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预警一级!福建多地降雨量破历史极值
央视新闻 | 作者 张孙川 吴燕敏 黄珊 黄志豪 田琪永
5日早晨,台风“海葵”先后两次登陆福建、广东。受其影响,福建多地出现暴雨。今天,福建沿海和南部地区有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福建省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雨预警一级”。
5日,福建省中南部地区和宁德出现暴雨到大暴雨,其中沿海地区的部分乡镇出现特大暴雨。据统计,5日6时至6日6时累计雨量,共有49个县(市、区)的287个乡镇超过100毫米,其中,15个县(市、区)的65个乡镇超过250毫米。截至6日6时,极端天气监测显示多地破历史极值,其中福州和永泰的3小时、6小时、12小时、24小时累计降水历史纪录均被打破。
此外,记者从福州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了解到,福州全市420座水库有49座超过汛限水位,梅溪、大樟溪、敖江出现超警。城区共有80余处积水(包含下穿通道12处)。截至目前,受灾乡镇147个,总体受灾人员51272人,其中紧急转移人口36026人。
今福建沿海和南部地区有暴雨到大暴雨
5日晚,福建省气象台已将“暴雨预警”提升为一级。此外,福建省防指提升防暴雨应急响应为二级。
今天(6日),福建省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雨预警一级”。预计,今天,福建沿海和南部地区有暴雨到大暴雨,局部有特大暴雨。其中,漳州大部、莆田大部、泉州(安溪、南安、晋江)、厦门(同安、翔安)、福州(仓山、长乐、闽侯、永泰、福清、罗源)、龙岩(武平、永定)和宁德(蕉城、霞浦)有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雷雨时局地伴有短时强降水、7—9级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7日,中南部地区有大雨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其余地区局部暴雨。
8日,中南部地区有大雨,局部暴雨;其余地区有小到中雨。
气象专家提醒,今天福建沿海各市和龙岩市的部分县市暴雨灾害风险等级高,注意防范强降水可能引发的山洪、中小流域洪水和城乡积涝、塌方、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此外,福建省自然资源厅、福建省气象局于6日0时7分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红色预警。
为防范台风影响,6日,福州火车站动态调整列车开行方案,其中福州站停运旅客列车118对,福州南站停运旅客列车101.5对。
铁路部门提醒,已购买停运列车车票的旅客,可自列车停运信息公布时起至车票乘车日期后30日内(含当日)办理退票手续。
福州地铁6日发布公告,受台风“海葵”影响,地铁车站周边多处积水,为保障广大乘客的出行安全,自6日6时30分起,福州地铁全线网车站暂停运营服务。
此外,6日6时30分起,福州市区公交暂停运营,福州市南、北、西客运车站暂时关闭,恢复时间待定。
6日,福州全市中小学校(含中职学校)、幼儿园、培训机构停课、停学一天。
用于广东、福建等五省份防汛防台工作
4日,财政部、应急管理部紧急预拨2亿元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支持广东、福建、浙江、广西、海南等5省(区)做好防汛防台风应急救灾工作,由地方统筹用于应急抢险救援和受灾群众救助,重点做好搜救转移安置受灾人员、排危除险等应急处置、开展次生灾害隐患排查和应急整治、倒损民房修复等。

多地雨量破历史极值,湖南启动洪水防御四级应急响应
6月8日,记者从湖南省水利厅获悉,根据当前防汛形势,按照《湖南省水利厅水旱灾害防御应急响应工作规程(修订)》有关规定,省水利厅决定于6月8日8时启动洪水防御四级应急响应。
本轮降雨过程强度大。据统计,6月7日7时至8日7时,全省351 个乡(镇)出现暴雨,86 个乡(镇)出现大暴雨,多地1小时、3小时雨量突破历史极值。降雨量最大为新化县天门乡 188.2 毫米,小时雨强最大为沅江南大膳镇 114.2 毫米。
各部门(单位)要持续提高警惕,密切关注雨水情变化,做好预测预报预警、山洪灾害和中小河流洪水防御、水库安全度汛、信息报送等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多地降雨量破历史极值
连日来,华北、黄淮地区迎来入汛来最强降雨过程,这轮降雨,北京的平均降雨量超过了100毫米。
连日来,华北、黄淮地区迎来入汛来最强降雨过程,这轮降雨,北京的平均降雨量超过了100毫米。
据气象部门预计,这轮降水过程是今年华北雨季的开始,“七下八上”阶段雨水还会频繁光顾。
连日来,京津冀地区遭遇强降雨,一些地方的降雨量甚至突破了历史极值。
来自中央气象台12日的数据显示,从极端性来看,河北邯郸、山西晋城和长治、河南济源、安阳和鹤壁等局地降雨量达到220~342毫米(最大小时降雨量102~125毫米)。
此外,河北中南部和河南北部共有7个国家站日雨量突破7月极值,其中河北鸡泽(206.4毫米)和河南滑县(211.7毫米)突破有气象记录以来历史极值。
北京市气象台发布11日18时至13日06时降水量(毫米):全市平均114.2,城区平均118.2,东北142.9,西南107.5,西北101.0,东南90.1,城区最大朝阳孙河站174.3,全市最大平谷西樊各庄287.4。
气象上,24小时降水量大于25毫米的降水称为大雨;24小时降水量大于等于50毫米的降水称为暴雨。此次,北京平均降水量已达暴雨级别,这也导致12日当天,北京两大机场大幅调减航班,同时公交多条线路停驶。
北京市交通委早前就启动了交通防汛应急预案。为应对强降雨可能造成的公路积水、塌方、塌陷等突发事件,交通部门安排应急防汛人员2500余人,防汛车辆、机械设备700余台。
京津冀地区遭遇的这场降雨来势为何如此迅猛?
对于这个问题,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芳华对媒体分析称,此轮强降雨具有影响范围广、降水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累计雨量大、伴有强对流和大风天气、致灾风险高等特点。
从成因上来看,这次强降雨过程受到深厚的低涡系统影响,低涡东侧伴有强盛的低空急流,带来充沛的水汽和不稳定能量,非常有利于产生强降水。低涡系统移动缓慢,降水时间较长,有利于累计降水量增大。
此外,低空急流在太行山迎风坡辐合抬升,也有利于局地产生更强的降水。
另外,与低涡相对应,在地面是气旋系统,其东侧气压梯度大,有利于产生地面大风。同时,这次过程还伴有对流性雷暴大风。两个原因叠加,导致这次过程大风天气也非常明显。
中央气象台12日18时发布了暴雨蓝色预警,预计12日20时至13日20时,河北东北部、内蒙古东部、辽宁西部和南部以及山东半岛南部、江苏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其中,河北东北部、内蒙古东南部等地局部地区有大暴雨(100~150毫米)。
此外,上述部分地区伴有雷电、短时强降水和大风天气,最大小时降雨量20~50毫米,局地可超过60毫米,阵风8级左右。
气象部门预计,14日至20日,华北、黄淮等地仍多降雨过程,其中18日前后降雨较强;此外,14日至16日四川盆地将有较强降雨。
未来一周,主要的降水带将集中在西南地区东部至华北、黄淮、东北地区,呈西南-东北走向。南方地区,特别是江淮、江南、华南一带天气将以高温少雨为主。
气象专家提醒,马上进入“七下八上”阶段,华北东北降水天气呈现增多趋势,公众需留意临近天气预报,应尽量减少不必要出行,不要前往山区、河道、地质灾害隐患区域。
相关资讯
打破历史极值!广西遭强降雨袭击,重大气象灾害(暴雨)Ⅳ级应急响应启动
6月7日以来,受低压影响,广西大部地区都出现了降雨,其中一些地方还打破了广西历史极值。今天(9日)8点30分,自治区气象局启动重大气象灾害(暴雨)Ⅳ级应急响应。 8日白天到9日早上,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