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重要的十三本经书,是哪几本?全真龙门王镜海
道教重要的十三本经书,是哪几本?道教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宗教信仰和哲学体系,拥有丰富的经典文化。其中,道教重要的十三本经书是指在道教中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力的经典著作。以下是这十三本经书的介绍。
1. 《道德经》:又称《道经》,是道教最重要的经典之一,被认为是道家思想的核心。作者是道家创始人老子,内容涵盖了道家的哲学思想和修行方法。2. 《周易》:又称《易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哲学著作之一,也是道教的重要经典之一。它主要讲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命运和变化规律的研究。3. 《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作之一,作者是庄子。书中通过寓言和对话的形式,探讨了人的自由、自然、无为而治等重要哲学观点。4. 《道藏》:是道教经典的总称,包括了道教的各个派别的经典著作。其中最重要的有《太上感应篇》、《神仙传》、《太平经》等。5. 《黄帝内经》:又称《黄帝素问》,是中医学的经典之一,也是道教重要的医学著作。它系统地阐述了中医学的理论和实践,被誉为中医学的基石。6. 《金刚经》:是佛教经典之一,也是道教中重要的经典之一。它强调了无我、无相、无住等佛教的核心思想,对修行者的觉悟和解脱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7. 《南华经》:又称《庄子》,是庄子的另一部重要著作。它以寓言和对话的形式,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探讨了人的自由和无为而治的理念。8. 《道德真经》:是道家经典之一,作者是张道陵。书中阐述了道家的修行方法和道德准则,强调了无为而治、顺应自然的重要性。9. 《太上洞玄经》:是道教中最重要的经典之一,也是道教修行者必修的经典之一。它主要讲述了修炼者如何与天地万物相融合,达到超脱凡尘的境界。10. 《太上青天经》:是道家经典之一,主要介绍了道家修炼的方法和境界。它强调了修行者要追求心灵的纯净和超脱尘世的境界。11. 《太上感应篇》:是道藏中的一部经典著作,主要讲述了修炼者如何通过感应天地之气,达到与天地合一的境界。12. 《神仙传》:也是道藏中的一部经典著作,主要介绍了道教神仙的修炼方法和境界,对于修行者的指导作用非常重要。13. 《太平经》:是道藏中的一部重要著作,主要介绍了道家的哲学思想和修炼方法,强调了无为而治、顺应自然的重要性。以上是道教重要的十三本经书的介绍,它们涵盖了道教的哲学思想、修行方法、医学理论等方面的内容,对于研究和理解道教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陈景展:道家经书从哪里来?
道家的经有两种源头,一种是天降,一种是地藏。大部分的经都是降下来的,虚空之炁自然凝结而成,我们称之为“八会之文”。八角垂芒,三界众生同时都可以看见。对道教来说,要使之自然之文变成人间的文字,天真皇人就是做这个工作的。天真皇人将虚空凝结的这些自然玉字校字形、定发音,结成“三洞”本文,就是我们现在道教的经。
还有一些经,是藏于五岳之中,轩辕黄帝得《阴符经》,就是从山洞里面找出来的,无人辨晓。这些经典通常也是自然文,我们也称之为“玉字”,有学者还叫“蝌蚪文”,还有大禹时期的“禹书”,这都属于先天文,都属于上真给人间的一个启示,由某位真人或者某位修行的高人将它带到人间。有道则显,无道则隐。有时候人间混乱,老君爷就要收经了。
所以,真经是在天上的,不生不灭的才是经。我们有幸看到,是宿世修来的因缘。佛经通常以“如是我闻”开头,表示所见、所闻真实不虚,不可置疑。而道教的经你会发现通常都是以“尔时”开头。所谓“尔时”,既可以在过去,也可以在现在,还可以在未来。是在你的身体内,此时此刻,心念一成,就在那诚心一点上,这是两者的不同之处。
另外佛家的“三藏”是经的一种划分方式,经、律、论三藏;道家的“三洞”是完全不同的一种性质,“洞真、洞玄、洞神”却是三清祖师垂训。洞真部是龙汉初年的时候元始天尊的垂训,洞玄部是赤明元年灵宝天尊的垂训,洞神部是太上老君在开皇初年的垂训。每一洞又分“十二类”,一般本文类都是天书、云篆、自然之文,都是先天之文,不生不灭之文。“三洞”配以“十二类”就是“三十六部”,还有四部辅经,即太玄辅洞真、太平辅洞玄、太清辅洞神、正一总摄“三洞”,所以道教的“经”一般说“三洞四辅十二类三十六部”,就是把这个体系都囊括进去了。
作为道家弟子,首先必皈依“道、经、师”三宝,其中“经宝”便指的是这“三十六部尊经”。经者,载道也。非此真经,不得见道。
陈景展:道家经书从哪里来?
道家的经有两种源头,一种是天降,一种是地藏。大部分的经都是降下来的,虚空之炁自然凝结而成,我们称之为“八会之文”。八角垂芒,三界众生同时都可以看见。对道教来说,要使之自然之文变成人间的文字,天真皇人就是做这个工作的。天真皇人将虚空凝结的这些自然玉字校字形、定发音,结成“三洞”本文,就是我们现在道教的经。
还有一些经,是藏于五岳之中,轩辕黄帝得《阴符经》,就是从山洞里面找出来的,无人辨晓。这些经典通常也是自然文,我们也称之为“玉字”,有学者还叫“蝌蚪文”,还有大禹时期的“禹书”,这都属于先天文,都属于上真给人间的一个启示,由某位真人或者某位修行的高人将它带到人间。有道则显,无道则隐。有时候人间混乱,老君爷就要收经了。
所以,真经是在天上的,不生不灭的才是经。我们有幸看到,是宿世修来的因缘。佛经通常以“如是我闻”开头,表示所见、所闻真实不虚,不可置疑。而道教的经你会发现通常都是以“尔时”开头。所谓“尔时”,既可以在过去,也可以在现在,还可以在未来。是在你的身体内,此时此刻,心念一成,就在那诚心一点上,这是两者的不同之处。
另外佛家的“三藏”是经的一种划分方式,经、律、论三藏;道家的“三洞”是完全不同的一种性质,“洞真、洞玄、洞神”却是三清祖师垂训。洞真部是龙汉初年的时候元始天尊的垂训,洞玄部是赤明元年灵宝天尊的垂训,洞神部是太上老君在开皇初年的垂训。每一洞又分“十二类”,一般本文类都是天书、云篆、自然之文,都是先天之文,不生不灭之文。“三洞”配以“十二类”就是“三十六部”,还有四部辅经,即太玄辅洞真、太平辅洞玄、太清辅洞神、正一总摄“三洞”,所以道教的“经”一般说“三洞四辅十二类三十六部”,就是把这个体系都囊括进去了。
作为道家弟子,首先必皈依“道、经、师”三宝,其中“经宝”便指的是这“三十六部尊经”。经者,载道也。非此真经,不得见道。
上篇:山西省人民政府
下篇:道家养生之男女双修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