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拳须从无极始
太极拳,“练拳须从无极始,阴阳开合认真求”这句话,犹如一盏明灯,为太极拳学习者指引着方向,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一、“练拳须从无极始,阴阳开合认真求”的内涵解读
这句话既指出了习练太极拳的入门途径,又点明了太极拳的核心所在,同时还揭示了太极拳的内功拳性质。
练太极必先求无极,先练无极后成太极。不从无极入门,难以真正领悟太极拳的精髓。太极的本质特征是静极生动,外静内动,静中有动。动静便是阴阳,阴阳便是太极。阴阳分而天地立,阴阳相合,万物化生。求无极的方法就是静站无极桩。在环境幽静、空气清闲之处,自然站立,周身放松,屏除杂念,收心求静。让自己心定神宁,身心虚静,物我两忘,进入一片空空洞洞的无极象。待到至虚至静时,静极生动,动则太极生焉。坚持不辍地静站久站,于无形中渐生太极一气,感而遂通,功力与灵气俱增。
阴阳的对立统一就是太极,开合是使阴和阳矛盾的双方达到统一的方法。开合运阴阳,认真细心地求“阴阳开合”是练好太极拳的关键。太极图的本质特征是阴阳互济,动静相兼。通过阴阳开合的练习,能够体会到太极拳中阴阳的变化和相互作用,从而更好地掌握太极拳的技法和内涵。
静中生动,动中求静,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太极拳既注重静态的桩功练习,以培养内心的宁静和身体的稳定;又强调动态的招式演练,在运动中感受阴阳的变化和力量的流转。动静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体现了太极拳的独特魅力。
既练内功又练外功,既练太极之气又练太极之形。内功的修炼包括呼吸的调整、气息的运行、意念的引导等,通过这些方法来培养内在的能量和精神力量。外功则注重身体的姿势、动作的规范和力量的运用,以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协调性和爆发力。内外兼修,使太极拳练习者在强身健体的同时,也能提升自身的修养和境界。
既练先天又练后天,既练神又练精与气。性命双修是太极拳的重要理念之一。先天指的是人的本性和天赋,后天则是通过学习和实践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太极拳的修炼不仅注重身体的锻炼,更强调精神的修养。通过练习太极拳,可以培养人的意志品质、道德情操和心理素质,达到身心合一的境界。
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人们的生活充满了压力和焦虑。静站无极桩可以帮助我们屏除杂念,收心求静,让内心回归平静。只有在内心宁静的状态下,我们才能更好地感受身体的变化,领悟太极拳的精髓。
通过长时间的静站无极桩,我们可以逐渐提高身体的感知能力。能够更加敏锐地察觉到身体的微小变化,如气息的流动、肌肉的紧张与放松等。这种感知能力的增强,对于太极拳的练习至关重要,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动作的要领和发力的技巧。
(三)为太极拳的练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无极是太极拳的基础,只有先打好无极的基础,才能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太极拳的招式和技法。静站无极桩可以帮助我们培养正确的身体姿势、呼吸方法和意念引导,为后续的太极拳练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太极拳的招式中,处处体现着阴阳开合的原理。例如,太极拳的起势,双手由下而上抬起,为开;双手由上而下落下,为合。在整个招式的演练过程中,身体的左右、前后、上下等各个方向都存在着阴阳开合的变化。通过认真体会这些变化,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太极拳的节奏和韵律,提高招式的连贯性和稳定性。
太极拳的发力并非单纯的肌肉力量,而是通过阴阳开合的原理,将身体的内劲有效地发挥出来。在发力时,先合后开,将力量聚集于一点,然后瞬间爆发出来。这种发力方式既具有强大的攻击力,又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体现了太极拳以柔克刚的特点。
呼吸是太极拳练习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呼吸的调整,可以更好地配合身体的动作,增强太极拳的练习效果。在呼吸中,也存在着阴阳开合的变化。吸气为合,将气息纳入体内;呼气为开,将气息排出体外。通过合理的呼吸调整,我们可以使身体的内气更加顺畅地运行,提高身体的能量水平。
总之,“练拳须从无极始,阴阳开合认真求”这句话为太极拳学习者提供了宝贵的指导。通过从无极入门,认真体会阴阳开合的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太极拳的技法和内涵,实现强身健体、修身养性的目的。同时,也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做出自己的贡献。
凡是练过武术的,无论您自学,还是武馆学艺,又或者公园和老师傅学习,不管练太极、形意还是八卦、基本上都要站桩,那么第一个桩或许就是无极桩了。想从无极桩练出功夫,想练出内劲就要晓得其中的变化,每个变化都对应一种气机的运转,每个运转都对应一个劲路。这一关过不了,练太极拳别想入门。所以说无极桩是包罗万象的,包罗万象,才可以变化万千,始于无极,而止于无极,是无中生有。
乃万势之母,养气强身,最为有益!
故,通悟功夫独推无极桩体系,愿有缘人懂吾良苦用心能
站桩就好像种树一样,把种子种下,保证阳光和水,种子自己会慢慢长成大树。
通悟功夫无极桩体系是从无极固根培元桩开始,后慢慢增加要领,把十二大关节一个一个调整过来,把各脉各经的大筋都挑起来,使功夫自然就上身。
虽然只是五组小动作,但却是三步修练之法,能让每个习练者充分体悟到桩功的松、紧、动的变化!每一个动作每桩法各有偏重,如:松求的是人体的身心健康状态、紧桩求是六面力和间架结构、动求的是“全力以赴”状态,亦即全身力量都进入有效工作状态的状态, 三步功法环环相套,会让习练者用最有效的方式轻松达到养生的目的并找到内家拳门径!初学者究当就有形之姿势入手,学习久之着熟懂劲,必当,悟真理,求真源,融会贯通,才能步入于神化之境。动静万化不离根,风雨雷电神气象,浑然一体出真功。

古武咏春拳配合的内功,内外双修才能成为武道宗师
两腿自然分开站立,略与肩宽。肩平,全身肌肉和大小关节放松。两手自然下垂,掌心相对,手指并拢,尤其是中指与无名指并紧(沟通中指手厥阴心包经与无名指之手少阳三焦经),鼻呼鼻吸,不故意压抑。全身入静,无须意守丹田,顺其自然。嘴唇轻轻合拢,舌尖自然轻顶上鄂(沟通任督二脉),两目微闭平视(高视则气上,下视则气下)。
在预备式的基础上,两手掌四指并拢,拇指翘起,曲前臂缓慢地自体侧运至体前贴身提起,掌心朝天拇指翘立,升至胸前。自然翻掌,掌心朝地,把大拇指扣向掌心,缓慢放下至还原。自然呼吸,还原后再做第二次,如此回圈,可连续做6。此式功能:可使手三阴、三阳经脉的气机同时运行,促进脏腑气血运行。由于大拇指向上翘起,可使手太阴肺经的气机从少商穴移动至中府穴,促进肺循环,加速肺内氧气与二氧化碳的交换,促进吐故纳新的作用。
在上式深呼吸的基础上,双手垂直成勾手,紧贴股骨,用手腕向后屈上提。同时两脚跟向上提起,用前脚掌支撑全身重量。自然呼吸。随后,慢慢还原成预备式。连续回圈做3次(此式在五式、七式、九式、十一式、十三式后都要做一次,即在每式后都要重复做一次)。此式功能:使足阳明胃经,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足厥肝经,使足三阴三阳经脉气机运行。
在上式的基础上,双手平提胸前,手心向下微握拳。自然呼吸。以腰为轴向左侧 转体,右手弯曲置于左肩前,左手伸直外展。自然呼吸。再转回正面。双手放下 还原。完成左转体后,接著做右转体,动作相同,方向相反。左右各3次。此式可以调理肝气,主治肝气郁逆,胸肋疼痛。
紧接上式,两臂在两侧成一字平肩举,掌心朝天,呼吸自然。然后以腰为轴,躯体缓慢向左侧斜侧倾,同时左臂下垂左身旁,右臂随体侧连续上举过头。呼吸自然。身体缓慢恢复成双臂在两侧平肩举,呼吸自然。双臂下放还原。然后作侧体右侧倾,动作相同,方向相反。左侧3次,右侧3次。此次功能可以调理脾胃,中散气。主治:脘腹胀滞,消化不良。
紧接上式,重复第三式动作一次。
在上式的基础上,双手上提,自然呼吸。身体倾前,伸左手掌,掌心朝天,从右侧向左划弧。呼吸自然。接著,身体向后仰,左手随身体后仰划弧从背后绕后上头顶过百会穴,躯体转回正面,左手随身体回原划弧回到腰部,掌心自始至终朝天。呼吸自然,左手回到腰部后,即出右手划弧回揽腰际,动作相同,方向相反。左右各3次,交叉进行,一式完成后掌心才慢慢向下,双臂慢慢下垂至体侧还原,呼吸自然。此式可扶阳生气;舒筋活络,主治气滞血瘀,经络壅塞(尤其是腰部损伤)。
在上式的基础上,重复第三式动作一次。
在上式基础上,两臂上提,掌心朝天,经腹前上胸部。呼吸自然,上提至胸前时,手掌背相对,指尖向上,呼吸自然。双手掌沿耳旁向上伸臂,过头顶。呼吸自然。手臂伸直后,手掌转向正面,半握拳,从正面慢慢下降至与肩平。双拳化掌,掌心朝地,双肘分别向背扩胸一下即恢复原状,然后从胸前慢慢下按至腹部,呼吸自然。接著双手从腹部下垂到身侧还原。接著再做第二次,反复做6次。此调理肺气,舒胸解郁。主治气紧、气喘。
在上式的基础上,重复第三式动作一次。
在上式的基础上,两臂上提,掌心向上,经腹前上提胸部。呼吸自然。上提至胸前时,手掌背相对,指尖朝天,双掌沿耳旁向上伸臂,过头顶,呼吸自然。两臂伸直向左右外侧划弧下降,同时双腿蹲下,双手掌划大弧到膝前合拢,掌心朝天。呼吸自然。随即慢慢站立起身,双掌掌心向下,慢慢下放,自然呼吸。两臂亦慢慢垂直还原。然后再做第二次,反复回圈做6次。此式可养阴活血。主治气血亏虚。
在上式基础上,重复第三式动作一次。
两手掌心互搓10次,双手以指为梳,梳头5次。功毕,休息10分钟,可再练第遍。
阴阳双修内丹功
阴阳双修内丹功为秘传的一套系统完善的男女(夫妻)双修功,原载于本站(中华气功养生网)旧版,许多网站转引后都不尽完整,因此特把其筑基、双修两大部分内含的九个功法再次完整整理出来,了供赏析。
阴阳双修内丹功正常百日即可修炼成功,功成后能增强免疫能力,寒暑不侵,饥饱不迫、精力充沛、肌肤润泽健美、夫妻琴瑟和谐性生活质量提高(男可达精满不漏,想射则射,不影响生育;女可达玉门紧锁、松紧自如),并对阳痿、早泄、前列腺炎、性冷淡、阴道松弛、生殖器短小等症状有特殊疗效。
“阴阳双修”三字决
这个道,非常道。性命根,生死窍。说着丑,行着妙。人人憎,人人笑。大关键,在颠倒。莫厌秽,莫计较。得他来,立见效。地天泰,好征兆。口对口,窍对窍。吞入腹,自知道。药苗新,先天兆。审眉间,行逆道。渣滓物,自继绍。二者馀,方绝妙。要行时,令人叫。气要坚,神莫耗。若不行,空老翥。认得真,老还少。不知音,莫语要。些儿法,合大道。精气神,不老药。静里全,明中报。乘凤鸾,听天诏。
清晨:“平坦之气至清”,面对东方旭旭生起的朝阳,练功一个小时。
站式: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膝关节略微弯曲,即“直而不僵,曲而不弯”。滑利,腰椎生理曲线便直,胸微含,肩肘松沉,下颌微收,百会上顶,两手自然分开,腋胁空,两手中指落于裤中缝两侧。
坐功:双盘、单盘、自由盘或坐在椅子上均可。
意念:目观东方朝阳(注意两眼微开),意念太阳的光能随着呼吸由天目(两眉正上方)源源不断地进入体内,存入丹田(小腹腔正中心)。
调息:呼吸——采用停闭呼吸法鼻吸鼻呼。即吸气(缓缓吸气,谓“吸之绵绵”)——闭息(闭息时间应由短而逐渐长)——呼气(慢慢将气吐出,谓“呼之微微”)——闭息。下腹部随呼吸自然收缩和鼓出。
操作:摆好姿势(站式或坐式),面对东方,全身放松(裤带解开),缓缓用鼻吸气,同时意想太阳之光能源源不断地由天目源源不断地进入体内,存入丹田。吸气时小腹尽量鼓出,至不能再吸时为止。闭住气息,意念下丹田有一个小太阳,光灿灿,与东方之朝互相辉映。闭息至不能在忍,再缓呼气,意想身体内浊气自双足心排出体外,同时小腹向内收缩,至气已呼尽,肚皮好象贴着后脊柱时为至,闭息,至不能忍受时为止。如此反复练习。操练时间每次不得少于一小时。
要点:1、吸气时意念太阳光能源源不断地由天目源源不断地进入体内,存入丹田。
2、吸气完毕后闭息期间意守下丹田之小太阳,同时兼顾东方之朝阳。
3、呼气时肚皮自然内收,闭息时感觉进入了空虚境界。
要求:1、呼吸与意念配合熟练。
2、一月内要达到闭息一分钟以上。
3、下丹田发热,两肾及跃阴库发热,命门、百会、天目等大穴跳动。
4、全身有光感,似电闪,似雷鸣。
注意事项:1、练功前一定要净身,除去一切负担,心情愉快。
2、选择空气新鲜的平坦安静处。
3、“朝采太阳之气,晚采月亮之气”。可根据各人身体素质的特点对症练功,即缺阳者采太阳之气,缺阴者采月亮之气,有所偏重,但不能偏执,应阴阳兼采。
4、呼吸要“均、深、细、长”,初要求听不见呼吸气息声,进而要求放一鸿毛于鼻前而不动。闭息要循序渐行,不要硬性闭息,以免造成胸闷等偏差,更不能以锁紧喉头闭息,一定要将气压于下丹田。
5、练功后,再全身循经拍打十分钟,以疏通气血通道。
本功适合中、老年人,是一种生精液功法。
姿势:站式、坐式或卧式(仰卧,双手交叠在丹田穴上)。
意念:观想宇宙之正气从头、颈、肩、胸、腹、腿、足由涌泉穴排入地中无限深。反复三次,此即洗身排浊。
相关资讯
勤修内功长智慧苦练外功更便民副中心“内外双修”升级智慧城市管理
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秩序混乱、环境污染、公共服务掉队、幸福指数下降问题?通州区创新城市管理方式,上线运营智慧城市管理,从此,空气质量监测、共享单车使用情况、路侧停车收费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