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常德、湘西地区暴雨预警:未来三天强降雨或破极值记录!
未来三天,张家界、常德及湘西地区将面临强降雨天气,局部地区降雨量可能突破历史极值,气象台已发布暴雨橙色预警。预计从19日8时起,这些地区将出现大到暴雨,局部特大暴雨,给出行和生活带来不便,居民需提高警惕,做好防范工作。
根据湖南省气象台的预报,强降雨主要集中在湘北和湘西南,具体受影响的城市包括张家界、常德、湘西州、怀化等。降雨将于19日持续到21日,局部地区如张家界的桑植县和常德的石门县,预计降雨量将达到100至200毫米,部分地区甚至可能超过400毫米。
在强降雨天气下,建议居民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尤其是在暴雨期间,路面湿滑,行车安全隐患加大。对于计划前往张家界、常德等地的游客,建议选择室内景点,如张家界的博物馆、常德的文化艺术中心等,避开可能受天气影响的户外活动。
鉴于未来几天的气温在28到33℃之间,居民可选择轻便的防水外套,并注意保暖,尤其是在夜间气温下降时。此外,建议随身携带雨具,以应对突如其来的降雨。
由于暴雨天气不适合户外运动,建议选择室内健身房进行锻炼,或进行轻松的家中运动,确保安全。
在暴雨来临前,建议尽量避免洗车,以免影响车辆的清洁度和保养。同时,需检查车辆的雨刷功能,确保在降雨时的视线清晰。
由于未来几天将有持续的降雨,日出和赏月活动可能受到影响,建议居民选择室内活动,避免因天气原因影响心情。
在潮湿天气中,建议多喝水,保持身体水分,适当增加维生素C的摄入,帮助增强免疫力。同时,注意饮食的温热,以抵御外界的寒气。
虽然天气阴雨,但仍需注意防晒,外出时建议使用防晒霜,并在室内保持适量的水分摄入。
未来几天,张家界、常德及湘西地区的天气变化需密切关注,居民应及时获取最新天气信息,做好应对准备。你所在的城市气温变化大吗?需要准备冬装了吗?把这条重要天气提醒分享给更多关心的人吧!

深圳极端特大暴雨四项破历史极值!各区雨量公布,这街道最大!
据深圳气象台消息,深圳9月7日晚至8日早晨普降极端特大暴雨,此次暴雨具有强度超强,持续时间超长,强降雨范围超广的特点。
2小时(195.8毫米)、3小时(246.8毫米)、6小时(349.7毫米)、12小时(465.5毫米)打破了深圳市1952年有气象记录以来历史极值,24小时雨量仅次于2008年6.13特大暴雨。
四项记录打破1952年以来极值
9月8日,凌晨2时30分,深圳福田区上步中路,市民冒着大暴雨回家。
具体来看,7日17时至8日06时,深圳平均雨量202.8毫米,各区平均雨量:
罗湖(380.8毫米)、福田(263.8毫米)、龙华(251.7毫米)、光明(250.8毫米)、盐田(240.8毫米)、龙岗(234.8毫米)、宝安(169.5毫米)、南山(133.9毫米)、坪山(82毫米)、大鹏(48.6毫米)。
全市最大累计雨量469.0毫米(罗湖区东湖街道)。
,分别有最大2小时(195.8毫米)、3小时(246.8毫米)、6小时(349.7毫米)、12小时(465.5毫米)四项打破了深圳市1952年有气象记录以来历史极值,24小时雨量仅次于2008年6.13特大暴雨。
,1小时雨量超过100毫米的时间达4个小时;3小时雨量超100毫米达8个小时。
,除南山、大鹏、坪山、深汕以外,其他7个区均出现250毫米以上的特大暴雨。
据介绍,造成本次极端特大暴雨的原因主要有:
一是台风“海葵”低压环流从7日下午开始至8日凌晨长时间停滞;
二是低压、季风和弱冷空气三者叠加;
三是强降雨列车效应导致强降雨持续时间长。
;预计8日白天至10日继续受低压和季风影响,仍有暴雨局部大暴雨,11日降雨明显减弱,具体预报如下:8日白天仍有暴雨局地大暴雨,最大小时雨强50-80毫米,最大累计雨量100-120毫米;9-10日降雨仍较频密,局地可达暴雨或以上;11日多云,有短时阵雨。深汕8-9日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
(罗湖、南山、福田、盐田、宝安、光明、龙华、龙岗)和(其他区域)预警信号生效中,预计暴雨预警8日上午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深圳市盐田区防汛防旱防风指挥部办公室
深圳市盐田区防汛防旱防风指挥部办公室
受台风“海葵”残余环流和季风影响,深圳市从9月7日18时20分起出现极端强降水,对我市造成严重影响。根据气象部门预报,9月8日强降雨将持续,暴雨红色预警信号仍在生效中。
为最大限度保障市民生命财产安全,减少损失,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9月8日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停课。
二、因持续暴雨,辖区各处容易发生地陷、塌方、滑坡等地质灾害。为确保安全,东部华侨城、大华兴寺、云海公园等景区临时关闭,车行和人员暂停上山,恢复时间另行通知。
三、目前盐田区管制道路共6条(6条路段):
1.盐田区盘山公路路段御景翠峰门口实行交通管制。
2.盐田区盘山公路梧桐山风景区南三门(与罗湖交接处)实行交通管制。
3.深盐二通道双方向实行交通管制。
4.盐田区恩上公路上善梧桐苑门口实行交通管制。
5.盐田区盐梅路与盐三路口实行交通管制。
6.盐田区盐三路大转盘南侧实行交通管制。
建议市民群众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停留在安全地带,远离山边、水边、河边、边坡、挡墙等危险区域,确保自身安全。
深圳市盐田区防汛防旱防风指挥部办公室
1、深圳近期强降水多发,地质灾害和城市积涝风险非常高,应尽量远离河道、低洼易涝区、边坡、挡土墙、老旧房屋等危险区域。雨势较大时应尽量在室内暂避,减少不必要的户外活动和作业,绕开积水路段,注意出行安全。
2、8日白天至10日仍有暴雨局部大暴雨,请关注市气象台最新发布的预警信号。
主汛期尚未结束“带病”水库如何安全度汛
主汛期尚未结束 “带病”水库如何安全度汛
2018年08月07日 07时57分
来源: 四川日报
7月31日早上8点,戴上草帽、背上背包,中江县黄鹿水务站工作人员刘俊骑着摩托车出发了。沿着陡峭的山路行驶半个多小时,刘俊抵达中江县永太镇群益村李家堰水库,开始例行巡查。气温逐渐攀升至30℃,几分钟时间,他的衬衫就汗湿了。 20天前的7月11日,李家堰水库大坝出现沉降。眼下,水库已放空。但不论阴晴,刘俊都要来巡查一番。 今年入汛以来,我省多地降雨量突破历史极值。作为防汛重点的水库,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距离主汛期结束,还有近一个月时间,省内类似李家堰这样的病险水库如何才能“安全”? 破历史极值强降雨,水库大坝出现沉降 “两米外的地方都看不见,雨越大,出险的概率就越高。”谈起李家堰水库大坝沉降那天的强降雨,黄鹿水务站站长段涛仍记忆犹新。中江县当地的气象资料证实,7月2日至11日,永太镇一带累计降雨达540毫米,为有记录以来历史极值。 持续强降雨,库容只有12万立方米的李家堰水库顶不住了。段涛记得,7月11日13时,水库管理人员发现,大坝坝体有30多米出现明显沉降。李家堰水库下方,是农田和村庄,这让省市县三级水务部门把心提到了嗓子眼,陆续派出工作组抵达现场参与处置。因为大坝沉降是垮塌的先兆。 一边是持续不断的强降雨,一边是沉降迹象明显的大坝。参与处置的技术人员把目光投向了水库本身:受持续降雨影响,李家堰水库水位已远高于汛限水位。 要尽快把水放出去!接到沉降信息开始,李家堰水库工作人员将放水闸门中的四个放水洞全部打开,全力下泄库容。同时通知水库下游附近区域人员疏散转移。所幸当天傍晚降雨开始减弱,为下泄提供了有利条件。经过四个多小时的下泄后,李家堰水库水位退至死水位以下(低于死水位,水库再也无水可放)。应急处置宣告结束。 空库运行、专人值守,把病险水库变成“死火山” 排空库容,只是应急处置。安全度汛,仍需诸多措施。眼下正处于主汛期,大坝加固的时间只能后延。“时机不对。”中江县水务局局长许世顺坦言。 不过,从出现险情迄今已过去20天,李家堰库区又经历了三次降雨过程。但大坝安然无恙。 7月31日下午,站在李家堰水库大坝上,记者注意到,水库的闸门和放水洞全部处于开启状态。闸门之外的溢洪道,则有近期开挖过的迹象。 “如果把病险水库比作火山的话,我们现在要想办法把它们变成‘死火山’。而让水库保持空库运行就是关键。”段涛说,李家堰是一座靠自然降雨水补给的水库,集水区全部位于水库上游。在主汛期,10毫米以上的降雨量,就能导致地表出现径流。如果下泄不及时,水库便要进入蓄水状态。 怎样才能保证入库水量以最短时间排出?“参照最大降雨量来拓宽拓深下泄通道。”中江县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说,7月上旬那次强降雨,打破了当地防汛部门对于本地降雨强度的传统认知。 也因此,在完成应急处置之后,中江县水务局就决定,参照库区最大来水量,对溢洪道拓宽、加深,以增加下泄能力。在此基础上,确保李家堰水库在除险加固之前保持空库状态运行。 7月中旬开始,中江县调集人力机械,把李家堰水库的溢洪道拓宽1.5米、拓深近两米。“我们算过,拓宽拓深这么多以后,下泄能力由每秒3立方米增加到每秒6立方米。就算遇到7月初那样的暴雨,也能保证出入库水量平衡。”前述负责人说,除此之外,当地水务站还专门安排人进行动态值守,并建立起下游村庄的预警系统。 “我就是专门负责值守的,一旦有情况,我只要一个电话,下游的人能在10分钟内全部跑出去。”刘俊指着手里的警报装置说,只要自己动手摇一下,一秒之内下游村社的人便都能听到警报。 空库除险 强化巡查督查以度汛,加固排险以谋长远 “李家堰的处置和后期应对都算得上成功——没有出现人员伤亡和大的财产损失。”省农水局相关负责人说,根据计划,今年汛期一结束,李家堰水库就要启动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预计在冬天之前,相关工程即可收尾。 全省“带病上阵”的水库,不只是李家堰。调查表明,在超强降雨袭击下,省内多地出现新增病险水库。仅以中江县为例,7月份新增的病险水库就有6座。省农水局统计,目前我省共有各类水库8129座。这些水库,多数建成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经历几十年的运行之后,部分水库因先天不足或者因灾出现不同程度的病险。按照相关部委要求,通过全省水库大坝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发现有2280座水库存在各种病险和安全隐患。 根据多年经验,“七下八上”(七月下半月和八月上半月)防汛关键期,也是四川防汛的关键时刻。此前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的会商结果表明,8月份,我省将有四次明显降雨过程,且降雨空间时间分布不均衡,极可能出现短时间内水库承受大量来水情况。加之今年主汛期以来,我省降雨量已达历史极值,多数河流水利工程处于高水位运行状态。形势不容乐观。 当务之急是安全、平稳度过今年汛期。省农水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该局已要求省内各病险水库降低水位乃至空库运行,同时落实地方政府的主体责任、制定相应的度汛方案,加强日常监测和巡查工作,组织群众开展水库应急避险演练,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水库工程安全。“为了保证措施落地,水利部和我们专门派出了督导组到各水库特别是病险水库所在地明察暗访。”前述负责人介绍,目前各督导组已将所发现问题向当地进行反馈,并责令限期整改。 省内现有的病险水库如要实现全部除险加固,则仍需要时间,“不过,我们已经做了规划,正待落地执行。” (记者 王成栋)
责任编辑: 陈利
相关资讯
郑州最大小时降雨量破中国大陆历史极值
中新网客户端7月21日电21日,中央气象台召开媒体通气会,介绍河南暴雨相关情况。中央气象台、河南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联合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据介绍,17日以来,河南省出现了历史罕见的极端强降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