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消息 >> 正文

探索中国原创魔幻的创作路径

更新时间: 2025-09-17 17:16:37

阅读人数: 50

本文主题: 少年翊卫

当被问起写作长篇奇幻小说《少年翊卫》的起因时,作者徐幼军的回答很简单,多年以前,他和孩子一起看美国进口大片,看电影《哈利波特》,看小说《达芬奇密码》,就常常在脑子里闪现一个挥之不去的奇怪念头,为什么我们中国没有这样的魔幻作品呢?于是他设想着为中国的青少年创作一步本土原创的魔幻小说,以北京城为舞台,让身边的北京人跟着神灵一起飞奔,一起张牙舞爪。2018年8月作者徐幼军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少年翊卫》出版了,与众不同地讲述了一个此时此刻北京城正在发生的奇幻故事。

北京的少年并未通晓魔法,手中没有魔杖,胯下也没有会飞的扫帚,他们一个个就是普普通通的少年,不过,他们同样有一颗充满幻想的心灵,青少年读者跟随着这部魔幻作品,手搭凉棚,望一望北京城的钟鼓楼,思考钟楼为什么建造得像一座随时抵御外敌的几乎密不透风的城堡,这是为什么?钟鼓楼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有好奇心有同情心有勇气的少年,快快奔去颐和园,替那尊委屈的铜牛擦拭思念亲人的泪水,快快登上奥运村鸟巢,和成群结队的飞鸟一起编织抵抗疯沙神的顶盖,一幕幕基于现实北京城的魔幻场景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眼前。

这部本土原创的魔幻小说里加入了数不胜数的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比如诗经、易经、春秋战国故事、水浒故事、中国民间传说故事等等,还包括极其丰富的中华文化闪光点,比如中医、中药、书法、诗歌、舞蹈和中国古典建筑。这部小说不仅给北京城的中轴线编写魔幻情节,还建构了北京城的心室、地脉、水脉,仿佛北京城是一个有骨头有肉有经络的躯体。

小说主要是讲北京城,但是也不完完全全局限在北京城,还讲到了四川宜宾有木神大本营,讲到了江苏南京有北京山神的兄弟,讲到了湖南的梅山藏有秘密物资,讲到了内蒙古的阿拉善诡异的泉眼,还讲到了西藏的纳木错湖和长白山的天池。不仅要让北京的青少年读者读这部书,也要让全国各地的青少年读者读这部书,喜欢这部书。

中国原创的魔幻文学一定是讲古典故事吗?一定要穿越到古代的某一个朝代去吗?不见得。《少年翊卫》就是现实场景的魔幻文学作品。在魔幻文学操作中,古典的元素固然丰富,固然经典,但是与现实生活有距离感,才子佳人虽然可爱,但他们是已经逝去的死人,我们不能总与死角色为伴。只有此时此刻发生在孩子们身边的故事,场景就在身边,风景就在今日,人物就是身边的你我他,这样的故事情节才能让青少年读者更加亲临其境,更加感同身受,更加进一步得到鲜活真切的阅读体验。

作者对欧美国家的魔幻作品既心存敬意,但又在谨慎地寻找东方与西方魔幻作品的区别和差异。中国历史悠久,中国读者脑海里存储的历史故事极其丰富,中国历史魔幻作品虽然作品众多,但是很容易陷入宫廷斗争的窠臼。而给青少年没完没了地讲宫廷斗争,在作者看来不是一件好事。而欧美魔幻文学中,海陆环境的不同展现,南北气候的差异,不同城邦的历史文化差异,在中国魔幻作品中又很难展现出来,至于说东西方文化的伦理差异、宗教差异在魔幻作品的故事演进中就更加明显了。

我们不能生搬照抄西方的框架,因为西方人血脉里的宗教信仰和神话体系,我们是无法硬搬到东方的中国的。我们也不要过分地在古代文化中寻找奇幻元素,中国古典文化的优秀部分要继承,但是糟粕部分是与当今现代化社会体系格格不入的,是必须加以摈弃的。在作者徐幼军看来,当代作家的眼睛还是要向前看,立足未来,着眼于未来中国和中国的下一代人,这个立足点是非常关键的。

探索中国原创魔幻的创作路径

亦真亦幻的动物植物角色

四卷长篇奇幻小说《少年翊卫》描写的是发生在北京城的实景奇幻故事,其精彩之处在于不仅大量设置众多初中学生、老师、家长等鲜活人物,还描绘了大量的动物和植物角色。作者徐幼军如此痴心的、细心的、耐心的写动物植物,让它们在虚实之间自由地转换,与北京城的普通市民一起同呼吸共命运,实在是神来之笔。

性格孤僻的少年鲍迪家有一只黑猫,争强好胜的虚荣心很强,黑猫因为帮助少年翊卫立了大功,在居住小区里转悠,头抬得老高,见到小区里的白猫黄猫花猫胖猫,就把它的英雄事迹讲一遍,所有的猫兄猫弟猫姐猫妹都听傻了,猫眼睁得溜圆,猫嘴咧得老大。没过一天工夫,团结湖地区的猫都传遍了,三里屯、金台路、甜水园等地区的猫纷纷邀请黑猫去做先进事迹报告,黑猫挺上心,不敢太随意,在家认真准备起来,只身入危穴,金睛辨迷途,利爪扳扣锁,舍己救主人,一套一套的说辞,还照着镜子练练。作者这不仅是在写一只黑猫,活脱脱是在写一位自鸣得意的少年。

郎本家有一只宠物,既不是猫也不是狗,而是一只大白鹅,这只白鹅因为疯沙神的咒语而变身一位少女,她具备全北京市最难得的女低音的天赋,但是因为她不是郎本妈妈亲生的,郎本妈妈不肯花钱为她请声乐辅导老师,这只大白鹅的委屈和艰难看得令人酸楚。而这样的少女形象给读者带来的冲击不是普通人物角色能达到的,作者通过一只白鹅变为少女的本相与镜像的转换,把角色的悲惨遭遇更加升华了一级。我们通常把卑微的奴役的生活场景比喻为不如猪狗,不如牛马,我们也常常把身边的宠物猫狗当作兄弟姐妹,当作儿女,这种一厢情愿的转换当然只是说说而已,而一旦这样的转换真的发生了,一只白鹅真的变成了郎本的活生生的妹妹,其情其景是相当触目惊心的。

作者徐幼军写大槐树大柳树大杨树,其实就是在写少年。北京街边的大树在桀木神的号令下要出征厮杀,大树兴奋地抖动着身上的泥土,摇着头晃着膀子, 抖动着身子拔地而起,欢欣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树木的根须常年在地下伸不直,展不开,又麻又僵,来到地面上伸展拉抻,很是惬意。大树常日在树坑里站立,刚一活动,血脉流通,脑瓜顶上供血不足,说话还打磕巴儿。这比直接写中学生在教室里枯坐着有意思多了。从浅层看,读者看到是在大马路上狂奔的一棵棵大杨树、大槐树、大柳树,从深层看,读者看到的还是兴奋、执着、天真的一个个少年,然而这样要精彩得多夸张得多,也更加深刻。人物与植物之间的相互转换,相互认同和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副奇异的画卷,不论是作为学生,作为家长,还是作为老师,看到大槐树,大杨树,大柳树的委屈、倔强和执着都会不由自主的联想到少年翊卫,这是仅仅写少年人物而无法达到的艺术效果和艺术境界。

木神的子女对紫禁城的眷恋和对木神父亲的思念交织在一起,不能不使人联想起那些远离父母的留守儿童,而作者徐幼军一下子把时间跨度拉长到600年,这是我们活着的任何一个人都无法直接亲身体会到的时间长距离,我们谁也活不了600年,只有植物可以,这就让读者对留守的焦灼、对亲情的撕扯的感悟更具有艺术张力了。四蔓身为一棵藤蔓转变成的少女,她的美丽、她的风姿在内街中学的校园里男生女生当中产生的羡慕和嫉妒,是一般的女孩子形象无法达到的。校长向同学们说:“四蔓是神派来考验你们的,你们的青春期将因为有了四蔓而充满更丰富、更剧烈、更神奇的诱惑,在神的女儿的陪伴下,你们能踏踏实实地念书,能考上大学,那你们就是人中豪杰。”这简直是戏谑至极,用这样人物和植物互为映衬互为转换的笔法写青少年成长,这是作者对青春对成长的极致呵护和爱惜。我们过去的古人写《西游记》当中的白骨精,写《白蛇传》当中的白娘子,和今天我们的作家徐幼军写《少年翊卫》中的一个由藤蔓变成的美丽少女四蔓,当有异曲同工之妙。

【北京的神灵和精灵到底有多少?】

1、目前已知神灵7位,所辖兵团7队:疯沙神、地境神、冽水神、仗山神、水泱神、桀木神、火炼神。详见四卷《少年翊卫》。为什么此时此刻北京神灵显身,这牵扯到一个错综复杂、惊心动魄的奇幻故事。

2、斑兽7种,斑兽军团7队:枣斑羚、墨斑豹、秋斑狼、羽斑鹤、雪斑马、瑞斑鹿、锦斑鲤。与北京神灵紧密关联。

3、有关神灵的语言密码、神秘布局、秘志、神秘出入口、救命纤索、玉版、经文、几个未解之谜等等,已经大致梳理清楚。

4、北京神灵与内蒙古阿拉善、四川宜宾、南京钟山、长白山天池,西藏纳木错等地的神秘关联,还有待到当地进一步实地考察,目前只有断断续续的线索。

5、北京地脉、水脉、岩脉、火脉,缺少实地勘察地图,有待进一步探究。

6、目前已知故宫精灵84种类,具体数量无法逐一统计,比如太和殿汉白玉台基上1142个龙头精灵按1142个来计算,数量就太庞大了。

7、精灵们居住太和殿、乾清宫、角楼、养心殿、文华殿、御膳房、御药房、畅音阁等神秘地点,已查明位置非常准确。

8、北京神灵和故宫精灵到底是什么渊源关系,已经说清,又似乎还没有完全说清。

9、精灵的外貌特征、性格秉性、行为特点已经大致探明,精灵命运轨迹可能有各种排列方法,仅仅按单一方向排列可能是暗藏危险的。详见六卷《故宫精灵》。

10、2024年是钟鼓楼晨钟暮鼓消失100周年, 最近发现北京城胡同里居住着胡同仙子,在黑芝麻胡同发现黑芝麻仙子,在灯草胡同发现灯草仙子,在南锣鼓巷和北锣鼓巷发现锣仙子和鼓仙子,此事引起青少年极大兴趣,钟鼓楼附近青少年游客越来越多,纷纷想尽各种办法探秘,不过切勿过于声张,避免干扰仙子们的正常生活。是不是在【北京奇幻十部曲】之外再进一步观察胡同仙子,这需要极大的耐心和好奇心。

标签: 少年翊卫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