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新闻 >> 正文

益寿延年晒抖功

更新时间: 2025-07-17 17:57:39

阅读人数: 273

本文主题: 太阳功法修炼方法

俗话讲得好,百练不如一走,百走不如一抖。晒抖功是民间正骨医师崔同兴先生传授的养生小功法,有补阳气、祛寒湿、舒筋脉的作用,可使经脉气血通畅,适合于阳气不足、寒湿偏重的人群,也适合于颈肩腰背不适的“久坐族”。晒抖功中的抖动法与八段锦中的“背后七颠百病消”有些类似,单纯抖动就是很好的养生方法,踮脚抖动同时晒太阳,借天之阳气补人之阳气,养生保健作用更为强大。

《黄帝内经》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阳气像天上的太阳一样,决定着人体的生死。阳气是人体物质代谢和生理功能的原动力,是人体生殖、生长、发育、衰老和死亡的决定因素。人体有了充沛的阳气才能够精神饱满、充满活力、行动敏捷、身体强壮。阳气充足,人就强壮;阳气不足,人就会生病;阳气完全耗尽,人就会死亡。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阳气会逐渐亏耗,同时不良的生活习惯也在损害着人体的阳气。过食寒凉、夏天过多吹空调、缺乏运动等不良习惯使得现在阳气不足、寒湿偏重的人们越来越多,其表现有身体疲乏困重、精神体力不好、白天犯困、晚上则失眠多梦;经常腰膝酸软、手脚冰凉;大便不成形或黏腻、容易腹泻;女性白带增多、痛经;四肢关节疼痛、颈肩腰背酸痛、小腿抽筋等症状。

“万物生长靠太阳”,温暖的阳光可以补充人体的阳气。晒太阳能够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的能力,调节中枢神经,还可以促进对维生素D 的吸收,帮助人体摄取和吸收钙、磷,有利于促进骨骼正常钙化。通过晒和抖,人体接受阳光的普照和恩赐,把身体的寒湿排出去,把失去的阳气补起来。这个方法可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而且晒太阳补阳气也不会出现“上火”的症状。

脚趾是足三阴(肝、脾、肾)和足三阳(胆、胃、膀胱)经交汇的地方,操作时两脚十趾抓地,可刺激脚趾部位的阴阳经脉,调节相应脏腑的气血活动并改善其功能。人的腿部肌肉发达,肌肉中又有大量血管,在上下踮脚时,腿部肌肉就会一紧一松。当肌肉放松时,来自心脏的动脉血液会增加向肌肉的灌注量;当肌肉收紧时,会挤压血管加快静脉血液回流心脏,从而促进血液循环。

人体后侧有“阳脉之海”的督脉和经络穴位最多的足太阳膀胱经(共67 对穴位),踮脚抖动,可刺激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有助于疏通整个背部的经脉,缓解后背的紧张、酸痛。督脉和膀胱经是入脑的,本功法也有健脑之功。从现代医学来分析,支配内脏的神经从脊柱发出,脊髓和大脑是人体神经的中枢,人体的五脏六腑均受神经影响。踮脚抖动,其力由脚趾经下肢各关节向上传递至人体脊柱的各椎体以及大脑,在传递中可震动脊柱和大脑,刺激人体中枢神经。该功法可通过经络和神经两个不同的系统,改善人体各脏腑的气血运行,促进脏腑的生理功能,增强人体体质。因此,晒抖功有畅通气血、益寿延年的作用,对头痛健忘、怕冷、腰背痛、颈椎痛、失眠、慢性胃炎、骨质增生、慢性肠炎、疲劳综合征等慢性病,能起到较好防治效果。对调控血脂、降低血糖和血压,也有一定的帮助。

1.全身放松,排除杂念,口唇微闭,牙齿轻叩,舌抵上腭。背对太阳,自然站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脚尖朝向正前方。

2. 两个后脚跟抬起,十个脚趾抓地,两手自然下垂,头部略后仰。

3.身体上下抖动,以脚趾和膝盖为轴,发动全身上下各部位的肌肉和内脏的抖动,脚后跟上下起伏但尽量不落地。

4. 操作时间因人而异,以全身微微出汗为度。

1. 要穿着衣服,不宜裸露皮肤。地点最好选择空气清新的公园、草坪,也可以在屋子里隔着玻璃做。做完此功法会出汗,但不宜大汗淋漓,要注意避风寒,及时补充温水。

2. 幅度不宜太大,频率不要太快,全身放松,做柔和、小幅度的抖动,使紧张的脊柱和内脏放松地抖动起来。

3. 晒太阳虽有益身心健康,但也不应长时间地曝晒。吸收少量阳光能“养形养神”,让人健康有活力,过多则耗精气神,还有患皮肤癌之虞。上午9 ~10 时和下午4 ~ 5 时阳光正好,是晒太阳的最佳时间。应随季节变化,根据自身情况来决定晒多久才能获得好的效果。

4. 有些人踮脚抖动开始会觉得小腿特别酸沉,是膀胱经不通,坚持练习,小腿酸沉会逐渐缓解、消失。有些人做此功法以后会打喷嚏,流出清水一样的鼻涕,有些人还会流眼泪,其实这都是在排出阴寒凝滞的东西。还有些人做此功法会觉得腹内发热,肚子里咕咕响,这都是推动人体气血运行的结果。

5. 对于虚弱的老年人或骨质疏松者,要注意循序渐进,以自我适度为宜,不要强行,见好便收。如果站不稳,可以扶着东西练习,避免摔倒。饭后半小时内不宜练习。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也由柔软逐渐变得僵硬起来,经络气血也变得不通畅, “不通则痛”。通过晒抖功的练习,可以不断放松身体,使经络气血变通畅,进而“通则不痛”。

益寿延年晒抖功

周天功入门功法,非意通周天,练的好可启动胎息!

从古至今,在道教、医家、儒家、武术、民间等各派中,气功的操作方法之繁复不下千种。但其中有一种方法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则是周天功。在历代有关气功文献记载中,周天功也较为详尽,且有专著,并且周天功的思想散在其它各种功派中。在现今一些功法也吸收了周天功的思想,如胡耀贞的气功,李经梧的太极内功,李少波的真气运行、因是子静坐法等功法。周天功的思想散在各种功法中,可见其影响之深。

周天功散发着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其来源于道教,具有上千年的传承,经过历代练功家的整理而成熟。经过近代疗养院的气功医疗实践证明,其有优秀的保健作用以及治疗疾病的功效,在增加智慧和陶冶情操等方面,都有较优秀的效果。

周是环绕一周的意思;天,古人观察天体运行,是呈现一环形,如太阳的运行。“天人合一”是中国较早的哲学思想,因此古人认为人体是个小天地,在人体中也有某一因素不断地周而复始地在周身运行,叫做“气机”;功:是操作的意思,指锻炼方法,也称功夫。总的意思是指“气机”呈一环形来运行,循行于经络之中,周而复始,环流不已,故“名周天功”。

此周天功入门功法是一套基础功法,但同时又是一种深层功法。基础还是深层,唯在于练功者的入静深度不同,浅者可收保健治疗疾病等功效,高者可几达胎息(启动胎息是丹道修炼后天返先天的一个重要指标)之效果。

初学练功的人以平坐椅上为佳,或者自然盘坐为宜,站式或卧式次之。卧式用于病重和体质过弱者,或者临睡觉之前练周天功。

平坐式:臀部坐在方凳或椅子的前1/3或前1/2,上身正直,两腿平行分开,与肩部同宽,两手轻放在大腿上。要注意一点,最好拿一个软垫放在凳子上。

盘坐式:在床上(硬板床)或地面上(需铺坐垫)均可盘坐。

(1)散盘:臀部以软垫垫高,这样上半身向前倾一点,两腿交叉盘起,左上右下或右上左下均可,两手可放在膝盖上或者互相轻握,放于小腹前。

(2)单盘:将左脚放置在右腿上,或将右腿放置在左腿上,其余同散盘。

在散盘和单盘坐,双腿的上下次序应经常变动。如这次左上右下,下次可改为右上坐下。

静坐者整个练功过程中,上半身应正直,全身放松,松肩,头放中正,不前倾后仰。

1,眼睛平视前方,然后轻微闭上,以微留一线为宜。

3,从头到脚慢慢感觉自己已在放松,要尽量放松,然后再从脚慢慢一点点地放松到头。细细感觉自己是否很放松了。抛开其它一切与练功无关的念头,然后心中要明确告诉自己,默念一次“我要开始练功了”

呼吸采用自然呼吸。所谓自然呼吸是指与平时的呼吸一样,不去过分关注它,心一平静,呼吸自然调整到均匀、细微的境界。

意念注意小腹肚皮的轻微起伏上面。人的小腹的肚皮在呼吸的时候呈现轻微的起伏状态。初练,吸气轻微鼓起;呼气,轻微内陷,注意力即放在整个起伏的过程,不可勉强,不去故意增大起伏的程度,要顺其自然。

练习此功法,注意力要集中在此。如心中想到别的事情,那就是错了,要赶紧把心收回重新放在上面。如此,心越来越静,呼吸越来越慢。

决定不练了,要明确告诉自己,心中默念:“我不练了,我要收功了。”然后可保健按摩:

两手五指并拢,以先下后上的顺序搓擦面部,如同洗脸之状,直至面部轻微发热,可以起到条畅气血、振奋精神、美容驻颜的效果。

两手心捂住耳窍,不使漏气。以双手十指按于脑后,然后双手食指压住中指,再以食指由中指往下叩脑勺。如果耳膜无损,即可听到咚咚如同打鼓的声音。鸣天鼓可使耳膜得到震动,可以起到保持听力的作用。

轻微转动眼睛,顺时针旋转后逆时针旋转。如果眼睛转动不起来,可以先看下面,然后看左面,再看上面,再看右边,这样越看越快,眼睛就转动起来了。运眼睛可以起到保持视力的作用。

按照先腮齿,后门齿的顺序,双齿轻微相叩。一下一下,不可过急。可以起到固齿的效果。

两手握拳,大拇指放于食指之上,以两手大拇指的外侧,从山根穴直至鼻翼的迎香穴部位,从上到下,依次擦动。可以起到防止感冒,治疗鼻炎的效果。

丹田,肚脐之略下部位。两手相叠,男左女右(即以男左手压右手,女以右手压左手),先以顺时针揉动丹田,然后反手男右女左(男以右手压左手,女以左手压右手),逆时针揉动丹田。顺逆时针各18次。可以起到增加内气,治疗肠胃疾病的作用。

最后,慢慢睁开眼睛,起身散步即可。

1、整个练功过程中,以顺其自然为原则。

2、刚开始,每次可在二十分钟左右,然后逐渐延长时间,以自己不感到烦闷为度。每次在四十分钟左右。原则上,每天两次,如为了治疗疾病,应增加时间与次数。每次静坐的时间应不超过两个小时。以早晨5点至7点为最佳时间,如无此条件,早晚练功即可。

3、应重视收功,在实践中,有个别练功者功后出现乏力或头晕之症状,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没有重视收功。

4、本功法看似简单,但无教师教授以及解答疑惑,请勿练习。

1、功前半小时停止一切较剧烈的体力和脑力活动,解掉大小便,功中不可久忍二便。

2、练功中禁忌穿紧身衣裤和当风而坐(卧、立),以免受凉。要宽衣解带,解开腰带等,除去首饰、眼镜、手表等物,以免影响练功入静和气血运行。总的原则是不要束缚自己。

4、禁忌房事过度。如果是为治疗疾病而练功,在开始的一百天要禁止性生活。病愈后要有节制。从古至今练功者都重视此点。同时注意不可久卧、久坐、久站、久行,要动静结合,练养相兼,劳逸适度。

5、练功房内温度不可过热或过低,保持空气流通。避开坏天气和嘈杂环境练功。狂风大雨、雷电交加之天,无论室内外都不宜练功。

6、禁忌饱食和饥饿时练功,饭后半小时之内不可练功。

7、禁忌在大喜、大怒、大悲、忧伤、惊恐、过虑等七情干扰时练功。

8、练功时禁忌昏沉、入睡、和贪恋功中景色。昏沉和入睡不能收到任何效果,如出现昏沉严重、暂时停止练习,等精神较佳时候再练习。功中出现欣悦、舒适之感不可随意加长练功时间,正常情况下最多不应超过两个小时。在练功过程中,应避免别人干扰自己。

金光法:道家方术不传之秘,揭秘古法修真,开启身心金光之道!

金光法,是道教方术中一种古老而神秘的修炼方法,自古以来便为修真者所珍视,它不仅有助于修身养性,更能调神辟邪,为修真者的修行之路提供坚实的保障。

金光法,顾名思义,是一种能够激发体内金光,增强阳气的功法,它的修炼无需长时间的投入,每日静坐或站功时,只需抽出片刻时间,便能感受到其带来的身心变化,这种功法简单易行,却又深具内涵,是修真者不可或缺的重要法门。

金光法的修炼过程,如同点燃一盏明灯,照亮身心,在修炼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通过启师立志法和悔过迁善法的修持,净化心灵,树立正念,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调动神之腑和神之脏,修持离中之阴和心中之阳,进而激发体内的金光。

当金光逐渐生成并扩散时,我们便能感受到一种强烈的阳气在体内流动。这种阳气不仅能够保护我们的身心,更能抵御外界的干扰和侵害。在修炼的过程中,我们会逐渐发现,自己的感知能力得到了提升,即使在睡眠状态,也能感知到周围的情况和动静。

金光法的妙用,远不止于此,它不仅能够趋吉避凶,预先知警,更能抵御外魔的侵扰和干扰。对于初修者来说,修炼金光法更是必不可少的一步。它能够帮助我们调动身内的心神阳气,形成一道坚实的防御场,保护我们免受外界的伤害。

然而,金光法的修炼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持真言、炼功法,通过长期的积累和坚持,才能逐渐体会到其中的奥妙。

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火候的掌握和调控,避免因为修炼过度而导致身体不适。

在修炼金光法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意保持身心的松、静、自然。只有当我们真正做到身心放松、意识清晰、呼吸自然时,才能更好地调动体内的能量,激发金光的生成。

总之,金光法是一种极为珍贵和实用的修行法门。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保护身心、增强修为,更能让我们在修行的道路上更加稳健和从容,只要我们用心修炼、持之以恒,相信一定能够体会到其中的奥妙和神奇。

此法阳气颇足,每日修1-2次即可,热力过足时应缩短时间调控好火候。

此功法修持见验,达到各项效应后最少应巩固七日。

然后每七天中应复习性修持1-2次,巩固效应,直至完成命功修证。

在每次正式修炼之前,应该先对自己过往所做的一切进行反省、忏悔,这样可以把灵魂、灵体中负面的东西清理出去,这是洗心的一种方法,所谓“洗心革面”。

把过去的一些错误挖掘之后清理出去,对做得不好的事做个忏悔,这样入静的时候容易进入特别的境界,可以把元神调动出来,这对未来更深一步地调动元神有重要作用。

在修炼过程中人们得到的感应不一,有的强有的弱,比较弱的道友就是自身的身、心、灵魂里还有些障碍没有清除,所以这种清理是很必要的。

反省、忏悔后,进入调身、调心、调息的松、静、自然三调阶段。

其一为主观意识放松,这是主要的放松环节。

思想放松、精神放松、情绪放松,要求心不外想,眼不外视,耳不外听。

其二为形体放松,形体的放松有利于意识的放松,意识和形体的放松有利于人体本体全息系统和隐态生理组织系统以及质元类物质的调动。

身体的毛发、皮肤、肌肉、筋腱放松、血管、神经放松、骨骼放松、五脏六腑放松,后天松,先天动,后天松,易行功。

应做到全身内外,形体和精神无处不松,松是入静的基础,修习者要认真去体悟,静,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心性清静,形体清静,环境安静。

三者缺一不可,不然就难以达到真静、灵静的境界。

后天静,先天萌,真静境,性灵通。

自然,是指修炼时由有为阶段进入无为阶段的调整,是指武火修炼后的文火阶段,要求呼吸自然,思想自然,形体自然,顺其自然,自然而然,这样才能充分解脱识神的束缚,进入识神和性体同步修炼的佳境。

进入松、静、自然的调整之后,接着开始修炼金光法。

我们就要观照,我们的心脏就是太阳刚刚升起的样子,闭上眼睛去观想,仿佛心脏不存在了,那个地方就是一轮早上的太阳,光芒四射,把我们体内的五脏六腑照射得非常明亮,要去观想。

道教修行有很多的观想方法,有待于自己慢慢修炼,观想得越清楚的人可能走得更远,一开始观想不是很清楚也没关系,慢慢深入。

大家想一想,我们的心脏不存在了,那个地方是早上的太阳,不断地发出金光万道,把整个身体照亮。慢慢发现整个身体都不存在了,好像整个身体就是光芒,要学会观想,反观内照。整个身体都被光线所融化,身体就是光线,就是一团光能。

这样想一会,然后让这个太阳的中心点从刚才的心脏位置缓慢移动到膻中穴(胸部两乳中间,也就是中丹田),就是太阳的中心,最亮的地方、能量的中心点从心脏位置慢慢到了膻中穴。然后定在这里,光芒四射,照亮全身,要去体会那种能量,一定是早上的太阳。

停上几分钟之后,又要观想这个能量的中心点从膻中穴慢慢地向下移动,到了下丹田,定在这里。

这是一条路线,从心脏开始,能量的中心点不断地发光,向全身发光,到了膻中穴继续向外发光,然后到下丹田,最好能够观想得历历分明。

然后想着这个光线不仅照亮自己的全身,全身都笼罩在光芒之中,其他的东西都不存在了,只有这个光;然后把这个圆形的光慢慢放大,从我们的身体开始越来越大,最后,前后左右上下从一米、两米、三米逐渐放大。

整个人变成一个球体,下丹田成为这个能量库的中心点,然后身体全部被笼罩在金光之中、能量之中。从下丹田透过五脏六腑,透过全身的三百六十五个穴位、八万四千毛孔,不断地向外扩张。整个前后左右上下,所有方位是充满光芒的一个球体,要观想清楚,保持在这个境界里面。

要学会定静,自己整个的状态要定静在里边,只感觉笼罩在光能里,没有其他任何杂念,只有这万道金光,以下丹田为中心点向周围放射。

最后,不要修炼太久,就要把这个光芒慢慢向内收,想着前后左右上下的光变小变小,之后回到身体里边。把这种能量、光线通过毛孔回到身体里,一定要把所有的光芒收回来,回到下丹田,要观想出来。

这样就把外界的天地之灵气顺便带回了体内,我们就受益了,就得到好处了,这样经常地训练,我们的境界就会越来越高。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