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冥界的划分:四大判官、五方鬼帝、十殿阎罗都是哪些人
判官是古代汉族民间传说中的阴间官名,取材于汉族传统文化中的冥府判官。职责是判处人的轮回生死,对坏人进行惩罚,对好人进行奖励。 判官位于酆都天子殿中,负责审判来到冥府的幽魂。著名的四大判官为:赏善司、罚恶司、查察司、崔判官。
赏善司:执掌善薄,身着绿袍,笑容可掬。生前行善小鬼全部由他安排,根据生前行善程度大小、多少予以奖赏。在六道轮回中,或登天成神,或投胎做人,只须在孟婆处喝一碗迷魂茶,忘却生前恩怨,即可重食人间烟火。
罚恶司:身着紫袍,怒目圆睁。双唇紧闭,凡来报到的鬼魂,先经孽镜台前映照,显明善恶、区分好坏。生前作恶的坏鬼全部由他处置,他根据阎罗王的“四不四无”原则量刑,重罪重罚,再交阴差送到罚恶刑台上,送往十八层地狱,直到刑满,再交轮回殿,拉去变牛变马,变虫变狗等等,重返阳世。
察查司:双目如电,刚直不阿,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其职责是让善者得到善报,好事得到弘扬,使恶者受到应得的惩处,并为冤者平反昭雪。
崔判官:是驰名阴曹地府的头号人物,身着红袍,左手执生死薄,右手拿勾魂笔,专门执行为善者添寿,让恶者归阴的任务。相传崔判官名珏,乃隋唐间人。据说能“昼理阳间事,夜断阴府冤,发摘人鬼,胜似神明。”
葛洪在《元始上真众仙记》和《枕中记载了“五方鬼帝”的传说:东方鬼帝蔡郁垒、神荼,治桃止山 鬼门关 西方鬼帝赵文和,王真人,治嶓冢山北方鬼帝张衡、杨云,治罗酆山;南方鬼帝杜子仁,治罗浮山; 中央鬼帝周乞、稽康,治抱犊山。
另外,在古代中国传说中,酆都大帝位居冥司神灵的最高位置,主管冥司阴间天下的所有鬼魂。凡生生之类,死后均被打入到地狱,其魂魄无不隶属于丰都大帝管辖,以生前所犯之罪孽,生杀鬼魂,处治鬼魂。
阎王在中国民间影响很大,传说他是阴间的国王,人死后都要到阴间去报道,接受阎王的审判,生前行善者,可升天堂,享富贵,生前作恶者,会受惩罚,下地狱。又有十殿阎罗之说。这一说法始于唐末。分别是:秦广王、楚江王、宋帝王、五官王、阎罗王、卞城王、泰山王、都市王、平等王、转轮王。此十王分别居于地狱的十殿之上,因称此十殿阎王。
一殿秦广王,秦广王主要职务,主管人间生死,幽冥吉凶。二殿楚江王,司掌大海之底。正南沃石下活大地狱。三殿宋帝王司掌黑绳大地狱,另设十六小狱。四殿五官王,司掌大海之底。正东沃石下合大地狱。五殿阎罗王,司掌叫唤大地狱,并十六诛心小狱。
六殿卞城王,司掌大海之底,大叫唤大地狱。七殿泰山王司掌大海之底。西北沃石下,热恼大地狱。八殿都市王司掌大海之底正西沃石下,大热恼大地狱。九殿平等王司掌大海之底。西南沃石下,阿鼻大地狱。十殿转轮王殿居幽冥沃石外,正东直对世界五浊之处。

中国古代传说五方鬼帝,张衡稽康上榜,各占五座鬼山!
在葛洪在《元始上真众仙记》和《枕中书》中记载了“五方鬼帝”,文称:东方鬼帝治桃止山,南方鬼帝治罗浮山,西方鬼帝治幡冢山,中央鬼帝治抱犊山;而北方鬼帝为张衡杨云,治罗酆山 。在古代中国传说中,酆都大帝位居冥司神灵的最高位置,主管冥司阴间天下的所有鬼魂。凡生生之类,死后均被打入到地狱,其魂魄无不隶属于酆都大帝管辖,以生前所犯之罪孽,生杀鬼魂,处治鬼魂。在重庆酆都县的东北,有一座平都山,后来也叫酆都山,是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 5 东方鬼帝:蔡郁垒,神荼,治"桃止山" 、"鬼门关"
相传远古时候, 神荼与郁垒为一对兄弟,兄弟俩都擅长捉鬼,如有恶鬼出来骚扰百性,神荼与郁垒两便其擒伏,并将其捆绑喂老虎。后来人们为了驱凶,在门上画神荼、郁垒,亦有驱鬼避邪之效果,而流传至今。左扇门上叫神荼,右扇门上叫郁垒,中国古代民间称他们为门神。 4 西方鬼帝:赵文和,王真人,治"嶓冢山"
嶓冢山,又名汉王山,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境内。在《尚书·禹贡》中有云“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过三澨,至于大别,南入于江。”按照所言,便是汉江源头(今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大安镇汉王山),后人所著地理书籍《水经注》中“汉中记曰,嶓冢以东水皆东流。嶓冢以西水皆西流,故以嶓冢为分水岭。” 3 北方鬼帝: 张衡、杨云,治"罗酆山"
广告曝光!近期又出一股市怪才!3万资金入市,如今已成股神! 罗酆山,道教传说中的山名。张衡、杨云治之。后附会为重庆市丰都县的平都山﹐指为地府所在之地。《历代名画记》记载了一个关于张衡用“足趾画怪兽”的传说:张衡听说建州浦城水中有豕身人首的怪兽,于是前往画它。但这个怪兽怕人画它,所以不出来。张衡于是扔掉纸笔,怪兽就出来了,他悄悄地用足趾画下怪兽的形状。能用足趾写生,这虽然是种传说,但也可见当时张衡的画名是不低的。葛洪在《元始上真众仙记》中记载了“五方鬼帝”,文称:北方鬼帝为张衡杨云,治罗酆山 ,东方鬼帝治桃止山,南方鬼帝治罗浮山,西方鬼帝治幡冢山,中央鬼帝治抱犊山。 2 南方鬼帝: 杜子仁,治"罗浮山"
广东博罗的罗浮山,是罗山与浮山的合体,位于博罗县西北境内东江之滨,距博罗县城35公里。西北分别与增城、龙门接壤,方圆260多平方公里。罗浮山山区广大,峻拔奇峭,是7000万年前中生代侏罗纪和白垩纪时燕山运动形成的。大小432座山峰,峭壁危崖,980多道瀑布流泉,“山山瀑布,处处流泉”。713~741年(唐开元间),山僧即以柑甜味美的柑子作为贡品,并被皇帝命名为御园柑。罗浮山道、佛两教外,儒学也很发达,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游览并留下无数文化遗存。 罗浮山有很多美妙的神话故事,仅《罗浮传说》一书,即收集40多篇。这些故事虽多荒诞不经之说,充斥着神佛仙道离奇遇合、轮回报应的内容,然而从另一角度来审视,则这些大多数出自民间的口头文艺,体现了人民群众憎恶假丑恶、颂扬真善美的审美观点,使名山平添不少浪漫色彩,不必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 1 中央鬼帝: 周乞、稽康,治"抱犊山"
抱犊山,又名萆山,位于河北省会石家庄市西16公里处的获鹿县城西,距首都北京288公里,是一处集历史人文和自然风光为一体的名山古寨。《史记 淮阴侯列传》载"韩信伐赵,使轻骑二千人,人持一赤帜,从间道萆山而望"者即此。后魏葛荣之乱(普通四年),民有匿此山中抱犊而死者,遂名抱犊山。抱犊寨海拔580米,四周悬崖绝壁,顶部平旷坦夷,有肥沃良田660亩,土层深达66米。这里曾是汉淮阴侯韩信"背水一战"的古战场,亦是著名道人张三丰成道涉足之福地其风光奇异独特,景色宜人,被誉为"天堂之幻觉,人间之福地,兵家之战场,世外之桃源"的天下奇寨。 葛洪按引仙经,其中提到华山、泰山、霍山、恒山、嵩山、少室山、长山、太白山、终南山、女儿山、地肺山、王屋山、抱犊山、安丘山、潜山、青城山、峨眉山、緌山、云台山、罗浮山、阳驾山、黄金山、鳖祖山、大小天台山、四望山、盖竹山、括苍山等二十余座,并谓:“此皆是正神在其山中,其中或有地仙之人。上皆生芝草,可以避大兵大难,不但于中以合药也,”而其中不少就被道教认为是洞天福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
五方鬼帝,酆都为先,你不知道的地府鬼帝
在传统神话故事中,关于地府熟悉的大多就是阎罗、判官和牛头马面等,关于五方鬼帝的记载乃至是传说却是不多的,在传说中掌管五方鬼帝的酆都大帝也知之甚少。
在传统神话故事中,关于地府熟悉的大多就是阎罗、判官和牛头马面等,关于五方鬼帝的记载乃至是传说却是不多的,在传说中掌管五方鬼帝的酆都大帝也知之甚少。
酆都大帝,其实是道教神话中的人物,而在一些古代神话传说中,酆都大帝就是位居冥司神灵的最高位置,主管冥司阴间的所有鬼魂,因此,也就有人将其认作是“阎王”。
酆都大帝,其实是道教神话中的人物,而在一些古代神话传说中,酆都大帝就是位居冥司神灵的最高位置,主管冥司阴间的所有鬼魂,因此,也就有人将其认作是“阎王”。
关于酆都大帝的传说起源是较早的,早在《山海经》中就已经有了关于鬼国的记载,而在其中记载的最早鬼魂管理者神荼和郁垒。“北方有鬼国,……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间东北叫鬼门,万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叫神荼,一叫郁垒,主阅领万鬼。”
在酆都大帝之下就是五方鬼帝,关于五方鬼帝的记载在各类神话典籍中是很少的,葛洪的《元始上真众仙记》和《枕中书》算是较为明确详细记载五方鬼帝的了,其文中称:
“东方鬼帝治桃止山,南方鬼帝治罗浮山,西方鬼帝治幡冢山,中央鬼帝治抱犊山;而北方鬼帝为张衡杨云,治罗酆山 。”
“东方鬼帝治桃止山,南方鬼帝治罗浮山,西方鬼帝治幡冢山,中央鬼帝治抱犊山;而北方鬼帝为张衡杨云,治罗酆山 。”
此文中记载的也是其管理之地,关于其详细姓名传说却也就没有记载,而在一些传说中也有将这五方鬼帝姓名罗列出来,现代玄幻修真小说中也有涉及,这里也就说说五方鬼帝在各类记载中的一些名字:
东方鬼帝:蔡郁垒,神荼,治"桃止山" 、"鬼门关"
西方鬼帝:赵文和,王真人,治"嶓冢山"
北方鬼帝:张衡、杨云,治"罗酆山"
南方鬼帝:杜子仁,治"罗浮山"
中央鬼帝:周乞、稽康,治"抱犊山"
中央鬼帝:周乞、稽康,治"抱犊山"
想了解更多历史趣闻,欢迎订阅!
相关资讯
地藏王菩萨与十殿阎王
在神话剧中,比如《西游记》中我们经常会听到阎罗王这个人,孙悟空大闹地府时地府中出现次数最多的也是阎罗王。其实在地府中跟阎罗王平级的还有九个,他们统称“十殿阎王”,那么在地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