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健康的定义到底是什么呢?
我说:让此生更有价值才是健康!
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社会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环境健康等等。
健康是人的基本权利,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之一;世界卫生组织(WHO)给健康所下的正式定义:
衡量是否健康的十项标准:
1、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的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任务,不挑剔;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各种环境变化;
5、对一般感冒和传染病有一定的抵抗力;
6、体重适当,体态均匀,身体各部位比例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
8、牙齿洁白,无缺损,无疼痛感,牙龈正常,无蛀牙;
10、肌肤有光泽,有弹性,走路轻松,有活力。
健康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或病痛,而且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也就是说健康的人要有强壮的体魄和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并能与其所处的社会及自然环境保持协调的关系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有人说,要健康饮食、健康运动、合理吃药、要去体检、要有好习惯、要有钱、要有好环境……
因为真正的健康来自我们的内心:
的人,就是给他再好的环境,也无法从他的脸上看到一丝喜悦;
的人,就算给他再坏的环境,也无法抑制从头至尾散发的喜悦!
)首次提出三维的健康概念:“健康不仅指一个人的身体没有出现疾病和虚弱现象,而是一种心理、躯体、社会康宁的完美状态。”
对健康的定义又加以补充,认为健康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良好和道德健康。
,指躯体的结构完好、功能正常,躯体与环境之间保持相对的平衡;
,又称精神健康,指人的心理处于完好状态,包括正确认识自我、正确认识环境、及时适应环境;
,指个人的能力在社会系统内得到充分的发挥,个体能够有效地扮演与其身份相适应的角色;
,指个人的行为与社会公认的道德和社会规范一致。
不难看出,完整的健康概念,已经脱离了“没有疾病或痛苦”的局限,并把健康作为每天生活的资源。
健康是我们所追求的,却不是我们的生活目标!

健康管理的定义是什么
2022-01-12 15:40
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健康管理是通过采集和分析个体健康信息,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一系列服务。健康管理涉及对个体进行全面的健康评估,包括生活方式、遗传风险等因素。早期识别并干预可能的风险因素有助于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关注常见的健康指标如血压、血糖等水平是否异常,以及是否有头痛、心悸等症状出现。为了确保身体健康,建议定期进行体检,包括但不限于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脂、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甲状腺功能测定、乳腺超声、子宫附件超声、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胸部X光片、颈动脉B超、颅脑磁共振成像、胃镜、肠镜等。针对不同情况,治疗方法也各不相同。例如,对于高血压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硝苯地平缓释片、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等药物控制血压;糖尿病患者则需要胰岛素注射液、门冬胰岛素注射液等药物来调节血糖水平。积极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可以有效降低患病风险,维护身体健康。
2024-04-16 20:17
所谓心悸,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心慌,乃是由于人们主观感觉上对心脏跳动的一种不适感觉。心悸可以由于心脏活动的频率、节律或收缩强度的改变而导致,也可以在心脏活动完全正常的情况下产生,后者系因人们对自己心脏活动特别敏感而致。患者的主要症状即为心民少数情况下,如心脏神经官能症或过度焦虑的患者,虽然没有心律失常或器质性心脏病,但由于交感神经张力增高,心跳有力,患者也常以心摩而就诊。
心悸的病因多种多样,有的是心脏器质性病变,有的是由于功能性的因素所致,临床上须加以鉴别,从而进行不同的诊治。常见的引起心悸的病因有以下几种。 一、心律失常 1、过早搏动 如房性早搏、交界性早搏及室性早搏等。 2、心动过速 如各种原因所致的窦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心动过速及快速型心房颤动、心房补动等。 3、心动过缓 窦性心动过缓、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及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二、高动力循环状态引起心脏收缩增强 1、生理性 如剧烈运动、大量烟、酒、茶的刺激、某些药物如阿托品、氨茶碱、肾上腺素应用等。 2、病理性 如高热、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低血糖、缺氧、嗜铬细胞瘤等。 三、各种器质性心脏病 如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原发性心肌病及某些先天性心脏病等。 四、心脏神经官能症。
《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
点击上方“福建职业病防治”可以订阅哦
现行规范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81229
《职业健康检查管理办法》20190516
《职业病诊断及鉴定管理办法》20210104
《职业病分类及目录》
《放射工作人员健康要求及监护规范》(GBZ98-2020)
《福建省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备案管理办法》(试行)
《职业禁忌证界定导则》GBZ/T260-2014
《疑似职业病界定标准》GBZ/T325-2022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检测与评价》GBZ/T248-2014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检测方法与受照剂量估算标准》
《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
根据:《放射工作人员健康要求及监护规范》(GBZ98-2020) 放射工作人员是指:受聘用全日、兼职或临时从事放射工作的任何人员。
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检查的内容是什么?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是指:为评价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而进行的医学检查。其内容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后、应急照射、事故照射后的职业健康检查。
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监护的内容是什么?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是指:为保证放射工作人员上岗前及在岗期间都能适任其拟承担或所承担的工作任务而进行的医学检查及评价。其主要包括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等。
A神志清晰,精神状态良好,无认知功能障碍,语言表达和书写能力未见异常。
B内科、外科和皮肤科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不影响正常工作。
C裸眼视力或矫正视力不应低于 4.9,无红绿色盲;耳语或秒表测试无听力障碍。
D造血功能未见明显异常,白细胞和血小板不低于参考区间下限值
F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
不应从事放射工作的指征有哪些?
严重和反复发作的疾病,使之丧失部分工作能力,如:严重造血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慢性心肺疾患导致心肺功能明显下降、未能控制的癫痫和暴露部位的严重皮肤疾病等。
什么是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适任性评价?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出来后,由有授权资格的医师根据相应的健康标准对各类不同的健康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并对其是否适合和胜任所承担的工作做出评价和签发。
a) 可从事放射工作
b) 在一定限制条件下可从事放射工作(例如:不可从事需采取呼吸防护措施的放射工作);
c) 不宜从事放射工作
b) 在一定限制条件下可从事放射工作(例如:不可从事需采取呼吸防护措施的放射工作);
b) 转相关医疗机构进一步检查
放射工作单位应及时组织健康检查并进行必要的医学处理。
应急照射或事故照射的职业健康检查的基本项目见《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项目表》。
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可根据受照和损伤的具体情况,选择增加必要的检查项目,实施适当的医学处理。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包括哪些内容?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职业史(放射和非放射)、既往病史、个人史、应急照射和事故照射史(如有);
b) 历次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评价及处理意见;
c) 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治资料(病历、诊断证明书和鉴定结果等)、医学随访资料;
d) 需要存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其他有关资料,如工伤鉴定意见或结论;怀孕声明等。
a) 放射工作单位应为放射工作人员建立并终生保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b)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有专人负责管理,妥善保存;
c) 应采取有效措施维护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隐私权和保密权。
d) 放射工作人员有权查阅、复印本人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e) 放射工作单位应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复印件上盖章。
相关资讯
健康的定义涵盖哪些方面
您好,根据你的描述,是没有生殖方面的疾病问题分析: 你好: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