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新闻 >> 正文

科幻小说的纯美之作

更新时间: 2025-09-09 15:54:18

阅读人数: 703

本文主题: 听科幻类小说有好处吗

收到这本书的时候,我的心底浮现出一丝惭愧之情:我们来当编辑的人,心中往往都有一个文学的理想,如今夏桑的作品集已经出版,心里在为他高兴之余,难免为自己的懈怠感到羞愧。不过,作为编辑经常做作者工作,羞愧的时刻很多,也不差这一点儿,所以这点羞愧很快也就被一种重逢般的喜悦冲淡了。

夏桑的这本书里的文章,最让我觉得新鲜有趣的,还是书后两篇非科幻。这两篇有些奇幻、武侠的色彩,是我之前没在他的创作中见过的。这些新鲜之处,都体现了他的变化和成长,比他的科幻作品更吸引我的注意。

《画岚》这篇,写了一个极美的女人。她美到让人崇拜的、可怕的地步。这篇小说像我们在《三体》里面看到的那种寓言故事,最后是要让人在理性的思辨中获得一种快感。离奇的眼球爆裂,几代人为之奉献一生的命运,都和她的画像有关。

《为君》是一篇男性作者以女性视角去看待生育的作品。在古代的背景下,女人的身体更是被看作容器。但作者通过作品,为女性发声,体现了他作为文化工作者的担当和胸怀。夏桑一向尊重女性,一起吃饭时,总听到他对自己的另一半的由衷赞美,这篇文章也是他为人和为文的统一。

他的科幻作品,本书中有几篇我原本看过的,像《胡不归》,曾经让我在工作场所流下热泪。不过,所有这些科幻里面,我最喜欢的是《空心》,不知道这篇是不是他后来写的?

《空心》的脑洞比较有趣。我们判定AI的时候,一般标准是“图灵测试”。而《空心》提出了一种非常不同的测试真人的方法,而且在哲学上必然是有充分依据的。为了防止大家降低在阅读时的乐趣,在此我们不去说具体的情节。

收到这本书实在有种由衷的喜悦,更多的是过了很多年,回过头,感到一种旧时光中发出新芽,开出了新的花朵。

祝福夏桑,希望他的这本新书你也能喜欢!

科幻小说的纯美之作

为什么说我们都需要读一读科幻作品?

美国著名作家雷·布雷德伯里在《写作的禅机》一书中提到,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任何地方的学校课程里都没有关于科幻小说的内容,图书馆也几乎没有这方面的藏书。因为当时的教育者认为科幻是非常危险的,是白日梦,是逃避现实,所以他们不希望孩子们接触这类东西。

在看科幻作品之前,我对科幻的认识也基本与二十世纪的教育者相同,认为那些是天马行空的,可以是毫无根据的无穷的想象。但是事实果真如此吗?在我看了刘慈欣的《三体》之后,我整个人被深深地震撼了,原先的认知被粉碎地一塌糊涂。后来又接触到一部少年科幻小说《创造者》,让我对科幻又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科幻作品是毫无根据的天马行空的想象吗?不是的。

也就是说科幻作品它虽然有无限的想象,但却是基于现有的科学理论的基础,且不与之冲突的。在人类现有的认知之外,去虚构一些故事。换个角度讲,那些虚构的,也不一定是完全不能实现的,它只是目前仍处于人类的认知之外。就比如1978年作家叶永烈的《小灵通漫游未来》中关于和机器人下棋的幻想,在现在就已经成为现实。

而且,与我原有的认知相反,科幻作品的作者都具备非常丰厚扎实的科学知识的储备。比如《创造者》这个合集中,有一篇关于太阳开关的作品《黑色黎明》,里面提及的反射各种频率的电磁波,这是现有的物理学知识。只不过天马行空地想象如何把这个反射场建立到太空中去,这是基于现实的想象。还有《天使路过的时间》里定制各种机器人,特定的程序,如何编程,如何置入,其实现实中也是有基础在的。所以科幻作品并不是一种白日梦,而是人们基于科学现实对未来的畅想和讨论。

美国科幻大师阿西莫夫曾说:“儿童应该尽早阅读科幻作品,不能晚于11岁。”民国期间,梁启超曾引入科幻小说来启迪民智,鲁迅则翻译科幻大家凡尔纳名篇,推荐给国人。

科幻是对好奇心和想象力的保护和鼓励。人类的天性中存在着对世界的好奇,探索未知是存在于人们身体中的一种本能。也正是这样一种本能推动着人类世界不断地变革与发展。应该说,好奇心和想象力驱使着社会不断地进化。难以想象,如果没有了它们,我们是不是就会灭亡呢?

在孩子身上,我们最能看见那股强烈的好奇心。科幻作品能给我们提供一个宏大的想象的空间,就如同我在读《三体》时,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那个浩大的宇宙,无限的空间和时间。而这些在其他类型的作品中是无法看见的。所以,给孩子读科幻作品,就是去满足他的这种好奇心,并且在此基础上,拓宽他的想象力。

另外科幻作品中也包含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比如一些不治之症,现有医学无法治愈的情况下,未来就是有可能解决的。而只有怀着这样的想法和希望,我们才真的有可能走到那里。科幻作品就是帮助我们留住这样的想法,然后再从时间里去学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科罗拉多大道》一篇中,主人公不幸截肢,但却很容易地装上一个假肢,而这个假肢却和真的一样,不仅外形上如此,连功能丝毫不比原来差。这对很多残疾人士来讲,是多么美好的一个愿景啊。

在科幻作品中,我们常常能看见作者对于科学技术发展的一种畅想。比如《新加速剂》一篇中,吉本教授发明了一种新加速剂,这种加速剂能使人整体速度加快。比如思维速度、行动速度,那有了这种新加速剂,就能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一段能更加专注的时间,整个社会的发展因此发生变革。

那除了科学技术的畅想之外,科幻作品中也会讨论一些伦理和人性的内容。比如《黑色黎明》一篇中,叶茂利用科学技术来谋取私利,致使全人类陷入到黑暗当中,被控制。后来人们又以新技术打败了他。在这种更替中,我们就可以看到,无论科学如何发展,人性仍然在起主导作用。如何使用技术,仍然掌握在人们手里。

过去人们常常担心,技术有一天是否会取代人类?人工智能是否会取代人类?那在《天使路过的时间》里也探讨了技术如何发展,人类的情感都无法替代。虽然我们可以制造出完全和人类没有差别,且能随自己的喜好去调整的智能机器人。但是当我们意识到它只是机器的时候,我们仍然会感到深深的孤独。这种人与人的链接和关系,是技术永远无法取代的。

读儿童科幻小说的意义,培养科学探索意识

科幻小说对于儿童成长的意义,不亚于读一本科普书。科幻的世界更容易激发孩子对世界的探索与好奇心,同时也能培养儿童的科学探索意识。科幻小说以奇幻的故事情节,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对于小学阶段培养自主阅读的孩子来说,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这大《大王虫奇幻历险记》是科幻作家尹奇峰的作品,这是一套充满“离奇”故事的科幻小说,书中将带领小读者与大王虫一起寻找智慧与勇气,探索惊险刺激的世界。对于正充满好奇心的少儿读者来讲,无疑是最佳冒险选择。

全套书共有五册,全书以明快的节奏、幽默的语言、跌宕起伏的情节,讲述一个又一个离奇好玩的故事。这套书,能够充分激发孩子的想象力,锻炼逻辑推理能力,提升阅读兴趣。科幻小说对于儿童而言,是开启文学阅读之门,让儿童在未来的阅读中可以拓展更多领域的学习。

王大聪是本书的主人公,昵称“大王虫”,因遇到一只会说话的鸽子而进入神奇的动物世界,发现鸽子的飞船基地,从而和同学们开启一段冒险之旅……故事里有智能生物,神奇的湖底昆虫军,神秘的天体,以及宇宙巨怪。在这离奇的世界里,许多未知的生物与研究纷纷出现,随着主人公的视角,不断开启新的世界。

读完这套书后,或许孩子会久久不能平静,对未知的世界也将有新的思索。宇宙万物,本就充满各种神秘和未知,如何去破解,打开我们从未接触过的领域,走在进包罗万象的新世界。从儿童的视角来看,这本书非常符合满足他们脑海里那些稀奇古怪的想象。

满足儿童好奇心,为他们异想天开的世界提供更多可能。从儿童成长和发展特点来看,9~11岁的孩子对外界的一切都有强烈求知欲,渴望获取更多知识,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们或许会对这个世界有格外的兴趣。科幻小说所起到的作用,无疑是值得推崇的。在学习的压力之下,一本科幻小说带来的是轻松愉悦的阅读,同样也是精神压力的释放。

在科幻离奇怪诞的世界里,儿童可以自由发挥他们的想象,让自己的好奇心得到释放。对于父母来说,只需要提供这样的书籍给他们阅读,用文字的力量去激发儿童内在能量。所以这样一套科幻书,推荐给每个孩子阅读。相信在书里,一定会找到属于他们的天地。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