专利授权1项。申请中国发明专利5项,PCT专利1项。现任中华医学会放射医学与防护学分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以及中国生理学会血液生理分会青年委员。主要从事细胞增殖分化调控研究。 撰稿:李杨 | 供稿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摄影:李杨 |
...2023年8月6日上午,军事医学科学院李锦教授、刘泽源教授,安徽理工大学副校长鲁超研究员莅临药物临床试验研究中心,就我中心在研创新药剂量递增研究项目开展交流讨论。
专家们聆听了项目临床前研究资料、临床进展情况及申办方和中心对当前情况的分析,对下一步如何开展项目给予了宝贵的指导意见。李锦教授详细询问了药物特性、临床安全性表现,结合数据细致剖析,向与会人员解释了kappa受体激动剂的新药开发策略、中枢与外周主要不良反应特征,以及在剂量递增研究中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李锦教授是中国药物滥用防治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药理学会神经药理学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主编,担任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李锦教授长期从事神经精神药理学研究工作,在阿片受体药理学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方面成绩斐然。
各位专家教授的意见使中心研究者加深了对研究药物及其作用机制的理解,对我中心后续研究工作及有针对性地制定受试者安全保护预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申办方临床团队,医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主任、机构办主任,医学及定量药理团队相关人员参加会议。
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卫勤保障技术研究所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是我军唯一从事卫生装备研究的专业研究机构,具有强大的卫生装备论证、研制、检测和开发能力。2017年,军改调整编制体制和隶属关系后,更名为卫勤保障技术研究所,隶属于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