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是恶魔
在麦克里兰的眼中,是柏拉图发明了正义并且不遗余力地把这个新鲜的概念推销给迷茫的民众,并告诉他们,正义其实和勇气、智慧、节制一样,都是美德的一种。但谁服人们接受这样的说法似乎并不容易。其他的美德在本质上是对实践经验的抽象性表述,对这些美德的信奉和执行可以为自己的人生带来好处——勇气往往可以带来意外的收获,节制可以为将来留有余地,冷静则可避免盲目。正义并没有这样的功用,相反地给人带来麻烦甚至伤害,因为信奉它的人们总是被不信奉它的人们作为伤害的对象。面对这样的困惑,柏拉图似乎颇为苍白地告知人们:正义高于其他美德,是美德中的美德,人们必须承认并且实践它,否则就是卑下和低劣的,并且正义是政治美德,每一个统治者都将依赖它来实现自己的政治。柏拉图是伟大的,早在千年以前他就充分认识到了话语权的威力,并借苏格拉底之名行使这种权力——他将所有自己的主张都变成苏格拉底的言论。那个时代的哲学家都给人以聪明而且高贵的印象,人们对聪明的人会有本能驱使的模仿和学习冲动,更何况是“古希腊最聪明的人”。和孔子以及其他许多人所做的事情一样,柏拉图对人们精神的这次偷偷的强奸深深地影响了往后的人类社会。的确,向人们所说的一样,“正义的存在是我们的生活充满了美好和希望”,但说这种话的人其实并不真的明白,这其实是不遵守正义规则的人们的心声。 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理论应用到社会学领域的人们往往受到诟病,这说明人们对自己本质上的动物身份并不能够坦然地认同。反对者的理由是:人类社会和动物世界是不同的,人和动物有本质上的区别。这种“区别”往往被描述为“人可以使用工具”和“人拥有复杂的情感”等等,但没有一样是经得起推敲的。这些观点没有被普遍怀疑是因为大多数人都愿意相信自己比其他动物更高贵更伟大,这种心理和人们都愿意相信自己比别人更聪慧善良的心理同出一辙。民众可以这样认为,学者们鼓吹这样的理论则有点不能被原谅了。人能够使用各种工具,但现代生物学的大量研究表明很多动物具有同样的能力,比如鸟会用石头砸其他鸟的蛋,只不过工具简单了一点;人也的确比动物进化的快,但这并不是人比动物高贵许多的理由,科学研究表明狗比大熊猫进化得快很多,但狗不见得就比大熊猫高贵。上述这番歪理只是为了说明在强者获取优势的人类社会里,“正义”是一个很虚伪的东西,他在人类的精神世界里根深蒂固地存在,直到现在仍在为一部分侵犯另一部分人提供了胆量和逻辑,对于那些因为相信正义而被伤害的弱者来说,正义唯一的作用就是在不能保护自己的时候无可奈何地用它来对敌人进行谴责。 讲到这里我有必要声明一下我并不是一个没有道德感的疯子。我和所有人一样痛恨欺骗,掠夺和其他一切不好的东西,只是我认为道德的推行和提升最好不要用提倡“正义”这样蹩脚的方式。几年前曾经在美国召开过一个会议,来自各个不同国家不同人种不同文化的哲学和社会学者们进行了广泛的交流,最后得出在任何文明中都被视作是最高道德标准的共同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道德准则发挥作用的原因就是在你打算伤害别人的时候要想到将来某一天自己要承受同样的痛苦,于是从这点出发衍生出很多被广泛认同的道德准则。但是十分遗憾,正义正是对抗这个准则的恶魔,因为真正正义的人们不会以不正义的方法(往往是最有效的方法)对付敌人,这是的不正义的人们伤害别人不需直接面对受害者的惩罚,大大降低了他们伤害别人的成本。从这个意义上讲,宽容其实也是人类道德和秩序的噩梦,既然“一切都被预先原谅了”,那么为什么不呢?

黑骏马/外国儿童文学精译丛书
《黑骏马》是英国女作家安娜·西韦尔(1820~1878年)最受欢迎的作品。作者去世前卧病在床,花了大约八年的时间创造了这部极具影响力的小说。 作者以第一人称叙述了黑骏马一生的经历。黑骏马是一匹性格温顺、精明强壮的良种马,曾几易其主,既曾为尊贵的庄园主效劳,也曾沦为伦敦街头的苦力马,饱尝了人间的酸甜苦辣。作者所表现的马的喜怒哀乐给读者留下了充分的思考空间,使我们去审视、判断书中人物的性格品质,以及他们背后更深刻的人性问题。我们在分享黑骏马的喜怒哀乐时,能深深感受到其内心深处的痛苦、恐惧和无奈,不断地领教一些人的无知和残酷。 《黑骏马》问世后,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在西方几乎是人人皆知。它说服人们要热爱动物,善待动物,少一点冷酷,多一份爱心。动物们不能开口为自己讲话,作为共生共存的人类应当学会为动物着想,否则早晚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魔鬼心理学
《魔鬼心理学:影响力与说服力的深层法则》从人类行为的心理学原理为基础重点论述了互惠、承诺与一致、社人认同、喜好、权威以及短缺等六个方面的知识,不仅能够补充在这个急速发展的年代我们所急缺的种种心理养分,更能教我们以此为动力,积极地应用它来制造影响力,有力地说服别人,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获得事业和生活上的成功。
《魔鬼心理学:影响力与说服力的深层法则》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亚利桑那大学教授罗伯特·B·西奥迪尼在其行为心理学名著《影响力》一书中提出的六大经典原理为线索,企图从最简单的生活常识和商业现象出发,揭开人类行为的若干真相。人的行为是怎样受到影响的,人又是怎样被说服的,也许你的理性告诫你不要轻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不要轻易被他人说服,然而,影响和说服并不会以你想象的方式出现。了解到这些有趣的心理学知识,会让你和你周围的人彻底改变看待自己和人类群体行为...
《魔鬼心理学:影响力与说服力的深层法则》从人类行为的心理学原理为基础重点论述了互惠、承诺与一致、社人认同、喜好、权威以及短缺等六个方面的知识,不仅能够补充在这个急速发展的年代我们所急缺的种种心理养分,更能教我们以此为动力,积极地应用它来制造影响力,有力地说服别人,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获得事业和生活上的成功。
《魔鬼心理学:影响力与说服力的深层法则》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亚利桑那大学教授罗伯特·B·西奥迪尼在其行为心理学名著《影响力》一书中提出的六大经典原理为线索,企图从最简单的生活常识和商业现象出发,揭开人类行为的若干真相。人的行为是怎样受到影响的,人又是怎样被说服的,也许你的理性告诫你不要轻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不要轻易被他人说服,然而,影响和说服并不会以你想象的方式出现。了解到这些有趣的心理学知识,会让你和你周围的人彻底改变看待自己和人类群体行为的方式。从最实用的角度来讲,你想成功地影响你身边的亲朋好友吗?你想成功地说服你的同事、上级、下属、客户及对手吗?你想成为万众瞩目的“社交明星”吗?你想成为卓越的销售、沟通、演讲大师及管理者吗……这些所有你追求卓越过程中期待出现的局面,《魔鬼心理学:影响力与说服力的深层法则》都能给你不一样的启示。一起开始这段颠覆性的“魔鬼心理”之旅吧!
上篇:被贱卖的魔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