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新闻 >> 正文

唯言巫峡长(上)

更新时间: 2025-08-24 21:39:52

阅读人数: 879

本文主题: 三峡神女故事

出瞿塘峡后,长江进入一个宽大的河谷,宽处可达三十公里。到今四川巫山县的大宁河口时,长江流入第二个峡谷巫峡。巫峡又称大峡,正位于今四川湖北两省交界处,至湖北巴东县官渡口出峡,全长约四十五公里。巫峡在三峡中最为曲折幽深,例如峡中南岸的青石镇,冬季只有一两个小时能见到太阳,由于湿气不易发散,常在峡内聚积成绵绵细雨,数日不断。初唐诗人“四杰”之一的杨炯,曾经乘船游历三峡,并且对每一峡都写有记述的五言诗。对于巫峡,他是这样写的:

这首诗的前八句,描绘了巫峡的景色,意思是:三峡长有七百里,其中唯有巫峡最长。一重又一重的岩壁伸向远方望不到头,一层又一层的山嶂直刺苍茫的高天。悬崖绝壁纵横,天险难越;岩石上的莓苔显露着杂色的花纹。到了晚上可以清楚地看见,虽然没有风,可仍旧是波浪翻滚。

诗的后八句,是诗人的自述和感慨,意思是:我的言行遵循儒家的忠信准则,内心无愧,不怕乘船会出事故。我既敢乘船过黄河三门峡的砥柱,也能够泛舟经过吕梁山(在今山西离石县东,诗中实指离石县西的黄河)边的黄河。那美丽的巫山神女如今在哪里?她协助大禹开凿三峡的功绩,将永世流芳。空寂的山中,夜晚传来猿猴的悲啼,使我这作客在外的人听后不禁泪湿衣襟。

杨炯诗中的砥柱,指位于唐代陕州(今河南三门峡市)附近黄河中的三个石岛,这里是黄河的著名险区,船只过此容易翻沉。1957年修建三门峡水库时,砥柱被炸毁并淹没在水库中。

在巫峡两岸,有着著名的巫山十二峰,它们都由石灰岩构成,挺拔陡峻,高出江面达两千米。这十二峰的名称,都非常秀雅。为了便于记忆,过去有人写了一首七言古诗,将十二峰名称巧妙地连缀在其中。

曾步净坛访集仙,朝云深处起云烟。

上升峰顶望霞远,月照松峦聚鹤还。

才睹登龙腾霄汉,遥望飞凤弄晴川。

翠屏峰顶清猿啸,料是呼朋饮圣泉。

诗中下加黑点者,就是峰名。其中望霞峰即著名的神女峰。在乘船过巫峡时,江北可见到六峰,即登龙、圣泉、朝云、神女(望霞)、松峦(又名帽盆峰)和集仙(又名剪刀峰);江南六峰中可以见到飞凤、翠屏和聚鹤三峰,其余三峰望不见。

巫山十二峰中,以“神女峰”最为秀丽。自从楚国文学家宋玉在他的著作《高唐赋》中写了一段有关巫山神女的故事后,经过后人的渲染,逐步形成了动人的神话。

传说神女是王母娘娘的小女儿瑶姬,她早晨散云布雾,傍晚主持下雨。当时三峡所在地是没有河谷的大山,河水流不出去而泛滥成灾,同时巫山上又有一群孽龙兴妖作怪。瑶姬经过这里时,仗剑斩杀了孽龙,并且帮助大禹凿通三峡,使长江水得以顺利流出。最后,她自己化为神女峰,为来往的船只导航。

巫峡的奇丽风光和神话传说,激发了唐代很多诗人的灵感,写下了大量咏唱的诗篇。可也有些著名的诗人,创作态度严谨,觉得巫峡虽美却难写,而看了前人一些成功的作品更使自己难以下笔,于是过巫峡而不作。

唐宪宗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春,诗人白居易沿长江而上至忠州赴任时,当时秭归县(今湖北秭归,位于西陵峡与巫峡之间)有个读书人繁知一,听说大诗人白居易要经过巫山,非常高兴,心想他一定要写不少好诗。于是就事先登上了险峻的巫山,在巫山神女庙的白粉墙上,题了这样一首诗:

忠州刺史今才子,行到巫山必有诗。

为报高唐神女道,速排云雨候清词。

诗的意思是:忠州刺史是当今的才子白居易,他来到巫山必然要写诗。我先报告你高唐神女知道,赶快兴起云雨迎接他那优美的诗篇。

白居易在神女庙见到这首诗后,感到很惆怅,请繁知一来说道:“诗人刘禹锡,在白帝城当了三年地方官,想在这里写一首诗,可又胆怯而没敢写。到他调动经过这里时,将历来人们题的诗一千多首全部涂去,因为都太没意思,只留下四首。这四首诗都是绝唱,我在这里怎么再敢写诗呢!”于是白居易与繁知一一起乘船过巫峡,在船上反复吟诵留下的那四首有关巫山的杰作,而他自己始终没有动笔。

据历史记载,诗人刘禹锡于唐穆宗长庆二年(公元822年)任夔州(白帝城在其附近)刺史,至公元824年调任和州(今安徽和县)刺史。在此之前,刘禹锡不曾在三峡附近做过地方官。而白居易任忠州刺史是公元819年至820年,然后召回长安,从此再也没到过三峡。因此,白居易说上面这番话的时间不会晚于公元819年至820年。他在819年至820年就预先谈到822年刘禹锡任夔州刺史事,是不可能的,其中必有错误。此外,繁知一诗头一句“忠州”原为“苏州”。白居易在唐敬宗宝历元年(公元825年)才任苏州刺史,繁知一也不可能在819年就预先知道。看来“苏州”应是“忠州”之误。可是,白居易谈话中的年代矛盾,是后人无法解决的。上面这个故事,出自晚唐作家范摅之手,他离白、刘生活的时间不远,故事大致可信,只是细节有些毛病罢了。

读者恐怕很想知道,白居易在过巫峡的船上反复吟诵的四首巫山诗究竟怎样,它们是诗人沈佺期、张循之、皇甫冉和李端所写的五言诗《巫山高》:

上述诗中两次提到的“高唐”,是楚国的楼台,位于云梦泽中(大致在今湖北南部)。楚国的文学家宋玉在他写的《高唐赋》中,叙述了一段与高唐楼台有关的神话。赋中说:楚襄王与宋玉在云梦之台上游览,眺望高唐,见其上有云气,上下变化不停。楚王问宋玉说:“这是什么气?”宋玉回答说:“这是朝云,过去楚怀王曾到高唐游玩,因疲倦而睡了一会儿,梦见一个妇女对他说,我是巫山神女,是高唐的客人,听说您到这里来游玩,愿和您交好。神女走时说,我住在巫山之阳那高峻的山峰上。早上为朝云,傍晚下雨,每天都在阳台的下面。”楚襄王早上起来看,果然如宋玉所说,因此在巫山下立了神女庙,叫做“朝云”。

沈佺期《巫山高》诗的意思是:巫山上夕阳西下的时候,那神女往高唐去了。她来来回回主持着下雨,温柔主动地与楚王交好。闪电照耀的阴影落在江前,隆隆的雷声一直传到峡外。云消雨止时再也不见神女,只有那高台在拂晓中一片苍翠。

张循之《巫山高》的意思是:那巫山高得没有顶,复杂的形状异常新奇。深暗的峡谷像总是有着风雨,幽僻的悬崖犹如鬼斧神工。明月升起时犹如给三峡带来曙色,春潮涨满了长江。请问阳台上的客人(指巫山神女),你应该知道这次做梦的是谁吧!

皇甫冉的《巫山高》诗的意思是:那巫峡在巴东,高峻的巫山似乎在半空中。云雾遮蔽了神女庙,雨水洒到了楚王的离宫。从早到晚都能听见泉水的声音,无论冬夏树色总是那样苍翠。那悲哀的猿啼声本来就使人不忍听,偏偏在这深秋时又不断地传来。

李端的《巫山高》诗的意思是:著名的巫山十二峰,都高耸在云霄之中。太阳常藏在回旋密合的云雾中。迷蒙的细雨夹着阵阵山风。寒秋的猿啼声传过江面,傍晚树色与天空苍茫一片。带着愁思向着高唐眺望,只有这清秋时节的楚王离宫历历在目。

唯言巫峡长(上)

唯言巫峡长(上)

出瞿塘峡后,长江进入一个宽大的河谷,宽处可达三十公里。到今四川巫山县的大宁河口时,长江流入第二个峡谷巫峡。巫峡又称大峡,正位于今四川湖北两省交界处,至湖北巴东县官渡口出峡,全长约四十五公里。巫峡在三峡中最为曲折幽深,例如峡中南岸的青石镇,冬季只有一两个小时能见到太阳,由于湿气不易发散,常在峡内聚积成绵绵细雨,数日不断。初唐诗人“四杰”之一的杨炯,曾经乘船游历三峡,并且对每一峡都写有记述的五言诗。对于巫峡,他是这样写的:

这首诗的前八句,描绘了巫峡的景色,意思是:三峡长有七百里,其中唯有巫峡最长。一重又一重的岩壁伸向远方望不到头,一层又一层的山嶂直刺苍茫的高天。悬崖绝壁纵横,天险难越;岩石上的莓苔显露着杂色的花纹。到了晚上可以清楚地看见,虽然没有风,可仍旧是波浪翻滚。

诗的后八句,是诗人的自述和感慨,意思是:我的言行遵循儒家的忠信准则,内心无愧,不怕乘船会出事故。我既敢乘船过黄河三门峡的砥柱,也能够泛舟经过吕梁山(在今山西离石县东,诗中实指离石县西的黄河)边的黄河。那美丽的巫山神女如今在哪里?她协助大禹开凿三峡的功绩,将永世流芳。空寂的山中,夜晚传来猿猴的悲啼,使我这作客在外的人听后不禁泪湿衣襟。

杨炯诗中的砥柱,指位于唐代陕州(今河南三门峡市)附近黄河中的三个石岛,这里是黄河的著名险区,船只过此容易翻沉。1957年修建三门峡水库时,砥柱被炸毁并淹没在水库中。

在巫峡两岸,有着著名的巫山十二峰,它们都由石灰岩构成,挺拔陡峻,高出江面达两千米。这十二峰的名称,都非常秀雅。为了便于记忆,过去有人写了一首七言古诗,将十二峰名称巧妙地连缀在其中。

曾步净坛访集仙,朝云深处起云烟。

上升峰顶望霞远,月照松峦聚鹤还。

才睹登龙腾霄汉,遥望飞凤弄晴川。

翠屏峰顶清猿啸,料是呼朋饮圣泉。

诗中下加黑点者,就是峰名。其中望霞峰即著名的神女峰。在乘船过巫峡时,江北可见到六峰,即登龙、圣泉、朝云、神女(望霞)、松峦(又名帽盆峰)和集仙(又名剪刀峰);江南六峰中可以见到飞凤、翠屏和聚鹤三峰,其余三峰望不见。

巫山十二峰中,以“神女峰”最为秀丽。自从楚国文学家宋玉在他的著作《高唐赋》中写了一段有关巫山神女的故事后,经过后人的渲染,逐步形成了动人的神话。

传说神女是王母娘娘的小女儿瑶姬,她早晨散云布雾,傍晚主持下雨。当时三峡所在地是没有河谷的大山,河水流不出去而泛滥成灾,同时巫山上又有一群孽龙兴妖作怪。瑶姬经过这里时,仗剑斩杀了孽龙,并且帮助大禹凿通三峡,使长江水得以顺利流出。最后,她自己化为神女峰,为来往的船只导航。

巫峡的奇丽风光和神话传说,激发了唐代很多诗人的灵感,写下了大量咏唱的诗篇。可也有些著名的诗人,创作态度严谨,觉得巫峡虽美却难写,而看了前人一些成功的作品更使自己难以下笔,于是过巫峡而不作。

唐宪宗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春,诗人白居易沿长江而上至忠州赴任时,当时秭归县(今湖北秭归,位于西陵峡与巫峡之间)有个读书人繁知一,听说大诗人白居易要经过巫山,非常高兴,心想他一定要写不少好诗。于是就事先登上了险峻的巫山,在巫山神女庙的白粉墙上,题了这样一首诗:

忠州刺史今才子,行到巫山必有诗。

为报高唐神女道,速排云雨候清词。

诗的意思是:忠州刺史是当今的才子白居易,他来到巫山必然要写诗。我先报告你高唐神女知道,赶快兴起云雨迎接他那优美的诗篇。

白居易在神女庙见到这首诗后,感到很惆怅,请繁知一来说道:“诗人刘禹锡,在白帝城当了三年地方官,想在这里写一首诗,可又胆怯而没敢写。到他调动经过这里时,将历来人们题的诗一千多首全部涂去,因为都太没意思,只留下四首。这四首诗都是绝唱,我在这里怎么再敢写诗呢!”于是白居易与繁知一一起乘船过巫峡,在船上反复吟诵留下的那四首有关巫山的杰作,而他自己始终没有动笔。

据历史记载,诗人刘禹锡于唐穆宗长庆二年(公元822年)任夔州(白帝城在其附近)刺史,至公元824年调任和州(今安徽和县)刺史。在此之前,刘禹锡不曾在三峡附近做过地方官。而白居易任忠州刺史是公元819年至820年,然后召回长安,从此再也没到过三峡。因此,白居易说上面这番话的时间不会晚于公元819年至820年。他在819年至820年就预先谈到822年刘禹锡任夔州刺史事,是不可能的,其中必有错误。此外,繁知一诗头一句“忠州”原为“苏州”。白居易在唐敬宗宝历元年(公元825年)才任苏州刺史,繁知一也不可能在819年就预先知道。看来“苏州”应是“忠州”之误。可是,白居易谈话中的年代矛盾,是后人无法解决的。上面这个故事,出自晚唐作家范摅之手,他离白、刘生活的时间不远,故事大致可信,只是细节有些毛病罢了。

读者恐怕很想知道,白居易在过巫峡的船上反复吟诵的四首巫山诗究竟怎样,它们是诗人沈佺期、张循之、皇甫冉和李端所写的五言诗《巫山高》:

上述诗中两次提到的“高唐”,是楚国的楼台,位于云梦泽中(大致在今湖北南部)。楚国的文学家宋玉在他写的《高唐赋》中,叙述了一段与高唐楼台有关的神话。赋中说:楚襄王与宋玉在云梦之台上游览,眺望高唐,见其上有云气,上下变化不停。楚王问宋玉说:“这是什么气?”宋玉回答说:“这是朝云,过去楚怀王曾到高唐游玩,因疲倦而睡了一会儿,梦见一个妇女对他说,我是巫山神女,是高唐的客人,听说您到这里来游玩,愿和您交好。神女走时说,我住在巫山之阳那高峻的山峰上。早上为朝云,傍晚下雨,每天都在阳台的下面。”楚襄王早上起来看,果然如宋玉所说,因此在巫山下立了神女庙,叫做“朝云”。

沈佺期《巫山高》诗的意思是:巫山上夕阳西下的时候,那神女往高唐去了。她来来回回主持着下雨,温柔主动地与楚王交好。闪电照耀的阴影落在江前,隆隆的雷声一直传到峡外。云消雨止时再也不见神女,只有那高台在拂晓中一片苍翠。

张循之《巫山高》的意思是:那巫山高得没有顶,复杂的形状异常新奇。深暗的峡谷像总是有着风雨,幽僻的悬崖犹如鬼斧神工。明月升起时犹如给三峡带来曙色,春潮涨满了长江。请问阳台上的客人(指巫山神女),你应该知道这次做梦的是谁吧!

皇甫冉的《巫山高》诗的意思是:那巫峡在巴东,高峻的巫山似乎在半空中。云雾遮蔽了神女庙,雨水洒到了楚王的离宫。从早到晚都能听见泉水的声音,无论冬夏树色总是那样苍翠。那悲哀的猿啼声本来就使人不忍听,偏偏在这深秋时又不断地传来。

李端的《巫山高》诗的意思是:著名的巫山十二峰,都高耸在云霄之中。太阳常藏在回旋密合的云雾中。迷蒙的细雨夹着阵阵山风。寒秋的猿啼声传过江面,傍晚树色与天空苍茫一片。带着愁思向着高唐眺望,只有这清秋时节的楚王离宫历历在目。

“神女”喜“银鹰”落巫山

今(16)日,上午9时15分,华夏航空G52685航班平稳降落在巫山机场。华龙网-新客户端记者 石涛 摄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8月16日16时30分讯(记者 王柯岚)今(16)日上午9时15分,随着华夏航空一架“银鹰”平稳降落在巫山机场,新建成的巫山机场迎来历史时刻!

“重庆-巫山”首航航班(航班号G52685),搭载着160名旅客,从重庆江北国际机场起飞,经过48分钟空中飞行,顺利抵达目的地,这标志着我市东北部海拔1771米的重庆巫山机场正式通航。据了解,今后“重庆往返巫山”的航线每周将有4班,分别是周一、周三、周五、周日开航。江北机场起飞时间为早上6:50,抵达巫山机场的时间为7:40;巫山—重庆航班号G52686,巫山机场起飞时间11:00,到达江北机场时间为11:50。开航期间,经济舱优惠票价为310元,头等舱2700元。

俯瞰!一江碧水 两岸青山 千年美景

长江母亲河的孕育,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雕琢,造就巫山神奇的山水。随着G52685航班的安全着陆,从空中俯瞰重庆市巫山县的一江碧水、两岸青山,不仅改变了千百年来人们只能沿江赏景方式,更让以神女峰为代表的千年美景焕发出新风采、展现着新魅力。

“快看,快看,原来我们巫山从空中看这么美!”旅客杨倩一边招呼着身边的同伴看机舱外的美景,一边对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说道,“以前我们都是坐船、坐车从主城回家,今天能坐首航飞回家,我很兴奋。”此刻她激动的心情已溢于言表。

巫山神奇的山水,成为发展旅游具有独特的优势条件。 华龙网-新客户端记者 王柯岚 摄

机舱外天空湛蓝,朵朵白云下宛如丝带的长江环绕着层峦叠嶂的青山,远处薄雾下的城市、村庄在朝阳的照耀下若影若现,分外迷人。

“现在不到一个小时就到了,大大缩短了我们采访的时间成本。同时,我相信巫山机场的通航能够有效带动周边相邻区县的经济发展。”工人日报重庆记者站站长李国说。

四年磨一剑 打造三峡库区的一枝独秀

壮美的自然禀赋让巫山县在发展旅游这条路上具有独特的优势条件。巫山人越来越意识到,要想将巫山的山水之美“和盘托出”,就需要在交通上狠下功夫。巫山县委、县政府一方面建设“水铁公空”,打通外部交通“大动脉”;一方面疏通内部交通“毛细血管”,将区域景点串珠成链。

作为重庆“一大四小”民用机场之一的巫山机场,是国家民航局和重庆市重点工程,属4C级支线机场。在2015年5月获得初步设计批复,同年10月17日正式开工,2019年7月竣工验收。历经4年,是目前重庆海拔最高的民用机场。项目按照满足年旅客吞吐量28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200吨、飞机起降3333架次设计进行本期设计建设,包括3500㎡的航站楼、长2600米的跑道及相关配套设施。

通航首日,新建成的巫山机场大厅内旅客正在办理值机手续。华龙网-新客户端记者 石涛 摄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在航站楼内看到,大厅内共设值机柜台4个,自助值机设备2台,国内安检通道3条,行李提取转盘1个;楼外广场设有巫山神女雕塑、“宁河晚渡”“青溪渔钓”等八景石雕、三峡诗词歌赋等7块景观石。此外,巫山机场坚持“绿色生态”建设,整个机场采取土方自平衡,无外运和外借土方,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和破坏;采取高效节能LOW-E玻璃、LED照明灯具等技术措施,航站楼结节能率51.07%。机场投用后,将促进当地旅游经济发展,完善全市民用运输机场布局,改善渝东北地区综合交通条件,对促进三峡库区旅游业发展和移民安稳致富具有重要意义。

盼来了大飞机 够得着的好日子才更有奔头

“我今年56了,小时候莫说是去主城了,就连去周边区县也费劲。现在好了,我们巫山连飞机都有了,想上哪更方便了。”家住巫山县双龙镇龙王村的肖光庭,站在机场观景平台上,用手指向天空划出了首航飞机降落的路线,“喏,飞机就是这样落下来的,以后娃娃们坐飞机回来看我,也得这样飞。”肖大爷说着,脸上挂满了孩子般的笑容。

除了能让亲情变得更紧密,巫山机场也将成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站在海拔1700余米的机场观景平台上远眺,南侧是瞿塘峡,东南侧是巫峡。旅客落地后,可以在目前国内机场中唯一能观赏到高峡平湖和三峡红叶极致景观的机场观景平台,眺望一江碧水向东流,尽享眼底的三峡美景。

执行首航班机的机组人员与迎机人员合影。华龙网-客户端记者 石涛 摄

“通航了,就意味着以后来我们巫峡旅游的人会越来越多,到我们饭店消费的人肯定也是只多不少,这么大的好事,咋个叫人不高兴呢?”在巫山某饭店打工的刘威继续说,“虽然票价比大巴贵些,但我觉得很划得着。大家路上节约下来的时间就可以用在我们巫山旅游上了。”

遥想当年三峡工程建成之时,“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今天,当“银鹰”穿过云雨、掠过头顶、降落巫山时,相信她会再次惊诧于身边发生的巨变了。

标签: 白居易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