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小说差点看出了精神病
你,在一个从没有发生过凶杀案的地方当警察,某一天,你接到报警,说一位名叫威廉·迪姆的人被谋杀了。于是你急忙赶到现场,发现尸体的头骨被劈开,似乎是用剑所造成的。你询问了在场接触过尸体的人员,他们有人说威廉心脏上方有个洞,应该是死于枪击;有人说他很明显死于断头,因为他的尸体头颅和身体是分开的……
这就很匪夷所思了,明明是同一个人,怎么会有五种不同的死法?但更荒谬的事情出现了,那个死者竟然当着众人的面跳楼又死了一次,而且经过检测,这两具尸体都是威廉本人无误。就在你被这个案子搅的焦头烂额之时,第三个威廉出现了。
这一情节来自弗雷德里克·布朗较长的一个短篇作品《白昼噩梦》中,虽说较长,但也仅有50页。可是作者却能在这50页中将悬疑、科幻、精神、恐怖的元素巧妙融合在一起,完成了这一剧情精彩且完成度很高的短篇作品。
继《穹顶之下》《地球上最后的敲门声》这两本各收录了19篇作品的短篇集之后,捧读文化又出了弗雷德里克·布朗有一重磅作品集《最后的火星人》,并且这次收录的篇目竟然高达22篇!其中上述的《白昼的噩梦》就收录在其中。
如果看过他前两部作品的朋友,应该能了解他的写作风格,弗雷德里克非常擅长短篇小说的撰写,而且他大部分短篇篇幅极短,可以说是超短篇作品,有的甚至只有几页。但他却能在几页中塑造出一个充满魅力的世界,和抓人眼球的故事。

天才眼中的世界
第一次接触以色列文学,竟然是通过一本如此离经叛道的短篇小说集,搞得我读完后仍对以色列的文化传统一窍不通~但是不得不说,这本书已经达到了我所理解的短篇小说的极致——天马行空,又脚踏实地。
作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已经不必赘言,看过书的人应该都深有体会,但这些只是这本书丰满的血肉。这本书的灵魂则根植在作者对生活的反思,对民族的审视,和对故事的追求中。书中随处可见作者对生活中种种事件的隐喻和讽刺,和通过故事主人公们来进行的对生活意义的探索。读者也可以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以色列人的心态——在美国这个词面前有一种自卑而又不甘,蔑视而又渴望的微妙情感;对于和平与和谐则有着中国人或许难以想象的强烈渴望。
最后说一说所谓对故事的追求,这本小说看起来荒诞不经,读起来却意味悠长,正是作者对“讲故事”这件事的究极态度所造就的。这种态度作者已在卷首的第一篇小说——“突然,响起一阵敲门声”中表达得非常清楚:他不要“像垃圾车倒垃圾那样,把现实倒在我们头上”;而是要“从已经存在的事物中创造出新事物”。现实主义的作家或许需要很努力,需要体会人间疾苦,方能写出震撼人心的作品。但若是想从已存在的现实中创造出崭新的、独一无二的故事,仅仅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吧⋯⋯在这本书中,我有幸看到了天才眼中的世界。
「最近看了好几本书,却一直懒得写笔记,攒了一堆任务,所以先写到这吧⋯⋯」
超短篇科幻之王
本期推书《最后的火星人》——弗雷德里克.布朗终于集齐了捧读文化出版的这套弗雷德里克.布朗经典科幻小说集。本套书共三册,分别为《地球上最后的敲门声》、《穹顶之下》、《最后的火星人》。在科幻小说领域,有两位作家以写超短篇小说而著称。一位是日本的星新一,另一位就是本书的作者,美国的科幻作家弗雷德里克.布朗。如果说星新一的超短篇小说是以“脑洞”著称,那么布朗笔下的作品,最让人拍案叫绝的就是“逆转”。科幻小说史上最著名的超短篇小说《敲门声》里的那个“地球上的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家中,门外却想起了敲门声...”便是出自布朗的手笔(然而这篇小说其实并不是只有两句话,还有后续的)。《最后的火星人》:一家报社接到消息,在“巴尼酒吧”里,一个人宣称自己是火星人。于是总编卡根派比尔前去查看这个人的情况。比尔进了酒吧经老板巴尼介绍后,开始采访位“火星人”。火星人自称叫杨根.达尔,声称自己是最后一个活着的火星人,他看到了火星上的横尸遍野,然后他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来到了地球。但是比尔提出了疑问,达尔的样子完全是地球人的模样,达尔说,他只是进入了一个地球人身体里。火星人只有20磅重,3英尺高,4只手臂,每只手6指。经过采访,比尔回去跟总编复命,并说达尔确实是一个火星人,他是火星上活着的最后一个火星人,然而他的智商很低,只有和地球人相当,“我们不妨就让他作为地球人活下去”。《禁止入内》与《最后的火星人》遥相呼应,讲述的是第一批火星人的故事。人类发明了一种药,能让吃这种药的人的后代可以更苛刻的环境。10年前,出生了一批这样的小孩。他们来到了火星。为了适应火星稀薄的空气、寒冷的环境,他们肺部变大,并且浑身长满了毛发。他们甚至已经不再是人了。这帮孩子就等着再过十年,他们彻底从实验室出来自由后,杀掉火星上的监督他们的所有地球人。这种人类变异题材我记得看过类似的电影《超能泰坦》。科幻小说里边的物理定律从来都不是空穴来风,都是基于一定的科学依据并在其之上的延展。比如说爱因斯坦的理论认为当速度无限接近光速,时间就会慢得像停止下来了一样。而布朗的小说《复仇舰队》里,掌握了超光速飞行的舰队,直接可以在时间上逆向行使。闪电侠也是基于上述同样的理论猜想进行的创作。
上篇:穹顶之下(穹顶之下)书评
下篇:恐怖与科幻的巧妙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