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消息 >> 正文

原创“靖康之耻”究竟有多耻辱?两帝两后受辱而死,正史都不敢记载

更新时间: 2025-09-15 19:06:32

阅读人数: 183

本文主题: 宋朝正史哪套书比较好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岳飞《满江红》

靖康之耻,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史中八大耻之一,两帝两后受辱而死,万千百姓命丧黄泉,当时的惨况,甚至连正史都不敢直言,今天,我们便通过一组组触目惊心的数字,来回顾当年那段可怕的历史。

时间回到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南下,攻取了北宋都城东京,并成功俘虏宋徽宗和宋钦宗,就此,北宋灭亡,而大获全胜的金朝,也提出了无数令人发指的要求,打开了靖康之耻的大门。

士可杀,不可辱。作为一国之君,万民的表率,皇帝怎能轻易向敌人屈服?然宋徽宗赵佶不但屈服了,还接受了金人将其封为“昏德公”,他吃着金人给的美酒佳肴,住着金人给的美宅,在金人的要求下写诗,堂堂帝王的尊严,被践踏至脚下,最后徽宗、钦宗二帝,在屈辱中死去。

《汴京之围》上书:金一千万锭,银二千万锭,折合成两,则是一亿两金、十亿两银,同时还需要娟帛一千万匹。

也就是说,宋朝要赔偿金朝1亿两黄金,10亿两白银,以及1000万匹娟帛。那么这是什么概念呢?若是按去年的汇率算,可换算为人民币2.3万亿元,这个数字,相当于当年宋朝10年的财政总收入,而连年征战的宋朝,是不可能支付得起这笔巨额赔款的。

面对这种情况,宋徽宗和宋钦宗决定,压榨所有皇亲国戚、文武大臣,让他们把家里的钱统统拿出来,为了在最短时间内获得金钱,宋钦宗甚至专门开设了一个机构,用来收银子。还鼓励大家互相举报,看谁没有交钱。最后直接用武力相逼来要钱,如此举动,实在令人不齿!

金军自然知道宋朝赔不起这个钱,于是提出,用皇家的女人们抵债,并给出了具体的价格:

帝姬和王妃每人1000锭金,宗姬一人500锭金,族姬一人200锭金,宗妇一人500锭银,族妇一人300锭银,贵戚女一人100锭银。

如此举动,简直是将人当成了货品般买卖,如此可耻的要求,二帝也接受了,就这样,近10000名嫔妃、宗姬、宫女、贵戚女被抵给了金军,就连皇后,也受到了金军的羞辱,其屈辱程度,正史甚至不敢直言。最后,皇后不堪屈辱,选择了自尽。

根据史料记载,在被俘虏的9年里,宋徽宗还生了14个孩子,其中包括6子8女。而在《靖康稗史笺证·宋俘记》中出现了这样一句话:

别有子女五人,具六年春生,非昏德胤。

意思是,除了那14个孩子外,还有5个孩子,虽是宋徽宗的妻妾所生,却不是他宋徽宗的孩子。其中意味,想必无需笔者多言,且不说宋徽宗是一位皇帝,即使是普通男人,也受不了这样的屈辱!

公元1135年6月4日,宋徽宗在自知复国无望后,悲愤交加,最终郁郁而终,享年54岁。

公元1156年6月,宋钦宗被金海陵王完颜亮逼着去打马球,宋钦宗本就身体孱弱,且患有严重的风疾,又不善马术,在比赛过程中,失手坠马,最后竟被乱马铁蹄践踏死,享年56岁。

原创“靖康之耻”究竟有多耻辱?两帝两后受辱而死,正史都不敢记载

正史不敢写的奇葩野史冷知识

当正史在朝堂之上记录着帝王将相的丰功伟绩时,野史却在市井巷陌间藏满了让人惊掉下巴的奇葩故事。这些被正史遗漏的边角料,不仅藏着古人的脑洞天花板,更能让你发现历史原来这么 “不正经”——

正史里的李白是 “天子呼来不上船” 的狂傲诗仙,但北宋《云仙杂记》里的他却画风突变。据说李白给妻子写信时会特意用 “浣花笺”,这种纸要用木芙蓉花汁浸泡,自带淡香。更绝的是他发明的 “剡溪藤纸帐”,把书法纸糊成帷帐,睡前还要对着纸帐吟诵自己的诗,妥妥的 “浪漫天花板”。

比起李白的文艺,杨贵妃的姐姐虢国夫人更懂 “行为艺术”。《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她出门从不坐车,而是让侍女用丝绸扎成 “步辇” 抬着走,沿途还要撒花瓣制造氛围。有次遇见下雨天,她居然让侍女举着透明琉璃伞,美其名曰 “看雨打霓裳”,这波操作放现在妥妥的热搜顶流。

正史里苏轼是 “一蓑烟雨任平生” 的豁达文豪,但南宋笔记《调谑编》里他简直是段子界鼻祖。有次苏轼调侃好友陈季常怕老婆,写了首 “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地心茫然”,直接把 “怕老婆” 写成了文化梗。更绝的是他跟佛印和尚的互怼 —— 佛印说 “我看你像佛”,苏轼回 “我看你像牛粪”,结果被佛印反将一军 “心中有佛见人是佛,心中有粪见人是粪”,这波文人互损堪比脱口秀现场。

宋朝还有个奇葩职业叫 “扫街御史”。据《梦粱录》记载,每年元宵灯会结束后,官府会派御史带着衙役上街 “扫街”,但他们不扫垃圾,而是专门记录百姓吐槽。有年灯会太挤,有人抱怨 “东华门外以障目,不见灯影”,御史居然把这话记进了档案,后来皇帝真下令拓宽了东华门街道,堪称古代版 “民生热线”。

正史里朱元璋是 “开局一个碗” 的铁血帝王,但《万历野获编》里他却有颗柔软的猫奴心。他在南京皇宫专门建了 “猫儿房”,给御猫封官职领俸禄,最受宠的 “虬龙” 猫死后,朱元璋还让翰林院学士写祭文,这待遇比很多大臣都高。更神奇的是他给儿子们起名字的规矩 —— 必须用 “金木水火土” 偏旁,结果朱家子孙为了凑字,硬生生造了 “朱慎镭”“朱同铬” 等化学元素般的名字,难怪后来元素周期表翻译要找他们借字。

明朝还有个 “史上最惨驸马”。据《典故纪闻》记载,明成祖的女儿永安公主下嫁后,驸马袁容居然被公主的奶娘管着。有次公主想跟驸马单独过二人世界,奶娘居然站在门外骂 “不成体统”,后来这事闹到皇帝那,成祖居然说 “乳母教训是对的”,可怜的驸马直到奶娘去世后才过上正常夫妻生活,这剧情放现代剧里能拍 30 集。

正史里雍正是 “以勤先天下” 的工作狂,但故宫旧藏的《雍正行乐图》却暴露了他的隐藏爱好 ——cosplay。他穿着欧洲贵族的卷发外套扮成洋人,又披着袈裟坐在竹林里扮高僧,甚至还戴着假发套扮演西方绅士,这组照片放现在妥妥的 “次元壁破裂”。更绝的是他给大臣的朱批,比如给年羹尧写 “朕实在不知怎么疼你”,给田文镜写 “朕就是这样汉子”,完全不像正史里那个严肃的帝王。

清朝还有个 “最惨状元” 的故事。据《清稗类钞》记载,光绪年间有个状元叫骆成骧,殿试时为了拍皇帝马屁,在策论里写了 “主忧臣辱,主辱臣死”,结果真中了状元。但他当官后太清廉,穷得连冬天都穿不起棉袄,有次慈禧太后召见他,看他冻得直哆嗦,居然赏了他一件貂皮大衣,这剧情简直是 “职场生存指南” 的反面教材。

这些野史就像历史的 “彩蛋”,在正史的宏大叙事之外,藏着古人最真实的生活气息。它们可能不够严谨,却让我们看到了帝王将相的凡人一面,也让那些被正史忽略的小人物有了登场的机会。下次再读历史时,不妨多看看这些夹缝里的故事,说不定会发现一个更鲜活、更有趣的过去。

你还知道哪些让人惊掉下巴的野史?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一起聊聊历史上那些 “不正经” 的冷知识~

原创最黑暗的“靖康之耻”,皇室女眷的凄惨下场,让正史不敢记载

北宋末年,风云突变。正当宋徽宗带领着大宋王朝与金国缔结海上之盟,约定在共同击败辽国后,金国将燕云十六州归还,而宋朝则需将原本向辽国进贡的岁贡转交给金国时,众人或许未曾料到,这一协议的签署,看似胜利的背后,却潜伏着更深的危机。

众多宋朝的臣子,尤其是当时的皇帝宋徽宗,或许在庆幸之余,未曾仔细思量这场盟约的真正后果。毕竟,经过多年的与辽国的争斗,金国的强大,已经让辽国几乎四散崩溃。宋朝本应有喘息之机。然而,尽管辽国被金国打得狼狈逃窜,剩下的力量依旧让宋朝军队疲于应对。而金国,原本对宋朝尚存戒备,眼见宋朝欲图燕云十六州,这一切不过是空想罢了。最终,在1125年,金国发起了进攻,以张觉事件为导火索,完颜宗翰与完颜宗望两位将领,率兵直逼北宋疆域,直至南下。

一路之上,宋朝的郡县几乎无力抵抗。宋朝尽管奋力反抗,依旧难掩其无力的困境。此时的北宋,才真切意识到,自己曾与金国签下的“海上之盟”,无异于与猛虎共舞。国运危急,唇亡齿寒的困境,犹如冰冷的锋刃,割裂了朝堂的最后希望。

然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仅仅两年后,金国不满足于通过岁贡获得的利益,再度发起了侵略。金军不但在途中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甚至直接将宋徽宗、宋钦宗及一众王公贵族押解至金国,这一耻辱事件,成为中国历史上无法抹去的“靖康之耻”。令人痛心的是,历史上所记录的这些惨剧,已然被“美化”,许多无法言喻的残酷细节,正史都不敢直面。

根据《汴京之围》中的记载,金国所要求的赔偿金额简直让人触目惊心。金国要求宋朝支付一千万锭黄金、两千万锭白银、以及千万匹绢帛。如果用今天的标准来衡量,这个数目相当于后来的《马关条约》一半之多。然而,宋朝的国力已然疲软,根本无法承受如此巨额的赔偿。即便将全国的财政收入尽数投入,也远远无法满足金国的要求。就在这种情况下,宋朝的文人们不得不想尽办法筹集这些巨额资金。金国的要求便是,若无法筹集到足够的赔偿,将宫廷中的女性送给金军,以抵消一定的金银。这一无耻的要求竟成了现实,令每一个尚存血性的人都愤怒不已。

对于金国的士兵而言,宋朝的宫廷女子可谓美艳动人,正是他们多年未见的稀世珍宝。皇宫中的嫔妃、王妃、帝姬、公主等,皆被以极其低廉的价格“交换”,其中嫔妃的“身价”甚至低至千金,而宫女、公主、宗姬等则不过五百金。这场屈辱的交易,不仅让人发指,也让无数宋朝的百姓心如刀割。失去尊严的女子,在金国士兵的淫威下,命运凄惨,甚至自尽以求解脱。

而徽、钦二帝的耻辱,更是让这一段历史永世难忘。两位曾经高高在上的皇帝,在金军的押解下,遭受了“牵羊礼”的羞辱——那是将皇帝的衣衫剥去,披上羊皮,脖上系绳,象征着他被当作牲畜般牵引。曾经的至尊,如今却沦为任人摆布的羔羊。这一耻辱,给后人留下了警示——即便身为皇帝,也未必能逃脱命运的蹂躏。

然而,不必全然沉溺于历史的深渊。尽管“靖康之耻”给宋朝带来了极大的羞辱,但后世的传承与反思,正是我们不断从历史中汲取力量的源泉。崇祯皇帝自尽时的最后遗言“勿伤我百姓一人”,也提醒了我们,无论何时何地,人民才是国家真正的力量所在。

正如那曾经的无数“屈辱”成就了后来的警醒与奋进,今日的我们,定应以史为鉴,百折不挠地走向未来。愿我们能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继承先贤的精神,披荆斩棘,共同走向更加光明的明天。

标签: 靖康之耻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