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月光、星光和山顶的风,没有什么闯进来
托尔金的《魔戒》,几乎成为奇幻小说的代名词了。但是看完第1部小说之后,有很多感慨。 第1,作者托尔金是真的牛逼。很多年前就听人说过,为了这部小说,托尔金专门创造了一整套语言。在这本书的介绍里,确实看到作者的另一个身份,就是语言学家,所以这是人家的本行啊。这本书里,提到语言的部分不多,也就是至尊魔戒上所刻的文字,还有几个片段。但确实看出,书里有一套自洽的语言系统存在。 当然更不要说,托尔金当然还创造了一个国家林立、种族众多、习俗各异、历史悠久的中洲世界。其世界观之完整,架构之全面,设定之丰富,内容之充实,令人叹为观止。 就以第1部开篇,霍比特人生活的那片区域来说。那片地区,还划分成几个小地块,整个族群也分成至少十几个大家族,每个家族各有一些著名人物,这些人物与比尔博·巴金斯有着恩怨情仇的关系。让你感觉,那仿佛是一个真实存在的社会,有一群活生生的人,在那儿每天生活着。 第2,指环王三部曲的电影还是大致尊重原著的。就第1部来说,里面提到了魔戒的制造过程和失散的历史,咕噜如何得到又失去魔戒,比尔博又如何获得魔戒并弃之远去,弗罗多和他的小伙伴们如何踏上冒险的历程,躲避戒灵的追杀。这些内容,电影和小说大致吻合。 但是,电影做了很多改编工作。比如书中大量细节无法展现,只呈现了主要的故事框架和人物关系。戒灵出现和追杀的过程,也做了相当大的改动,比起原著显得更加紧张刺激。 令我遗憾的是,第1部里最有传奇色彩的一个人物,有点像土地神的汤姆·邦巴迪尔,没有在电影里出现,可惜了。 第3,这是一部非常棒的小说。第1部,至少有1/3的文字是环境描写和景物描写。标题那句话,就是出自书中原文。托尔金用这种非常优美的语言,描写了霍比特人居住区域,四人组一路历险所看到感到的自然美景、幻觉和心理感受。写景写情,文字颇见功力。但这些风土人情、人生哲理,电影却无法充分展示。 所以,如果你对魔戒世界感兴趣,建议看看这套书,因为小说远比电影更丰富、更生动、也更有趣。#外国文学#英国文学#奇幻#幻想小说#奇幻小说#经典#托尔金#魔戒 #中洲世界#霍比特人#口袋本#文库本#有声书#指环王#奥斯卡奖#艾伦李#彼得杰克逊@世纪文景

奥登一生中不断重读的书
在地底的洞府中住着一个霍比特人。
上个世纪20年代的牛津大学,古英语教授托尔金在办公室里批改试卷,百无聊赖之际,信手在考生交的白卷上写下了脑海中一闪念——于是中洲世界的故事开始了!
这,就是托尔金的处女作《霍比特人》:关于洞穴里的霍比特人,关于魔法世界,关于冒险之旅……
尔后,才有了西方现代奇幻文学开山之作
出版: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西方史诗魔幻主义文学的鼻祖&最杰出代表
乔治·马丁、J.K.罗琳顶礼膜拜之作
奥斯卡桂冠电影《指环王》系列原著小说
平装七卷带函套,便携口袋本,通勤好搭档
买就赠全本有声书+《霍比特人》口袋书
故事中,霍比特人弗罗多无意中继承了一枚神奇戒指——带上它的人就获得了隐身的能力。当初魔王索伦诱骗精灵王打造了19枚魔力无比强大的统御魔戒,而这枚戒指就是索伦暗中制造可控制19枚统御魔戒的至尊魔戒——
One ring to rule them all !
一旦四处搜寻的索伦重获该戒,那么整个中洲世界就会归于魔王的统治,黑暗就将笼罩大地。于是,弗罗多等9名中洲世界各种族的代表在先知巫师甘道夫的指引下,踏上了对抗邪恶、拯救中洲世界的远征冒险之旅。
他们跋山涉水,跨越重重险阻,一路上支持各地反抗索伦的斗争,并多次逃脱索伦的追捕,死的死,伤的伤,有人永别,有人离散,连甘道夫也在半途与炎魔的战斗中坠入深渊而死去。
历经一波三折的弗罗多最终凭借着善良天性、不屈信念和坚韧意志成功抵达末日火山,在一连串的意外之中,终于摧毁了至尊魔戒,魔王索伦的力量消散,黑暗被驱离,中洲世界恢复了和平与安宁。
①《魔戒》开创了奇幻小说的先河,构建了一个现实之外、前所未有的架空世界:中洲世界。而且为了全景式展现该世界,托尔金还编撰了帝王传记、年表、族谱、历法、语言体系
②它植根于西方文化土壤,从北欧神话、荷马史诗中汲取了充沛的养分,兼具冒险远征的史诗精神与浪漫主义自然观的神话特质,并融入了基督教文化特征,以生死、善恶、光明与黑暗二元对立的方式叙事
③《魔戒》寄托了托尔金对人类本性和文明的深刻反思,善恶的对立与转化贯穿全书:只有以霍比特人代表的纯粹、朴素、原始的善念,才能战胜黑暗、阴冷、弥漫的索伦和至尊魔戒,其中弗罗多与咕噜的命运尤其引人深思
这世上一定存在着善良,值得我们奋战到底。
如果你能征服你的恐惧,代表你可以战胜死亡。
而故事终结于山姆的沉吟:啊,我回来了。
感谢托尔金先生,20世纪享有了它所需要的所有精灵和魔法师。
魔戒(魔戒)书评
有人说这部电影是表达了环境保护的思想,也有人说是为了表现人对权力的渴望和贪婪,同样有人说它是一部哲学内涵比较高的文艺类作品,我不能肯定的说写这本小说的作者想要表达的目的是什么。我想说的是我从《魔戒》里感受到的:《魔戒》是给善良的人的精神良药,给被欲望驱使的人的一枚警钟。
人类都有欲望,有些人对金钱和权力的诱惑不能阻挡,但也有人能比较好的控制自己的欲望。幼小的孩子会希望得到更多的来自其他人的关注和爱护,参加工作的人希望比他人更多的得到上司的赏识,大多数女人希望另一半用更多的时间来陪自己。从年幼到成人,都希望自己得到,有时用一些比较偏激的行为,于是,容易被邪恶利用,比如“戒灵”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