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退款引发商家极端操作,商家也需反思“退货退款率”为何居高不下
6月20日,在“618”大促后不久,#仅退款引发商家极端操作#的话题再度冲上了微博热搜。电商平台仅退款不是在2个月前已取消了吗?为何会再度引发讨论?
近日,多名消费者通过社交平台反映,称在购物网站消费后,对商品质量不满意申请退货,商家虽接受退货申请,竟要求消费者将商品剪烂、砸坏,直至彻底不能使用,并拍摄视频或图片作为审核依据,才予以退款。
对于商家这一行为,有不少消费者认为,如此“极端”的退货要求,不仅让人匪夷所思,也让人怀疑背后存在资源浪费。
近日,浙江杭州一位消费者在某电商平台购买了一件衣服,收货后该消费者称衣服有严重破损,便申请“仅退款”。然而,商家的回复让其傻了眼:“退钱可以,但你必须先剪烂衣服,拍照发给我们!”
除了要求剪烂衣服,还有消费者在退货时面临商家要求其将包包剪烂,甚至连一根挂绳背带都必须剪短且拍照上传,这样才能够申请退款。面对消费者的不理解,有商家甚至威胁“不剪烂就起诉”。
对此商家这一行为,有消费者觉得是正常行为,但也有消费者表示,“这种做法真是让人难以理解,感觉像是在试图戳穿我的谎言一样。”
与此同时,不少消费者提出,剪掉衣服这种相对好操作的行为还行,但要砸烂不锈钢水杯这类行为,既损坏了物品,也平白增加了自己的工作。更何况,很多情况下消费者并不是主动选择“仅退款”试图薅羊毛,而是商家不愿意承担退货产生的运费,而让商家选择仅退款。
陕西恒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知名公益律师赵良善则表示,“该行为涉嫌违法。”他解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以及公平交易的权利。商家要求消费者剪坏商品才给退货,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违反了关于消费者退货权利的规定。消费者有权拒绝商家的此类无理要求,并可向平台投诉或向消费者协会等相关部门举报,必要时通过法律途径要求商家承担相应责任。
不过,对于消费者的不理解和匪夷所思,商家的委屈更是一箩筐。有商家在社交平台上发帖称,一单已发货仅退款的订单,不计算商品本身产生的价值,仅快递费、运费险、平台服务费、人工费,就至少要亏损6元。运费险的高低则根据商家的退货率来决定。
一些成本和利润仅几块钱的小商品,一单的利润甚至无法覆盖寄回的邮费。所以,在面消费者收到货后的退货需求,多数商家更倾向于和客户协商解决问题,而非寄回商品。此外,一旦买家退货,运费打水漂外,还涉及运输过程中的货损、重新熨烫上架的人工成本,还有导致库存积压的风险。
而对于商品已经到了消费者手中后产生的仅退款行为,更是让商家被“薅羊毛”薅怕了。
在电商平台推出“仅退款”服务后,部分职业“薅羊毛”者利用这一规则钻空子,收到货就发起“仅退款”售后服务。在责任尚未明确的情况下,部分商家被平台单方面判定“仅退款”,从而损失了货款和产品,损失惨重。
今年4月,拼多多、淘宝、抖音、快手、京东等多个电商平台将全面取消 “仅退款”,消费者收到货后的退款不退货申请,将由商家自主处理。
但仅退款问题依旧存在。“有消费者因为没有及时显示揽收就申请退款,但有时候展示已发货没有揽收,其实货被快递拉走了,但是还没有扫描录入系统。有时候发货多,包裹都堆成小山坡了,根本没有人手去一个一个的找。只能发出去了,转运中心再拦截回来。”该商家表示,这其中的成本都只能自己承担。
预售太长、货不对板让消费者无奈退货
事实上,近年来,电商平台退货率逐渐高企,尤其是女装等品类。这其中的原因主要集中在时间、质量和价格上。
为了不积压库存,如今商家预售期动辄上月,消费者难以等待。为了迎接夏天下单的衣服,等收到的时候都要到秋天了,无奈之下只能退货。
更重要的原因,是衣服版型和尺寸难以符合大众需求。
商家为了吸引消费者下单,往往会对商品图片进行深度处理。模特们穿着修身显瘦的服装,在精心布置的场景中,搭配上专业的灯光和滤镜,呈现出近乎完美的效果。然而,当消费者满心期待地收到商品,却发现实物与图片判若云泥。
此外,部分商家为了迎合消费者追求“显瘦”的心理,故意将尺码标小,让消费者误以为自己身材苗条。即便在同一店铺,不同款式的衣服尺码也毫无规律可循,消费者只能不断试错,增加了退货的几率。
如何缓解退货高的现状,商家在大喊委屈的同时,或许也应当提高自身产品质量,让消费者能一次买到放心的产品。

“仅退款”引发商家极端要求:退钱要先把商品弄坏
6月20日,“仅退款引发商家极端要求”话题登上微博热搜。
据封面新闻报道,近日,多名消费者通过社交平台反映,称在购物网站消费后,对商品质量不满意申请退货,商家虽接受退货申请,竟要求消费者将商品剪烂、砸坏,直至彻底不能使用,并拍摄视频或图片作为审核依据,才予以退款。
消费者:商家要求损坏商品才退款
家住广东的陈女士在某购物平台购买了一款手机壳,但收到后发现质量远低于预期,于是发起了退货退款申请。卖家联系她协商沟通,并提出条件:她可以不用退货而直接获得退款,但必须当场损毁手机壳,并将照片发给卖家以确保手机壳已完全无法使用。
陈女士把皮制的手机壳剪得稀巴烂,但对方却表示损毁程度还不够,还要求她把挂绳也剪掉。“搞得我想白拿他们一个挂绳一样。”她表示。最终,她按照要求完成了操作,才拿到了退款。
成都市民张女士去年7月在网上买了一箱牛奶,由于天气炎热,收到货时牛奶已经变质发酸,无法饮用。于是,她向电商平台发起了“仅退款”申请。对方很快回复,但提出的条件与陈女士的遭遇如出一辙:需要把牛奶全部倒进马桶里,拍视频作为申请退款的证据。
▲消费者反映被商家要求损坏物品才予以退款
“仅退款”服务是指在电商平台购物过程中,当遇到商品质量问题、与描述不符等情况,并符合平台相关政策时,消费者可以选择向卖家提出仅退款请求,而无需将商品退回给卖家的一种服务。
仅退款服务简化了售后服务流程,降低了消费者的维权成本,使消费者在遭遇商品质量问题时能快速获得赔偿,有效保障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但是,在实际运行中却滋生了恶意“仅退款”行为,成为一些人“薅羊毛”的捷径。
有商家表示,此前,“仅退款”服务推出后,部分职业“薅羊毛”者利用这一规则钻空子,收到货就发起“仅退款”售后服务。在责任尚未明确的情况下,部分商家被平台单方面判定“仅退款”,从而损失了货款和产品,损失惨重。为了防止被恶意“薅羊毛”、遏制此类现象,商家们才提出了“让消费者亲手毁掉商品”的要求。
一位电商卖家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在一笔订单交易中,卖家需承担发货快递费、平台费服务以及购买运费险的费用,而运费险的高低则根据商家的退货率来决定。
当商家投入这些成本后,若遇到买家要求退款,情况就变得复杂——如果消费者选择“仅退款”,商家将承担商品本身成本以及上述诸多费用;若消费者选择“退货退款”,一般不为低利润商品购买运费险的商家还需承担退回的运费。
对于那些成本和利润仅几块钱的小商品来说,利润甚至无法覆盖寄回的邮费。此外,一旦买家退货,除了运费打水漂,还涉及运输过程中的货损、重新熨烫上架的人工成本,还有导致库存积压的风险。
因此,商家会尽量劝说消费者不要寄回商品,而是通过协商解决。
引发诸多质疑的“仅退款”正在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今年4月22日,多家电商平台宣布对“仅退款”规则进行调整,“仅退款”或将在电商行业迎来终结。
据淘宝规则表示,为平衡实现商家权益保护与消费者体验提升,后续平台将不主动介入消费者在已收到货后的不退货退款售后申请,由卖家先行与消费者协商处理。
这是自去年7月淘宝率先松绑“仅退款”,京东、快手等跟进优化规则后,电商平台正式取消“仅退款”。
电商平台“仅退款”服务,引来商家“极端要求”
最近“618”大促,“仅退款引发商家极端操作”的话题再度冲上热搜。电商平台“仅退款”的服务不是在两个月前已取消了吗?为何会再度引发讨论?
近日,多名消费者在社交平台“吐槽”称,自己在购物网站消费后,对商品质量不满意申请退货,商家虽接受退货申请,但要求消费者将商品剪烂、砸坏,直至彻底不能使用,并拍摄视频或图片作为审核依据,才予以退款。
对于商家这一行为,有不少消费者认为,如此“极端”的退货要求让人匪夷所思,质疑其可能造成资源浪费。
近日,浙江杭州一位消费者在某电商平台购买了一件衣服,收货后该消费者称衣服有严重破损,便申请“仅退款”。然而,商家的回复让其傻了眼:“退钱可以,但你必须先剪烂衣服,拍照发给我们!”
除了要求剪烂衣服,还有消费者在退货时,商家要求其将包包剪烂,甚至连一根挂绳背带都必须剪断且拍照上传,这样才能够申请退款。面对消费者的不理解,有商家甚至威胁“不剪烂就起诉”。
对此,部分消费者表示:“这种做法真是让人难以理解,感觉在试图戳穿我的‘谎言’一样。”
不少消费者还提出,剪衣服相对好操作,但要砸烂不锈钢水杯却很费劲,既损坏了物品,也平白增加了自己的工作。更何况,很多情况下消费者并不是主动选择“仅退款”试图薅羊毛,而是因为商家不愿意承担退货产生的运费,而让消费者选择“仅退款”。
商家有权要求消费者“毁坏商品”吗?
陕西恒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知名公益律师赵良善表示:“该行为涉嫌违法。”他解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以及公平交易的权利。商家要求消费者剪坏商品才给退货,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违反了关于消费者退货权利的规定。消费者有权拒绝商家的此类无理要求,并可向平台投诉或向消费者协会等相关部门举报,必要时通过法律途径要求商家承担相应责任。
商家为何有这样“极端”的退货要求?实际上,他们的委屈貌似有一箩筐。
此前,电商平台推出“仅退款”服务,部分职业“薅羊毛”者利用这一规则钻空子,收到货就发起“仅退款”售后服务。在责任尚未明确的情况下,部分商家被平台单方面判定“仅退款”,从而损失了货款和产品。
今年4月,拼多多、淘宝、抖音、快手、京东等多个电商平台全面取消 “仅退款”服务,消费者收到货后的“退款不退货”申请,将由商家自主处理。
但平台依旧存在“仅退款”这一选项。并且,很多时候,商家也并不愿意接受消费者的“退货退款”申请。尤其是一些成本和利润仅几元钱的小商品,一单的利润甚至无法覆盖退货寄回的邮费。因此,在面对消费者收到货后的退货申请时,多数商家更倾向于和客户协商解决问题,而非寄回商品。
有商家在社交平台上发帖称,一单已发货仅退款的订单,不计算商品本身的价值,仅快递费、运费险、平台服务费、人工费,就至少要亏损6元。运费险的高低则根据商家的退货率来决定。
此外,一旦买家退货,除了运费打水漂外,还涉及运输过程中的货损、重新上架的人工成本,另有导致库存积压的风险。
一些商家表示,在无法拒绝消费者退货、退款的需求时,为防止买家恶意“薅羊毛”——既拿到了退款,又占有了商品,因此才提出“让消费者亲手毁掉商品”的要求。
事实上,近年来,电商平台退货率高企,尤其是女装等品类。这其中的原因主要集中在时间、质量和价格上。
为了不积压库存,如今商家预售期动辄一个月,消费者难以等待。本来夏天下单买的衣服,收到时已到秋天了,消费者无奈之下只能退货。
更重要的原因,是衣服版型和尺寸难以符合大众需求。
一些商家为了吸引消费者下单,往往会对商品图片进行深度处理。模特们穿着修身显瘦的服装,在精心布置的场景中,搭配上专业的灯光和滤镜,呈现出近乎完美的效果。然而,当消费者满心期待地收到商品,却发现实物与图片判若云泥。
还有一些商家为了迎合消费者追求“显瘦”的心理,故意将尺码标小,让消费者误以为自己身材苗条。即便在同一店铺,不同款式的衣服尺码也毫无规律可循,消费者只能不断试错,增加了退货的几率。
如何缓解退货高企的现象?商家在大喊委屈的同时,也应当提高自身产品质量,让消费者能一次买到放心的产品。
相关资讯
今日热搜热榜
据美联社6月19日报道,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近日遭到一枚伊朗导弹的袭击,造成多个实验室严重受损,尚无人员死亡。 研究所的一名教授感慨道,几个实验室什么都没留下,许多科学家数年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