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之一二观后感
我一向认为文化越高的人越趋于冷酷,思维越理智,越没有人情味,所以无论是叶文洁还是伊文斯我都很理解他们的选择,当然这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刘慈欣只是描述了他们经历过的一些事,所以我在想如果我是叶文洁会怎么选?打个比喻:你曾经受辱于人后来你成事了,对方是你可以一个指头碾死的蚂蚁,你会报复吗?当然这不是一个特别恰当的比喻,叶文洁的失望是对全社会的失望,因为特殊原因那个时期越是明白人越生不如死,如果是什么都不懂的傻子大概是最感觉不到差异的,然而叶文洁不幸是最倒霉最明白的那一类人,那一类人有自杀的,有挨不过去的,有放弃信念同叫嚣者一同装疯卖傻的……总之我很理解他们,与其在文字和科学上对作品挑刺,不如找些更直观的感受,文学作品的成就是改变读者的思想不是从中学习某些科学技术,那是专业科学研究论文要做的事情。最后想说的是:用理性的思维去看这部书不要感性。

读三体有感
《三体》真的是一部宏伟巨著,从读书群里制订了读三体一直到昨天6月4号才读完全部三部,现在读书群的进度是将于两天后讨论三体之后的共读的一本书《人类简史》。三体如果拍成电视剧或者电影的话那耗资应该是相当巨大的,里面的大型场面包括几十架大型太空飞船、木星上建造的城市、二维空间吸入整个太阳系等等等等,可能以现在的电视制作水平很难达到,或者可能会有这样一个不差钱的科幻迷导演拍出了这么一部电视,它的收入可能也无法弥补其巨大的投资。说一说小说故事情节吧。三体第一部讲的是一个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女性——叶文洁——因为对人类已经失去了信心,通过工作便利向太空发射了一段广播,想让可能存在的外星文明来征服地球以此来报复人类。一二三部小说在时间上都是连续的故事。人类社会得到了外星文明——三体文明——的回复,并且成立了地球上的三体组织,一种类似宗教的民间组织,叶文洁就是这个组织的精神领袖。人类安全机构通过收集到信息侦破了这个组织的活动并对其一网打尽,用了汪淼研究的最新技术——纳米材料——将三体组织聚会的一搜游轮和游轮上的所有人切成了一块块的。三体人在得知自己在地球的支持者全军覆没之后使用了他们那边的技术——智子——以改变人类视网膜成像的方式在人类武装力量领导会议的所有人眼前呈现了几个人类文字:你们都是虫子。人类知道自己对于三体人来说只是虫子,不过距离三体舰队到达地球还有400年的时间,虽然三体人向地球发射过来了两颗叫智子的东西封死了人类的科技,但是人类怎么也要做些什么,而不是坐以待毙吧。结果在三体舰队还有200多年到达地球的时候,三体人先发射一个叫水滴的探测器先到了地球,在水滴面前人类的几十架大型太空飞船就像鸡蛋一样在很短的时间几户全军覆没,除了两艘在水滴发动攻击之前已经进入高速航行预备状态的飞船——蓝色空间号和青铜时代号。关键时刻人类的救世主——面壁者罗辑,向三体人发出了威慑,而且起了作用,人类纪元从危机纪元到了威慑纪元。他的威慑是基于整个宇宙的黑暗森林状态,这是说宇宙就想一个黑暗森林,谁发出了声音或者光亮就可能让躲在黑暗里面的猎人举起猎枪消灭他。罗辑通过威胁将发射地球和三体的坐标到宇宙来另地球和三体同归于尽而对三体人起到了威慑作用。这段时间人们程罗辑为执剑人。他是个人,会老,所以到了他很老的时候出现了交接的问题。人类选了一个很温柔很博爱的女性程心来作为新一代的执剑人。就在罗辑交接后的十分钟,三体人对地球发动了攻击,给程心选择的时间很短,她并没有选择发射坐标,直到三体人的水滴摧毁了地球上所有的发射台。三体舰队还没有到达地球,三体的水滴和智子破势所有人类在一年时间全部聚集到澳大利亚,说是将澳大利亚留为地球人类的生存地,实际上是准备在此灭绝人类,或可能打算讲60亿人类只保留到最后几百万人口。水滴摧毁了地球上的所有发射台,却没有能摧毁在太空对蓝色星球号执行追捕命令的万有引力号上的发射台,万有引力号发射了三体的坐标到宇宙,不就三体星球就遭到了毁灭。地球所在的太阳系也将暴露在这个发动毁灭的更高级文明的眼中。三体人没有报复人类而是放弃了地球,继续往更远的太远航行,去寻找新的栖息地。地球开始了抵御黑暗森林打击的防御工事:掩体计划、黑域计划、光速飞船计划。光速飞船计划因为政治原因而被否决,只有程心的公司由当时同程心竞争执剑人位置的一个执剑人候选人维德来运营,最后偷偷的生产了一个小光速飞船。黑暗森林打击还是来了,因为错误判断了黑暗森林的打击方式而选择的掩体计划虽然很宏伟,却没有一点点作用,人类只有坐以待毙,一个信用卡大小的透明纸片讲毁灭整个太阳系。纬度打击——将三维世界的所有东西吸入二维平面,毁灭了整个太阳系。现在仅存的人类就只有万有引力号、蓝色空间号那两艘太空飞船上的银河人和乘坐光速飞船逃离的程心和她的助手了。故事的结尾程心和万有引力号上个一个宇宙学家关一帆两个人生活在云天明(一个大脑被人类发送到太空的可怜的程心的暗恋者)送给他们的一个小宇宙里生活,接收到了大宇宙发给他们的声明,希望他们不要破坏大宇宙的自然规律,将小宇宙中的物质返还给大宇宙,他们两人返回大宇宙,这是上面那些事发生之后几百亿年之后的宇宙,故事就结束了,没有说后面怎么样了,留给读者自己想象。三部小说全部看完花的时间很长,中间断断续续的,有一些影响连续的阅读记忆。但总算是读完了,很佩服刘慈欣的专业知识和无限的想象力,不愧为中国科幻小说的基石,2019年被称为中国科幻电影的元年也正是因为他写的《流浪地球》被拍成电影引起的巨大反响。
只是一点疑惑,书还是好书!!!
只是一点疑惑,书还是好书!!!
昨天一口气看完了第三部,感觉没有第一二部好看,不知道为什么评价比一二部高那么多? 三体世界从威胁到烟消云散只在瞬息之间,感觉之后的整个故事急转直下,不如之前好看。 先说优点吧,三部曲中很多地方让人眼前为之一亮,比如第一部的三体世界的虚拟游戏,第三部的云天明的童话,还有N多的概念、N多的理念、N多的理论,亮点就如繁星般闪耀。 再说缺点,这么多的亮点,组织起来感觉总体有点散,从科幻的角度,作者已经不是很给力,而是太太给力;从小说的角度,总感觉各个部分之间缺少了点什么,就像散布天上的星空,都很耀眼,但彼此之间缺少了必然的联系。 1 章北海的章节写了很多,不知道作者想突出表达什么? 2 第二部花了很多细节描写罗辑和爱人的心路历程,第三部两个人却突然离开?作者也没有详加解释,是因为第三部罗辑已经不是主角了吗?一段浓墨重彩的感情戛然而止,是因为这是科幻不是爱情小说吗? 3 程心和云天明的爱情也是如此,从一开始的铺垫到中间的渲染,到最后两人却做出了另外的选择,不明白。 4 按照大刘的理论,打击者首先把自己进化成低维度的生存,然后发动致命打击,这意味着打击者不能一边存在于于高维度的世界,一边使用低维度的武器。那就意味着打击的发生是从低维世界向高维世界发起的,那对太阳系发起打击的猎手应该也处于二维的世界?不知道他又如何接收到三维世界的讯息,并且可以随心所欲的准确定位?还有一个悖论,打击者毁灭三体世界用的是三维的武器,毁灭太阳系用的却是二维的武器,两种维度可以同时存在吗? 只是一点疑惑,书还是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