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2025-08-27 09:52:06
很多人都知道庄子的人生境界高,也知道那种境界叫逍遥,至于这到底是怎样一种境界,又该如何抵达,就不明所以了。其实,庄子已经用四个词亲口告诉了我们,一共四步,所指出的正是那条逍遥之路。
这四个词,出自庄子亲笔的内七篇中的《人间世》和《大宗师》。老庄常言天道与境界,却很少去说抵达的路径和方法。所以庄子明白讲出的这四个词非常之难得,值得一再珍视和细细品悟。
这便是——心斋、坐忘、悬解、见独。
有个词叫“斋戒”。心斋,就是心的斋戒。斋戒有两大要点,心要诚,行须戒。心斋,也是一样。
要诚于什么,如何是戒?《人间世》中庄子借孔子之口说:
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心志专一,不用耳去听而用心去体会,不用心去体会而用气去感应。耳的作用止于聆听外物,心的作用止于感受现象。气是虚空而能容纳万物的。只有大道能虚。人心能达到与道相合的虚空境界,就叫心斋。
道,就是那应奉若神明而心诚之物;虚,就是戒。道就是虚,虚就是气。只有虚空如气,才能涵藏万物。做人如此,便是心胸的博大;做事如此,便是格局之广阔。这便是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真谛。
...有多少人爱读武侠故事,就有多少人不喜欢它,爱读武侠故事的人自然是向往书中那种快意恩仇的人生,而不喜欢它的人则多半是因为武侠故事过于天马行空,尤其是一些三流作品吹得天花乱坠,剧情毫无逻辑,将“粗制滥造”四个字体现到了极致,很明显,金庸故事与那些作品截然不同。
金庸的故事有何优越性?在笔者看来,至少“融合历史元素”这一点就足以让金庸故事与其他作品拉开差距,其文学性明显更高,而那种武侠与历史的交融之感着实妙不可言。
比如郭靖战死襄阳,《越女剑》中的西子捧心,这些都是借鉴了历史典故,而你可能有所不知,《天龙八部》中那逍遥派的强大也是有据可循的,因为他们的祖师爷是位了不起的大人物。
金庸武侠世界观里最强的门派是哪一个?即便给不出一个确切地答案,至少大部分人会在少林、武当、丐帮这几个门派挑选一个作为答案,这几个门派的确是长盛不衰,在金庸笔下的多部作品中都有诸多戏份。
相对而言,逍遥派虽强,却给人一种昙花一现之感,不过就笔者所捕捉到的细节来看,这或许是个错觉,因为逍遥派也极有可能已经流传了数百年乃至上千年,只是金庸没将他们先前的故事写出来而已。
先看逍遥派传人的实力,无崖子身怀北冥神功、小无相功,天山童姥有天长地久不老长春功、生死符、天山折梅手、天山六阳掌,李秋水有白虹掌力、传音搜魂,这些绝技让任何一个普通人学去都足以脱胎换骨,段誉和虚竹就能证明这一点。
...有多少人爱读武侠故事,就有多少人不喜欢它,爱读武侠故事的人自然是向往书中那种快意恩仇的人生,而不喜欢它的人则多半是因为武侠故事过于天马行空,尤其是一些三流作品吹得天花乱坠,剧情毫无逻辑,将“粗制滥造”四个字体现到了极致,很明显,金庸故事与那些作品截然不同。
金庸的故事有何优越性?在笔者看来,至少“融合历史元素”这一点就足以让金庸故事与其他作品拉开差距,其文学性明显更高,而那种武侠与历史的交融之感着实妙不可言。
比如郭靖战死襄阳,《越女剑》中的西子捧心,这些都是借鉴了历史典故,而你可能有所不知,《天龙八部》中那逍遥派的强大也是有据可循的,因为他们的祖师爷是位了不起的大人物。
金庸武侠世界观里最强的门派是哪一个?即便给不出一个确切地答案,至少大部分人会在少林、武当、丐帮这几个门派挑选一个作为答案,这几个门派的确是长盛不衰,在金庸笔下的多部作品中都有诸多戏份。
相对而言,逍遥派虽强,却给人一种昙花一现之感,不过就笔者所捕捉到的细节来看,这或许是个错觉,因为逍遥派也极有可能已经流传了数百年乃至上千年,只是金庸没将他们先前的故事写出来而已。
先看逍遥派传人的实力,无崖子身怀北冥神功、小无相功,天山童姥有天长地久不老长春功、生死符、天山折梅手、天山六阳掌,李秋水有白虹掌力、传音搜魂,这些绝技让任何一个普通人学去都足以脱胎换骨,段誉和虚竹就能证明这一点。
...0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内篇•养生主》
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限的。
02、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庄子•内篇•养生主》
安于天时而顺从变化,哀伤和欢乐便都不能入怀。
03、荡乎名,知出乎争。——《庄子•内篇•人间世》
道德的毁败在于追求名声,智慧的表露在于争辩是非。
04、无迁令,无劝成,过度益也。——《庄子•内篇•人间世》
不要随意改变已经下达的命令,不要勉强他人去做力不从心的事,说话过头一定是多余的。
05、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庄子•内篇•人间世》
未来的世界不可期待,过去的时日无法追回。
06、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庄子•内篇•德充符》
从事物千差万别的一面去看,邻近的肝胆虽同处于一体之中,也像是楚国和越国那样相距遥远;从事物都有相同的一面去看,万事万物又都是同一的。
07、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庄子•内篇•大宗师》
知道上天的作为,并且了解人的作为,这就达到了认识的极点。
08、常然者,曲者不以钩,直者不以绳,圆者不以规,方者不以矩,附离不以胶漆,约束不以墨索。——《庄子•外篇•骈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