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2025-10-12 16:00:52
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而来,全国老百姓竖着大拇指说“广州有座钟南山!”,在疫情最艰难的时刻,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是无数人心中的支柱。
《人民日报》官微评价他:“有院士的专业,有战士的勇猛,更有国士的担当。”
山非一人之功,家才是院士的支柱。钟南山曾说:
实际上,钟家三代,父亲钟世藩、钟南山、儿子钟惟德,每个名字都在医学界闪闪发光,这就是家风的传承。
好家风是最贵的不动资产。家风好的父母,胜过万千名校。 追溯到中国古代,我们耳熟能详的《颜氏家训》《朱子家训》到《曾国藩家书》《钱氏家训》,这些优良家风的教诲,成就的是我们熟知的一代代智者仁者大家。
关于家风,作家马伯庸曾这样一段话,是我看过的最形象完整的诠释,他说:
最近,刚好在读《三苏家风》,这本书写的正是我们耳熟能详、人人喜爱的大文豪苏东坡的成长环境和家风家教。
宋代有民谣”眉山生三苏,草木尽皆枯。“《归潜志》“昔东坡生,一夕眉山草木尽死。”苏东坡出生于人杰地灵的眉山,这种夸张的说法,恰好是包含苏轼在内的三苏的灵气和才华。
1.苏东坡的才华,源自家乡眉山的人杰地灵、诗书风气。
李白年轻时曾在眉山象耳山道观挑灯苦读,这件事一直激励着眉山子孙后代奋发读书,眉山这一片沃土,老百姓代代耕读,自有一股诗书气。
...一个家庭要兴旺,得几代人一起发力,更得兄弟姐妹齐心协力。
一人有钱不算啥,全家都好才是真旺。
家里不顺,不光得反思自己,还得拉上家人一起调整改变,好的家风要传下去。
你再有本事,要是家庭乱糟糟,夫妻关系一团麻,住着豪宅拿着钱,日子也过得不舒坦。
家庭不兴旺的原因,一个都不能忽视,反思是头一步。
家人不团结,坏运气就像那根扭曲的弹簧,家庭越弱,弹簧反弹得越厉害,绷得越紧,谁都别想好过。
反过来看,兄弟姐妹们若是同心协力,哪怕前路坎坷,你分我一半苦,我扛你一半难,再大的劫数也能熬过去。
但现如今,不少兄弟姐妹见了面跟仇人似的,手足情早就被生活的冷漠撕得七零八落。
俗话说得好:“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找苦命人。”
兄弟不和,家庭一盘散沙,福气自会远离,剩下的只有日渐衰败。
看看苏轼和苏辙,兄弟俩平时写信互动,互相鼓励,即便生活艰难,也紧紧抱成一团。
苏轼因乌台诗案入狱,苏辙费尽心思营救,但有心无力。
苏轼在牢中写下:“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一句话道尽了兄弟情深。
家人合力,运势自然强盛;家人背离,只会自取灭亡。
那些冷漠和算计,只会让家庭陷入更深的泥沼。
...三苏祠位于四川眉山城西纱縠行,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的故居。从古至今,这里就是名人雅士、文人墨客拜谒三苏、致敬文学的圣地,我早已心向往之。此次四川行,很大意义上就是奔着三苏而来,只为沾沾深厚的文气,去一去身上的俗气。 自南门入三苏祠,顿时会被这里的树所震撼。苏轼曾在这个园内生活26年,除了千年黄葛、兄弟银杏,还留下了苏宅丹荔、黄荆古树等诸多关于树的故事。 第一棵是千年黄葛,被称为眉州第一树。去的时候,正值黄葛树换装,树叶已尽,只剩虬枝。这些肆意生长的枝条,弯曲,狂野,仿佛定格了风的方向,浇筑了雨的痕迹,再现梦的场景,看上去很有力量,很有野性,也很有意境。 我们的一生,看到千年古树的机会很少。人站在树下,唯有仰望和赞叹。想当年,苏轼也曾站在此树下,仰望天空,从中汲取文学的养分和生命的力量。倍感荣幸,这棵陪伴过三苏的树,也曾被我打望。 大门正对着的是两棵兄弟银杏,据说一棵代表着苏轼,另一棵代表着苏辙。前者,枝繁叶茂,绿意葱葱。后者,则为雷电所伤,只留下半截树干。但是树干周围,已经长出了十几株新苗。新绿的叶子在阳光下精神抖擞。 行走在三苏祠里,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池一桥,都有故事,都戴着文学的光环,闪闪发光,熠熠生辉。 每个到三苏祠的来客,都和我怀有同一个疑问:缘何一门出了三大家?到底有什么样的秘诀?答案是家风家教。 三苏父子,文贤一家,道德文章,堪称楷模。这是源于苏家一直传承着“读书正业、孝慈仁爱、非义不取、为政清廉”的家风。园子里的一棵千年黄荆树,就是这一家风的见证。这棵黄荆树相传为苏洵手栽,细细的黄荆条就是用来教育孩子的。所谓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材。这一点,苏轼兄弟应该是深有体会。 苏家与树的渊源,远不止如此。熙宁元年,苏洵去世,33岁的苏轼回到故乡,守父丧。在离开故乡前,他在园子里种下了一棵荔枝树。与好友约定,树长成即归眉山。但世事难料,苏轼这一去,便再也没有回到眉山。22年后,苏东坡为此写诗道:“故人送我东来时,手栽荔子待我归。荔子已丹吾发白,犹作江南未归客……” 几百年后,这棵荔枝树走到了生命的尽头。管理方将这棵荔枝树做成了标本,记录这段佳话。如今,这棵树也成了镇园之宝。 在我看来,苏东坡就像是一棵树。正如林语堂所言,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伟大的人道主义者,百姓的朋友,皇帝的秘书,大文豪,大书法家,大画家,工程师,佛教徒,政治家,酒仙,厚道的法官,月夜的徘徊者,诗人……他的人生长出了许多的枝丫,每一个枝丫上面都结满了果实。 一个人的人生可以如此丰富!每个人,都会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从苏东坡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那就是,不管人生的境遇如何,都要像苏东坡一样,永远做乐天派,在大自然中汲取生命的养分,在传统文化中耕耘精神园地,像一棵大树一样开枝散叶、呼风唤雨、顶天立地,通过文学的果实源源不断地回馈芸芸众生。 人生缘何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当站在眉山三苏祠里,我愈发感觉到,这句话的分量。我分明看见一棵树,从我的头顶升起,在阳光的照拂下,直刺云霄,生机勃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