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2025-08-17 19:22:05
2023年高考在即。为更好地帮助广大考生了解考试的注意事项,教育部网站整理了考生常见的问题和相关建议,供考生和家长参考。
考前,请考生认真阅读、仔细核对考试时间、考点信息、考生须知等内容。特别是要牢记考试时间、考点位置、考场编号,同时结合考点考场位置、天气及交通等情况,合理安排交通工具,合理规划行程路线。
考试当天按要求提前到达考点,留足进入考点考场身份验证和安检的时间。出现紧急交通状况时,可就近向交通警察寻求帮助。
二、考生的衣着穿戴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考生的衣着要符合当地考试机构的相关要求,建议不佩戴含有金属成分的手镯、项链、发夹等佩饰物品。同时,应根据当地的天气情况,注意增减衣物。
三、对于考生做好个人健康防护有哪些建议?
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措施下,建议考生继续做好个人防护,当好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考前尽量减少聚集和流动,不去人员密集场所。同时,调整好心理状态,保证合理的饮食、充足的睡眠,并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如有不适,要及时就医治疗,谨防因身体不适而影响考试。对于发热或者突发急病等考生,也不必担心恐慌,各地考点都制定了相应的预案。
赴考时要记得随身携带好《准考证》和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规定的有效身份证件等必要入场证件。同时,还要注意检查是否带齐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规定的考试用品。自行打印《准考证》的考生,还应检查是否有《准考证》内容以外的字迹。
...高考后体检是高校录取的重要依据,也是考生了解自身健康状况的关键环节。以下是结合知识库整理的高考后体检注意事项,帮助你科学应对:清淡饮食:体检前3天避免高油、高糖、辛辣食物(如火锅、烧烤),以免影响肝功能、血糖检测结果。禁食禁水:体检当天需空腹,禁食8小时(如上午体检则前一晚12点后禁食;下午体检可吃清淡早餐,9点后禁食)。避免饮酒:体检前1天禁止饮酒,酒精可能导致肝功能指标异常。停止补品:提前7天暂停服用保健品、维生素、中药等,避免干扰检查结果。充足睡眠:体检前1-2天保证7-8小时睡眠,避免熬夜。避免剧烈运动:体检前一周减少剧烈运动(如跑步、打球),防止肌肉损伤或血压升高。控制疾病:如感冒、慢性病需服药,应提前向医生说明。证件携带:身份证、准考证、体检费用(部分医院需现金或电子支付)。着装要求:穿宽松衣物(如T恤、运动裤),方便穿脱;女性避免连衣裙或高领衣物。视力辅助:佩戴框架眼镜(不可戴隐形眼镜),义眼或助听器需提前告知医生。眼科:裸眼视力、矫正视力、色觉检查(色弱/色盲需提前知晓)。内科:血压、心肺功能、腹部脏器(肝脾触诊)。外科:身高、体重、脊柱、四肢关节检查。耳鼻喉科:听力、嗅觉、咽喉检查。肝功能:转氨酶检测(ALT),若异常需进一步检查。放松心态:避免紧张导致血压升高或心率异常,如因紧张需及时告知医生。如实告知:主动说明既往病史(如乙肝、心脏病)、手术史或药物使用情况。配合医生:按要求完成检查,如心脏听诊、下蹲试验等。色觉检查:用《俞自萍色盲本》测试,色弱/色盲需明确记录。晕针/晕血:提前告知医护人员,检查时保持坐姿并深呼吸。月经期:避开妇科检查(如无特殊要求),女性经期不影响其他项目。突发问题:如体检中感到不适(心慌、头晕),立即向医生反映并休息。查询时间:体检结束后1-2周内,通过学校或当地招生办查询结果。异议处理:若对结果有异议(如色觉误判),需在1周内申请复检。复检要求:复检需经学校统一申请,携带身份证到指定医院进行。核对信息:体检表上所有项目必须完整填写,签名前仔细核对。保存记录:体检表是高校录取的重要依据,妥善保管。调整志愿:根据体检结论避开受限专业(如色盲不能报考美术、医学类)。长期规划:若发现健康问题(如近视、贫血),及时治疗并制定健康管理计划。多数专业对体检要求较宽泛,仅部分特殊专业(如军警、飞行)有严格限制。复检需在规定时间内进行,且结果以最终结论为准。短期节食可能导致营养不良或血压异常,建议体检后科学减重。合格受限:部分专业受限(如色弱不能报考化学类)。不宜报考:需谨慎选择(如轻度近视不宜报考公安类)。部分高校在招生章程中对身体条件有额外要求(如体育院校需身高达标),需重点关注。高考后体检是科学评估健康状况、合理规划志愿的关键环节。通过提前准备、规范检查、科学管理,既能确保体检结果准确,也能为大学生活打下健康基础。记住:体检是人生必修课,健康是未来竞争力!
...近日,多家卫生巾品牌因被质疑长度不达标、pH值不符合标准等引发争议,多次登上热搜。据不完全统计,本周(11月18日至11月21日)以卫生巾为关键词的微博热搜已超过5个。
你们近几年有没有觉得自己越来越健忘了,Fay就经常有这种感觉,上高中时强大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九门功课样样能背的记忆力,现在已经大大减退了,有时说了上一句忘了下一句
年仅45岁的孙先生,自出生起便成为乙肝病毒的携带者,然而多年来他从未进行过复查。因工作需求,他频繁参与各类酒局应酬。直至身体被严重的腹痛、腹胀与腹泻所困扰,才前往医院接受全面检查。
秋末冬初,不少地区的儿科都爆了!最近,在社交媒体上,不少家长发帖表示,当地一些医院的儿童院区“人山人海”,挤满了输液的孩子。
央视新闻11月16日消息,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沙特吉达举行的第四届全球高级别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部长级会议上表示,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正在威胁人类所依赖的药物治疗效果。
三四十岁,是人生的黄金年龄,孔子曰“三十而立,四十不惑”,说明来到这个阶段,就应该树立人生的目标。
无论是青春期的少男少女,还是成年的打工人,常常免不了脸上冒痘(医学上叫做“痤疮”),这让人烦恼不已。市场上充斥着各种声称能够快速祛痘的产品,其中一个就是痘痘贴。
...高考期间天气如何,牵动着无数考生和家长的心~
接下来,我们一起关注一下津城未来一周的天气情况。
西北风4-5级阵风7-8级转微风,30到19℃
西北风3-4级转微风,32到21℃
东风3-4级转4-5级,25到20℃
微风转东南风3-4级,29到19℃
目前看来,高考期间有降雨的可能性,考生、家长和考务人员应携带雨具,并注意雷电防护。高考后两天气温较高,午后紫外线强,建议适当防护并及时补水。
( 预计高考期间将受冷涡系统影响,请关注临近预报调整更新)
中国气象局3日介绍,预计高考期间,华北南部、黄淮等地有高温天气;华北北部、东北等地有阵雨;西南地区东部、江南及华南等地自西向东有较明显降雨。
7日至9日,华北南部、黄淮大部、江淮、江汉等地以晴到多云天气为主,有35℃以上的高温天气,局地可达37~40℃。华北北部、东北等地自西向东将有一次分散性降雨。
从预报来看,高考期间天津最高温可达32℃,昼夜温差在10℃左右。预计早晚体感略凉,要做好补水、防晒、且不要贪凉,谨防感冒生病。
要及时调整心态,释放压力,放松心情
了解并熟知《考生须知》,严格遵守考试规定,提前准备并携带好有关证件以及必备的考试用具。
提前了解考场防疫措施、个人防护注意事项等,准备好合规的防疫物品,并注意赴考途中的个人防护。
...中高考是对考生身心状态的全面检验,考前健康管理对考生良好发挥至关重要。我们为考生和家长提供了“健康锦囊”,助力考生高效备考、得偿所愿。
教师、学生若出现发热、咽痛等身体不适症状,根据病情及时前往医疗机构就诊。学校要按标准落实晨午检制度。
教室、家庭及宿舍应择时开窗通风,每日通风2-3次,每次20-30分钟。
户外活动做好防晒,着浅色衣物和长裤,使用蚊虫趋避剂防止蚊蜱叮咬。学校和家长要做好防蚊灭蚊和清理蚊虫滋生工作。
科学洗手,减少外出,考前避免参加聚集性活动,杜绝生冷食物,果蔬要洗净。
长时间伏案复习易诱发视疲劳与近视加深,建议采用“20-20-20”法则:每近距离用眼20分钟,抬头眺望20英尺(约6米)外的物体20秒以上。
白天读写充分利用自然光线,同时要避免阳光直射,夜晚可使用能调节色温的读写台灯,宜将色温调至接近4000K,同时打开房间顶灯,台灯的位置放置在写字手对侧前方。
若出现暂时性视力模糊,可立即用热毛巾敷眼(40℃左右)5分钟,促进血液循环。症状持续需及时就医,避免影响当日复习。
避免高糖高酸饮食,易滋生致龋菌,引发牙龈炎,少吃辛辣、重口味等刺激性食物。
压力过大可能导致口腔黏膜修复能力下降,建议增加维生素B2(如全谷物、瘦肉)、锌(如坚果、贝类)及维生素C(猕猴桃、彩椒)等摄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