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命双修是太极心法的法则、道家内丹功的核心要义
性命双修是太极心法的法则,也是道家内丹功的核心要义。道家内丹功,乍一听似乎充满神秘色彩,但深入探究其修炼内容,实则围绕着性与命展开。
性,指的是精神的生命,关乎心理健康的成长。它源自《易经》和《中庸》,强调通过教育修养,恢复人明德的本性。在道家看来,儒家的经世致用之道也被纳入修性的目标,正所谓“积善成德,神明自得”。性在道书中有诸多别称,如天心、道心、本来真性、元性、元神、天命之理、一点灵光等,张三丰所描绘的“万念俱泯,一灵独存”的境界,便是性的一种体现。
命,指的是肉身的生命,与生理健康紧密相连,亦可理解为人之原气、练功之气。全真教创始人王重阳说:“性者是元神,命者是元气,名曰性命也。”元朝的李道纯则认为:“夫性者,先天至神一灵之谓也;命者,先天至精一气谓也……性无命不立,命无性不存,其名虽二,其理一也。”这充分说明了性与命相互依存的关系。
性命双修,即将精神与肉身、心理与生理结合起来一同修炼,不可偏废。性功注重本性的修养,通过明心见性、炼神还虚的修炼,追求精神的长生不老;命功则着重炼精、炼气,致力于改善生理机能,以延长肉身生命。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道家内丹修炼的不二法门——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乃至炼神合道、得道成仙。
内丹功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对性、命两功修炼先后顺序的不同理解,形成了众多派别。宋、金时期,南北两大宗派各有主张。以张紫阳为代表的南宗,提倡先命后性;以王重阳为代表的北宗,则主张先性后命。在元朝统一全国后,北宗南移传道,最终实现了南北合并归一,形成了性命双修之道。
性命双修的理念,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考和实践智慧。在现代社会,我们虽然不再追求所谓的“得道成仙”,但其中关于身心健康的理念,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性功所强调的心理健康,对于我们应对现代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和挑战至关重要。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往往容易陷入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中,通过修性,我们可以学会调整心态,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安宁,提升心理韧性。
命功所关注的生理健康,同样不容忽视。现代科学已经证明,适当的运动、合理的饮食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维持身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而命功中的炼精、炼气等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对身体机能的锻炼和调养。通过命功的修炼,我们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性命双修的实践,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注重身心的协调发展。我们可以通过学习传统文化中的智慧,如道家的思想,来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同时,我们也应该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维护身体健康。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冥想、瑜伽等方式来修炼性功,通过有氧运动、气功等方式来修炼命功。当然,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和强度,避免过度追求而导致身心受损。
总之,性命双修是一种全面的身心健康理念,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不要忽视了精神和身体的健康。只有将性与命的修炼有机结合起来,我们才能真正实现身心健康,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在深入理解性命双修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探讨。从哲学的角度来看,性命双修体现了一种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它认为生命不仅仅是肉体的存在,更是精神的体现,只有将肉体和精神的修炼相结合,才能达到生命的完美境界。这种观点与现代哲学中的身心一元论有一定的相似之处,都强调了身心的相互关系和统一性。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性命双修的性功部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提高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通过明心见性的修炼,我们可以深入了解自己的情感、需求和价值观,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困难。同时,命功的修炼也可以通过调节身体的生理机能,对心理状态产生积极的影响。例如,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身体内啡肽的分泌,从而改善情绪,减轻压力。
从医学的角度来看,性命双修的理念与中医的养生观念有许多相通之处。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身心健康与脏腑功能、气血运行等密切相关。性命双修中的命功修炼,如炼精、炼气等,可以促进气血流通,增强脏腑功能,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而性功的修炼则可以调整人的心态,缓解精神压力,对一些心身疾病的防治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此外,性命双修的理念还对我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一个快节奏、高压力的社会环境中,人们往往容易忽视自己的身心健康。而性命双修的理念提醒我们,要关注自己的内心需求,保持身心健康,才能更好地应对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同时,性命双修的实践也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通过修炼性功,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人际交往能力,从而营造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环境。
总之,性命双修是道家内丹功的核心要义,它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心理学原理和医学知识。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借鉴性命双修的理念,注重身心的协调发展,以实现身心健康和幸福生活的目标。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性命双修的理念,让它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益处。
在实际的修炼过程中,性命双修需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念和持之以恒的精神。修炼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和坚持。同时,我们也应该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要过分追求修炼的成果,而是要注重修炼的过程,享受其中的乐趣和收获。
此外,我们还可以将性命双修的理念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探索更加科学、有效的修炼方法。例如,我们可以利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深化对性功修炼的理解和实践;利用现代医学的检测手段,对命功修炼的效果进行客观评估。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使性命双修的理念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活力和魅力。
总之,性命双修是一个博大精深的课题,它涵盖了哲学、心理学、医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和实践。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性命双修的理念,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提高自己的身心健康水平,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关注性命双修,从中受益,让自己的生活更加美好。#道家追求“性命双修”,它究竟是什么?#

道家“养气”诀窍
无事更寻谁:找到了这个,保持这样修行就行了,不需要再寻找什么其他方法。
吐纳者,即是鼻吸口呼的呼吸法,其法气从鼻缓缓而入,气从口微微吐出,由鼻中吸入气,为生气;由口中呼出气,为死气。但令鼻吸多口吐少,徐而行之,常存意其中,久而不怠,定可延年。吸气呼气,不宜自闻其声,一出一入,要愈缓愈妙。吸气时,挤部向内收缩;呼气时,脐部向外松弛。这就是吸则阖,呼则辟的体内动作,如此练久了,自然“息息归根”,小腹自动吐纳,似替代口鼻之呼吸,逐渐形成外呼吸虽断,而丹田之中一开一合之内息。仙家讲:“凡息”已断,“真息”始现,“真息”即泯,“胎息方显,功至“胎息”就能“返本还原”,如婴儿在“母胎”一般。
易曰:“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吐气时可默念六字气诀,每字练六次,并养气一小时,任督二脉,当不久自通,进而八脉尚可全通,八脉通后,可以专做“马阴藏相”之功夫,则精固而不泄一滴矣。做吐纳功夫,必须于破晓天初明时,向东方行之,第一要缓进,第二要有恒,第三要戒绝酒色嗔怒。
答:根据情况,理论上是需要的,但是作为单纯养生而言,可以单独习练。它的主体是意通,而不是一次性达到气通,因此,养生角度,它是通过肢体导引,映射刺激诱导气血的运行和脏腑的调理,故而可以直接接触。
龙,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与凤凰、麒麟、龟一起并称“四瑞兽”。而青龙与白虎、朱雀、玄武又是指中国天文的四象。那么青龙探爪势究竟蕴涵着怎么样的中国传统文化?其动作又有什么技巧和规律呢?
青龙,又称苍龙,是道教所信奉的东方的神。在中国古代天文学中,古人将二十八宿中的东方七宿角、亢、氏、房、心、尾、箕组成龙像,因为位于东方,按阴阳五行给五方配色之说,东方属木,色青,故名青龙。又内丹书中将“心中元神谓之龙”。
本势动作要求身体左右旋转时,百会虚领,上体始终保持正直,不应前俯后仰、左右歪斜。这样才能把腰部和腹部放松,才能把束在腰间的带脉练得柔韧如丝,松紧合度。
青龙探爪势主要是锻炼肝脏、胆脏、兼练肺脏、脾脏和带脉的技法,其作用原理是通过“龙探爪”的练功要诀练习,达到疏肝理气,调畅情志的功效;同时,通过脊椎的左右旋转屈伸动作,可增强神经的控制和调节能力,具有伸筋拨骨、内壮脏腑、外强筋骨,祛病延年的效果。
⑤指臂互捏:先以右手拇、食、中指逐个捏左手指节(图16)。再以左手拇、食、中指逐个捏拿右手指节。然后,以右手沿左手背、手腕、小臂、大臂向上捏拿,如此六次。自然呼吸。
功用:手臂摩擦对手臂软、麻、痛、无力,手指痉挛,腕痛起到良好的预防、保健作用。对有手臂疼痛方面疾病的人,先由轻到重,由少到多次地练习,可起到良好的医疗作用。
(3)向左右推拉。双掌自然立掌,双掌放松向左右平推,双臂伸直后,双掌抓拉收回(图32)。
(4)向下推拉。掌指自然相对,掌心向下,双掌放松向下推按,双臂伸直后,抓拉收回(图33)。
重庆风水大师:道家师父如何教弟子修行?
道家师父教导弟子修行的方式,既蕴含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又体现了独特的道教修行理念。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方法和特点:
-尊敬与听从:弟子需要尊敬师父,听从师父的教诲。这是传统手艺传承中普遍遵循的原则,在道教修行中同样重要。弟子应无欲无求地学习,不断反省自己的不足,而不是质疑师父的教导。
-观察与考验:师父会观察弟子的气色和后天表现。气色包括先天条件和宿世积累的善缘,而后天是否勤勉、听话则是师父重点考察的。师父的每一个细微动作和话语,弟子都应竖起耳朵谛听,并尽力做到师父吩咐的事情。
-层层递进:道门中的学习常采用“剥洋葱法”,即师父先传授基础内容,待弟子学得差不多后,再根据其行持的火候,逐渐深入教导更核心的内容。这种方法有助于弟子稳扎稳打,逐步领悟修行的真谛。
-规矩与实践:师父会教授弟子各种规矩,这是参访云游、问师求学的基础。弟子需要在实际生活中践行这些规矩,磨炼自己的心性,扩大自己的眼界。丛林修行是其中的重要环节,但久恋丛林易生惰性,因此师父会在适当时机将弟子赶出去,促使其进一步修行。
-道德经学习:道德经是道家思想的精髓,通过学习道德经,弟子可以了解道家的核心思想及修行方法。这是道家修行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师传体悟:除了经典学习外,师父的个人体悟和修行经验也是弟子学习的重要资源。弟子在遇到困惑时可以向师父请教,师父会根据自己的修行经历给予指点和启发。
-内功修炼:道家修行强调心性与形体的协调发展。弟子需要通过静坐冥想、练习养生功法等方式来修炼内功,使心神平静,感受自身和宇宙的能量。
-外行积德:外在的行持同样重要。弟子需要在日常生活中行善积德,以无心的状态去做善事,积累功德。这不仅是修行的一部分,也是道家伦理精神的体现。
-敬畏之心:道家修行是敬畏天地、敬畏生命的过程。弟子需要始终保持一颗敬畏之心,才能更好地领悟道家思想并践行修行之道。
-顺应自然:道家强调顺应自然规律,不强求、不妄为。弟子在修行过程中应遵循自然之道,以自然的方式去生活和修行。
综上所述,道家师父教导弟子修行的方式是多方面的、综合性的。弟子需要在尊敬师父、听从教诲的基础上,通过经典学习、师传体悟、内功修炼和外行积德等途径不断提升自己的修行境界。同时,保持敬畏之心和顺应自然规律也是修行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原则。
"学之道国学平台"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服务模式,课程丰富多样,涵盖道门风水、财运文化、道家修行、辟谷养生、梅花心易、易经文学、企业风水、姻缘八字、面相学、道医、武当武术、八字命理等多个领域。
相关资讯
以古今江湖豪侠为主题的游戏中常见流派搭配推荐探索不同流派的玩法
江湖豪侠是许多游戏中备受欢迎的角色类型之一,玩家可以扮演这些英勇无畏的人物,在游戏世界中挑战各种恶势力。而在以古今江湖豪侠为主题的游戏中,不同流派的搭配也成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