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题材网文《大国重工》签约影视版权,好作品根植于生活
“现实主义题材创作从来都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网络作家要植根于读者,就要植根于生活。”去年,网络文学作家齐橙凭借小说《大国重工》夺得第二届网络原创文学现实主义题材征文大赛特等奖,6月29日,小说在沪正式签署影视版权合作协议,改编影视剧将于明年下半年开拍。届时,除了《逆水寒》《新水浒传》《平凡的世界》等影视作品的编剧温豪杰加盟外,原著作者齐橙也将深度介入开发过程,最大程度地助力影视剧的精品化开发。
《大国重工》聚焦重型装备领域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发展历程,曾获第二届网络原创文学现实主义题材征文大赛特等奖。
《大国重工》聚焦重型装备领域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发展历程,作者齐橙从小就对大工业很感兴趣,喜欢钻研中国工业技术发展史。“改革开放40年,中国国力大幅增强,90后、00后在拥有文化自信的同时,也希望看到反映国家发展辉煌成就的作品。”在他看来,从事现实题材写作是自然而然的选择。与传统文学相比,网络文学门槛较低,因此更容易吸引各行各业的写作者,“他们热爱自己的行业,可以写出这个行业里的精彩,写出非常感人的生活”。
近年来,中国网络文学头部平台的现实题材作品数量已经超过幻想题材作品,占平台内容的半数以上,其中,起点中文网现实题材作品占比超过60%。投身现实主义题材创作,日益成为网络文学写作者的共识。阅文集团发布的数据显示,自今年年初第三届网络原创文学现实主义题材征文活动启动以来,已收到作品3500部,参赛作者3100名,来自更广泛的地区与职业背景。“对于爱好现实题材的读者而言,大赛提供了新时代的文学样本,唤起了人们的热情和关注。”阅文集团高级副总裁林庭锋介绍,已落幕的前两届大赛,共积累了15000部参赛作品,《复兴之路》等优秀作品均已实现纸质出版,“大量优秀作品的涌入,进一步提高了文学内容储备的数量、质量,坚定了我们丰富数字阅读品类的决心”。
现实题材作品也是IP开发的热门选项。在6月18日举行的IP生态大会现场,阅文集团重点推荐了《工业霸主》《造车》《还看今朝》等11部精选IP,多数为现实主义题材。“从去年开始,聚焦现实主义题材的影视作品开始大规模走红,比如《人民的名义》《战狼2》《红海行动》,以及近期播出的《脱身》《归去来》等。”在阅文集团版权授权总监王韬看来,无论是市场还是行业,都在释放同一个信号,“打造精品现实主义题材,或将成为未来影视发展的全新破局点”。
从事法律服务工作的卓牧闲一直将创作主题聚焦于基层民警。他的作品《朝阳警事》讲述一位普通社区民警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故事,全站总点击数达292.72万,总推荐数达46.98万,凝聚粉丝超15万。其他作品《韩警官》《贼警》等也正式签约了影视改编。卓牧闲曾入伍当兵,在工作中接触过很多一线民警,深知警察工作的不易。“当老百姓遇到了困难,生命财产遭到损害的时候,第一个会想到找警察主持公道;但是警察遇到了事情,谁帮他们说话呢?想着想着我就动笔开始写了,这就有了《韩警官》。”为了写好警察故事,他经常去各地采风,了解基层民警的日常工作,“网络作家要有担当,凭自己的笔为警察说几句话”。
从《相声大师》到《戏法罗》,网文作者唐四方想写“一个真实存在却并不为人熟知的江湖”,写几个“真实存在却并不为人熟知的行当”,写几种“真实存在却并不为人熟知的手艺”。从传统曲艺的文化振兴到戏法杂技的文化传承,现实题材向来是这位传统文化爱好者笔下唯一的书写内容。“现实主义题材可不可以写?值不值得写?答案是可以写、值得写。”他说,“写作可以提出问题、关注问题、讨论问题,读者看了后去关注传统文化,这就是写作的价值。”
“网络文学想象力丰富,立足大众视角,呈现百花齐放等特点,它与现实主义题材相结合,形成了一部部与当下多数普通人的生活和情感产生共振共鸣的、人民喜闻乐见的正能量作品。”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彭卫国说。在29日举行的“网络文学现实主义大赛获奖作品影视签约仪式暨第三届大赛推进会”现场,多位网络文学作家表示,除了现实题材作品本身,更将在以幻想类题材为代表的多元品类创作中植入更鲜活的现实主义养分与素材,让网络文学作品更接地气、更人性化。

郑晓龙委员:以现实主义创作态度 打造反映时代的影视佳作
编者按: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文艺是时代的号角。2022年是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人民网推出“文艺星开讲”2022两会特别版系列策划,邀请文化艺术界的代表委员,为新时代文艺事业繁荣发展建言献策,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添砖加瓦。
近年来,《山海情》《觉醒年代》《功勋》等主旋律题材影视剧纷纷“出圈”,获得广大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的喜爱和好评。近日,人民网对话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视剧导演协会会长、导演郑晓龙,探讨如何打造观众喜闻乐见的影视佳作。
打造时代精品 反映人民喜怒哀乐
人民网:主旋律剧“火”起来的背后因素是什么?
郑晓龙:和前些年相比,这两年主旋律作品有了很大变化,观众也对主旋律作品提出了更高要求。
这些作品非常接地气,通过真实人物形象来诠释主旋律的精神和思想,从而使观众对主旋律作品的好感度大大提升。比如电视剧《功勋》,我们在拍摄时的定位是:平凡人做了不平凡的事,不把他们当做“高大上”的英雄来拍。这样的主旋律作品,观众信服,传播效果也很好。
人民网: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在哪些方面有了提升?未来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如何加强创新表达?
郑晓龙:近些年优秀的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和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不只是歌颂幸福生活,也呈现生活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不论是哪种题材,最重要的是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有些影视剧虽然也属于现实主义题材,但离老百姓生活距离太远,并不贴近观众的感受。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的创新,并不是单指镜头上的创新,更多还是需要创作者去了解时代,了解时代当中的人,引领正确价值观。
人民网: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在您看来,什么样的作品真正展现时代风貌?
郑晓龙:优秀作品的核心是真实,我觉得影视创作者要直面现实、反映现实,不只要考虑作品被当下的观众接受,也要瞄准今后几十年,让作品被未来的观众接受。我们是形象的创造者,要努力塑造好形象,真实反映时代。真正的精品,都是大浪淘沙,历史把它留下来的。
提高影视剧质量 放慢脚步祛除浮躁
人民网:当前影视行业和影视产业发展,您觉得有哪些需要重点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郑晓龙:前些年,某些影视创作者受到资本影响,过多考虑流量、明星、市场,没有按照艺术规律来创作。但近几年,影视创作开始向现实主义回归。这是一个好的现象,这个过程很有意义。
我一直很关注影视剧质量的提高。文化产品,质量是第一位的,既包括制作上的质量,也包括精神、思想的质量。所以,内容创作不能讲究多、快、好、省,提高质量,减少数量,放慢速度,我觉得非常重要。
创作者一定要把心静下来,沉下来,祛除浮躁心理。创作过程中,要注意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加强对生活常识的了解,真正感悟人的内心世界,以人民为中心来创作,秉承十年磨一剑的精神,才能提高影视剧的普遍质量。
提升演员感悟力 注重创作不靠流量
人民网:您认为一个优秀的演员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作为一个导演,您在选择演员上有哪些标准?
郑晓龙:一个优秀的演员,应该具有丰富的知识,对人有比较通透的了解,这样才能塑造好不同的角色。希望演员们不要急于求成,慢一点,多学习,享受这个创作的过程。只有让自己的内心变得更丰富,才能做出更扎实的作品。很多流量明星红了不是靠演技,而是靠外貌,但是光靠外貌是走不长的,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才能走得下去。另外,演员需要有善良公正的人格,对生活要有深刻的感知。
我在选择演员方面没有固定标准,主要是看演员和角色的气质是否贴近。此外,我特别喜欢那些把创作看得比天大的演员。如果一个演员的关注点不在戏里,总想着个人外在形象会不会影响自己的流量,那就非常糟糕了。其实,素颜也好,扮丑也罢,只要角色需要,就应该去贴近。把戏演好了,演员才有真正的形象。
人民网:您的新剧《幸福到万家》快要与观众见面了,能否介绍一下这个作品?
郑晓龙:这部剧是围绕新农村变化展开的,很写实,折射出城乡发展中的改变。现在有很多农村富裕了,可物质的提升只是一方面,我希望用影视作品记录时代风貌,呈现新农村建设这一过程。
现实主义(《大江大河》四部曲)书评
听说这部书已久,豆瓣评分很高,评论众说纷纭。向来好书的一大特征便是往往能引发广泛讨论,人物、命运、变故、感情线、奋斗史……书中的一切,你可以喜欢,也可以不喜欢,但一定有许多话要说。
如今有幸捧起这本书,一看之下,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种感觉与当年阅读《平凡的世界》时确有几分相似。
现实主义题材的小说,我读的不多,时代变革、商战、官场……这些貌似距离人们日常生活很近的事物,对于我这种格局不高、视野不广,只在意单纯美好小确幸的小女人来说确实远得遥不可及,说实话,跟童话故事相比,并没有更真实。
然而,每每阅读这类现实主义题材的书籍,依然会被主人公的青春、热血、奋斗所深深吸引,依然会被真挚的感情、美好的爱慕所深深打动。而阅读阿耐的这部《大江大河》,更深层次上,是对时代变迁、历史洪流的感叹,更大视角上,是对人物命运、世事变迁的唏嘘。
故事从1978年恢复高考前后讲起,宋运辉是一个成绩优异的中学生,但因出身家庭成分不好,从小被划为“狗崽子”,只能夹着尾巴做人。但时代变革赋予了他新的机会,他和姐姐参加了当年高考,并且都达到了分数线,政审中,姐姐为了确保弟弟的名额,放弃了自己的录取资格,尽管如此,他还是经历了一波三折才拿到入学通知书,但他的命运,从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可以看得出来,在那个年代,读书几乎是贫苦人家的孩子改写命运的唯一途径,而那第一代读书人,不幸中的大幸,他们领先后来人爬上时代的巅峰,他们在整个变革时代最早期挖掘第一口资源井。他们在时代潮流中弄潮,同时他们也成为一个时代的佼佼者,引领着时代的发展和变革。
我也不喜欢宋运辉,尽管他是主角,但并没有主角光环,想来这是这个人物刻画的出色之处,相较于头戴主角光环的人物来说,宋运辉更真实一些。
现实主义就是现实主义,更多的取决于现实而非幻想,因此,也能更好地反映现实。现实总是好坏参半、喜忧参半,这也正是现实魅力吧。
相关资讯
导演文牧野:现实主义题材和商业化并不能完美融合
从外部视角看,现实主义题材电影一般叫好不叫座,很难与商业化进行较好的融合,如何在市场、艺术和现实观众情感中找到平衡,长期考验着现实主义题材创作者。 8月17日,北京国际电影节·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