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中心举办行走的思政课“四史”主题教育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5月6日,美育中心举办教育部美育、体育浸润行动计划——行走的思政课“四史”主题教育,组织帮扶学校纳卜藏小学、邦巴完全小学100余名学生实地观摩学习。
同学们来到“两弹一星”精神展览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学生们了解到“两弹一星”研制发展的历史,看到我国无数科学家、科技干部和职工们的爱国情怀和忘我牺牲精神,即使是在最艰难的环境下,他们也不懈奋斗,用最简陋的的设备仪器创造出中国奇迹,撑起中国的强国梦。这一站,学生们通过参观“两弹一星”展览馆,感受到了“两弹一星”先驱们付出的精力和心血,对“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立志成长为勇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同学们伴随自由的春风、繁盛的花海、优美的校园景色与老师们一同参观校园文化,在工作人员带领下途径建筑风格多样的图书馆、各学院教学楼,在操场上感受学校体育文化、释放童心,合影记录美好时刻。在感受校园文化气息的同时,学校为学生们准备了丰盛的午餐,在干净卫生的食堂里,淡然沉稳的文化气息与朝气蓬勃的青春气息相辅相成。这一站,学生们通过参观师大的校园文化,感受“新时代 新师大 新梦想”的蓬勃朝气,坚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决心,成为一名有理想,有担当的新时代少年。
话剧《永怀之歌》是我校大学生自创自编自演的现实主义题材话剧,是新时代学校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创新举措和推进爱国主义教育的旗帜性校园文化品牌。 以“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主要事迹为主题,还原再现特殊时代背景,生动展现了郭永怀先生参与研制“两弹一星”的学研之旅、情感之旅和奋斗之旅,再现了郭永怀高尚的情操和品质,讴歌了他令人永怀的人生。永怀先生就像一座高高矗立的灯塔,指引着我们人生前进的道路。学生们表示,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有义务也有责任将“两弹一星”精神这个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永远传承发扬下去,要学习革命英雄的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培养家国情怀,以实际行动书写精彩的青春篇章。
通过落实教育部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贯彻办好思政课的各项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构建“螺旋上升、循序渐进”的一体化育人格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直抵人心的力量就是市场竞争力
尽管排片场次相对较少,但《第二十条》在热火朝天的春节影市中一路狂追,而且大有后来居上之势,堪称中国影市的一段“传奇”。
何以《第二十条》?无疑是因为这部影片有一股直抵人心的力量,让人感动、催人泪下、引人深思,从而在线上线下形成好口碑,经口口相传,其观众群不断扩大,助力其向最强者发起冲击。
具体而言,别具一格的现实主义题材,是《第二十条》的成功之道。它从人们最关心的问题切入:遇见歹徒作恶行凶时,路人是见义勇为还是一走了之?不少人回答时可能会犹豫不决甚至选择后者,因为他们担心自己没有能力、没有胆量去制止坏事的发生,也担心自己出了事情而得不到法律的保护。既然大家都关注、关心这个问题,影片就具备了赢得观众的潜质。
那么,《第二十条》就把人人关心的、却又不为人知的幕后故事讲给我们听了。既然大家都关注见义勇为,那么刑法“第二十条”就自然会引起关注,即如何以“第二十条”来判定防卫是“正当”还是“过当”?影片没有进行法律说教,而是通过“一主两辅”三个故事,引出了法律界对“第二十条”的认知转变过程。“一次犯罪污染的是一条河流,一次错误的裁决污染的是整个水源”,这句掷地有声、动人肺腑的话语,道出了韩明等检察官为维护公平正义而进行的执着探索,也说明法治的进步来之不易。正是看到了一幕幕话语感人、情节抓人的生活画面,观众才有了很强的代入感并沉浸其中;正是有了跌宕起伏、先抑后扬的故事,影片才有了好的口碑和高分好评。
最值得一提的是影片的情绪价值。大到维护公平正义,小到同情弱者、抨击丑恶现象,这都引起了观众的共鸣和共情。现实主义题材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否则就会变成干巴巴的说教。《第二十条》重视对“情”的烘托,从而吸引观众由情及理、由理及法。它通过对韩明、吕玲玲、郝秀萍等人物的艺术性塑造,让他们看似小人物却并非小人物,看似弱者却又异常勇敢,看似处处小心实则有一颗坚强的心。因此,这部影片就像一台功能强大的挖掘机,源源不断地把观众的同情心、正义感以及欢笑眼泪“挖”出来。而“笑中带泪、悲中有爱”的叙事风格,也极具创新性地扩大了观众群体,让不同层次的观众易于接受、乐于推广传播。
自古以来,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就相生相伴、各美其美、交相辉映,至今依然如此。而现实主义题材的魅力就在于,它能够和人们的生活相关,和观众的心灵相连,并能扣开心扉、放飞真情、弘扬大义。在这个问题上,《第二十条》做得恰到好处,这得益于导演张艺谋的上下求索。自出道以来,他就一直不断尝试摄制各种题材和不同风格的影片,有的成功了,有的却反响不佳,但他一直没有放弃艺术追求,尤其对现实主义题材情有独钟,而《第二十条》《秋菊打官司》就是这样的现实主义力作。此外,演员们对一部好影片的贡献也值得称道,雷佳音、赵丽颖、高叶、马丽、张译等实力派演员的加盟,把人物形象塑造得更加丰满,让影片更具艺术感染力。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第二十条》的成功告诉我们,直抵人心的力量就是市场竞争力,只要电影艺术家坚持不懈地从现实中发现、挖掘好题材,并且精益求精地完成艺术创作,其作品就能叫好又叫座,就能打动人心、赢得观众、收获票房。
中国现实主义题材影视拍摄基地
由张译、王俊凯、殷桃领衔主演的电影《万里归途》将于9月30日国庆档全国上映。
电影《万里归途》改编自真实事件,是首部聚焦外交官撤侨的电影。影片讲述了经验丰富的外交官宗大伟(张译 饰)与新人外交官成朗(王俊凯 饰),逆行深入战火绝境,撤离白婳(殷桃 饰)等100多位同胞的故事。
据悉,为了真实还原撤侨的最后100公里,在剧本创作阶段,剧组便走访了真正的外交官,对故事细节进行打磨。此外,电影的幕后制作也极力寻求真实,在石炭井搭出一座非洲小镇,还原出一片异域奇观。
宁夏石嘴山石炭井正是中国现实主义题材影视拍摄基地,是一个既有现代工业化的痕迹又有连绵山丘的自然风光的地方,吸引了《山海情》《我的父亲焦裕禄》《绿皮小火车》等30余部影视剧取景拍摄。
石炭井位于宁夏贺兰山北段腹地,隶属于宁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区,辖区面积356平方公里,始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素有贺兰山“百里矿区”之称,因出产“太西煤”而享誉国内外,是宁夏煤炭工业的主要发祥地之一,为宁夏经济乃至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这里有比较完整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早期工业城市一切元素,学校、医院、商店、街道、矿区、工厂、火车站、工人俱乐部,到处充满了故事,有足够的想象空间,是影视创作的天堂。近年来,随着工业旅游发展,汽车拉力赛的举办、大量影视剧的拍摄、绿皮小火车旅游项目的打造,石炭井正在变身“网红打卡地”,越来越受到了大家的关注。(中国日报宁夏记者站 胡冬梅)
相关资讯
意识流诠释下的现实主义题材越剧《我那“疯”的娘》导演俞鳗文说
本剧通过“疯娘”这一艺术形象,展现人类最质朴、最无私的母爱。故事发生在一个疯子的意识里:失踪多年的“疯娘”突然归来,寻找她名唤小树的儿子,村民全都否认,“疯娘”却坚定地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