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卦中心 >> 正文

吐槽音乐家:欧洲音乐之父巴赫

更新时间: 2025-10-09 14:46:00

阅读人数: 125

本文主题: 被誉为欧洲之父的作曲家

一个专门“吐槽”音乐大师的专栏,带你发现古典音乐的另一面。一期一个大师故事,为你送上小白也能懂的有趣干货。世界殿堂级钢琴家、音乐教育家赵胤胤携手时尚先生推出“胤悦专栏吐槽音乐家”,一期一会,带你走近音乐大师的世界。

今天要吐槽的这位音乐家,我不相信你们没听过,他就是

巴赫来自德国,是巴洛克风格的代表人物,更被誉为“欧洲音乐之父”。

他的代表作有《勃兰登堡变奏曲》、《马太受难曲》等等。

如果你都没听过,那可以回忆一下《沉默的羔羊》中,汉尼拔实行谋杀时的 BGM…

这首让我们“瑟瑟发抖”的曲子,就是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啦~

然而,事实上,这首曲子是一位伯爵花重金请巴赫创作的,用来治疗自己的失眠…

当时的疗效如何,不得而知,但如今我还是劝大家谨慎尝试。

巴赫的一生,不仅在音乐创作上非常高产,生孩子更是高产。

巴赫的一生有过两个妻子,前前后后一共给他生了20个孩子…

另外,这些孩子们绝大多数都叫“约翰”,这里要提醒大家,巴赫自己其实也叫“约翰”。

Johann Sebastian Bach

有人可能要问了,那要是女孩呢,总不能也叫约翰吧?

看来大音乐家,绝不会把时间浪费在给孩子起名字上。

有那点时间,还不如写几首作品出来再生个孩子出来。

巴赫家不仅生育能力很强,音乐基因更是相当牛。

巴赫的这些孩子们,其实只有9个儿女长大成人,其他都夭折了。而在这9个人当中,有4个都成为了音乐家。

这一点,除了教育有方,也和巴赫家强大的艺术基因分不开。

因为,巴赫的爸爸、祖父、曾祖父也是音乐家。名副其实的音乐世家,对吧?

但是...这还不够。事实上,巴赫的叔叔们、堂兄弟、表兄弟、外甥、孙子…也统统都是音乐家!

在300年中,巴赫家族一共出现过52位音乐家~

下面,来聊点专业的吧。巴赫的作品,可以说是每个琴童都逃不开的噩梦:

小时候弹《First Lessons in Bach(小巴赫)》,

大一些弹《Inventions and Sinfonias(二部创意曲和三部创意曲)》,

专业一些弹《The Well-Tempered Clavier(平均律钢琴曲集)》,

还有《English Suites(英国组曲)》、《French Suites(法国组曲) 》等等。

为什么说巴赫的作品是“噩梦”呢?

因为他特别喜欢在音乐创作中使用“对位法”,前面提到的《哥德堡变奏曲》就是巴赫最著名的对位法作品。

所谓“对位法” 就是把两个完全不同的旋律,交融成一首曲子。

左手画个龙,右手画彩虹(别停);

左脚画方块,右脚画三角(走起)。

想要用对位法写音乐,总共分三步:

第一步,数学极好,像计算机一样进行精准计算;

第二步,想象力丰富,别人写一首曲子都费劲,他不但写了俩,还要合二为一;

第三步,需要有特别牛的钢琴家能够演奏出来,比如...

巴赫的创作一直持续到 60 多岁,但他的视力下降得很厉害,估计还不只是老花。

后来,巴赫请了那个年代最有名气的眼科医生泰勒为他做手术。

这个医生老厉害了,他曾经给著名音乐家亨德尔做过手术。

两人的手术效果一模一样,都非常显著。

再后来,这位伟大的作曲家就丧失了生命力,在几个星期后中风,离开了人世…

泰勒医生,你是来摧毁古典音乐的专家吗?

原标题:《胤悦专栏 | 吐槽音乐家:巴赫》

吐槽音乐家:欧洲音乐之父巴赫

法兰克加洛林王朝国王、查理大帝

(法语:Charlemagne, 德语:Karl der Große,英语:Charles the Great;742年4月2日-814年1月28日),或称为 (“曼”即大帝之意)。法兰克王国加洛林王朝国王(768年-814年1月28日在位),查理曼帝国建立者。

768年,在父亲矮子丕平死后,查理曼与其弟卡洛曼分别加冕为王,瓜分法兰克王国。771年卡洛曼死后,查理曼合并法兰克全部国土。774年,查理曼以援助教皇哈德良为名,派兵灭亡伦巴第王国,将势力扩展至意大利北部与中部。从772年到804年,他针对萨克森人发动多次战争,并征服巴伐利亚,击败斯拉夫人、阿瓦尔人,使查理曼帝国的势力北抵波罗的海,南至亚得里亚海的东欧西部地区。800年,被教皇利奥三世加冕为“罗马人的皇帝”。806年,查理曼预立遗嘱,把帝国平分给三个儿子查理、丕平和虔诚者路易。814年,查理曼在亚琛逝世,享年72岁。

查理曼在行政、司法、军事制度及经济生产等方面都有杰出的建树,并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是他引入了欧洲文明,将文化重心从地中海希腊一带转移至欧洲莱茵河附近,被后世认为是欧洲历史上最重要的统治者之一,享有“欧洲之父”(Pater Europae)的荣誉

铸铜人物雕塑,查理曼大帝,西方人物雕塑

铸铜人物雕塑,西方人物欧洲,查理曼

741年,查理曼(一译查尔斯大帝、卡尔大帝 ,“曼”在法语中意为“伟大的”,即大帝之意)大概出生在今比利时赫尔斯塔尔市,他的父亲是法兰克王国的宫相矮子丕平(丕平三世)。祖父查理·马特在732年取得图尔战役的胜利 ,粉碎了阿拉伯帝国征服法兰西的计划。751年丕平宣称自己为法兰克国王,结束了墨洛温王朝的统治,建立起一个新王朝,今称加洛林王朝,是根据查理曼的祖父查理·马特(Charles Martel)的名字命名的。

768年9月24日,矮子丕平在圣德尼驾崩。临终前,他仍按墨洛温王朝的传统,把法兰克王国的土地平分给两个儿子:查理曼分得奥斯特拉西亚和纽斯特里亚和阿基坦北部,他的弟弟卡洛曼得到阿基坦南部、勃艮第、普罗旺斯和塞普提曼西亚。 10月,查理曼与卡洛曼分别在努瓦永和苏瓦松加冕为王。

在最初一段时间内,兄弟相处尚为和睦,但当阿基坦发生起义时,卡洛曼却拒绝援助查理曼镇压起义(一说其在乱事平息后姗姗来迟)。 通过类似的事件,二人的矛盾逐渐越来越多。但在771年,卡洛曼猝然去世。这一意外变故使29岁的查理曼合并了全部国土,成为法兰克王国唯一的君主。

为查理曼作传记的艾因哈德形容他身材魁梧,身高近7英尺,双目大而有光,鼻稍长,面色红润,表情欢愉。查理曼的私生活习惯并不都是好的,但他谨守宗教仪式,而且对于教会举办的传教事业和学校非常关心。尽管他从来没有学会写文章,但他懂日耳曼文和拉丁文,能听懂希腊语,虽然说得不好。查理曼非常钦佩有学问的人,而且做过很多鼓励学问研究的工作。

铸铜人物雕塑,法兰克国王,查理曼大帝

铸铜人物雕塑,查理曼大帝,西方人物雕塑

806年,查理曼预立遗嘱,把帝国平分给三个正统婚生子:查理、丕平(被称为“意大利丕平”)和虔诚者路易(Louis the Pious)。根据他的决定,长子查理获得帝国北部地区及卢瓦尔河以北的所有高卢领土,次子丕平分得巴伐利亚和阿拉曼尼亚,幼子路易分得高卢南部。这项决定因为查理和丕平分别在810年和811年的去世而被打破,最后虔诚者路易单独获得了整个帝国的继承权。

813年,查理曼在亚琛为路易加冕。同年冬,在天气极为寒冷的情况下,查理曼坚持外出打猎,感染风寒(艾因哈德认为他死于胸痛和高烧 ,患上胸膜炎 ),最终于814年1月28日在亚琛宫中逝世,享年72岁。死后葬于亚琛大教堂。 由其子路易继承帝位。

查理曼死后不久,帝国就出现了分裂。843年,根据《凡尔登和约》(法语:Le traité de Verdun),他的三个孙子各自为王,帝国一分为三:秃头查理(Charles the Bald)统治西法兰克王国,也就是法国的雏形;路易(Louis)统治了东法兰克王国,也就是以后的德国;东、西部之间的地区则成了以后的意大利,被最后一个孙子洛泰尔(Lothair)统治。法兰克人的语言也出现明显的分化,形成了法语、德语和其他西欧国家的民族语言。

铸铜人物雕塑,查理曼大帝,西方人物法兰克国王

铸铜人物雕塑,法兰克国王,查理曼大帝

查理曼在行政、司法与军事制度,经济生产管理体制,教会组织规章,文化教育各方面都推行了一系列措施,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发展模式。

查理曼把帝国划分为许多伯爵辖区,从贵族中任命伯爵治理。伯爵拥有行政全权,执行国王敕令,征收赋税,维持治安,征集物资与劳役,召集并指挥军队。伯爵之下有副伯爵等助手。伯爵原本由国王任免,但逐步发展为终身职以至世袭。在帝国边疆设有一些权力更大的边防区,管辖者称为侯爵。某些拥有更大地方权力并统率军队者称为公爵。大主教、主教、修道院长也往往拥有类似的地方行政权。同时,帝国内部也存在大量封赐给军事与教会贵族的采邑,其中一些拥有“特恩权”,即有独立的行政司法和财政税收权力。查理曼的建制与封赐,成为日后西欧许多教俗封建贵族领主的起源。

欧洲近代音乐之父:德国作曲家巴赫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1685年3月21日-1750年7月28日),巴洛克时期的德国作曲家,杰出的管风琴、小提琴、大键琴演奏家。巴赫被普遍认为是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并被尊称为“西方‘现代音乐’之父”,也是西方文化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在2005年德国电视二台票选最伟大的德国人活动中,他排名第六,次于第五伟大的西德总理维利·勃兰特。

巴赫出生于德国中部图林根州小城艾森纳赫的一个音乐世家,他的家庭早在他来世前许多年就已经在音乐界赫赫有名了。他父亲是一位优秀的小提琴手,祖父的兄弟中有两位是具有天赋的作曲家,叔伯兄弟姐妹中有几位是颇受尊敬的音乐家。对于具有极高音乐天赋的小巴赫来说,在这样的家庭成长原是十分幸运的。

在有生之年是一位著名的宫廷乐长,在德国莱比锡圣多马教堂度过了最后27年的时间。 是把西欧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浑然溶为一体的开山大师,他集意大利、法国和德国传统音乐中的精华,曲尽其妙,珠联璧合,天衣无缝。但是 巴赫自己在一生中并未享有盛名,而且在死后五十年中就已被世人遗忘。但是在近一个半世纪中他的名气却在不断地增长,一般认为他是超乎时空的最伟大的两三位作曲家之一,而且有些人认为他是其中最伟大的作曲家。

巴赫是16世纪以来集尼德兰、意大利和法国音乐之大成的最伟大的作曲家,被尊为近代“音乐之父”。他的作品既具有高度的逻辑性,结构严密,又具有内在的哲理性,深刻隽永。由于他具有人道主义的崇高信念和对美好生活不屈不挠的追求,他的音乐往往生气勃勃,富有人情味。冯兰认为巴赫是世界作曲家中水平最高的、最伟大的作曲家。

一般认为巴赫是所有著名作曲家中水平最高的艺术家。他谙熟他的时代的所有音乐形式,并对其中任何一种都能运用自如,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例如他对旋律组合法(同时演奏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曲调的方法)在艺术上的精通程度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此外,他的管弦乐作品逻辑性强,变幻多样,主题贴切感人,旋律丰富多姿,因此他愈加倍受赞颂。 他将复调音乐发展到高峰,促进大小调和声体系的形成,确立了一系列音乐体裁和形式,对欧洲音乐的发展影响深远。

巴赫在世时,作品不为人们所理解,他既没有显赫的地位,也没有赢得社会的承认,是伟大的莫扎特和贝多芬,首先发现了他的宝贵价值。他们被巴赫音乐的深刻,完美与无懈可击所震动。当贝多芬第一次看到巴赫的某些作品时,不禁惊叹道:“他不是小溪(巴赫的名字德文Bach,是‘小溪’的意思),是大海!”1829年,门德尔松在柏林的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演出中,使巴赫的《马太受难曲》复活了。

肖邦在举行他的音乐会之前练习巴赫的作品,李斯特把巴赫的一些管风琴作品改编为钢琴曲,舒曼是巴赫协会的创始人之一,这个组织承担了出版这位大师作品的完整版本的巨大任务。今天,走遍世界各地,到处都能听到巴赫的音乐。其中,许多作品早已被列为艺术院校培养学生的必修教材和国际重大音乐比赛的参赛曲目。巴赫被称为“不可超越的大师”,甚至被誉为“欧洲近代音乐之父”。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