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2025-08-09 08:24:10
影响短跑成绩的因素有很多:步频、步幅、速度、速度能力、爆发力,以及肌肉、关节的柔韧性和协调性;还有同学们的心理素质和技术水平等。其中有三个因素与提高短跑成绩最相关。
同学们能否掌握好合理、正确的技术动作要领,是今后能否达到高水平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因为短跑是一项周期性的运动,全程要反复跑几十步。一点微小的错误,反复出现,就变成了大问题。假如每一步的步幅能够加长5厘米,那么,50步就可以赢得2。5米的优势。因此,应花大力气去改进技术。技术动作的规范合理主要表现在跑的动作结构上要更加符合运动生物力学的原理,使跑的技术更好地表现出节省化和效率化。具体在跑的技术形式上的表现是:跑的动作平衡、重心上下起伏较小;上下肢动作配合协调,上肢摆臂积极有力,下肢蹬摆结合、以摆促蹬;跑的向前性和直线性好,并且全程有良好的节奏感等。总之,能够使运动员掌握好合理、正确的技术要领,我们在训练中将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力量是基础。几乎所有的竞技性体育项目都离不开基础力量的训练。在短跑运动的力量训练中,应该把一次性力量练习(爆发力)和多次性力量练习(专项力量能力)有机地结合好。以往我们在力量训练中,采用比较多的手段一般是大重量、重量次数少的绝对力量训练。这种方法对爆发力的发展比较好。但在短跑运动中,我们更应该看重专项力量能力的发展。因为一般的力量训练,重量次数不会超过10次。而根据项目的特点(短跑是一个周期性的运动项目),如果跑100米,至少也需要用45步~48步左右(男子),200米就更多了。因此,我们在短跑的训练过程当中更需要的是力量持续作用于肌肉的能力,也就是专项力量能力。具体到训练的方法手段上可以采用的有:橡筋摆腿、负重高抬腿、100~200米段落的跨步跳等等。
...发布时间:2025-01-16 00:28:01
(1) 原地支撑快速高抬腿:这个练习既可以提高爆发力,又可以加快步频;(2) 快频跑楼梯:通过富有弹性的快速跑楼梯来提高步频,步频在加速跑中作用巨大 (3) 30~60米计时跑:训练动作速度体会侧蹬和避免过早抬头、抬体。 力量训练:力量是爆发力的基础,而且力量上来后,跑步受伤的概率会降低很多。训练动作主要围绕健身时常用的深蹲、硬拉进行。 加强短跑的专门练习目的是提高跑的技术。。加强爆发力的专项训练:如负重半蹲、深蹲、蛙跳、跨跳、负重跑、牵引跑等。目的是提高你的爆发力。 爆发力 短跑无论是起跑还是冲刺亦或是中间加速,对于运动员的爆发力都有很高的要求,所以在短跑训练中爆发力的练习必不可少。
声明:本文转载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联系删除。
【学生组中短跑】爆发力和耐力的完美结合
撰稿:学生新闻社 张丹丽 余依凡 蔡丽慧 何菲娴 摄影:学生新闻社 何翰林 王舒婷 黄斯如 卢棽婧 黄楚君 陈德裕 高松
学生男子100米
学生男子100米
学生女子100米
...百米赛跑是田径比赛中的一项重要项目,对于一个有抱负的短跑运动员来说,百米项目无疑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比赛。要在百米赛跑中取得好成绩,除了天赋和意志力外,科学的训练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一些百米赛跑的科学训练方法,希望能够对广大短跑爱好者有所帮助。
百米赛跑是一项高速短跑项目,对于运动员爆发力的要求非常高。因此,在训练中,需要注重爆发力的培养。爆发力训练可以通过重量训练和爆发力动作训练来实现,比如硬拉、深蹲、跳箱等动作都可以有效提升爆发力,增强起跑和加速能力。
百米赛跑是一个需要精准的节奏感和节奏控制的项目。在训练中,可以通过定制的节奏训练来提高选手的跑步节奏感。可以利用跑步节奏训练器进行训练,通过不同的音乐节奏来引导选手控制自己的跑步节奏,达到更加精准的目的。
虽然百米赛跑是一个瞬间爆发的短跑项目,但是在比赛中,良好的心肺耐力同样非常重要。只有具备良好的心肺耐力,选手才能保持高效的呼吸和充沛的体能,发挥出最佳状态。因此,在训练中,除了注重爆发力的培养,也要进行一定的心肺耐力训练,比如长距离慢跑、有氧训练等。
当然,除了以上几点外,百米赛跑的训练方法还包括对于起步技术、动作规范、休息恢复等方面的综合性训练。希望广大短跑爱好者能够通过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取得更好的成绩。加油!
...在跑步的领域中,马拉松与短跑一直以来都是备受瞩目的项目。马拉松,赛程漫长,对耐力的考验近乎苛刻;短跑则在极短时间内爆发,展现速度的极致魅力。很多跑友心中都有这样的疑惑:坚持马拉松训练,能否顺带提升短跑能力呢?今天,咱们就从专业角度深入剖析一下。
马拉松与短跑:本质上的巨大差异
马拉松属于耐力型运动,选手要在 42.195 公里的漫长赛程中,长时间保持稳定的配速。这对心肺功能和肌肉耐力的要求极高,需要具备强大的有氧代谢能力,通过氧气燃烧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来持续供能,比赛时间往往长达数小时。
而短跑,像常见的 100 米、200 米、400 米项目,比赛时间极短,通常在 10 秒到 1 分钟内。它主要依赖无氧代谢,靠磷酸肌酸系统(ATP - PC 系统)和糖酵解系统提供快速能量,考验的是运动员瞬间的爆发力和速度,要求肌肉能在短时间内快速产生强大的力量。
从肌肉纤维类型来看,短跑运动员体内快肌纤维(Ⅱ 型肌纤维)占比较多,这种纤维能快速收缩,产生强大的爆发力。马拉松运动员则以慢肌纤维(Ⅰ 型肌纤维)为主,慢肌纤维更耐疲劳,但收缩速度较慢。由此可见,马拉松和短跑在能量供给、肌肉纤维类型以及训练目标上,都存在本质区别。
马拉松训练对心肺功能的强化效果显著,能大幅提高最大摄氧量(VO2max)。尽管短跑主要依靠无氧代谢,对有氧耐力的直接需求并不高,但强大的心肺功能可以让短跑运动员在高强度间歇训练后更快恢复体力。比如,在进行多组短跑冲刺训练时,心肺功能强的运动员能更快地从疲劳中恢复,为下一组训练做好准备,从而保证训练强度和质量。
...短跑是田径竞赛项目的其中一类,一般包括:50米跑、60米跑、100米跑、200米跑,400米跑,4×100米接力跑等几项;其运动特性:是人们同时以最快的速度,在田径跑道上跑完规定的距离,并以最先跑完者为获胜者的项目。
“苏神”苏炳添。在世界室内田径锦标赛男子60米决赛中,苏炳添以6秒42打破亚洲纪录的成绩摘得银牌,成为第一位在世界大赛中赢得男子短跑奖牌的中国运动员,也创造了亚洲选手在这个项目中的最好成绩。
在外行的人看来,觉得和长距离的马拉松比,短跑是不是会更轻松?当然不是!长跑还有一个给你慢慢调整步频、呼吸的过程,但短跑一定是完全准备就绪,以惊人的反应力和爆发力,在短短几秒内冲刺成绩。
作为普通短跑爱好者,我们能通过哪些训练方式提升短跑能力呢?在短跑技术训练中,应该着重身体各部位的正确姿势和跑的协调放松能力的训练。突出对脚的着地方式、蹬伸速度、蹬摆配合、步频与步长的适宜比例等关键技术训练,加强起跑与加速跑技术和全程跑节奏训练,做法如下:
20米×(8-12次);听信号的各种形式(单个或集体等)起跑×(8-12次);听口令做“各就位”和“预备”动作,听“预备”口令后,做间隔时间不同的听信号起跑(20-30米)×(8-10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