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知识,孩子都爱看的侦探推理书
我想没有哪个孩子不喜欢看侦探推理小说吧,这不神探迈克狐又上新了赶紧给孩子入手起来。从内容上来看可以说这套是“迈克狐”系列故事前传,故事主要讲述了迈克狐考上了第一学府克里特特国际学院后,与同学们展开的一系列充满推理与冒险的求学之旅。
迈克狐,一个来自农村凭着优异成绩成功考入了克里特特国际学院,他怀揣着对未知世界的憧憬和对知识的渴望,踏入了这所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学府。然而刚进校门,他便碰上了各种挑战,于是迈克狐便与同学们展开了一场智力比拼。
在克里特特学院,迈克狐遇到了同样常年考满分的红狐狸西西娅,以及会发明创造的浣熊多古力,还有比迈克狐高一年级的、成绩优异且体能突出、乐于助人的学长灰狼赫森·亨。他们组成侦探小组,共同解决被分配到的棘手案子,利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通过细致的观察、巧妙的推理和团队合作,成功地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
全书共6本,除了精彩有趣的推理案件,书中还巧妙地融入了物理、生物、化学等科学知识,使得孩子们在阅读过程中既能享受到愉快的阅读时光,又能开阔视野。我家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就记住了很多四字成语,收获满满。

烧脑反转是悬疑的必备调料,一书封神实至名归
21世纪初,悬疑小说在我国兴起发展,本土作家涌现出很多优质作品,也引进了西方和日本的诸多悬疑作品,大山诚一郎也成为了中国读者市场青睐的对象。
大山诚一郎的悬疑推理小说《字母表迷案》是2004年完成的小说,是其出道之作,但直到今年4月才被译介到中国市场,评分高达9.5分。但就是这么一部高分小说,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说小说里的有些细节与现实相差甚远,但也很多人称之为烧脑反转的神作。
读这本小说花了很长一段时间,不是因为难读,而是我入戏较慢。《字母表迷案》是有四个字母引出的四桩迷案,看这是毫不相关的四个故事,但四个故事的主人公律师、刑警、精神科医生以及侦探小说翻译家却是关联在一起的,每个人都有一套破案的逻辑,却都指向不同的犯人。
从《P的妄想》到《F的告发》,再到《C的遗言》,这三个故事读来总觉得是平淡无奇的,看着看着都有弃书的冲动了,但是在《Y的绑架》一篇却暗暗庆幸,幸亏没有弃书,才看到了全书最精彩的部分,十几页的高潮给人完全不一样的体验。
前几日在读理想国宝珀文学奖首奖获得者陈春成的《夜晚的潜水艇》,被各方真是吹上了天。光就因为小说集里的故事中的写作手法减分了,在几个故事中他都用了故事中套故事的手法。在《字母表迷案》最后一个故事《Y的绑架》中也用了这个手法,但起到的文学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一步一步引出真相的是《成濑正雄手记》,这是大山诚一郎大学时期的作品,在《字母表迷案》里重新出现,一是因为它被读者们所关注,二是解开所有谜题的关键一环。这种手法让我叹服,《夜晚的潜水艇》比起来的真的差远了。
在四篇故事中,作者充分利用了人们的思维盲点,给我们呈现了看似平淡,实则精彩的悬疑推理故事。思维盲点是指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很多考虑不周、想不到的心理盲点,这些盲点的造成的产生大多数是由我们的不自觉的行为造成的,而这些行为又会通过一系列连锁反应导致我们的认知和行为错误。
读完大山诚一郎的《字母表迷案》,在回想一下自己看过的悬疑推理小说,我觉得作者的一书封神是实至名归的,赶紧找来了他的《密室收藏家》《诡计博物馆》《绝对不在场证明》看起来。
《侦探往事》:民国视角下的本格推理,风情与阴谋共存于世的浪漫
民国的往事,有着无穷的魅力。尤其是在大上海这种地方,更是滋生出了很多传奇的故事。
我很喜欢了解民国时期的那些人物,那些女人,多是风姿绰卓且见识广博。那些男人,多才华横溢,浪漫风趣。
国家动荡,人人自危,但各有各的生存之道。于是,鱼龙混杂处,我们看到更多的爱恨情仇抛洒。爱情成了一种奢侈,信任出现危机。到底该何去何从,没有人能给出确切的答案。
上海灯红酒绿,作为通商口岸,这里聚居着很多的洋人。各种势力交织,其中掺杂着不少黑白不明的成分。作为经济中心的上海,它更是欲望的竞技场。小人物们为了发财,投机取巧,甚至不惜谋财害命。
十里洋场,在各种势力的交杂下,暗中涌动着这样一支民间队伍。他们为客户排忧解难,筹谋事件,他们人脉广博、洞察力过人。这群人,就是——私家侦探。
在读《侦探往事》这本书的时候,我常常会想起高伟光和马伊琍共同演绎的电视剧 。这部电视剧节奏很棒,内容轻松幽默,还不经意间激起了旗袍热。
时晨的《侦探往事》,也是地道的上海风格。整部书在语言上,常常会引用上海方言,给人一种俏皮的感觉。,四马路、马思南路、黄金荣、马戏团等等元素,也都让这部小说格调充满了上海独有的气息。
将本格推理与沪上风情相融合,是时晨的一个创新,这部《侦探往事》就是一个实验,事实证明,这种实验很有趣,激发出了很多新的东西。
20世纪30年代,上海的四个富商接连自杀,这件事情变得不再简单。作为华人探长的叶智雄陷入了两难。一方面,他想要维护正义,但周围的同事却并不在意。相比较于讨好洋人,破案是最费力不讨好的活计。本来可以轻松结案,但疑点重重,让叶智雄不能放手。恰好陈应现教授的出现,给叶少雄的判案指明了新的方向。
官方的探长与民间侦探的合作,是这本书的一大特色。针对同一个案件,不同的破案人会有自己的侦破点。时晨又是一个讲故事很注重节奏的高手,于是,在一个个谜团中,我们有了很多惊人的发现。
畸人杂技团是一个深刻的存在,如果作者不把人物都写死了的话,这一定是非常吸引人的点。侦探之间的互动,也不是特别连贯,相比较于故事的细节来说,人物的形象会显得不够丰满。
两个故事,一贯相连。还有很多谜团尚未揭开,但不能否定的是,这部作品,还是好看。
单单就作者将侦探小说本土化的尝试,就已经是一种创举。更何况,将整个事件的背景安置在民国时期的上海,这更让故事焕发出了独特的风采。
读推理小说,尤其是这种本格推理小说,常常是对一个人智慧的考验。当我们的智慧不及,阅读就总能给我们惊喜。当故事突破常理,这也是一种乐趣。
有人爱侦探小说如命,就像时晨,他在创作《侦探往事》之前,还创作了很多其他题材的作品。但在推理小说这个领域,他始终坚持古典的本格推理。
作为上海人的时晨,写起发生在上海的故事,更是游刃有余。在2021年,时晨更是在上海创办了目前中国第一家侦探推理小说的专营书店——
这个名字颇有寓意。对于每一个侦探迷来说,一个人就是一座孤岛,没有什么可怕的。 在侦破案件的时候,我们要相信自己。向内看,这是本格推理的一大魅力。
《侦探往事》是一本回应之作,回应黄金时代的那些作家们。正是霍桑这些人物们,让上海又蒙上了一层独特的神秘气息。
相信以时晨的野心,《侦探往事》仅仅也就只是作品的一个开端而已。后续的故事怎样,还需要我们持续的关注。对未来的故事,我满是期待。
下篇:白昼之光,岂知夜色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