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转告伊朗大使馆:伊朗的上策和下策
来源:雪球App,作者: yeyu2369,(https://xueqiu.com/1973388259/339767159)
以色列动手,美国参与轰炸,伊朗被逼到角落。
这是危急的时刻,但也是转折的时刻。
首先,以色列不想打持久战,更不可能出动地面部队。因为以色列人口太少,伊朗也不是哈马斯。美国会否派遣地面部队呢,MAGA们不太愿意,做做姿态倒也未尝不可。出兵并没有好的借口,同理英法也不支持以色列,也发表了谴责声明,北约动手的理由也不存在。
伊朗的上策,既然开战由以色列说得算,终止战争就由不得他了。首先要避开美国,专打以色列,没有必要封锁什么海峡,也没有必要骚扰美军基地,走一步看一步,就是不给美国介入的借口。同时外交静默,没有硬实力的外交几乎没有意义。谈判就是投降。
专打以色列,拒绝任何停火,拒绝以色列投降。以色列要么是大漂亮的亲儿子,要么是亲爹。揍以色列就是揍大漂亮。谁让他胡作非为,犯下死有余辜的罪行。
所谓外交静默,是指对西方静默,但并不等于没有外交。多和俄罗斯,东大联系联系,可以借道巴基斯坦 ,说不定会有意外收获,沙漠里说不定有被遗弃的高科技设备呢,只要你认真寻找。
伊朗的下策,投降也是一死。反应过激,招惹美国恐怕也是一死。装装可怜,外交静默,硬怼以色列,恐怕是唯一的体面机会,东大也不希望出现第二个叙利亚,绝不会袖手旁观!毕竟叙利亚啪啪地打脸,有这样欺负人的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拖进持久战!真正的报复才刚开始,伊朗凭啥能赢以色列?
近日,伊朗国防部放出狠话,表示伊朗有能力击败以色列。首先,必须明确的是,伊朗所说的“打赢”并非意味着消灭以色列,而是指在战斗中能够成功迫使以色列停火,让其停止对伊朗的攻击。一旦以色列无法继续发起攻势,那么伊朗就算取得了胜利。当前局势来看,以色列凭借精准的战术突袭和斩首行动,已取得显著战果,而伊朗在劣势中挣扎。而且,美国也在背后支持以色列,这使得伊朗的处境更加艰难。那么,伊朗究竟凭什么敢说自己能够最终获胜呢?
伊朗的胜利希望,关键在于“拖延”和“消耗”。伊朗国防部明确表示,以色列无法进行长期战争。换句话说,尽管以色列的空袭和斩首等战术打击手段极具威胁,其核心目的是掩盖其战略上的短板。而伊朗只要抓住以色列的这些弱点,就能提高自己战胜对方的概率。主要的短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以色列在面对长期轰炸时的承受能力有限。尽管伊以之间相距千里,双方无法进行地面战争,只能依靠空袭进行攻击。以色列使用F-35等先进战机进行远程轰炸,伊朗则依靠弹道导弹和无人机进行反击。虽然以色列的武器更为先进,并且得到美国的援助,外加情报渗透的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以色列能够始终维持优势。因为以色列缺乏战略纵深,一旦伊朗能够站稳脚跟,并展开长期的对攻,短板问题便会暴露。伊朗的国土面积达到164.5万平方公里,是以色列的66倍。更重要的是,伊朗在过去几十年中修建了大量地下设施,并将重要战略目标分散布置,专门防止美以的空袭。而以色列的核心战略设施则集中在特拉维夫、海法等城市周边,一旦伊朗的导弹突破以色列的防空网,后者的地面目标几乎毫无防御能力。
其次,以色列的经济和人口无法承受长期战争的压力。以色列的居民每天都可能面临紧急避难,无法安定下来工作、生活,这对于经济将造成巨大的冲击。而且,一旦战事持续,资本和人才流失将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战争进入长期化,很多人将选择逃离以色列。此外,虽然以色列号称有900万人口,但其中有200多万阿拉伯归化人口,以色列并不敢将这些人动员参与战争。同时,还有约100多万哈瑞迪犹太人,他们并不服兵役,也不参与生产。因此,以色列在战时能动员的兵力仅有500多万。一旦征召更多士兵,生产线上的人手就会大幅减少,导致长期战争无法维持。而伊朗则不同,拥有9000万人的庞大人口规模,常备军人数达60万,这样的军力规模足以支持其持续作战,且不会影响到经济的正常运转。
最后,伊朗的军工能力也不可小觑,实际上,伊朗在中东地区的军工水平位列前三。很多人认为伊朗军事弱小、经济贫困、毫无威胁,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伊朗的军工生产能力在中东地区排名第三,仅次于以色列和土耳其。尽管伊朗的军工技术并不属于世界领先水平,但其军事装备的种类和规模却足够大,许多基础武器都能自主研发生产。伊朗之所以能够在长期受到美国封锁的情况下保持军工业的竞争力,关键在于其教育体系。哈梅内伊一直支持教育改革,特别是女性教育,伊朗的儿童入学率高达95%以上,其中许多高校中女性占据了超过60%的比例。大量优秀的高等教育人才为伊朗的军工体系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支持,伊朗通过获取美、俄、英等国的武器样本,进行逆向工程,研发出符合自己需求的军事装备。
如今,伊朗的新任总参谋长穆萨维公开表示,过去的袭击更多是出于警告性质,但现在伊朗将不再手软,准备与以色列展开彻底的死磕。换句话说,伊朗将对以色列的每一个痛点展开攻击,不给以色列喘息的机会。伊朗已经决定通过一场持久战来拖垮以色列,最终迫使对方在战争中寻求和平解决。毕竟,连哈梅内伊都表示,自己已为可能的牺牲做好了准备,这足以说明伊朗是铁了心要打到底,直到以色列无力再战。
伊朗准备进行长期全面战争,伊朗拿什么打持久战?有三套方案
伊以冲突已经持续进入第四天,双方的导弹攻击依旧激烈,丝毫未见缓和迹象。权威媒体报道称,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昨日宣布,以军已完全掌控德黑兰上空的领空管制权。与此同时,伊朗革命卫队总司令的高级顾问瓦希迪也公开表态,革命卫队已做好准备,迎接与以色列可能爆发的长期且全面的战争。
目前的局势对伊朗来说极为严峻。美国海军航母战斗群正加速向中东水域集结,大批美国战机已穿越大西洋向该地区飞去。以色列也在紧急调遣战机和导弹系统,做足战备准备。面对美以联军的军事压力,德黑兰极有可能遭遇空中轰炸的命运,黎巴嫩曾经历的惨烈轰炸画面或许将在伊朗重现。伊朗正承受着前所未有的战略压力和危机。
伊朗公开宣布将进行长期而全面的战争,显然是准备打一场持久战。那么,伊朗有何底气支撑这场持久战?综合分析来看,伊朗拥有三大优势,但同时也存在三大明显的劣势。
优势之一:伊朗的防卫行动理所应当,而以色列则无视国际规则。这次冲突实际上是以色列首先发动的攻击,采取了偷偷摸摸、不宣而战的偷袭手段,暗杀了包括革命卫队总司令在内的多名高级官员和科学家。伊朗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选择导弹反击以色列。从道义角度看,伊朗的自卫行为是正当的,而以色列的做法则是不道德且不正义的。在国际舆论战场上,伊朗也占据了有利位置,许多国家已经公开谴责以色列的侵略行为。
优势之二:伊朗领土辽阔,具备进行全面战争的战略纵深。伊朗国土面积约为164.5万平方公里,远大于以色列仅有的2.21万平方公里。同时,伊朗人口约8855万,是以色列人口的近九倍。如此广阔的土地和庞大的人口基数,为伊朗提供了进行持久战的坚实基础。只要伊朗能有效防御以色列的空军攻击,以色列根本难以在伊朗境内取得实质性突破。伊朗还能利用地形优势,将战略武器和重要资源转移到地下设施中,打消耗战和持久战。
优势之三:伊朗拥有较为广泛的支持力量,具备联合进攻的潜力。虽然伊朗之前与一些盟友关系复杂,甚至出现过背叛行为,但这次与以色列的生死较量,促使中东地区的许多势力产生同仇敌忾的情绪。黎巴嫩、伊拉克、叙利亚以及也门的胡塞武装,还有其他一些伊斯兰国家,可能会对伊朗表示同情和支持,协助其共同对抗以色列。虽然“群狼战术”难以直接摧毁敌军,但能够极大消耗对手的实力和士气。胡塞武装已经开始发射导弹支援伊朗,如果伊朗能整合这些力量,持久战的基础仍然牢固。
当然,伊朗也面临严峻的挑战,这些劣势使得未来局势充满不确定性。
劣势之一:伊朗国内政治不稳定,意见分歧明显。国内存在不少亲美派势力,他们可能反对发动或持续进行全面持久战争。主战派与亲美派之间的分歧如果无法弥合,导致内部分裂,将极大削弱伊朗的战斗力和决心。战争中最怕的就是内部动荡,一旦出现内讧,战争失败几乎无疑。
劣势之二:伊朗的情报安全漏洞严重,间谍活动频繁。国内潜伏着大量摩萨德特工,情报渗透极为严峻。近日,伊朗官方查获了距离首都德黑兰仅20公里的一处以色列无人机组装基地,显示敌对势力对伊朗首都的渗透程度惊人。为警示潜伏的间谍,伊朗当局处决了一名摩萨德特工。这种情报泄漏已经给伊朗造成了严重损失,成为其致命弱点。
劣势之三:伊朗防空能力不足,缺乏强有力的国际援助。伊朗的防空系统难以有效阻挡以色列空军的频繁轰炸,使得以军能够随心所欲地发动偷袭。如果伊朗能够稳固控制领空,以色列将失去优势,难以取得战争胜利。实际上,以色列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空军上,陆军战力较弱。国际支援方面,俄罗斯已明确表示不会直接介入,巴基斯坦虽口头支持伊朗,但实际援助程度尚未明朗。相较之下,以色列拥有美国及北约的坚强后盾,在武器装备方面处于优势地位。
基于对伊朗三大优势和三大劣势的综合评估,若伊朗决定投入持久战,有三套策略值得考虑。
第一套方案:持续不断地导弹轰炸,施加持续压力。以色列国土狭小,缺乏战略纵深,难以承受长期全面战争。过去几天的导弹轰炸显示,以色列已被打击得如同第二个加沙地带。伊朗应持续不间断地发射导弹,无论时间、目标和地点,尽可能扩大破坏范围,让以色列平民承受巨大的战争压力,从而倒逼以军和内塔尼亚胡政府重新权衡继续作战的代价。只有坚定不移的决心,才能将以色列逼回谈判桌。
第二套方案:将导弹生产转入地下,全天候高强度制造武器,准备最坏局面。所有导弹生产线转移至地下设施,保持二十四小时连续生产,产出的导弹无论打击目标如何,都视为战果。如果美以联军不择手段进行屠杀,伊朗甚至可考虑将浓缩铀装入弹头,打击关键城市作为反击。富裕的以色列社会对生存的恐惧远大于普通民众,内塔尼亚胡冲突爆发首日即迅速逃往希腊,足见其心理压力。一句老话说得好,“能战方能止战”,不仅武器要强,更需拥有同归于尽的勇气。
第三套方案:寻求和平谈判的可能性,但绝不妥协。战争和谈可以同步进行,但不能因谈判而放弃战斗。可以尝试通过对话解决分歧,但不可轻易让步,否则只会被动挨打,前景黯淡。如果伊朗展现出坚定的决心、勇气和果断,伊斯兰世界将倾向于支持伊朗,更多国家也将响应号召,从而拖延战争,最终赢得胜利。回望历史,当年上甘岭战役中的苦难远不及今日局势艰难。阿富汗战胜美军的关键就在于持久战,这为伊朗提供了生动借鉴。
归根结底,既然战争已经不可避免,就不能畏惧战争。越是害怕,越容易在战争中败北。舍弃一切幻想,树立“一代人打仗,三代人享福”的坚定信念,才能最终赢得胜利,为未来数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和平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相关资讯
原创现在摆在伊朗面前的,只有持久战一条路可走,下一轮较量迟早会来
即便俄罗斯愿意伸出援手,能力上也是相当有限,且背后还有更加强大的力量在推动局势的发展。 这场看似热闹的冲突,最终演变成了一场“三方共赢”的棋局:美国宣布自己胜利了,伊朗则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