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气功法怎么做
收藏于 : 2021-03-17 18:36 被转藏 : 3
很多的男性朋友因为忙于工作,面对于着工作和生活家庭的双重压力。所以对于自己的身体关注的就比较少了,这样的情况下身体内部就很容易出现一些基本。其中很多的男性出现肾虚就是常见的一种情况,大家都知道肾脏对于男性的重要性。所以下面去了解下补肾气功法怎么做?
气功强调保健、延年,道家气功讲求性命双修。中医专著《黄帝内经》记载“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积精全神”、“精神不散”等修炼方法。
一、伸筋拔骨式:达摩祖师所传的舒筋活血功夫
直立屈肘攥拳于腰,向右转体屈膝,双拳上护颜面,左足尖虚步点地,上体前倾上左步,左拳变掌,反掌向侧后方下伸,上右步右掌随之,继上左步,左手向上变托掌,再上右步,右手随躯干还直亦变托掌,眼仰视双掌缝间。
重心左移向左转体屈膝,右掌再下穿伸向侧后方,反向重复上体前倾上右步,右拳变掌,反掌向侧后方下伸,上左步左掌随之。
二、调气式:达摩祖师“少林八式”中的第二式
掌握练气、练力的要诀。可以调理气血的循环,旺盛代谢作用。任何老弱病残,均易练习,只要在气功的诀上注意,便可收到效果。
先口闭,以鼻呼吸,垮肩下气,意守小腹,呼吸听其自然。要使动作随呼吸而进退;手出时为吸,手回时为呼。
左右手掌里向成圆圈旋转之。有如太极拳中的“揽雀尾”。右转数十圈后,再推到左边,亦是里向转数十圈。
三、炼精化炁:强精健体、避免遗精早泄
寝前、早起、午睡之时,均可练习。蜷身,闭目,以左右食指塞耳孔,以不透气为度,呼吸以鼻,口要闭,如此自然呼吸。有时,在由鼻呼气时,觉气达两脚板,如此一二次,不是口口如此。以后仍是自然呼吸。5-10分钟即可觉很适应,觉精管、尿管有收缩感即可。
寝前及起床前,平卧,内衣扯开,靠肉。空咽两口气,右掌从上而下,向左胸成圆圈逆时揉四、五十下。再空咽两口气,左掌如之。再随意揉胸腹部或再揉上部,不拘次数,适可而止,但女性只可揉腹部。
其实对于调理身体来说中医方式还是效果很不错的,只是大家一定要选择到位。以上的内容介绍的就是补肾气功法怎么做的,大家在一开始不熟悉的时候不用着急。毕竟补肾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长期坚持下来效果才会更好。

炁功流派和各自的修炼功法
写在本文首句:文章中所阐述的炁功修炼方法为个人在整理众多文献资料后,结合自己日常练习时的意见,如有不同,欢迎广大同修指出。
流派——在人类社会开始形成就已经存在,流派也是因各自观点不同而产生的。狭义上的炁功流派分为:医、道、儒、释、民、武。但这种划分实际上只是对行业的划分,不是对练功方法的划分。真正意义上的炁功流派应该分为:吐纳派、静想派、内丹派、导引派这四大派系,而其他小派系皆是这四大派系的分支。
吐纳派功法,是指强调以呼吸锻炼为主的流派,也是最早形成的功法流派,还称为练气、调气、行气、调息等。而吐纳派的分支和练习功法也很多,其中流传最广的则是“六字诀”,而六字诀又对应身体的不同器官,大概整理如下:
《吹肾气诀 》 “ 肾为水脏主生门,有疾尪羸气色昏;眉蹙耳鸣兼黑瘦,吹之邪妄立逃奔。”
《呵心气诀》 “心源躁烦急须呵,此法神通更莫过;喉内口疮并热痛,依之目下便安和。”
《嘘肝气诀 》 “肝主龙涂位号心,病来还觉好酸辛;眼中赤色兼多泪,嘘之病去立如神。”
《呬肺气诀》 “ 呬呬数多作生涎,胸膈烦满上焦痰;若有肺病急须泗,用之目下自安然。”
《呼脾气诀》“ 脾宫属土号太仓,痰病行之胜药方;泻痢肠鸣并吐水,急调呼字免成殃。”
《嘻三焦诀 》“三焦有病急须嘻,古圣留言最上医;若或通行去壅塞,不因此法又何知。”
静想派功法:静想派是指专注一境,意念集中,思想内欽,静坐凝心,以炼静为目的一大派功法,此功法以佛门传承为主。静想派功法的分支比较多,此处简单列出流传比较广泛的《六妙法》,因《六妙法》是从佛教最早的经书《安般守意经》中曾说的:“佛有六结意,谓数息、相随、止、观、还、净。”六意中演化而来的,所以白菜认为此法为其他分支流派的核心,所以在此文中单列此功法
①修数:行者调和气息,不涩不滑,安详徐数,从一至十,摄心在数,不令驰散。即用数呼吸的方法。
②修随:舍前数法,一心依随息之出入,摄心缘息,知息入出,心住息缘,无分散意。即用随呼吸的方法。
③修止:息诸缘虑,不念数随,凝寂其心。即初步达到心身入静的境界。
④修观:于定心中,以慧分别,观于微细,出入息相,如空中风,皮肉筋骨,三十六物,如芭蕉不实。即进一步体会呼吸及身体状态。
⑤修还:既知观从心生,应当反观观心,若无观心,岂有观景,境智双亡,还源之要也。即从观察体会呼吸提高到观察掌握呼吸的心念,使之加强心念的作用。
⑥修净:已不起妄想,心如本净。即达到心如止水,妄想全无,一尘不起的高度入静境界。
内丹派功法,也叫周天功派,这一派功法渊源于早期的内练功夫,而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金元,成熟于明代。以《周易参同契》《悟真篇》为主要经典著作,以《周易》的阴阳、图卦为说理工具而形成的独特功法。它是在思想内欽的基础上,意气相依,内气感觉沿任督脉等经络路线周流运行为特点的一大派功法。这一派功法以鼎炉、药物、火候为三个练功要素,以精、气、神的转化作为要求,以延年益寿,作为练功目的,,也是文献最多,最引起练功家兴趣的功法。
在传统文献中,对其功法一般分为炼精化气小周天,练气化神大周天,炼神还虚三个阶段,传统功法认为练通了小周天可以治好各种慢性病,练通了大周天可以延年益寿,达到炼神还虚境界则可飞升成仙,但这类功法以《周易》作为理论指导,有大量隐语,功法本身也较难掌握,所以应用中要慎重,句仅按一些文字的介绍而“按图索骗”,必须在有经脸的老师指导下来进行。
导引派功法是强调以动功为主的一大类功法。导引有广狭义,广义泛指包括静、动都在内的整个气功内容,这里专指狭义的动功而言。它的特点,是与意气相结合的肢体操作或自我按摩,要求操作时思想宁静,精神贯注,动作自然与呼吸结合,以达到动中求静。
导引派功法的练习最著名的则是八段锦、五禽戏、左洞真经按摩导引诀、易筋经。此四类功法,白菜会在后面用视频的方式给大家一一讲解。
归元炼炁真解・气感扩脉篇
《黄帝内经・灵枢》言:'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 奇经八脉作为十二正经之外的隐秘脉道,承载着先天元精与后天宗气的转化与输布,是炼精化气的核心通道。气感 —— 即体内精炁流动时产生的温热、酥麻、蚁行、胀坠等主观感知,本质是精炁在脉道中突破阻滞、贯通周流的生理显化。道家 '以炁化精,以精养神' 的逆修路径,需通过气感觉知来调控奇经八脉的炁机,实现《洗髓经》所述 '脉髓贯通,百病不生' 的境界。正如《奇经八脉考》所云,奇经 '不拘于经,总摄诸脉',气感的扩布实为精炁在八脉网络中融会归一的过程。
奇经八脉各有独特的气感表现,与炼精化气的阶段密切相关:
当八脉气感纯熟,内景呈现为:闭目内视,任督二脉如日月循环,冲脉如中轴贯通上下,带脉如银环束腰,跷维二脉如羽翼舒展于下肢,阴维阳维如经纬交织于表里。此时精炁转化无需刻意引导,坐卧行立中炁流自沿奇经流转,如《庄子》'顺应自然,无为而化',达《大洞经》'八景飞关,炁脉通明' 的高阶境界,标志着 '万象归一' 的生命整合。
' 气感非相亦非空,全在神意引精炁。任督循环通天地,冲带旋转定浮沉。跷维展合调动静,维脉交泰固表里。若问扩脉真口诀,勿忘勿助自通津。'
本功法融合《黄帝内经》脉学、道家吐纳、洗髓易筋之要,核心在 '以神驭气,以气扩脉':初炼借意引生感,中阶依感导炁通,高阶忘感而炁自运。需秉持《道德经》'绵绵若存' 之态,忌贪求速效、执着气感。日常行住坐卧间,可默默感知脉流(如行走时体会涌泉与丹田呼应,静坐时觉察任督温热),久之必见 '精炁日充、脉道日通' 之效,最终达成 '一身无处不丹田,八脉无处不贯通' 的归元境界,实现 '炼精化气、万象归一' 的生命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